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人体稳态与调节,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
调节中溯源
考向一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结构基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囹题昌
【母题来源】2022年海南卷
【母题题文】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
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
有关叙述簿送的是()
肺
泡
通
气
量
动脉血氧分压(mmHg)
A.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
组织供氧
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
降低
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Ch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I答案]D
【试题解析】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
稳态。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
的主要调节机制。
A、观察图示,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迅速增加,
吸入的氧气增多,以增加组织供氧,A正确;
B、高原上缺乏氧气,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动脉血氧分压会降低.肺泡通气量会快
速增加,过度通气排出CO2,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B正确;
C、在缺氧条件下,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C正确;
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NaHCCh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D
错误。
故选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与稳态,要求学生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以及内
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其稳态,还要求会分析题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缺氧环境中维持稳态
的方式。
【命题方向】内环境稳态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的内容为:内环境的组成以及各个组
分之间的转化关系,还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以及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展望2023
年高考生物试题呈现会以选择题或者结合后面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一起考查考。
【得分要点】
1.体液:体液是体内各种液体的统称,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
细胞内液(约占2/3)
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两者的关系如下:(血浆、
细胞外液(约占1/3)组织饕内环境
I淋巴等/
2.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浸浴和生活的环
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之间的物质交
换上。如图所示:
毛细毛细淋巴管
血管淋巴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一组织细胞
一透过毛细血管壁、『"才少量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单向)出
4大量渗回.
淋巴循环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
存在部位血管内组织细胞之间淋巴管内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①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
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渗入;
成分来源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
②由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③由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吸收而来
化学成分含有较多蛋白质蛋白质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低
生活的细胞各种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联系①三者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②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3.细胞外液成分
.⑴血浆的主要成分:血浆中水最多,约为90%,各种无机盐离子(约为1%);Na+、K+、
Ca2\C「、HCCh,HPO「的含量最多,蛋白质(约为7%〜9%)、脂质、氨基酸、葡萄糖、
核甘酸、维生素等。
(2)常考的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物质:细胞膜上的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细胞内酶类,
如H2O2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转氨酶,还有与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3)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①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中的成分,若是,则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血浆
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氧气、二氧化碳、激素和代谢废物等:)
②二看是否只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壁上,若是,则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红蛋白、
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载体蛋白等。)
③三看是否只存在于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管道中,若是,则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消化
液、尿液、泪液和汗液等)。
注意说明:血液,血浆和血清的比较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清是指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其主要作用是为细
胞的生理活动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等,也可为培养中的细胞提供促接触
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起到某些保护作用。
(3)血浆可以理解为没有血细胞的血液,是呈淡黄色的液体(因含有胆红素),其中水分占
90%〜92%,其他10%以血浆蛋白为主,并含有电解质、营养素、酶类、激素类、胆固醇和
其他重要组成部分。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还可以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
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方面。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在37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
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多少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和C1-,但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与K+有关。
~~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比较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觉U
渴。
②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故
它们为血浆的等渗溶液。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又叫生理盐水,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
经常使用,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I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低渗溶液或高渗溶液),
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液中存在许多对酸碱度起缓
冲作用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Na2Hpe)4等。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
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
相对稳定。
体外一I泌尿系铝NaHCO,
'■S.S^-i-NaHCOj/HjCOji:-Na2cos消化--食物
|肌细胞簪'--------系统
乳酸钠+H£0彳H2O+CO体外
,•上|12呼吸系统|
刺
激促
进
I内环境II呼吸中枢P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大多数酣的最适宜温
度也是37℃左右。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5.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系统的参与。同
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
