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海三千年
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编
威海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新华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威海三千年/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威海市地方史志研究
院)编.--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12
ISBN978-7-5166-6132-1
Ⅰ.①威⋯Ⅱ.①中⋯Ⅲ.①威海-地方史Ⅳ.①K295.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1)第234775号
威海三千年
编者: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威海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责任编辑:沈文娟祝玉婷装帧设计:山东黄氏印务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编:100040
网址:
经销:新华书店
购书热线国新闻书店购书热线/p>
照排:山东黄氏印务有限公司
印刷:山东黄氏印务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70mm×236mm
印张:12.25字数:156千字
版次:2021年12月第一版印次:2021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ISBN978-7-5166-6132-1
定价:48.00元
图书如有印装问题,请与印厂联系调换/p>
威海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兼《威海三千年》编纂委员会)
主任张海波
副主任闫剑波贾瑞霭侯世超刘升勤
成员张璟王伟周志远张瑞英马绪福
耿祥星许庆耀刘树伟董晓阳王子明
王京伟
编审人员
主审侯世超
主编耿祥星
副主编张修成李美志张淑云顾金华(执行)
李洪格
执行编辑侯志杰
编辑(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鹏飞王瑛任天庆刘可闫拥军
孙洪闪李仁海李传强李琳琳沙鋆
邵洁郑凯赵平洋
序
威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就
在境内繁衍生息,开启早期文明,成为东夷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秦汉时始皇文山召士,郑玄客耕东莱,崇文尚学之风在境内兴起。
隋唐时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兴盛,金元时全真教发起兴祥于此。明
清时期,设卫屯兵,北洋海军成军,境内成为海防重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千年来,一代代威海先民用勤劳、勇
敢、智慧,创造出独特的威海地域文化,谱写出感人的历史华章。
“崇文尚义、人居福地”是这块土地的优良禀性。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
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
1
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
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0年底,我去调研刚刚建成的威海市方志馆地情展陈,感觉
他们以典籍记载为根本,以“志说威海”为形式,从建置、自然、
物产、文化、人物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威海的发展变迁,对于增强
“这方水土这方人”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激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与凝聚力很有意义,遂即叮嘱党史研究院的同志,要在地情展陈的
基础上,编纂一本地情书,让参观过展陈的人有回味、可延展,让
未参观的人可通览、有期待。
今天,这本《威海三千年》与大家见面了,欢迎大家有时间细
细品读,通过这个窗口更深入地了解威海、感受威海、热爱威海。
中共威海市委书记
2021年12月
编辑说明
一、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法,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做到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二、本书是在威海市方志馆常设地情展览文本基础上编纂而
成,系统记述威海的建置、自然、物产、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因为版面或表现形式限制,地情展板上无法详细介绍的知识点,
本书进行了拓展。
