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词语(成语)运用(真题必刷 )部编七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期末篇)(原卷+解析)_第1页
02 词语(成语)运用(真题必刷 )部编七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期末篇)(原卷+解析)_第2页
02 词语(成语)运用(真题必刷 )部编七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期末篇)(原卷+解析)_第3页
02 词语(成语)运用(真题必刷 )部编七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期末篇)(原卷+解析)_第4页
02 词语(成语)运用(真题必刷 )部编七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期末篇)(原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02词语(成语)运用(真题必刷)部编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期末篇)(原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2词语(成语)的运用

1.(2022春·湖南娄底·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看着我和妈妈的嬉笑,爸爸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

C.经过谈判,物业公司与业主们终于在物业费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目前双方莫衷一是。

D.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2.(2022春·广东汕头·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星期,小林在校运会上连拿了3块金牌,在我们学校,他的名气妇孺皆知。

B.周日上午8时,我依约来到中山公园假山,同桌也不期而至,与我共游公园。

C.午饭,妈妈做了我爱吃的酱牛肉、糖醋鱼,那美美的口感和味道,真是耐人寻味。

D.小吴同学很内向,似乎天生不爱说话,在班里总不言不语,让人感到不可捉摸。

3.(2022春·湖北咸宁·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岁末年初,当我们翻阅这些公示的正能量作品时,过去一年的感动与震撼历历在目。

B.“空巢老人”问题牵动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广袤的城市与山乡那一盏盏孤独的灯火,谁也不能无动于衷,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C.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雕中式门窗”开门迎客,门窗纹样变化了三四十次,体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丰满感。

D.为了防控疫情,全国医疗工高层会议在北京召开,他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2022春·河南信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B.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C.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D.贾平凹的作品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他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5.(2022春·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祖国》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朴实真挚的歌词,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的爱国之情。(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动词”)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是一组排比句)

C.古代不少数字有“虚指”功能,如“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就表多数,不是确数。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这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6.(2022春·河北秦皇岛·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上,残障运动员们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他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B.一看群情激愤,小偷只好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之下,拿出钱包低头认错。

C.多年未见的战友突然出现在眼前,他高兴得像个孩子,紧紧握着战友的手,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什么好。

D.“已支持,香港加油!”这一信息在广东青联的微信群里刷屏——在抗击疫情这条路上,总有温暖和感动不期而至。

7.(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短语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A.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邓稼先》)

B.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老山界》)

C.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驿路梨花》)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伟大的悲剧》)

8.(2022春·河北邯郸·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9.(2022春·四川眉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B.2019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会上,内地与澳门学生将中华经典诗文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相结合,慷慨淋漓地呈现了中华语言之美。

C.春天在悄无声息伸长了记忆。春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春雨细腻缠绵,百花不期而至,都在温柔的春风里呼朋引伴。

D.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10.(2022春·辽宁葫芦岛·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美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失控,许多美国人对该国国内媒体的片面报道深恶痛绝。。

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们顿生无限感叹。

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方琼经过十年的苦练,弹得一手好琴,终于在我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真是当之无愧。

11.(2022春·四川达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进西退是天下大势,面对历史机遇,我们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堤防邪恶势力铤而走险。

B.扑朔迷离的俄乌局势导致全球石油价格上涨,这是西方势力作茧自缚的结果。

C.在台独势力蠢蠢欲动的时候,一曲《坐上火车去台湾》火遍全国,实在耐人寻味。

D.从武汉到扬州,从上海到广安,医务工为抗击新冠疫情四处辗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2.(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品德修养方面,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

B.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只有引进阅读的活水,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C.刘老师的学识渊博、口才极佳,在课堂上,他会海阔天空地跟我们讲课。

D.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短短两年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红村。

13.(2022春·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开幕式上播放的短片《未来的冠军》中,蹒跚学步的小萌娃是冰雪运动的爱好者。大庭广众之下,她一次次跌倒,又锲而不舍地爬起来,还微笑着。这样的画面令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了。后来,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运动小明星,深受人们喜爱。

A.大庭广众B.锲而不舍C.忍俊不禁D.家喻户晓

14.(2022春·重庆·七年级重庆八中校考期末)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令后世敬重,被尊为“诗圣”。

