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_第1页
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_第2页
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_第3页
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_第4页
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

一、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和竞争性2003年6月,中国政府和泰国政府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10月1日,中国和泰国签署了《零关税》。自该协议签订以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2010年泰国从中国进口果蔬52.1亿美元、植物26.06亿美元;泰国向中国主要出口天然橡胶317.2亿美元、大米28.24亿美元、水果25.49亿美元、木薯及其制品188亿美元。中国主要进口泰国热带经济作物,泰国主要进口中国温带果蔬,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但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性的同时也存在竞争性,农产品贸易零关税的实现,大量泰国热带水果冲击并抢占我国南方水果市场的同时也竞争国际市场,广西的龙眼、荔枝、芒果,海南的香蕉等国内传统优势水果受到明显竞争。因此,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是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的,这些问题是中国农业生产与贸易过程中必须要直面的。本文将通过对中泰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分析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今后中泰两国农产品的长远贸易提出建议。孙笑丹(2003)、孙林(2005)分别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对泰国等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与泰国等国具有农产品贸易市场相似性和产品相似性。吕玲丽(2004)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优势进行比较,认为中国与泰国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显示出互补关系。张杰(2008)运用净出口竞争力指数分析了广东与泰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认为广东农产品整体竞争力明显弱于泰国,泰国农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陈富桥、祁春节(2004)利用净出口竞争力指数分析中泰农产品贸易并认为,中国与泰国在诸多农产品出口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但更多的产品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关中泰产品贸易的研究多是从互补性方面进行的且数据较为陈旧,本文在采用最新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互补性的同时更深入地对竞争性的整体和局部进行分析,以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更好地促进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酶对于农产品范围的界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许多国家的统计机构有不同的分类,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本文采用受WTO农业协议约束的农产品HS即《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分类方法。根据WTO的界定,农产品包含HS海关统计编号0-24号章商品中除去鱼类的所有产品,再加上若干其他有关产品。本文中,将农产品界定为HS分类标准中1-24章(1-4类)所有农产品(如表1)。根据数据的可获性,截取了2003—2010年中国、泰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对中泰两国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一般地,衡量一国与另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性,常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竞争力指数;衡量一国与另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互补性常采用贸易互补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是由巴拉萨提出的,能反映一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比较优势的指数。从产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两国在同类的商品上的比较优势相似,则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反之,则有较强的互补性。该指数表示为国家i在c产业或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可以用在i国c产业或产品出口额在i国总出口额中比重与世界贸易中c产业或产品出口额在世界总出口额中比重之比。一般认为,若RCA大于2.5,则表示具有强竞争优势;若2.5>RCA>1.25则表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若1.25>RCA>0.8,则表示具有中等竞争优势;若RCA<0.8,则表示竞争优势很弱。Xic表示i国c产业或产品出口额;Xcw表示世界c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额;RCA<1表示i国c产业或产品处于比较劣势;RCA>1表示i国c产业或产品处于比较优势,RCA值越大优势越大净出口竞争力指数(TradeSpecializationCoefficient,TSC)也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于一国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在其贸易总额中的比值,反映一个国家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TSC=(X-M)/(X+M)其中X、M分别代表一国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该指数取值介于[-1,1]之间,指数越接近1,则产业或产品的竞争力越强。若0.15<TSC<1,则表示竞争力强;若0<TSC<0.15,表示竞争力较强;若-0.15<TSC<0,表示竞争力较弱;若-1<TSC<-0.15表示竞争力很弱。贸易互补指数(TradeComplementaritiesIndex)是用来衡量各主要出口国的出口结构与目标市场进口结构的相关程度,以考察各国出口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水平。单个产品贸易互补指数公式表示如下:其中RCAxic=(Xic/Xi)/(Wc/W),X代表产品c的出口额,M代表c产品进口额,Wc代表世界c产品出口总额,W代表世界出口总额,i、j分别代表两国国家。当Cij>1时,说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强,且Cij值越大,互补性越强,说明某国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主要进口产品类别相吻合;当Cij≤1时,说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弱,且Cij越小,互补性越不明显。三、蔬菜水果及制品出口情况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304.3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985.5亿美元,年递增18.3%,增长2.2倍。2008年,中国农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额31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占农产品出口77.3%;加工贸易出口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占农产品出口的19.1%。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畜禽产品三大类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分别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的25.2%30.3%和4.7%,合计为60.2%。水产品出口基本呈稳定增长势态,2008年的出口总额为101.2亿美元。蔬菜水果及其制品出口在加入WTO后迅速增长,2008年出口额为121.7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由2002年的23.3%增长到2008年的30.3%(《2009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泰国是中国出口花生果仁、苹果的三大市场之一,2009年出口金额分别为2379.2万美元831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25%、14.5%。