三、本书记述主要从西周开始,下限截止时间为2019年。
1
四、本书纪年清代以前采用中国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
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
五、本书出现的威海、威海地区、境内等表述,如不作特别
说明,均指今地级威海市全境。书中的四个区市指今环翠区、文
登区、荣成市、乳山市。
六、本书行文间注释用“()”表示,脚注依次用①②⋯⋯表
示,引文中的残缺字用“□”表示。
七、本书编写过程中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采用了
大量的史料考证、对照,但仍难免存在缺漏、错误之处。衷心希
望阅读《威海三千年》的读者,能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和建议。
目
目录录
第一章建置沿革⋯⋯⋯⋯⋯⋯⋯⋯⋯⋯⋯⋯⋯⋯⋯⋯⋯⋯⋯⋯1
一、历史沿革⋯⋯⋯⋯⋯⋯⋯⋯⋯⋯⋯⋯⋯⋯⋯⋯⋯⋯⋯⋯⋯1
先秦⋯⋯⋯⋯⋯⋯⋯⋯⋯⋯⋯⋯⋯⋯⋯⋯⋯⋯⋯⋯⋯⋯⋯1
秦汉⋯⋯⋯⋯⋯⋯⋯⋯⋯⋯⋯⋯⋯⋯⋯⋯⋯⋯⋯⋯⋯⋯⋯1
魏晋南北朝⋯⋯⋯⋯⋯⋯⋯⋯⋯⋯⋯⋯⋯⋯⋯⋯⋯⋯⋯⋯2
隋唐五代⋯⋯⋯⋯⋯⋯⋯⋯⋯⋯⋯⋯⋯⋯⋯⋯⋯⋯⋯⋯⋯2
宋金元⋯⋯⋯⋯⋯⋯⋯⋯⋯⋯⋯⋯⋯⋯⋯⋯⋯⋯⋯⋯⋯⋯3
明清⋯⋯⋯⋯⋯⋯⋯⋯⋯⋯⋯⋯⋯⋯⋯⋯⋯⋯⋯⋯⋯⋯⋯3
民国⋯⋯⋯⋯⋯⋯⋯⋯⋯⋯⋯⋯⋯⋯⋯⋯⋯⋯⋯⋯⋯⋯⋯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
二、城邑变迁⋯⋯⋯⋯⋯⋯⋯⋯⋯⋯⋯⋯⋯⋯⋯⋯⋯⋯⋯⋯⋯5
不夜城⋯⋯⋯⋯⋯⋯⋯⋯⋯⋯⋯⋯⋯⋯⋯⋯⋯⋯⋯⋯⋯⋯5
昌阳城⋯⋯⋯⋯⋯⋯⋯⋯⋯⋯⋯⋯⋯⋯⋯⋯⋯⋯⋯⋯⋯⋯5
育犁城⋯⋯⋯⋯⋯⋯⋯⋯⋯⋯⋯⋯⋯⋯⋯⋯⋯⋯⋯⋯⋯⋯6
文登县城⋯⋯⋯⋯⋯⋯⋯⋯⋯⋯⋯⋯⋯⋯⋯⋯⋯⋯⋯⋯⋯8
文登营城⋯⋯⋯⋯⋯⋯⋯⋯⋯⋯⋯⋯⋯⋯⋯⋯⋯⋯⋯⋯⋯9
威海卫城⋯⋯⋯⋯⋯⋯⋯⋯⋯⋯⋯⋯⋯⋯⋯⋯⋯⋯⋯⋯⋯9
成山卫城⋯⋯⋯⋯⋯⋯⋯⋯⋯⋯⋯⋯⋯⋯⋯⋯⋯⋯⋯⋯11
靖海卫城⋯⋯⋯⋯⋯⋯⋯⋯⋯⋯⋯⋯⋯⋯⋯⋯⋯⋯⋯⋯12
第二章自然环境⋯⋯⋯⋯⋯⋯⋯⋯⋯⋯⋯⋯⋯⋯⋯⋯⋯⋯⋯13
一、山海形胜⋯⋯⋯⋯⋯⋯⋯⋯⋯⋯⋯⋯⋯⋯⋯⋯⋯⋯⋯⋯13
山峰⋯⋯⋯⋯⋯⋯⋯⋯⋯⋯⋯⋯⋯⋯⋯⋯⋯⋯⋯⋯⋯⋯14
河流⋯⋯⋯⋯⋯⋯⋯⋯⋯⋯⋯⋯⋯⋯⋯⋯⋯⋯⋯⋯⋯⋯19
威岛屿⋯⋯⋯⋯⋯⋯⋯⋯⋯⋯⋯⋯⋯⋯⋯⋯⋯⋯⋯⋯⋯⋯22
海
三港湾⋯⋯⋯⋯⋯⋯⋯⋯⋯⋯⋯⋯⋯⋯⋯⋯⋯⋯⋯⋯⋯⋯24
千二、气候物候⋯⋯⋯⋯⋯⋯⋯⋯⋯⋯⋯⋯⋯⋯⋯⋯⋯⋯⋯⋯26
年
气候⋯⋯⋯⋯⋯⋯⋯⋯⋯⋯⋯⋯⋯⋯⋯⋯⋯⋯⋯⋯⋯⋯26
物候⋯⋯⋯⋯⋯⋯⋯⋯⋯⋯⋯⋯⋯⋯⋯⋯⋯⋯⋯⋯⋯⋯27
第三章物阜海昌⋯⋯⋯⋯⋯⋯⋯⋯⋯⋯⋯⋯⋯⋯⋯⋯⋯⋯⋯32
一、嵎夷智慧⋯⋯⋯⋯⋯⋯⋯⋯⋯⋯⋯⋯⋯⋯⋯⋯⋯⋯⋯⋯32
蛋壳陶⋯⋯⋯⋯⋯⋯⋯⋯⋯⋯⋯⋯⋯⋯⋯⋯⋯⋯⋯⋯⋯33
独木舟⋯⋯⋯⋯⋯⋯⋯⋯⋯⋯⋯⋯⋯⋯⋯⋯⋯⋯⋯⋯⋯34
青铜器⋯⋯⋯⋯⋯⋯⋯⋯⋯⋯⋯⋯⋯⋯⋯⋯⋯⋯⋯⋯⋯34
二、田耕海牧⋯⋯⋯⋯⋯⋯⋯⋯⋯⋯⋯⋯⋯⋯⋯⋯⋯⋯⋯⋯35
粮农之腴⋯⋯⋯⋯⋯⋯⋯⋯⋯⋯⋯⋯⋯⋯⋯⋯⋯⋯⋯⋯35
2
渔盐之利⋯⋯⋯⋯⋯⋯⋯⋯⋯⋯⋯⋯⋯⋯⋯⋯⋯⋯⋯⋯36
三、特色矿产⋯⋯⋯⋯⋯⋯⋯⋯⋯⋯⋯⋯⋯⋯⋯⋯⋯⋯⋯⋯40
铁官设置⋯⋯⋯⋯⋯⋯⋯⋯⋯⋯⋯⋯⋯⋯⋯⋯⋯⋯⋯⋯40
金矿开采⋯⋯⋯⋯⋯⋯⋯⋯⋯⋯⋯⋯⋯⋯⋯⋯⋯⋯⋯⋯42
优质石材⋯⋯⋯⋯⋯⋯⋯⋯⋯⋯⋯⋯⋯⋯⋯⋯⋯⋯⋯⋯43
四、温泉胜地⋯⋯⋯⋯⋯⋯⋯⋯⋯⋯⋯⋯⋯⋯⋯⋯⋯⋯⋯⋯43
五、海通天下⋯⋯⋯⋯⋯⋯⋯⋯⋯⋯⋯⋯⋯⋯⋯⋯⋯⋯⋯⋯47
海运古道⋯⋯⋯⋯⋯⋯⋯⋯⋯⋯⋯⋯⋯⋯⋯⋯⋯⋯⋯⋯47
漕运要道⋯⋯⋯⋯⋯⋯⋯⋯⋯⋯⋯⋯⋯⋯⋯⋯⋯⋯⋯⋯48
海外交流⋯⋯⋯⋯⋯⋯⋯⋯⋯⋯⋯⋯⋯⋯⋯⋯⋯⋯⋯⋯50
第四章多彩风情⋯⋯⋯⋯⋯⋯⋯⋯⋯⋯⋯⋯⋯⋯⋯⋯⋯⋯⋯56
一、村落乡音⋯⋯⋯⋯⋯⋯⋯⋯⋯⋯⋯⋯⋯⋯⋯⋯⋯⋯⋯⋯56
居民姓氏⋯⋯⋯⋯⋯⋯⋯⋯⋯⋯⋯⋯⋯⋯⋯⋯⋯⋯⋯⋯56
方言俗语⋯⋯⋯⋯⋯⋯⋯⋯⋯⋯⋯⋯⋯⋯⋯⋯⋯⋯⋯⋯60
二、传统村落⋯⋯⋯⋯⋯⋯⋯⋯⋯⋯⋯⋯⋯⋯⋯⋯⋯⋯⋯⋯61目
三、非遗展示⋯⋯⋯⋯⋯⋯⋯⋯⋯⋯⋯⋯⋯⋯⋯⋯⋯⋯⋯⋯68录
国家级非遗⋯⋯⋯⋯⋯⋯⋯⋯⋯⋯⋯⋯⋯⋯⋯⋯⋯⋯⋯68
省级非遗⋯⋯⋯⋯⋯⋯⋯⋯⋯⋯⋯⋯⋯⋯⋯⋯⋯⋯⋯⋯71
第五章文化揽胜⋯⋯⋯⋯⋯⋯⋯⋯⋯⋯⋯⋯⋯⋯⋯⋯⋯⋯⋯93
一、礼日文化⋯⋯⋯⋯⋯⋯⋯⋯⋯⋯⋯⋯⋯⋯⋯⋯⋯⋯⋯⋯93
羲仲宾日⋯⋯⋯⋯⋯⋯⋯⋯⋯⋯⋯⋯⋯⋯⋯⋯⋯⋯⋯⋯93
成山礼日⋯⋯⋯⋯⋯⋯⋯⋯⋯⋯⋯⋯⋯⋯⋯⋯⋯⋯⋯⋯95
齐地八神⋯⋯⋯⋯⋯⋯⋯⋯⋯⋯⋯⋯⋯⋯⋯⋯⋯⋯⋯⋯97
二、士学文化⋯⋯⋯⋯⋯⋯⋯⋯⋯⋯⋯⋯⋯⋯⋯⋯⋯⋯⋯⋯99
文风初兴⋯⋯⋯⋯⋯⋯⋯⋯⋯⋯⋯⋯⋯⋯⋯⋯⋯⋯⋯⋯99
学风蔚然⋯⋯⋯⋯⋯⋯⋯⋯⋯⋯⋯⋯⋯⋯⋯⋯⋯⋯⋯⋯102
3
文苑流芳⋯⋯⋯⋯⋯⋯⋯⋯⋯⋯⋯⋯⋯⋯⋯⋯⋯⋯⋯⋯112
三、渔捕文化⋯⋯⋯⋯⋯⋯⋯⋯⋯⋯⋯⋯⋯⋯⋯⋯⋯⋯⋯⋯116
渔家俗规⋯⋯⋯⋯⋯⋯⋯⋯⋯⋯⋯⋯⋯⋯⋯⋯⋯⋯⋯⋯116
渔家禁忌⋯⋯⋯⋯⋯⋯⋯⋯⋯⋯⋯⋯⋯⋯⋯⋯⋯⋯⋯⋯118
渔家信仰⋯⋯⋯⋯⋯⋯⋯⋯⋯⋯⋯⋯⋯⋯⋯⋯⋯⋯⋯⋯118
民间艺术⋯⋯⋯⋯⋯⋯⋯⋯⋯⋯⋯⋯⋯⋯⋯⋯⋯⋯⋯⋯119
四、全真教⋯⋯⋯⋯⋯⋯⋯⋯⋯⋯⋯⋯⋯⋯⋯⋯⋯⋯⋯⋯⋯119
昆嵛创教⋯⋯⋯⋯⋯⋯⋯⋯⋯⋯⋯⋯⋯⋯⋯⋯⋯⋯⋯⋯120
宫观遗迹⋯⋯⋯⋯⋯⋯⋯⋯⋯⋯⋯⋯⋯⋯⋯⋯⋯⋯⋯⋯121
第六章人物春秋⋯⋯⋯⋯⋯⋯⋯⋯⋯⋯⋯⋯⋯⋯⋯⋯⋯⋯⋯125
一、先贤名士⋯⋯⋯⋯⋯⋯⋯⋯⋯⋯⋯⋯⋯⋯⋯⋯⋯⋯⋯⋯125
二、名人与威海⋯⋯⋯⋯⋯⋯⋯⋯⋯⋯⋯⋯⋯⋯⋯⋯⋯⋯⋯136