B.古镇上这棵黄桷树,树身粗大,树根盘虬卧龙般延伸开去;树叶很密,枝条宽广如撑起的一把大伞。

C.6月19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在轨驻留满两周。他们调试好了通信链路后,地面终于收到终端的信号,航天员们如卸千钧重负。

D.小唐和同学约好今天晚上一起去参加合唱排练。八点钟小唐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15.(2022春·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紧急情况下迎难而上的医生、护士,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B.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C.拿到高中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D.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16.(2022春·江西南昌·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草原的天气说变就变,暴风雪不期而至时,陈教授正带着李响等三个生物系的学生在野外进行科学考察。雪越下越大,他们忧心忡忡,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李响望向鬓发斑白的教授,油然而生敬意:年逾古稀的老教授总是以身作则,他不辞辛苦地采集样本,对于学生的不耻下问,他总是耐心解答。雪渐渐的小了,李响知道工作马上又要开始了……

A.不期而至B.忧心忡忡C.以身作则D.不耻下问

17.(2022春·广东潮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风摇碎一树阳光,地上树影斑驳,四下一片静谧。

B.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寒窗苦读了多年的学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C.人生在世,就要抓住每一天的精彩,如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求当之无愧。

D.柔弱的小草,看似微不足道,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称道。

18.(2022春·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②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③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着血液一样。

④有一个想法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A.衰败羡慕喷涌安抚B.衰微羡慕喷涌安抚

C.衰微渴慕喷涌安慰D.衰败渴慕涌动安慰

19.(2022春·广东肇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选文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疫情面前,广大青年是一支抗疫生力军。他们是(1)的年轻医生、护士,是坚守在社区防控卡点的基层干部,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基层民警,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是奔走在大街小巷为市民服务的志愿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多青春身影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挺身而出、担当奉献的生动(2)。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架旁,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科研人员(3);担纲研发C919的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0%以上;从“90后”副院长刘明侦到“90后”女博导杨树,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成为“挑大梁”的中坚力量。

A.锲而不舍情景夜以继日B.奋不顾身情景目不窥园

C.奋不顾身写照夜以继日D.锲而不舍写照目不窥园

20.(2022春·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2年2月4日晚,________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当冬奥遇上春节,“中国红”和“冰雪白”相映生辉,浓浓的年味与精彩的赛事撞个满怀,“美丽的巧合”________深藏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力量”。让我们共同见证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明的________牵手,演绎奥林匹克史上新的传奇,让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________照耀前行之路,一起向未来!

A.举世瞩目激活再度曙光

B.举世闻名发掘完美曙光

C.举世闻名激活再度晨曦

D.举世瞩目发掘完美晨曦

21.(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依次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饭后,瑶族老人__________地吐着烟,真诚地说:“我不是开玩笑的。”

②我出于对叶老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__________性的意见,不便直接修改。

③紫藤萝花的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__________在最嫩小的花苞里了。

④斯科特他们的勇气终于渐渐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__________。

A.悠闲商酌沉淀销蚀B.悠闲商酌沉醉消灭

C.闲适商讨沉醉销蚀D.闲适商讨沉淀消灭

22.(2022春·辽宁大连·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轻断食,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其实,我们的身体需要的并不多,但是因为欲望_________,不断给身体增加负担。当身体_________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问题。而_________控制饮食,可以让身体_________良性状态。我想,不仅是身体,我们的人生也需要“轻断食”。

A.驱使一败涂地恰当保证

B.驱赶不堪重负适当保证

C.驱赶一败涂地恰当保持

D.驱使不堪重负适当保持

23.(2022春·云南昭通·七年级统考期末)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2022北京冬奥会,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北京,给了世界一种______,一种鼓舞,一种______。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这正是中国“为世界谋大同”的追求与担当,也必将让这个世界通向美好的未来!从四季始轮回的立春,到千畦尽成绿的雨水,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如同一颗火种,______了无数人的冰雪激情,______了全人类的发展愿景。北京冬奥会以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而载入了史册。