的形成和维侍。总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组织细胞内环境下外界环境
养料消化一忠
系统
养料
SErF--------血浆一]02
11循环02
一组织液
系统co2.H2O
淋'巴」0出
废物废赧*与0、无机盐、
系统「威不尿酸
细胞外液
废物HQ、尿素、
无机款
知识拓展:
(1)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所示。
肺泡壁细疗氧气菊萄糖
,/(0…一一一,一、小肠黏膜
I*H3"一.l.a10下…,上皮细胞
①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7层和11层生物膜。
②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分别是肺泡和组织细胞。
③二氧化碳由细胞内到外界要穿过9层生物膜。
(2)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增多引起的。血浆中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
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主要取决于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蛋白质分
子的浓度差。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
加,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这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
少,总量增加,就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6.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相对稳定状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三者的相互
关系如图所示:
神经系统
递质
।抗体^
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
①神经调节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②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02,H+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机体的生命活动进
行调节,其中主要是激素调节。
③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
7.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
稳态保证了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正常地进行;另外,
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使机体更好地适应
变化较大的外部环境。
考向二神经调节
【母题来源】2022浙江卷
【母题题文】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
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答案]A
圜题阂圈
【试题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
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解析]A、根据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③一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
A错误;
B、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正确;
C、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传播出去,
C正确;
D、将电表的两个电极置于③④处时,由于会存在电位差,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
故选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神经调节,需要学生掌握兴奋产生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并且
会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分析兴奋的传递过程。
【命题方向】神经调节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的内容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与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与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等这几个方向。经常会
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要求学生要理解好知识点,并且会应用到生活中。展望2023年高考生
物试题呈现会以选择题或者结合内环境与体液免疫调节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得分要点】
I.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和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
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最关键的是分清
楚引起反射的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具体的事物(食
物、敲击、电流),与反射有直接关系,比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蛙的搔扒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
些信号(声音、语言),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必须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
能引起反射。比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2)“二看法”判断反射的类型:一看是不是先天性的:如果是先天性的(即生来就形成的)
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性的,则为条件反射。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果需
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概念:反射弧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
础。
(2)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经: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不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宴弓舟)/—、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辘:传蝴稣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跳
\一功能朋刺激作触答
(3)反射发生的必要条件:①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若反射弧不完整,如传
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仍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②能发
生反射的生物:反射是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具备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
~~注意说明:
①产生反应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当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时,都能
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
②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破坏后,产生的结果相同,但机理不同:感受器破坏,
无法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破坏,无法传导兴奋;神经中枢破坏,无法分析和综合兴奋,也不
能向大脑传导兴奋。
③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2个神经元——传入(感觉)神经元和传出(运动)神经元。
④非条件反射的完成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条件反射的完成却必须有大脑皮层
的参与
3.兴奋产生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是以动作电
位,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
刺J形成原因: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
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t电位表现:外正内负
动。
(2)传导过程
।■形成原因: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
\f未兴奋部位:外正内负-]电位差局部
I•电位表现f兴奋部位:外负内正-I'电流
未兴奋部位
产]生
未乎区兴奋区未兴4X
电位变化
兴奋传导方向
膜外膜内
兴奋方向兴奋区一未兴奋区兴奋区T未兴奋区
电流方向未兴奋区—兴奋区兴奋区一未兴奋区
方向比较相反相同
①静息电位: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是由K+外
流形成的。
②动作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内外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主要是
由Na+内流形成的。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①生理完整性:兴奋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
维被切断,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神经冲动不能通过缺口,传导终止。
②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
时传导。在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
向相同。
③单向传导:神经纤维接受胞体传导的兴奋时,神经冲动山胞体出发、沿轴突向轴突末
端传导。