第七章独特历史⋯⋯⋯⋯⋯⋯⋯⋯⋯⋯⋯⋯⋯⋯⋯⋯⋯⋯⋯142
威一、威震海疆⋯⋯⋯⋯⋯⋯⋯⋯⋯⋯⋯⋯⋯⋯⋯⋯⋯⋯⋯⋯143
海
二、甲午战争
三⋯⋯⋯⋯⋯⋯⋯⋯⋯⋯⋯⋯⋯⋯⋯⋯⋯⋯⋯⋯145
千三、英租威海卫⋯⋯⋯⋯⋯⋯⋯⋯⋯⋯⋯⋯⋯⋯⋯⋯⋯⋯⋯148
年
抗英斗争⋯⋯⋯⋯⋯⋯⋯⋯⋯⋯⋯⋯⋯⋯⋯⋯⋯⋯⋯⋯148
收回威海卫⋯⋯⋯⋯⋯⋯⋯⋯⋯⋯⋯⋯⋯⋯⋯⋯⋯⋯⋯150
四、天福山起义⋯⋯⋯⋯⋯⋯⋯⋯⋯⋯⋯⋯⋯⋯⋯⋯⋯⋯⋯150
附录⋯⋯⋯⋯⋯⋯⋯⋯⋯⋯⋯⋯⋯⋯⋯⋯⋯⋯⋯⋯⋯⋯⋯⋯153
一、方志之志⋯⋯⋯⋯⋯⋯⋯⋯⋯⋯⋯⋯⋯⋯⋯⋯⋯⋯⋯⋯153
二、古城八景⋯⋯⋯⋯⋯⋯⋯⋯⋯⋯⋯⋯⋯⋯⋯⋯⋯⋯⋯⋯158
三、大海威海⋯⋯⋯⋯⋯⋯⋯⋯⋯⋯⋯⋯⋯⋯⋯⋯⋯⋯⋯172
参考文献⋯⋯⋯⋯⋯⋯⋯⋯⋯⋯⋯⋯⋯⋯⋯⋯⋯⋯⋯⋯⋯⋯⋯174
4
后记⋯⋯⋯⋯⋯⋯⋯⋯⋯⋯⋯⋯⋯⋯⋯⋯⋯⋯⋯⋯⋯⋯⋯⋯178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章建置沿革
威海历史悠久。夏商周三代为嵎夷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齐
国东莱地,秦汉始建县制。北齐时期设立文登县,千年古县延续
迄今。明代设立威海卫,威海之名始传于世。
一、历史沿革
1
先秦(约前2070—前221)
夏商周三代,属青州,为嵎夷之地。
春秋时期,先后属莱国、齐国东莱地。
战国时期,属齐国东莱地。
秦汉(前221—220)
秦代,先后属琅邪郡、胶东郡。
西汉高祖年间,设昌阳县(治今文登区宋村)、育犁县(治今
齐灵公十五年(前567),齐国灭莱国,齐侯迁莱子于郳,位于齐国之东,故
称东莱。(一说莱与东莱为两个国家。)
《秦代政区地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山东省历史地图集·政区》
等均认为昌阳县为秦时设置。
乳山市城阴)、不夜县(治今荣成市不夜),属东莱郡。
威东汉,裁不夜县并入昌阳县,裁育犁县并入东牟县,属青州
海
三东莱郡。
千
年魏晋南北朝(220—589)
晋初,裁昌阳县并入长广县,今境南部属青州长广郡长广县,
境北部属东莱国牟平县。
元康八年(298),析长广县复设昌阳县(治今莱阳市前发
坊),属青州长广郡。
北魏皇兴四年(470),析青州置光州,境内属光州东牟郡。
北齐天统四年(568),析牟平县、观阳县置文登县,今境尽
属之,属光州长广郡。
隋唐五代(581—960)
2
隋代,先后属莱州、东莱郡。
唐武德四年(621),析东莱郡置登州(治今文登区)。
武德六年(623),析文登县设清阳、廓定二县,属登州。
贞观元年(627),废清阳、廓定二县,并入文登县。废登州,
属莱州。
麟德二年(665),析文登县复置牟平县,昆嵛山以东属文
登县。
如意元年(692),复设登州(治今烟台市牟平区)。
《汉书·地理志》记载:“东莱郡,高帝置,属青州。”《中国行政区划通
史·秦汉卷》《山东历史地图集·政区》等均认为汉景帝年间析胶东国设东
莱郡。
一说文登县设于北齐天保七年(556)。
宋金元(960—1368)
北宋,先后属京东路登州、京东东路登州。第一章
金天会九年(1131),以登州之文登、牟平二县设宁海军,属
山东东路。建置沿革
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宁海军为宁海州,属山东东路。
元初,属益都路宁海州。
至元九年(1272),宁海州直隶中书省。
明清(1368—1911)
明初,属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宁海州。
洪武三十一年(1398),文登县北、东、南分别设威海卫、成
山卫、靖海卫。
清初,属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
雍正十三年(1735),裁威海卫、靖海卫,归文登县;裁成山
3
卫,析文登县东境,置荣成县。
光绪二十四年(1898),文登县之威海卫及附近海面被迫租借
给英国。
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租界内设威海卫行政公署,属英国
殖民部。
民国(1912—1949)
1913年1月起,境内先后属山东省胶东道、山东省东海道。
1930年10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威海卫,设置威海卫行政
区,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
1940年9月,设立东海专区,境内尽属之。
1941年2月,划牟平县南部和海阳县东部设牟海县,隶属胶
东行政区东海专区。
1941年12月,析文登县东半部设文东县,析文登县西半部和
威牟平县东部设文西县。
海
三1945年1月,牟海县改称乳山县,文东县改称文登县,文西
千县改称昆嵛县。
年
1945年8月,威海卫解放,设立威海卫市(专区级),直属胶
东行政区。
1945年9月,设立石岛特区,属东海专区。
1946年11月,石岛特区改为石岛市。
1947年7月,威海卫市改为县级市,属东海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
1949年10月1日,境内有威海卫、石岛两市和荣成、文登、
昆嵛、乳山四县,属东海专区。
1950年5月,撤销石岛市,威海卫市改为威海县;撤销胶东
4
行政区和东海专区,设文登专区,辖威海、文登、荣成、昆嵛、
乳山等八县。
1954年4月,设立石岛县。
1956年2月,撤销文登专区,原属各县归莱阳专区管辖。3
月,撤销石岛、昆嵛二县。