A.希望振奋点燃映照

B.振奋希望点燃映照

C.振奋希望映照点燃

D.希望振奋映照点燃

24.(2022春·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始终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窗口与平台,以面向全球、永不落幕的____姿态,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不仅______了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互动模式,也_______了更加多元和深层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

A.开放显示更新促成B.开放彰显创新促进

C.开阔显示创新促进D.开阔彰显更新促成

25.(2022春·江西上饶·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地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绝不是,绝不是逢场作戏的假意赞美,而是发自内心,是的由衷敬佩。若要真正地欣赏别人的优点,首先自己必须有十分宽阔的胸怀,必须有十分的态度,而不是看到了别人的优秀就心生,甚至给人家使绊子,设障碍。

A.言不由衷表里如一谦逊嫉妒

B.语无伦次表里如一谦卑嫉妒

C.言不由衷言行一致谦逊钦佩

D.语无伦次言行一致谦卑钦佩

26.(2022春·云南昆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文段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的才是有价值的。

A.朋友珍惜长久永恒B.挚友珍惜长远永恒

C.朋友爱惜长久永远D.挚友爱惜长远永远

27.(2022春·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摆烂这个词,意思是事情____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索性不采取措施、任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其实当代年轻人的状态看似“间接性____,持续性坐吃等死”,然而嘴上说着“摆烂”的他们,也在努力生活。毕竟,一时摆烂,是为自己切换一种无压的生活状态,是世间____与己无关的童话时间。而年轻人都明白,这个世界的____一定是:持续的努力才能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

A.能够得意忘形纷扰规则

B.无法踌躇满志混乱规矩

C.能够得意忘形混乱规矩

D.无法踌躇满志纷扰规则

28.(2022春·山东东营·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要极_____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②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_____我们民族的屏障。

③凡是拿笔的人,______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A.省俭筑成甚至B.简略构成尤其

C.简略构成甚至D.省俭筑成尤其

29.(2022春·天津津南·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法制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法律、规则都是“基础设施”。法律尊严,守护规则文明,你我的才可能得到保护。遵纪守法,行胜于言,与其高谈阔论,不如严于律己,自觉。

A.捍卫效益饯行B.保卫效益践行

C.捍卫权益践行D.保卫权益饯行

30.(2022春·辽宁抚顺·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0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_______,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_______,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_______。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的,由3名航天员_______核心舱,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6个月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A.指令分别着陆进住B.命令分离降落进住

C.指令分离着陆进驻D.命令分别降落进驻

.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2词语(成语)的运用

1.(2022春·湖南娄底·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看着我和妈妈的嬉笑,爸爸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

C.经过谈判,物业公司与业主们终于在物业费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目前双方莫衷一是。

D.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D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使用。

A.“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句中的“笑容”句意重复。

B.“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作文素材”是生活中“天然”存在的,不能用“巧夺天工”来修饰。

C.“莫衷一是”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语境不符。

D.“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形容微雕艺术精神巧妙,让人赞叹,恰当。

故选D。

2.(2022春·广东汕头·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星期,小林在校运会上连拿了3块金牌,在我们学校,他的名气妇孺皆知。

B.周日上午8时,我依约来到中山公园假山,同桌也不期而至,与我共游公园。

C.午饭,妈妈做了我爱吃的酱牛肉、糖醋鱼,那美美的口感和味道,真是耐人寻味。

D.小吴同学很内向,似乎天生不爱说话,在班里总不言不语,让人感到不可捉摸。

D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不能形容在学校的范围内被人知晓,使用有误;

B.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与“依约来到中山公园假山”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C.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不能形容食物味道,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D.不可捉摸: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使用正确;

故选D。

3.(2022春·湖北咸宁·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岁末年初,当我们翻阅这些公示的正能量作品时,过去一年的感动与震撼历历在目。

B.“空巢老人”问题牵动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广袤的城市与山乡那一盏盏孤独的灯火,谁也不能无动于衷,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C.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雕中式门窗”开门迎客,门窗纹样变化了三四十次,体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丰满感。

D.为了防控疫情,全国医疗工高层会议在北京召开,他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D

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A.“历历在目”指(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此处用来形容正能量作品带来的感动和震撼让我们记忆犹新,使用正确;