④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
被称为传导的传导的绝缘性。
⑤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相比,神经纤维相对不容易疲劳(研究显示,在实验条件
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神经9〜12h,观察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这对于动
物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5.膜电位的测量
a点——由于K'外流,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b点——受到刺激,Na+通道开放,Na卡内流
be段(不包括c点)---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cd段(不包括c点)-K+外流一静息电位恢复过程
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
复到初始静息水平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突触: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
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肌肉细胞、腺体细二、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胞等可兴奋细胞间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2)突触的常见类型
①从结构上看:根据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四种,最常见的为A、B两种。
A:轴突一细胞体
B:轴突一树突
C:轴突一轴突
D:树突一树突
也可以表示为
Q------(Q------((轴突一胞体型)
Q------(-©—((轴突一•树突型)
②从功能上分:根据突触的功能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电信号
通过突触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的突触称为兴奋性突触,使
突触后膜发生抑制的称为抑制性突触。突触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还取
决于其受体的种类。
(3)突触的结构
①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突触小体顶端的细胞膜。
②突触间隙: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
③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
(4)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的突触小泡释放的一种化学信使物,
对相应的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引
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①递质释放方式: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②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突触小
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③递质去向:迅速被酶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
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作准备。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递质突触间隙
客突虬型驾突触且突j下一个神经元
六何小体子放神经递质间电散后膜兴奋或抑制
电信号.学信号'化学信出电信号'
(6)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
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8.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组成: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大脑
小脑
,脑<
间脑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延髓、脑桥、中脑
脊髓
神经系统V脑神经(12对〉
按解剖分(
脊神经(31对)
周围神经系统<
[感觉神经
按功能分1
躯体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V
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副交感神经
(2)功能:神经系统在人体的一切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控制着和调
节者。神经系统既调节人体各系统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人成为一个统一的整
体,又能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使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和平和
统一
①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
②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
④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⑤脊髓:有调躯体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如排尿、排便等低级反射活动中枢。
注意说明:
①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同时还是很多简单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因此,分析脊髓受损的
病人大小便失禁时,即应考虑脊髓的传导功能受损,还应考虑其具有反射功能。
②人体的所有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③脑干是脊髓与大脑间的上下通路。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如呼吸、心血管
运动、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
④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9.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分级调节
①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周围神经系统
②高级中枢控制低级中枢
③最高级神经中枢为大脑皮层
知识拓展:
(1)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脊髓的结构,
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区域。
(2)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它们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同一
生理功能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神经中枢来调控,这些不同的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与调控,但
一般情况下,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如脊髓中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受到大脑皮层中相
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0.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中枢,它除了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
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考向三体液调节
【母题来源】2022湖北卷
【母题题文】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
他们汗流狭背,饮水受限,尿量减少。下列关于尿液生成及排放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B.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大量饮用清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一盐平衡
C.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狭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
[答案]C
因题闱回
【试题解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在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
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
素增多,重吸收能力增强,排尿减少;反之,重吸收能力减弱,排尿增多。
[解析]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
B、医护工作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泱背,饮水受限,这个过程丢失了水分和
无机盐,故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一盐平衡,B错误;
C、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排尿反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当
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使排尿减少,C正确;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挟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水的重
吸收增加,排尿减少,D错误。
故选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体液调节重的水盐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要
求先识记体液调节的基本内容,理解过程,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
【命题方向】体液调节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实验之一,考查的内容为:识记人体内激素的种类