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2月,撤销乳山县,
划归文登县、海阳县和烟台市。威海市、文登县、荣成县归烟台
专区管辖。
1961年10月,恢复乳山县。
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烟台市升为地级市,文登、荣
成、乳山三县属之,威海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以原县级威海市的行
此后,文东县政府仍沿用文登县政府印。
政区域设立环翠区,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1988年10月—1993年7月,文登、荣成、乳山三县先后改第一章
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
2014年1月25日,撤销县级文登市,设立威海市文登区,以建置沿革
原文登市行政区域为文登区行政区域。
二、城邑变迁
威海最早的城邑文明,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莱子建立的不夜城。
西汉时期,境内设立昌阳、育犁、不夜三县,形成三个经济文化
中心。斗转星移,城市治所屡经迁徙,不变的是依山傍海的地理
特征,由此演绎出多彩多姿的政治、经济、社会景观。
不夜城
5
不夜城,春秋时期莱子建,为境内最早城邑。西汉高祖年间
不夜县也设治于此。旧城遗址位于今荣成市埠柳镇不夜村。其地
前为山岗低丘,后为低缓平原。《汉书·地理志》记载:“不夜,
有成山日祠。莽曰夙夜。”唐颜师古注引《齐地记》称:“古有日
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清道光《荣成县
志》记载,不夜城“今遗址尚可识”,可知在清代后期不夜城的垣
墙尚且有迹可寻。
古城遗址历年采集的标本有陶水管、“万岁千秋”瓦当、菱形
纹榫砖,以及大型罐、盆等器皿口沿。附近有不夜古墓群,20世
纪60年代前尚有数十座古墓,今仅存学福村东南一座。
昌阳城
昌阳县,西汉高祖年间设置。旧城遗址位于今文登区宋村镇
石羊、宋村、城东三村之间,北依昌山(回龙山),南临昌水(昌
阳河)。遗址长500米,宽350米。《汉书·地理志》记载,东莱
威郡有县十七,内含昌阳,“昌阳有盐官,莽曰夙敬亭”。北宋乐史
海
三《太平寰宇记》“莱阳县”词条下记载:“此前昌阳县理在文登县西
千南三十里,昌阳故城是也。”元代于钦《齐乘》记载:昌阳“古城
年
在文登县西南三十里”。清光绪《文登县志》记载:“昌阳故城,
汉县,莽曰夙敬亭,在城西南三十里。”
1957年文物普查时,故城西南的“寨角子”和西北的“城角
子”及部分残垣可见。1958年,全部辟为耕地。城北内外出土的
遗物有汉砖、汉瓦、陶罐、陶壶、铜车饰、石臼、石柱等。
育犁城
育犁县,西汉高祖年间设置。旧城遗址位于今乳山市育黎镇
城阴村南。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北宋《太平寰宇
记》记载:“育犁,汉县,在㵐港水(乳山河,编者注)侧。”元
6
代《齐乘》记载:“育犁城,宁海州西北(西南,编者注)八十
里。汉县。后汉省入牟平。在㵐港水侧,其地良沃,故名育
西汉育犁县位置图(民国《牟平县志》)
犁。”清光绪《增修登州府志》记载:“㵐港在宁海西南,考其地
势,此城当在宁海,今之育犁集即其故址。《齐乘》误西南为西北第一章
耳。”1935年,牟平县志委员会在古城遗址立“汉育犁故城”碑,
民国《牟平县志》总纂于清泮撰写碑文记述育犁故城沿革。1986建置沿革
年,乳山县人民政府在城阴村前立“育黎古城遗址”碑。
古城遗址历年出土文物很多,在城址南面和北面山岗上,有
许多汉墓。20世纪60年代,当地群众在农田作业时挖掘出古墓,
出土大量汉代文物,有画像石、石羊、陶器、木俑、铜镜、铜镞、
铜剑、鹅形铜镇等。古城址地下2~5米处,多次发现汉代砖
瓦等。
民国《牟平县志》卷二《地理志》记载:
育犁城(犁俗作黎,《汉志》作犁)在县西南城阴村
南。《寰宇记》《齐乘》并云:“育犁汉县,后汉省、并入牟
平,在㵐港水侧,以其地良沃,故名育犁。”其故城《寰宇
7
记》以为“在今郡东南(西南,编者注)一百二十里”(今
郡指登州东牟郡言)。《齐乘》以为“在宁海州西(西南,
编者注)八十里”。均距今福山县治不远,而《福山县志》
遂谓“县东北五里宫家岛后有旧城,土人呼为营子,疑即
此城”。惟《明一统志》以为“在宁海州东南一百二十里”
(东南当作西南)。
按:汉既置腄县于今福山县治,不应仅去五里又置育
犁县,且福山亦无㵐港水,㵐港由县境三海山东流,中间
会溪涧诸水,随地异名,玉林河其一也。玉林河侧有城阴
村玉林集,《州志》以育犁城为“当在城阴乡之城阴村南玉
林集北(北字恐误),玉林或俗呼育犁之讹”。《府志》亦谓
“此城当在宁海,今之育犁集即其故址”。查城阴村距玉林
集八里,命名之义,当系指居城后而言,其村南地名南碑
子,掘地时有古物发现,且距城一百二十里,与《明一统
志》道里正合,其为育犁城故址无疑。
威
海
三文登县城
千文登县,北齐天统四年(568)设置。清雍正《文登县志》记
年
载,因县治设于文登山下,故“取文登山为名”。文登山得名,源
于秦始皇东巡故事。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故老相传,秦始
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文登旧城原为土
城。明洪武五年(1368),莱州卫镇抚韩整督军修葺城垣,更新门
廊。万历八年(1580),改建土城为石城。此后多次重修。清末,