B.“无动于衷”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此处指我们不能漠视“空巢老人”问题,使用正确;

C.“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此处用来指中式门窗纹样历史悠久,使用正确;

D.“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此处感彩不当,使用有误;

故选D。

4.(2022春·河南信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B.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C.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D.贾平凹的作品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他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B

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使用正确;

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出来。与后文“笑了”语意重复,使用错误;

C.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使用正确;

D.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使用正确;

故选B。

5.(2022春·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祖国》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朴实真挚的歌词,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的爱国之情。(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动词”)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是一组排比句)

C.古代不少数字有“虚指”功能,如“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就表多数,不是确数。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这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有误,“朴实”是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名词“歌词”;

故选A。

6.(2022春·河北秦皇岛·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上,残障运动员们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他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B.一看群情激愤,小偷只好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之下,拿出钱包低头认错。

C.多年未见的战友突然出现在眼前,他高兴得像个孩子,紧紧握着战友的手,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什么好。

D.“已支持,香港加油!”这一信息在广东青联的微信群里刷屏——在抗击疫情这条路上,总有温暖和感动不期而至。

B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钦佩:敬仰佩服。使用正确;

B.众目睽睽: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多用于贬义),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这里与前面“大家”语义重复,使用不正确;

C.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讲得乱七八糟。使用正确;

D.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使用正确;

故选B。

7.(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短语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A.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邓稼先》)

B.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老山界》)

C.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驿路梨花》)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伟大的悲剧》)

D

本题考查短语类型。

A.“热泪满眶”为主谓短语;

B.“寒气逼人”为主谓短语;

C.“香气四溢”为主谓短语;

D.“耀武扬威”为并列短语;

故选D。

8.(2022春·河北邯郸·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B

考查成语运用。

A.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正确;

B.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不能形容学生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用错对象;

C.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正确;

D.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正确;

故选B。

9.(2022春·四川眉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B.2019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会上,内地与澳门学生将中华经典诗文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相结合,慷慨淋漓地呈现了中华语言之美。

C.春天在悄无声息伸长了记忆。春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春雨细腻缠绵,百花不期而至,都在温柔的春风里呼朋引伴。

D.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D

考查成语运用。

A.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正确;

B.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正确;

C.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正确;

D.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笑起来”语义重复;

故选D。

10.(2022春·辽宁葫芦岛·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美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失控,许多美国人对该国国内媒体的片面报道深恶痛绝。。

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们顿生无限感叹。

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方琼经过十年的苦练,弹得一手好琴,终于在我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真是当之无愧。

A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使用正确;

B.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部显露出来,多比喻人有傲气,爱表现自己的才能。这里面指代对象是杂草,不合适;

C.马革裹尸:指在战场上牺牲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战死疆场。指代对象是毒枭,褒贬误用,不合适;

D.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用于取得的荣誉和称号,句子指的是取得的成绩,不合适;

故选A。

11.(2022春·四川达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进西退是天下大势,面对历史机遇,我们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堤防邪恶势力铤而走险。

B.扑朔迷离的俄乌局势导致全球石油价格上涨,这是西方势力作茧自缚的结果。

C.在台独势力蠢蠢欲动的时候,一曲《坐上火车去台湾》火遍全国,实在耐人寻味。

D.从武汉到扬州,从上海到广安,医务工为抗击新冠疫情四处辗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D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铤而走险: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使用正确;

B.扑朔迷离:原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会扑腾不停,雌兔会眯上眼睛,而在地上跑的时候雌雄难辨;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使用正确;

C.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使用正确;

D.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不能形容医务工抗击新冠疫情的境况,使用有误;

故选D。

12.(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品德修养方面,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

B.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只有引进阅读的活水,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C.刘老师的学识渊博、口才极佳,在课堂上,他会海阔天空地跟我们讲课。

D.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短短两年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红村。

C

本题考查成语。

A.以身作则:指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含褒义;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这里用来指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使用恰当;

B.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这里是指“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使用恰当;

C.海阔天空:指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也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含贬义)。这里用来表现老师课讲得好,不合语境,褒贬不当,使用不恰当;

