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唯物史观】通过重新审视战争爆发前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培养从文字材料、图表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尤其是隐形信息的能力;通过新开发的史料揭示鸦片战争的实质,培养学生符合历史认知方法。【历史解释】认识鸦片战争前东西方历史的差异。正确解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斗争【家国情怀】历史不容遗忘,国耻要永远铭记。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责任感课前自主探究:1、结合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分析19世纪中期世界与中国的时代背景。2、英国既然要通商,为何非要诉诸战争而不采取正常的建交、建立经贸关系等正常途径?3、根据图片和史料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中英贸易中英分别处于怎样的地位?为了改变贸易逆差的地位,英国怎么操作的?4、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道光皇帝会怎么做?5、结合地图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署一些列的不平等条约,其条款给中国都带来了哪些影响?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7、结合所学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8、结合史料分析英国的产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什么?9、结合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10、结合地图、史料和教材内容概括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的国家、过程和结果?11、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2、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了新思想的萌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其背景,了解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有识之士主要活动、特点、局限性、意义及根本目的都有哪些?1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转变14、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客观作用【概念阐释】1、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遇有交涉词讼”,犯事的英国人“如何科罪”,中国法律不能管理,而要“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处理,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各国有权利让与,“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但这种权利让与不是对等的,即英国给予其他国家的权利并不平等地给予中国。此后,其他国家先后与中国签订类似条款,一旦有国家从中国获得一项特权,其他国家也同等享有,成为损害中国主权特别严重的条款。3、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从社会发展来看,是历史的进步。课前自主探究: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世界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美等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科技落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思想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军事军备落后,使用冷兵器;战斗力弱军备先进,使用热兵器;战斗力强大外交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综合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对外:浑然不觉对内:社会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二、两次鸦片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②直接原因: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国的主要危害《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人民负担。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协定关税《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中美《望厦条约“巡查贸易”破坏中国的领海主权中法《黄埔条约》传教权为以传教为名的侵略行为奠定基础(4)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落后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主要原因: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直接原因:列强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2)国家:英法(主凶)、俄美(帮凶)条约时间签约国家影响《天津条约》1858中英中法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权益;鸦片以“洋药”纳税进口,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北京条约》1860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中俄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瑷珲条约》1858中俄(3)过程与结果:①1856年英法进攻广州,美俄调停②1858年进逼天津,签订了《天津条约》③1860年攻陷津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4)影响:中国的独立、领土、主权遭受到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①政治: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的侵犯;②社会性质: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④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国际地位下降,被动挨打。⑤思想:开眼看世界三、开眼看世界1、原因:《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阶级高层封闭、愚昧与腐朽人物活动林则徐办译馆,集信息,编《四洲志》魏源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徐继畲撰成《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特点:介绍西方,学习西方局限性:只强调学习西方技术(军事技术),局限于学器物。意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自强的主张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补充知识】:多元史观1、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阶级分析法、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等。2、革命史观: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3、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4、现代化史观: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主要线索:(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2)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课上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探究一结合教材P91思考点的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探究二结合教材93“学思之窗”的内容,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探究三:结合教材P94问题探究,分析清政府拒绝修约的合理性。当堂检测:一、选择题 “通商已久,众夷良莠不齐,遂有夹带鸦片,诱惑华民,以致毒流各省者。谅贵国王向化倾心,定能谕令众夷,兢兢奉法。但必晓以利害,乃知天朝法度,断不可以不,懔遵也。”林则徐此举意在()。2.1840年《泰晤士报》报道林则徐的销烟为“暴力手段”,是“失败的”,“‘走私犯’和‘鸦片吸食者’被囚禁、虐待并施以酷刑”,“清政府官员是最罪恶的群体,他们默许纵容走私行为却可以逃避惩罚”。这些报道()3.有学者认为,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被迫开埠通商、废除行商制度、与英国协定关税、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英国因此实现了19世纪前期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学者意在说明()A.列强侵华有其历史必然性 C.清王朝腐败导致中国战败 4.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历史,主要体现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劳动方式的改变。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这揭示了()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 5.1852年英人密切尔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现象,西方列强()A.发动鸦片战争 B.大量输出廉价工业品C.进行工业革命 D.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6.1859年,英法进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文书,见大沽口海河堵塞,指责中国失信并派随带的海军进攻,僧格林沁下令狙击。对此,清朝解释海河既为中国领河,中国自有设防权。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7.“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8.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一书虽以转述西方历史地理为主旨却代表了中国人在时代嬗递之际的认真思考,它是中国人用一场失败了的血战所换来的醒悟与警觉。其意在说明该书()9.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10.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1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年均财政收入和军费情况:财政收入鸦片战争的军费军费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人口数人均军费中国3904万两2733万两70%41000万英国15540万两1243万两8%1500万以上数据说明,鸦片战争()A.人均军费与战局无关B.清政府的战败有必然性C.无法从经济角度解释D.军费数量与战局负相关12.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B.保留了落后的外交观念C.阶级属性决定战争策略D.与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说:“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的肉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二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做“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