城濠大都淤塞。1938年,为防日军盘踞,将城墙拆除。
唐武德四年至贞观元年(621—627),文登县城为登州治所。
1944—1956年,为东海专员公署、文登专员公署驻地。1956年以
后先后为文登县、文登市、文登区驻地。
8
文登县城图(清雍正《文登县志》)
清雍正《文登县志》记载:
文登县城旧土城。洪武元年,莱州卫镇抚韩登(韩整,第一章
编者注)督军修建,周七里,高二丈,阔一丈。门三,东
曰望海,南曰新建,西曰昆嵛。楼铺十五座,池阔三丈,建置沿革
深八尺。
文登营城
文登营,明宣德二年(1427)设于文登城内西门里。宣德十
年(1435),迁城东十里建土城。旧城遗址位于今文登区文登营,
土城周三里,有东西南三门。营东三里设教练场和分阅厅、旗纛
庙。清宣统三年(1911),文登营废除。
1959年以后,先后为文登营人民公社、文登营乡、文登营镇
驻地。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百七十三《登州府》记载:
9
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
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门,营当东面
之险,今移县城中。
威海卫城
威海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设立,属山东都司。永乐
元年,威海卫首任指挥佥事陶钺奉命征调军民数万人筑威海卫城。
卫城四门:东门(名称不详)位于今和平路与东城路汇合处;西
门为迎宣门,位于今和平路与西城路汇合处;南门为德胜门,位
于今统一路与世昌大道汇合处;北门为玄武门,位于今昆明路与
统一路汇合处。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强租威海卫,在
卫城外东部、东北部海滨建爱德华商埠。(卫城内属文登县。)至
1938年,文登出土了明代文城修葺石碑。石碑今已失,但留有拓片,碑文显
示石碑立于洪武五年。
威
海
三
千
年
10威海卫城区图(清乾隆《威海卫志》)
1930年,形成沿海岸线走向呈带状的商埠区。1930年10月1日
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拆除卫城东门,将卫城里与商埠区连成
一片,称为码头区。1938年,威海卫被日军占领。1945年8月,
威海卫光复。
1945年8月后先后为威海卫市、威海市政府驻地。1987年威
海升为地级市后,为地级威海市政府驻地。
清康熙《威海卫志》记载:
永乐元年建城。砖石相间,高三丈,厚二丈,周六里
一十八步,动文宁夫役军三民七修之。城门四座,东西南
北正对门楼,月城称之。东北隅立水门一座,女墙内设更
铺一十六座。
成山卫城
成山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设立,属山东都司。旧城第一章
遗址位于今荣成市成山卫镇驻地。清道光《荣成县志》记载,卫
城设四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裁卫后,重修城垣雉堞,开掘建置沿革
护城壕,宽一丈五尺,深一丈。抗战初期,城垣拆除,留有东门
和北门。“文革”期间,东门被毁。2008年,对尚存的北城门进行
修缮。
清雍正十三年(1735)裁卫后,为荣成县治,直至1948年12
月荣成县政府移驻崖头镇。1958年后,先后为成山人民公社、城
厢人民公社、成山卫镇、成山镇驻地。
清道光《荣成县志》记载:
明洪武三十一年创建石城,周六里一百六十八步,高
一丈八尺,厚二丈。设四门,东曰永泰,西曰天顺,南曰
文兴,北曰武宁。
11
成山卫城墙遗址(2014年,李传强摄)
靖海卫城
威靖海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设立,属山东都司。旧城
海
三遗址位于今荣成市人和镇靖海卫村。清雍正《文登县志》记载,
千卫城原有四门,“后倭乘西门入寇,始塞,今止三门”。今存长约
年
211米的北城墙、长约15米的西城墙及部分南城墙,四垣轮廓尚
可见。
1958—2001年间,先后为靖海人民公社、靖海镇驻地。
清康熙《靖海卫志》记载:
靖海卫古名普庵郡。明魏国公徐达平定东牟,草创卫
治。洪武三十一年,始筑石城,周九百七十一丈,高二丈
四尺,门四。
12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二章自然环境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临海,一面接陆,自然景观
以山、海、岛、湾、河、泉交融为特色,依山傍海为本地区主要
地理特征。昆嵛山主峰泰礴顶为胶东半岛东部最高山峰,成山头
为中国最早见到海上日出的地方。境内春冷秋暖,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气候宜人。
13
一、山海形胜
境内山海相依,岛湾相映,山岛耸峙,河流纵横。昆嵛山屏
立西北,绵延百里;铁槎山峭起东南,峰连九顶。刘公岛为威海
海上天然屏障,素有东隅屏藩之称。威海湾自元代海运兴起即为
南北海运要津,明代以后更为海防要塞。
远则西连齐鲁,东极扶桑,南海桴而达乎江汉,北舟
楫而至于辽阳。近则巨海浸乎左,周行冲乎右,峰峦如屏
映其前,叠峰如几倚其后。
——王悦《威海赋》
铁槎积翠,层霄仰贯斗之形;玉海环沧,夹岸控朝宗
之势。
——清乾隆《山东通志》
山峰
威境内处于鲁东断块丘陵东部,山丘海拔高度不大,属低山丘
海
三陵地带,除昆嵛山主峰泰礴顶,其他山地丘陵海拔均在700米以
千下,主要山脉有昆嵛山、槎山、伟德山等。
年
