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填空+转化+推断_第1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填空+转化+推断_第2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填空+转化+推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3*2-15页共=SECTIONPAGES4*28页◎第=PAGE3*26页共=SECTIONPAGES4*28页期末01班别姓名学号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资料东逸湾实验学校初三化学科组第=PAGE4*2-17页共=SECTIONPAGES4*28页◎第=PAGE4*28页共=SECTIONPAGES4*28页填空简答题、物质的转化关系与推断题训练一.物质构成的奥秘、质量守恒、反应的微观图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A~E中,共包含种元素。②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④右D为离子,则B、D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F、G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C框中的物质属于(填“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或“单质”),因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2)此反应中属于单质的名称是。(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这个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填符号)。3.一种“人工固氮”新方法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1)请把图中前两个方框中的粒子数目补画齐全。(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嫦娥四号”在月球土壤中发现了丰富的He-3,其发生的某种核聚变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②中对应的原子有________个质子,该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______种。(2)②③对应的原子中,________数目不相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3)若将表示为eq\o\al(3,2)He,请写出上述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现了CO2和H2转化为A或B等化合物,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不变。(3)在催化剂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1)该反应涉及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图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物中的一种气体可供呼吸。利用图2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会在管(填字母)中产生。(4)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能实现(3)中气体的100%再生。在失重条件下制得该气体后,还需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其与H2O分离,原因是。(5)主要成分为CH4的燃料是(多选,填字母)。a.煤b.沼气c.天然气

d.乙醇汽油二.元素化合物、化学与能源1.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图1图2图3图4图5(1)某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连接好装置,应先,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填序号)。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②待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2)请你总结出本实验药品的选择原则:①;②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③药品与氧气反应最好只生成固体物质,若生成气体,气体要能被某种溶液吸收。(3)同学们设计如下改进方案:甲组同学利用凸透镜聚光、电热棒点燃红磷等方式设计如图2、3所示装置,与图1实验相比,这两个实验的优点是。(4)乙组同学设计如图4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起始时活塞停留在10刻度处,实验过程中活塞的移动轨迹是;实验结束后,能观察到活塞最终约停留在刻度处。(5)丙组同学设计如图5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气球内没有空气。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气球的作用是。(6)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图1装置中集气瓶内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①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②c点压强比b点压强小的原因是。③c点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2.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你写出一条从图中获取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实现碳中和,达到“净零排放”,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B.开发氢能,更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禁止使用化石燃料(4)请你写出一条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城区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和煤都是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再生”)能源。(2)CO2能加剧________效应,SO2易导致。(3)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证据推理】各级政府推广“利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文献资料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联系实际】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位置确定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基于天然气具有的性质。【反思拓展】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H2等新能源。请再列举一例可利用的新能源:。三.物质的转化关系右图是以O2、CO2为核心的物质间的基础转化关系,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绿色植物的作用;⑩;⑪;⑫;(热量)⑬;⑭;⑮;⑯;⑰;⑱;⑲;⑳;㉑。(该反应热量)四.推断题1.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投球赛,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每一种物质代表一位队员,只有能发生物质转化的队员之间才能完成一次传接球。已知常温下A和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无色气体,D是黑色固体,且C转化为D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的化学式是。(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3)物质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如图中A、B、C、D、E分别是五种纯净物,其中A物质会污染环境,D是一种单质,B和E中均含有三种元素,C→D可表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含碳物质到含氧物质的转化。(“→”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E的化学式是。(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D→A;B→C。(3)写出D→C的一种转化途径。3.构建“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中构建的“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1)A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碳酸钙为______(填字母编号)。(3)A与氧化铜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