及其生理作用,理解血糖、体温、水盐调节的基本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和激素在生活、生
产中的应用。展望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还是会结合社会热门热点话题,以人为本,分析
不同情况下人体内各种变化情况。涉及知识较广,也可延伸考查与激素相关相关实验,或结
合图表分析,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得分要点】
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调节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这就是
激素调节。
(1)人体内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
内分泌腺激素名称化学本质作用部位生理作用
肾小管、
抗利尿激素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集合管
下丘脑多肽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合成和甲状腺激素
垂体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
生长激素全身
成和骨的生长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
促甲状腺激素蛋白质甲状腺
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
促性腺激素性腺
素的合成和分泌
维持肾上腺皮质的正常生长发
肾上腺皮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多肽育,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分
质
泌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
氨基酸衍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神
生物
经系统的兴奋性
主要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
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抑制
糖皮质激素蛋白质的合成,并促使蛋白质、
(肾上腺皮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成糖原和葡萄
类固醇全身糠:还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
抵抗力
肾上腺
主要调节水分和无机盐的代谢,
盐皮质激素
促进肾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
(肾上腺皮质)
收,以及对K+的排泄
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使
肾上腺素氨基酸衍
全身血压、血糖升高,舒张呼吸道和
(肾上腺髓质)生物
消化道的平滑肌
促进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
睾丸雄性激素全身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
第二性征
促进雌性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
雌性激素固醇全身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
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如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
卵巢、乳
孕激素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
腺
件
B细
胰岛素蛋白质全身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含量
胰胞
岛A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
胰高血糖素多肽肝脏
胞化,升高血糖浓度
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
胸腺胸腺激素多肽免疫器官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知识拓展:激素的化学本质与使用方式:有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肤,其进入
消化道后能被消化酶降解而失去作用,一般只能注射不能口服:也有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
基酸衍生物或固醇,可口服。
腺体:(1)腺体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构成,是独立存在约器官或是存在于某些器官内。
(2)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作用,
如唾液腺、胃腺、肠腺、汗腺、皮脂腺、乳腺、泪腺、肝脏等。
(3)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一激素直接进入血管和淋巴,通过血
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靶细胞、靶器官,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等生命活动,如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胰岛等
(4)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腺的大部分属于外分泌部,只有胰岛属于内分泌
部。
一促进血糖☆成一
糖原,并抑制
促进肾小
作糖物质转化
管、集合L抗利尿-------1神经
管对水的「激素为葡锄糖,降低
血檐浓度
JR吸收分泌
促进肝楝原分
|促甲状腺激家群放激家解和非糖物质
促性腺激素秆放激索转化为蒯尚神.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怵使血糖浓度升高
放激素
增强心脏活动.
使血管收缩,血
区上升;促进肝
格原分解,便血
檐升高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
使血糖含量在0.8〜1.2g/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来源::去路:
原尿
]血糖高于1.6-1.8
糖尿
知识拓展: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产生葡萄糖的原因
肌肉缺乏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当肌糖原分解为6一磷酸葡萄糖后,经糖酵解途径产生
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循环到肝脏,以乳酸为原料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补充
血糖(间接)。肝细胞含有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所以肝糖原分解为6一磷酸葡萄糖后,可直分
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血糖氧化分解'
促进
*合成糖原
血糖高百矶邈逊雄&*胰岛素增加一
■转化成脂肪等使血糖浓度降低趋向
于正常值(0.8~L2g/L)
+肝糖原分解
抑制
非糖物质转化J
下某区域
丘
施另一区域一“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增加—I广肝糖原分解1
血糖升高,趋于正常
血糖低下匚>南岛A细胞岛-胰高血糖素增加」二非糖物质转化J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其中起主要作用
的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二者依靠这种拮
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着反
馈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3.人体的体温调节
(1)人体热量的来源和散出: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
其他器官在总产热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骨骼肌产热量剧增,可占
总产热量的75%〜80%。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此外有少部分热量通过呼吸道加
温空气和蒸发水分散失,极少部分热量随着尿和粪便的排出散失。
(2)体温调节的过程:通过神经一体液的反馈调节,机体实现了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从而维持了体温的恒定。
当人处在寒冷环境中时传入当人处在炎热环境中时
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分析综合
传福兴奋传出神经兴奋
X厂
中
1中W
肾
立
皮
骨I肌肉
腺
甲状i
肤
上
毛皮肤血管汗腺分泌和肝
骼
—
血
腺
肌的张,皿加强脏等
肌
状
腺
甲
管
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5 Topic 2 Section 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通风与除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建筑风景速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2024年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社区工作者招考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信阳师范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中西医结合实验诊断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结构化学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选择性必修二《Unit 4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单元教学设计
-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 2024年时事政治题(考点梳理)
- 岭南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门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课件
- 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
- 初中九年级美术期末艺术测评指标试卷及答案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样本
- 有机农业概述课件
- 沙子检测报告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