昆嵛山古称根馀山、姑馀山,位于文登区境西部,向南延
伸至乳山市尼姑顶,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3.8公
里,南北最大长度60.6公里,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元
代《齐乘》称其“秀拔为群山之冠”,清光绪《文登县志》称其
“外障东海,内蔽三齐”。主峰泰礴顶海拔922.8米,位于文登区
与烟台市牟平区交界处,为境内最高山峰,因冬季积雪时间较长,
远望白茫茫一片,称“大白顶”,后演变为“泰礴顶”。光绪《文
登县志》记载:“昆嵛山,在城西六十里。一名根馀。《十六国春
秋》:石勒遣石虎击青州刺史曹嶷,嶷议欲徙海中,保根馀山,即
此。一名姑馀。《仙经》云:麻姑于此修道上升,馀址犹存,因名
14
清雍正《文登县志》八景之昆嵛层峦
第二章
自然环境
昆嵛山(宋一鸣摄)
姑馀。盖根馀、姑馀、昆嵛,以声相近而转。”其他主要山峰有大
崮子、五股叉、菠萝崮、罗度等。昆嵛山为金元时期全真教发源
地,山上存有众多道教遗迹。
槎山位于荣成市境南部,黄海之滨,东西横亘10公里,南
15
清雍正《文登县志》八景之槎山耸秀
北宽约5.5公里。清光绪《文登县志》记为铁槎山。主峰清凉顶海
威拔538.1米。清凉顶、董家顶、红红顶、佛龛顶、螳螂顶等九座山
海
三峰,东西排列,远望色如铁,形同九只巨舟驰向大海,故称九顶
千铁槎山,简称槎山。《齐乘》称其“东连斥山,甚奇秀”。槎山为
年
道教名山,山上存有千真洞、云光洞等全真教遗址。
16槎山(2013年摄,荣成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提供)
岠嵎山位于乳山市区西南,为乳山、海阳两市界山。山脉
北东走向,境内面积4.5平方公里,主峰玉皇山海拔589.5米。
《宋史》记载:“(庆历六年)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
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清乾隆《海阳县志》记载,玉
皇山“山顶出云,即时兴雨,夏时遇旱,里人拜祝山头以祈雨,
无不立应”。山上古迹有岠嵎禅寺等。
第二章
自然环境
清乾隆《海阳县志》十景之岠嵎瀑布17
岠嵎山(乳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正棋山又名著棋山,位于威海市区南部,主峰海拔483.7
威米。山顶有玉皇庙,庙西有石棋枰,相传为仙人著棋处,因此得
海
三名。清光绪《文登县志》记载:“著棋山,在城东北五十里,俗名
千
年
18
清雍正《文登县志》八景之吕枰仙踪
正棋山(2014年,张文江摄)
正棋山。由昆嵛而东,以此山为巨镇。顶有玉皇庙,庙西有石枰,
方丈许,色深翠,界画天然,墨色深入石髓。两旁坐窠天成,无第二章
斧凿痕,相传为仙人著棋处。”山有五峰,东西横列,清代每个峰
顶都建有小庙,俗称“五座庙”。山上古迹有石棋枰、自来碑等。自然环境
伟德山旧志称浔山,位于荣成市境北部,东西横亘39公
里,南北宽19公里,七峰相连,逶迤蜿蜒,面积241平方公里,
主峰老阎坟海拔553.5米。清道光《荣成县志》记载:“浔山,城
西南五十里。水出山腹,清洁澄泓,名圣水,王玉阳构庵其中。”
民国时期,改名伟德山。山上有圣水观等全真教遗址。
里口山位于威海市区中部,东西横亘10公里,主峰老孤庙
顶海拔418.2米。相传,明代正德年间,邓心可起义军在此设里、
外两道关口抗御明军,因主峰老孤庙顶地处里口,故名里口山,
后泛指整座山脉。主要山峰有佛顶、硬鹰嘴、邓家寨、仙姑顶等。
清康熙《威海卫志》记载:“里口山,在卫治西南二十五里,曲径
19
盘旋,中有敞邃,可田可宅,董氏别业在焉。建祠庙,树松竹,
种花果,筑台榭,导泉池,闲观鱼跃,闷听鸟鸣,真幽人之胜概
也。有济胜之具者,每呼为寻得桃源云。”
河流
境内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昆嵛山、
伟德山横贯东西,使河流呈“非”字状南北分流入海。全市有大
小河流10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9条,河流
长度大于10公里的44条。
母猪河旧志称木渚河、黑水河,位于文登区境西部,为威
海境内最大河流,支流众多,主支流有东母猪河和西母猪河。西
母猪河为主干支流,发源于昆嵛山东北麓汪疃镇,流经界石、葛
家、米山等镇;东母猪河发源于草庙子镇东北正棋山西麓,流经
山、文登营、文登城区、宋村。至泽头镇道口村北两流汇合后,
经道口大桥、虎口山村至高岛西侧入海。干流长65公里,总流域
威面积1115平方公里,属常流河。清道光《文登县志》记载:“木
海
三渚河,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为送驾河、抱龙河、古桥河、刘家河、
千板桥河小河汇聚入海之处,俗呼母猪河。”流域内建有米山、郭格
年
庄、武林、昆嵛山等大中型水库四座。
20
清光绪《文登县志》关于母猪河的记载
乳山河旧志称垛河、㵐溪、㵐港,位于乳山市境西部,发
源于马石山南麓的垛鱼顶,因此称垛河,为境内第二大河。干流
长65公里,流域面积1016平方公里,由乳山口入海,属常流河。
清同治《宁海州志》记载:“㵐港,冷泮林《登州沿革考》云:㵐
港,发源于三海山,东流为㵐港水,土人亦称㵐溪。经育犁故城,
至乳山口而入于海。”光绪《增修登州府志》记载:“乳山河,在
县(海阳县,编者注)东五十里。”流域内建有龙角山、台依、院
里三座水库。
黄垒河主体位于乳山市境东部,发源于昆嵛山西南麓烟
台市牟平区曲家口村西北黄垒口,流经牟平、乳山、文登三区第二章
