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师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师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师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和第二段情感脉络;3.感悟“道”在当今时代的内涵,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和第二段情感脉络。三、教学准备导学提纲四、教学流程(一)解其题,明写作缘由问1:“师说”能不能改为“说说老师”?【明确】不能,第一,“师”的含义更丰富,不仅仅指老师,也指从师的风尚;第二,“说”的含义更丰富,它是发表议论、阐明事理的文体。问2:韩愈为什么会写《师说》呢?【明确】《师说》的结尾部分,既表明了自己写此文的缘由,同时也隐含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李蟠是一个笃行古道的好学青年,“不拘于时”,诚恳拜师,而韩愈对此大加赞赏(“余嘉其能行古道”)。这就是写作的缘由。其中作者对“古道”的赞赏,对“时”的贬斥,态度鲜明。问3:不被时代拘束,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拘束了读书好学之人呢?【链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问4:在这种背景下,“师说”应该怎么读呢?【明确】读出一点愤慨,读出一些坚定。(二)析其文,理论证思路1.预习检测,梳理重点字词课前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查阅手头资料,完成重点字词的积累和文段翻译。2.小组讨论,理清论证思路(1)第一段的论点是什么?并分析第一段的论证思路。【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提出论点-是什么(老师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从师)-怎么做(如何择师)(2)第二、三段的论点是什么?其主要的论证方式是什么?【明确】第二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对比论证;第三段,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三)感其情,品情感脉络问1:韩愈说“气盛则言宜”,特别强调充沛的情感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性。第二段中作者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呢?有没有什么标志性的词句呢?【链接】“韩如潮,欧如澜,柳如江,苏其如海乎?”——吴伟业《苏长公文集序》【明确】“其皆出于此乎?”“惑矣。”“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情感逐层递进。问2:三个对比论证要阐明的道理是否一样呢?【明确】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学习的价值,近圣医愚),其子/其身(学习的重点,突出解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学习的态度,不耻下问)(四)悟其道,得师说真谛问:《师说》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陋习,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进步的思想,请结合文本分析。【明确】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②用超越阶层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③师生关系的动态转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五)真题练习,反馈促学完成深度讨论后,教师展示历年高考理解性默写,检查学生文意理解程度。(1)【2018全国卷Ⅰ】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2019全国卷Ⅲ】《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总结:《师说》一文,谨严者得其章法森严,奔放者得其恣肆汹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