D.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这里指因为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那个“小山村”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网红村”,使用恰当;

故选C。

13.(2022春·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开幕式上播放的短片《未来的冠军》中,蹒跚学步的小萌娃是冰雪运动的爱好者。大庭广众之下,她一次次跌倒,又锲而不舍地爬起来,还微笑着。这样的画面令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了。后来,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运动小明星,深受人们喜爱。

A.大庭广众B.锲而不舍C.忍俊不禁D.家喻户晓

C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使用恰当;

B.锲而不舍,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恰当;

C.忍俊不禁:忍不住发笑。用在这里与“笑”语意重复;

D.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使用恰当;

故选C。

14.(2022春·重庆·七年级重庆八中校考期末)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令后世敬重,被尊为“诗圣”。

B.古镇上这棵黄桷树,树身粗大,树根盘虬卧龙般延伸开去;树叶很密,枝条宽广如撑起的一把大伞。

C.6月19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在轨驻留满两周。他们调试好了通信链路后,地面终于收到终端的信号,航天员们如卸千钧重负。

D.小唐和同学约好今天晚上一起去参加合唱排练。八点钟小唐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D

A.悲天悯人:意思是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句中是说杜甫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使用恰当;

B.盘虬卧龙:形容枝干回旋盘绕、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句中形容黄桷树枝干的样子,使用恰当;

C.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或非常重大的责任。句中是说航天员们调试好神舟十四号通信链路担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使用恰当;

D.不期而至:意思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用来形容两个约定好的人相遇,使用不恰当;

故选D。

15.(2022春·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紧急情况下迎难而上的医生、护士,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B.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C.拿到高中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D.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D

A.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使用正确;

B.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正确;

C.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使用正确;

D.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不符合“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的语境;

故选D。

16.(2022春·江西南昌·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草原的天气说变就变,暴风雪不期而至时,陈教授正带着李响等三个生物系的学生在野外进行科学考察。雪越下越大,他们忧心忡忡,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李响望向鬓发斑白的教授,油然而生敬意:年逾古稀的老教授总是以身作则,他不辞辛苦地采集样本,对于学生的不耻下问,他总是耐心解答。雪渐渐的小了,李响知道工作马上又要开始了……

A.不期而至B.忧心忡忡C.以身作则D.不耻下问

D

A.不期而至:没有预料地到来。这里形容暴风雪没有预料地到来,使用正确;

B.忧心忡忡:形容十分忧愁。这里形容陈教授他们面对恶劣天气很忧愁,使用正确;

C.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这里形容老教授亲自做示范,使用正确;

D.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这里不能形容学生向老师请教,对象用错;

故选D。

17.(2022春·广东潮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风摇碎一树阳光,地上树影斑驳,四下一片静谧。

B.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寒窗苦读了多年的学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C.人生在世,就要抓住每一天的精彩,如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求当之无愧。

D.柔弱的小草,看似微不足道,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称道。

C

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静谧: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样。使用正确;

B.雀跃:如雀跳跃,比喻欣喜兴奋到极点。使用正确;

C.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不能用来形容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使用有误;应该用“问心无愧”;

D.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

故选C。

18.(2022春·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②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③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着血液一样。

④有一个想法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A.衰败羡慕喷涌安抚B.衰微羡慕喷涌安抚

C.衰微渴慕喷涌安慰D.衰败渴慕涌动安慰

C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及运用。

一空,衰微:指(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十分微弱。衰败:意思是衰落,衰弱。句中指民族的衰弱、不兴旺,应选用“衰微”;

二空,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渴慕:指一个人非常仰慕某人或某物。句中形容“我”对《山海经》的向往,应选用“渴慕”;

三空,喷涌:意思是翻腾汹涌,喷射涌流。涌动:比喻人或事物像水一样冒出流动。句中指心脏中的血液喷射流出,应选用“喷涌”;

四空,安抚:指安慰、抚慰发怒或焦虑的人。安慰: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句中形容心中想法给“我”的抚慰,应选用“安慰”;