(市),在浪暖口入黄海。全长69公里,流域面积652平方公里,
属常流河。清同治《宁海州志》记载:“黄垒河,发源于昆嵛之黄自然环境
垒口,初出广丈余,多石子,南过金牛山,众流入焉,约皆广十
余丈。又南过红山、黄山,暨十甲、三佛诸山,之流悉会焉,而
益大,约皆广二十余丈。南汇浪暖卫埠台而入于南海。”流域内建
有花家疃、瓦善(位于烟台市牟平区)两座中型水库。
五渚河旧志称柘埠河、五珠河,位于威海市区东南部,因
中、下游河道有五个沙渚得名。有东、西两大支流:东支流发源
于正棋山南麓,经桥头镇北流入温泉镇;西支流发源于南玉皇
山,经草庙子镇小七夼村东流入温泉镇。两支流在温泉汤村西汇
合,经崮山水库入崮山镇,东流至卫家滩村东入海。全长24.5公
里,流域面积113.5平方公里,属常流河。清光绪《文登县志》记
21
载:“柘埠河,源出县东北黄庵山,由小驾夼、七夼村、寨里村、
栾家店与荣成界温泉汤会合五珠河,东流入海。”河中游建有崮山
水库。
沽河位于荣成市中部,有西、中、东三大支流。西支流名
棘子埠西河,源于文登区境黄山南麓,由荫子镇兰村入荣成,南
流至荣成城西街道垛山姜家村东与中支流汇合;中支流名荫子西
河,源出雨山南麓,流经城西街道东兰家村东,向南与西支流汇
合,再向南转东,至崖头街道杨格庄村南与东支流汇合;东支流
名崖西河,源于伟德山西段南麓。三大支流汇合后,向东南经斜
口流入桑沟湾。全长30.7公里,流域面积207平方公里。清道光
《荣成县志》记载:“沽河,城南七十里。发源文登之立驾山,汇
众流,由卸口入海,旱则干,雨则溢。经道光十五、十九二年大
雨连绵,两岸腴产尽成沙滩矣。”河中游建有后龙河水库。
岛屿
威全市有大小岛屿185个,其中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76
海
三个,有居民居住岛屿6个,分别为威海市区的刘公岛,荣成的鸡
千鸣岛、镆铘岛,乳山的险岛、南黄岛、东小青岛。威海最大岛屿
年
为镆铘岛,海拔最高岛屿为刘公岛,距大陆最远岛屿为苏山岛。
刘公岛曾名刘家岛,亦作刘岛,位于威海湾湾口。东西长
4.08公里,南北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面积3.15平方公
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最高峰旗顶山海拔153.5米,为境内海
拔最高岛屿。据传原为刘氏别业,刘公常于雾天举灯为船只引航,
后人于岛上建庙,祀刘公、刘母,刘公岛因此得名。元代漕运盛
22
清康熙《威海卫志》关于刘公岛的记载
行时,刘公岛为南北航线必经之地。清代是中国第一只近代海军
北洋海军基地,岛上建有北洋海军提督署。清乾隆《威海卫志》第二章
记载:“刘公岛,在卫东水面十里。旧传为海上刘氏别业。明初,
魏国公徐辉祖徙岛中居民近郭。嘉靖间,海贼王宪武造房五十三自然环境
座,踞而有之。御史蓝玉督汛兵逐之,丈耕其地。万历末年,知
府陶朗先复招人开垦纳税,兼设墩台中峰之岭,官兵戍焉。内有
瓦殿,貌刘公刘母,祀之。舟人经其地者,必致祈祷焉。”
镆铘岛位于荣成市宁津镇东南海域,是威海域内最大海岛,
有居民居住。岛长5.3公里,平均宽0.84公里,面积4.6平方公
里,岛岸线长20.22公里,最高海拔31米。据传,因形似古剑莫
邪而得名。清道光《荣成县志》记载:“镆铘岛,城南一百五十
里。焦希程《州志》云:昔有渔者获剑于此,故名。岛西有帆石
屹立海中。按:岛旁居人多慕姓,疑是慕家岛之转音,旧志铸剑
事更荒唐。”1972年,为方便岛内居民交通,修筑海堤公路穿过瀉
23
湖与陆地相连。岛上有灯塔一座,1985年修渔港码头一座。
鸡鸣岛位于荣成市港西镇虎头角正北。岛长0.8公里,宽
0.59公里,面积0.3平方公里,岛岸线长2.5公里,最高海拔72.7
米。传说有渔船因雾迷航,听到岛上鸡鸣而脱险,故名鸡鸣岛。
岛上有一村庄鸡鸣岛村,以渔业为主。岛南有300吨级码头一座。
清道光《荣成县志》记载:“鸡鸣岛,城西二十里,不夜城北。内
有田可耕,西偏亦产文石,即滕国祥战亡处。”
东小青岛位于乳山市乳山口海口,为乳山口天然屏障,由
堤坝连成的两个小岛组成。北岛面积0.16平方公里,南岛面积
0.24平方公里,岛岸线长4.2公里。因岛上树木丛生,一片青绿,
故名小青岛。清康熙年间始有居民聚居。1986年8月,更名为东
小青岛。岛南端设有航标灯桩,西侧有简易石砌码头。
南黄岛位于乳山市区南23公里。岛长1.8公里,宽0.4公
里,面积0.72平方公里,岛岸线长4.5公里。海岛两端有山丘,
北端海拔55米,南端海拔40.5米,两端设有航标灯桩。明崇祯年
威间,宋姓从南泓村迁此定居,初名南泓岛,后因岛上土色更名南
海
三黄岛。
千险岛位于乳山市区南20公里。岛长2.8公里,宽0.83公
年
里,面积2.32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0公里。岛内西部有险岛山,
故名险岛。清康熙年间,杜姓迁入此地定居,因此又名杜家岛。
1976年筑堤与大陆相连。
苏山岛位于荣成市人和镇南面海域,距大陆最近距离9.45
公里,是威海距大陆最远的岛屿。岛长1.8公里,宽0.27公里,
面积0.47平方公里,岛岸线长6.32公里,海拔106.4米。清康熙
《靖海卫志》记载:“苏门岛,在卫东南海中水面约四十里,一名
苏心。上有海神庙,隆冬花开,名耐冬,类茶花。有泉甘洌。北
有涨濛岛,西有桑岛、墨岛,又西有邢家岛。此岛与姑苏相对,
故云苏门。春夏之交频见海市,诚奇观也。”光绪《文登县志》记
24
载:“苏门岛一名苏山岛,在城东南海中,北距铁槎山四十里。
《山海经》:‘苏门,日月所出。’岛名本此。或云,南与苏州相对,
故名。”后因该岛地势较高,置于海中似座高山,得名苏山岛。渔
民海上作业时常到岛上避风。
港湾
