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小麦秸秆就地焚烧还田 B.生活废弃物分类放入垃圾箱C.用洁净的凉开水饲养金鱼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2.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C.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3.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Mg+O22MgOB.2H2+O22H2OC.C+O2CO2D.2KMnO4K2MnO4+MnO2+O2↑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5.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5
15
25
2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
x
y
A.x的取值范围是:0≤X≤45 B.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3:1C.当y≤20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y=656.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0505050所取NaCl的质量/g15202530剩余NaCl的质量/g027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第三组和第二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7.下列按照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O<Si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H2O<H2O2<H2SO4C.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O2<CO2<N2D.水中溶解能力:O2<CO28.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gO2Hg+O2↑ B.S+O2SO2↑C.3Fe+2O2Fe3O4 D.2P+5O22P2O5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C.收集氧气 D.氧气验满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酒精易挥发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C.天然水中,硬水一定属于混合物,软水定属于纯净物D.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对自然水体造成任何污染。12.某农田中的玉米长势不好、叶色枯黄、出现倒伏,最好施用的化肥()A.KNO3 B.K2SO4 C.CO(NH2)2 D.Ca(H2PO4)21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4.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分子之间有闯隔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C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D湿衣服在阳光下凉晒变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A B.B C.C D.D15.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请回答:(1)A、B、C、D四步骤中,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2)木炭在C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3)若将木炭改为铁丝在C瓶中燃烧,瓶中应预先放入少量_______,写出铁丝在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段时间后停止,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是44.2g。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2)通过计算回答47.4g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________18.(8分)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g此样品,将80g的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每次用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次数一二三四加入盐酸的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51055计算:(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2)20g此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3)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海水淡化:右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①该海水淡化过程,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填“蒸发”或“蒸馏”)。②下列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中,原理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A过滤法净化水B工业法制氧气C活性炭吸附③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淡化海水(如图所示),通过膜的主要微粒是_____。(2)海水制镁:下图是由海水制备金属镁的工业流程:涉及的主要步骤有: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镁②加石灰乳③加盐酸④过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3)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物质,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和氯化钠、氯化钙的溶解度表。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735.836.036.336.6氯化钙59.565.074.5100116①将粗盐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的方法中是_____,将粗盐和母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②经长时间日晒,氯化钙也不易大量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钙_____g。③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里,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秸秆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故不合理;B、生活废弃物应该分类放入垃圾箱,故合理;C、凉开水中氧气较少,不利于饲养金鱼,故不合理;D、为提高作物产量,应合理使用化肥。故选B2、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错误的说法,环境的恶化是操作者造成的;B.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是正确的叙述;C.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正确的叙述;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A考点:化学与环境3、D【解析】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氢气燃烧的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C、碳燃烧的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D、高锰酸钾受热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故选D。点睛: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4、B【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确定x+y=(15+15+25+20)﹣10=65,当y=0时,x=65,因此x的取值范围是:0≤X≤65,选项A错误;B.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5﹣0):(15﹣10)=3:1,正确;C.当y<20时,该反应的反应是A+B+D=C,是化合反应,当y=20时,该反应是A+B=C,是化合反应,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y=(15+15+25+20)﹣10=65,正确。故选A。6、A【解析】
结合第二、第三、第四组实验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NaCl。【详解】A.根据分析,20℃时,68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选项A错误;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中多余的水分蒸发直至饱和,选项B正确;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2g)∶50g=9∶25,选项C正确;D.第三组和第二组溶液是相同温度下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D正确。故选A。7、D【解析】
A、地壳中质量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所以是氧的质量大于硅,而非小于硅,故不符合题意;B、给定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都有两个氢原子,而对应分子不一样,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1O、H1O1、H1SO4,而非氢元素的质量分数:H1O<H1O1<H1SO4,故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而非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通常条件下1L的水大约溶解1L的二氧化碳,而只溶解30mL的氧气,所以水中溶解能力为O1<CO1.故符合题意。8、C【解析】
A、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式书写错误,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的氧气是气体,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右边不应该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故B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D错误。故选C。【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9、D【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满了;而图中所示放在瓶内,复燃只能证明瓶内是氧气,无法证明是否满了,故错误。故选D。10、D【解析】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详解】A、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新的物质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酒精挥发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11、A【解析】
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等,并且能过滤水中的杂质,故A正确;B、在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杀菌消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天然水中都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化肥和农药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以要科学合理使用,故D错误。故选A。12、A【解析】
某农田中的玉米长势不好、叶色枯黄、出现倒伏,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详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要求,故符合题意;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13、C【解析】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4、A【解析】试题分析:A、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明分子可分,错误,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正确,C、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正确,D、湿衣服在阳光下凉晒变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故选A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15、B【解析】
A、图A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B、图B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B正确;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C不正确;D、图D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CD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检验产物二氧化碳水(或细沙)【解析】
(1)A、用坩埚钳取木炭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在酒精灯上灼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C、木炭在氧气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化学变化发生,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2)木炭在C瓶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燃烧更旺,发出白光;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二氧化碳。(3)若铁丝在C瓶氧气中燃烧,瓶中应预先放入少量水(或细沙),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熟悉木炭、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结论是解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3.2g没有完全分解【解析】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氧气的质量为:47.4g-44.2g=3.2g,解:设生成3.2g氧气时分解高锰酸钾质量为xx=31.6g答:47.4g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18、75%6.6g18.25%【解析】
(1)比较第一、二、三次的数据可知:20g盐酸完全反应可以消耗碳酸钙15g﹣10g=5g;第四次中固体不再减少,说明此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样品中含有5g杂质,所以碳酸钙质量为15g,所以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00%=75%;(2)设15g的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为x,X=6.6g(3)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办法
- 蛋鸡养殖场防疫管理办法
- 衡水市中学食堂管理办法
- 装修工人工作室管理办法
- 西安市保理公司管理办法
- 规模种植苦麦菜管理办法
- 设计院装修工程管理办法
- 调度管理及流转管理办法
- 质量发展专家库管理办法
- 贵州省公益项目管理办法
- 2024年华东电网考试题库
- 演讲比赛评分表和计分表
- 2024年粮油仓储管理员理论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4年-注安建筑-必背简答题
-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3000题每日练习021
- 流浪的纸飞机让压力飞
- 财务经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 高边坡支护开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论证)
- 《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与运行管护技术指南》
- 中小学、幼儿园系列职称评审申报表(A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