故选C。

19.(2022春·广东肇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选文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疫情面前,广大青年是一支抗疫生力军。他们是(1)的年轻医生、护士,是坚守在社区防控卡点的基层干部,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基层民警,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是奔走在大街小巷为市民服务的志愿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多青春身影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挺身而出、担当奉献的生动(2)。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架旁,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科研人员(3);担纲研发C919的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0%以上;从“90后”副院长刘明侦到“90后”女博导杨树,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成为“挑大梁”的中坚力量。

A.锲而不舍情景夜以继日B.奋不顾身情景目不窥园

C.奋不顾身写照夜以继日D.锲而不舍写照目不窥园

C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奋不顾身:指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第一处,结合语境,这里表示年轻医生、护士不考虑个人安危,奋勇向前去抗疫,故应选“奋不顾身”。

情景:指情形,情况。

写照:指描写、刻画。

第二处,结合语境,这里表述青春身影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这是对新时代青年生动的刻画和描写,故应用“写照”。

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

目不窥园: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第三处,结合语境,这里科研人员加紧工作的状态,故应选“夜以继日”。

故选C。

20.(2022春·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2年2月4日晚,________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当冬奥遇上春节,“中国红”和“冰雪白”相映生辉,浓浓的年味与精彩的赛事撞个满怀,“美丽的巧合”________深藏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力量”。让我们共同见证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明的________牵手,演绎奥林匹克史上新的传奇,让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________照耀前行之路,一起向未来!

A.举世瞩目激活再度曙光

B.举世闻名发掘完美曙光

C.举世闻名激活再度晨曦

D.举世瞩目发掘完美晨曦

A

本题考查同义词的选择运用。

第一空: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举世闻名: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应用“举世瞩目”。

第二空:激活:比喻刺激某事物,使活跃起来;发掘:指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与“文化密码”和“精神力量”相搭配,应用“激活”。

第三空:再度:意为“再一次”;完美: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明的牵手并非第一次,应用“再度”。

第四空:曙光:指破晓时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晨曦:意思是黎明后的微光。“曙光”与“照耀”搭配,更合适。

故选A。

21.(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依次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饭后,瑶族老人__________地吐着烟,真诚地说:“我不是开玩笑的。”

②我出于对叶老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__________性的意见,不便直接修改。

③紫藤萝花的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__________在最嫩小的花苞里了。

④斯科特他们的勇气终于渐渐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__________。

A.悠闲商酌沉淀销蚀B.悠闲商酌沉醉消灭

C.闲适商讨沉醉销蚀D.闲适商讨沉淀消灭

A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悠闲:悠然自在。

闲适:清闲安逸,悠游自在。

第一空,结合语境“吐着烟,真诚地说”可知,应用“悠闲”形容瑶族老人的自在;

商酌:商量斟酌。

商讨: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

第二空,结合语境“提一些____性的意见”可知,应用“商酌”,指商量;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沉淀: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不溶于反应物所在溶液的物质。

第三空,结合语境“那紫色沉淀下来了”“在最嫩小的花苞里了”可知,应用“沉淀”;

销蚀:消损腐蚀。

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第四空,结合语境“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可知,应用“销蚀”形容斯科特他们的勇气被消损;

故选A。

22.(2022春·辽宁大连·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轻断食,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其实,我们的身体需要的并不多,但是因为欲望_________,不断给身体增加负担。当身体_________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问题。而_________控制饮食,可以让身体_________良性状态。我想,不仅是身体,我们的人生也需要“轻断食”。

A.驱使一败涂地恰当保证

B.驱赶不堪重负适当保证

C.驱赶一败涂地恰当保持

D.驱使不堪重负适当保持

D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

第一空:

驱使:强迫别人为自己奔走效劳。驱赶:其解释为驱逐并赶走。

根据“欲望”的提示,可知这里应该是因为欲望的原因,我们给自己的身体不断增加负担,所以选“驱使”合适;

第二空:

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堪重负: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

根据“身体”的提示,可知这里应该是指身体无法承受过重的的负担时,会出现问题,所以选“不堪重负”合适;

第三空:

适当:合适,恰当。恰当:正好,适逢。

根据后面的“控制饮食”可知,应该是处理好控制饮食的程度,所以选“适当”合适;