随着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488.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农产品进口金额为719.2亿美元,同比增长43.9%(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网站)。同样,泰国农产品的外贸额也增长迅速。中国是泰国橡胶和木薯出口的最大目的地。2007年泰对华出口橡胶80.3万吨,增长7.3%;对华出口木薯293万吨,占泰木薯总出口量的64.3%;出口鲜龙眼、龙眼干、榴莲、山竹的金额分别为2629万美元4326万美元、4180万美元、992万美元,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34.7%、67.5%、52.3%、43.9%(《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年泰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231.7亿美元,进口金额为81亿美元。2009年自泰国进口农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中,按金额排名,第三位是中国,金额为147431万美元,同比增长55.5%;对泰国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中,按金额排名,中国在美国与巴西之后,金额为71544.6万美元,同比增长1.6%2010年中国进口泰国大米、稻谷24498.6万美元,鲜、干水果及坚果49449.2万美元(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网站)。四、农产品市场的相似性农业在中泰两国社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两国在农产品方面和出口市场方面都有较高的相似性,竞争性难以避免。本文从农产品的整体竞争性和局部竞争性分析中泰两国间的贸易竞争性。1.东南亚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分析首先,从进出口总额方面看,中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国农产品的总贸易额从2000年的284.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08亿美元,年均增长7.65%。泰国从2000年的99.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12亿美元,年均增长7.56%。从进出口结构上看,我国的进口额始终大于出口额,逆差额从2000年的22.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30.4亿美元。而泰国则相反,出口额始终大于进口额,顺差额从2000年的45.9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50.7亿美元,如表2。这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农产品具有比较劣势,泰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明显。其次,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除2000年中国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0.819外,从2001—2008年,中国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0.8,说明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整体上具有比较劣势,而泰国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一直大于1.25,2008年甚至达到3.5以上,表示泰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整体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如图1。再次,从净出口竞争力指数看,中泰两国进出口总额计算得出的中国农产品净出口竞争力指数一直小于0,且近年来的TSC指数小于-0.15,说明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弱。而泰国农产品净出口竞争力指数一直大于0且在区间[0.15,1]之间,说明泰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如图2所示。该指数说明了我国农产品整体上国际竞争力处于比较劣势,泰国农产品则具有比中国强得多的国际竞争力。2.蔬菜、金针菇和红果汁尽管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产品对泰国没有竞争力,但在部分农产品上,尤其是两国都有出口的农产品方面仍然存在竞争力。在部分两国都出口的产品中,我国的农产品仍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表3表明,我国的冷冻蔬菜、新鲜蔬菜、蘑菇罐头和糖等农产品与泰国相比具有稍强的竞争力。菠萝汁虽然低于泰国,但在国际市场上也显示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泰两国的主要出口目的国或地区均包括日本、美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韩国、荷兰。泰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有:肉、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谷物、糖及糖食、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面筋。中国主要出口包括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畜禽产品。由于农产品的同质性,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产品间可以相互替代,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中泰两国间出口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均有较高的相似度决定了两国农产品的贸易存在竞争性。(二)贸易互补指数虽然中泰两国部分的农产品存在竞争性,但是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两国的产品更多地存在互补性。中国是泰国的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据泰国海关统计,2010年1—5月泰国从中国进口水果、蔬菜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6%。2003年10月1日起,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实行零关税,双方果蔬贸易增长显著。2008年中国水果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东盟国家,从其进口130.6万吨,占水果进口总量的77.19%,自泰国进口额达31068.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68%,按进口量大小排序居于第二位。中国对泰国水果出口额15956.92万美元。2008年泰国取代荷兰成为中国第十大蔬菜出口市场;同时,中国对泰国蔬菜出口量为18.59万吨、出口额为1.84亿美元。表4以2005—2008年园艺产品中部分产品为例,测算了中泰农产品贸易中的互补性。由表4可知,中国的温带果蔬和泰国的热带果蔬有强的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指数都大于1,2007年中泰两国辣椒的贸易互补指数甚至达到7以上,木薯淀粉和天然橡胶更是有极强的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指数越大,表示两国间的一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商品类别相吻合,两国间的贸易基于互补性。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渐建成,两国间的农产品零关税的实施,更是推动了中泰两国间的这种互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是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差异上的互补,一方面可以增加双方农产品市场的品种多样性;另一方面,双方可以集中生产优势产品,获得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整体上看,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弱于泰国,显示出比较劣势,但在部分农产品中,如冷冻蔬菜、新鲜蔬菜、姜等果蔬,我国仍表现出比较优势,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力。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中泰两国的产品更多地存在互补性。中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主要表现在温带果蔬、热带水果、橡胶、棕榈油等农产品上。中国主要进口泰国的橡胶、棕榈油、木薯等农产品,向泰国出口温带水果和蔬菜。从长期来看,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表现互补性。中泰两国间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利于双方通过进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