境内海岸主要类型为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有
大小港湾30余处,主要形态受冰川后期海面抬升前原始地形控
制,并经入海河流的冲积作用与海岸动力因素的重新塑造。
威海湾位于威海市区东部赵北嘴和北山嘴两岬角之间,海
湾面积52.2平方公里,三面环山,海岸近似半圆形,岸线长36.2
公里。湾口阔9.68公里,刘公岛横卧湾口,将威海湾口分为南北
两口:从刘公岛贝草嘴至牙石岛为北口,口阔1.6公里,最深处
34.5米,是通往威海的主要航道;刘公岛东端至南岸赵北嘴为南
口,最深处为19.8米。历史上,威海湾沿岸有海口20余处,如
庙前口、坞口、三官营口、辽东濩口等。元明清海运兴盛时,常第二章
有粮船、兵船数百艘锚泊于湾内。明代设威海卫后,为海防要塞。
清末,刘公岛为北洋海军基地。至今刘公岛及威海湾沿岸有中日自然环境
甲午战争的战场遗址和建筑物多处。清乾隆《威海卫志》记载:
“庙前海口,在卫东北三里海际。山麓弯环曲抱,善避飓风。海运
通行时,粮艘兵船数百艘杂泊其中。”“三官营海口,在卫东南三
里。海口参差如门,古号石门。刘岛船出,往往傍石门湾泊。明
季设墩炮其上,以备不虞。”
25
威海湾(2016年,李传强摄)
石岛湾位于荣成市区西南26公里,因湾西岸临石岛得名。
东起镆铘岛,西至黄石板嘴,为大半椭圆形开湾,面积22.1平方
公里,海岸线长31.6公里。沿岸古称赤山浦,是境内古代特别是
唐朝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日
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赤山浦东南涉少海,有
岛与东岸接连,是吴干将作剑处,时人唤为莫耶岛。”清光绪《增
修登州府志》记载:“石岛海口,在县(荣成县,编者注)南
一百四十里,南北商船出入成山头,必泊于此,口内可容五六百
艘,市廛茂密,亦要区也。”
乳山口湾位于乳山市区南15公里,南距东小青岛7公里,
因海口东侧的大乳山得名。系海水淹没山间凹地而成,海湾面积
52.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4.87公里。乳山河、司马庄河、锯河、
六村屯河和兰家河等河流注入湾内。沿岸古称乳山浦,为中国与
威朝鲜半岛、日本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乳山口湾为避
海
三风良港,历史上素有“北有旅顺口,南有乳山口”之说。湾内水
千质肥沃,底栖硅藻丰富,滩涂贝类养殖有百年历史。清光绪《增
年
修登州府志》记载:“乳山海口,在县(海阳县,编者注)东六十
里,旧在安家西港,名泊船湖。乘大潮始得入,后移于旗杆石后,
又移于乳山之西,英石山下,名曰西口,商船往来可以停泊,旁
多礁石,巨舰不能出入。”
靖海湾位于荣成西南部靖海角西北,因湾东岸有靖海卫得
名。分属文登、荣成两区(市),西起文登区牛心岛,东南至靖海
角,为一大开湾,面积15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63公里。
湾内旧有长会口、千八港、靖海龙王庙口等口岸。清光绪《文登
县志》记载:“靖海司海口,在司西,一名龙王庙口,小船可泊。”
26
二、气候物候
气候
威海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雨水丰富,
气候温和。由于三面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
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
海洋性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2.2℃
1月平均气温-2℃
7月平均气温24.4℃
年平均降水量737.7毫米
1月平均降水量11.7毫米
8月平均降水量178.8毫米
年平均湿度69.3%
年平均日照时数2480小时第二章
年平均无霜期229天
年平均蒸发量1200毫米自然环境
年平均雾天30.4天
年平均地面温度1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台大学《二维、三维CAD(SoDorks)》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教育活动设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 北京市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服务合同
- 动脉取栓术后护理要点
- 大学语文教学技巧比较探讨与分析
- 安全责任说明保证
- 宜春丰城小升初数学拓展题
- 红色砖块选购合同样本
- 花岗岩原料采购协议
-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3篇)
- 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及巡检管理资料
- 窦桂梅绘本教学《我的爸爸叫焦尼》
- 脐带异常PPT课件(PPT 27页)
- GB∕T 40356-2021 厨用刀具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
- 准予迁入调档函
- 高血压课件(最新版)
- 储能电站能源管理合同
- 有机硅化学优秀课件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