第四空:

保证:意思是担保,切实负责。保持:维持下去,使不减弱或消失。

根据文段内容可知,这里应该是指将身体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选“保持”合适;

故选D。

23.(2022春·云南昭通·七年级统考期末)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2022北京冬奥会,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北京,给了世界一种______,一种鼓舞,一种______。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这正是中国“为世界谋大同”的追求与担当,也必将让这个世界通向美好的未来!从四季始轮回的立春,到千畦尽成绿的雨水,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如同一颗火种,______了无数人的冰雪激情,______了全人类的发展愿景。北京冬奥会以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而载入了史册。

A.希望振奋点燃映照

B.振奋希望点燃映照

C.振奋希望映照点燃

D.希望振奋映照点燃

B

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振奋:振作精神,奋发努力。

希望:心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点燃:使燃烧;激发人的思想、希望、情绪等。

映照:照射。

北京奥运会的如期举办,首先给了世界一种振奋,然后是一种鼓舞,最后是一种希望。由浅入深。因此第一、二空是先“振奋”后“希望”;

第三空:点燃……的激情,固定搭配;

第四空:映照……的愿景,固定搭配;

故选B。

24.(2022春·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始终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窗口与平台,以面向全球、永不落幕的____姿态,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不仅______了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互动模式,也_______了更加多元和深层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

A.开放显示更新促成B.开放彰显创新促进

C.开阔显示创新促进D.开阔彰显更新促成

B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开放:多表示张开,释放,解除限制等含义,现代常见有开放政策、开放发展模式、开放式基金性格开放等等;

开阔:(思想、心胸)开朗;使开阔;

第一空,结合“进博会始终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窗口与平台,以面向全球、永不落幕的”的语境可知,应该选“开放”;

彰显: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显示:明显地表示;

第二空,结合语境分析可知,应该选择“彰显”;

创新:指创立或创造新的;

更新:本指除旧布新或改过自新,已引申为旧的去了,新的来到的意思;

第三空,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互动模式”分析可知,选“创新”;

促进:推进、加快;

促成:促使事情办成;

第四空,结合语境“更加多元和深层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分析可知,选“促进”;

故选B。

25.(2022春·江西上饶·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地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绝不是,绝不是逢场作戏的假意赞美,而是发自内心,是的由衷敬佩。若要真正地欣赏别人的优点,首先自己必须有十分宽阔的胸怀,必须有十分的态度,而不是看到了别人的优秀就心生,甚至给人家使绊子,设障碍。

A.言不由衷表里如一谦逊嫉妒

B.语无伦次表里如一谦卑嫉妒

C.言不由衷言行一致谦逊钦佩

D.语无伦次言行一致谦卑钦佩

A

第一空。言不由衷: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讲得乱七八糟。本空前面加否定词,形容对别人的真心欣赏,因此要用“言不由衷”;

第二空。表里如一:说话、行动和心里所想的完全一致。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本空形容对别人的真心赞美,因此要用“表里如一”;

第三空。谦逊:谦虚;恭让。谦卑:形容虚心,不骄傲自满(常用于晚辈对长辈)。本空形容个人态度的谦虚,因此有用“谦逊”;

第四空。嫉妒:因别人比自己好而心怀怨恨,忌妒。钦佩:敬仰佩服。根据“甚至给人家使绊子,设障碍”的语境,可知要用“嫉妒”;

故选A。

26.(2022春·云南昆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文段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的才是有价值的。

A.朋友珍惜长久永恒B.挚友珍惜长远永恒

C.朋友爱惜长久永远D.挚友爱惜长远永远

B

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情意相投的人。彼此有交情的人。挚友:情谊深厚的朋友。这里写邓稼先和自己情谊深厚,故用“挚友”。

珍惜:珍重爱惜。爱惜:爱护珍惜。与“记忆”搭配,用“珍惜”。

长久:久远;时间很久。长远:指将来很长时间。结合“历史角度”可知,用“长远”。

永恒:永远、恒久意思。永远: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结合“有价值的”可知,用“永恒”。

故选B。

27.(2022春·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摆烂这个词,意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