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
一、经世永用(一)晚清时期“以景观事功学派”的树立和“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经典和世界思想的起源是儒家理论,可以追溯到孔子。南宋时期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和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提倡“明于事物之故”以求“实事实功”,被后人合称为“浙东功利学派”或“浙东事功学派”。明中后期,陆王心学兴起,在其影响下,许多士大夫放弃了儒家的务实传统,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世风每况愈下。明末清初,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觉醒,反对空谈,关心时政,倡导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为当时消极的学风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晚清时期“外患循生,内忧叠起”。“经世致用”思潮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关心时事,敢于抨击时政,将学问与救亡图存联系起来,揭露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变革的方法,使经世致用思想贯穿于近代中国历史。(二)第二,经世致用指导思想根据《辞源》的解释,“经世”就是治理世事,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如前所述,儒家“入世”思想是经世致用的根本来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实效、功利的特点也正是由此而来。《辞源》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为“经国济民”,“经世”也就带有经国济世之意。因此,经世致用的思想包含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所倡导的学问与国事紧密相连也正是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并非是纯粹的入仕为官。“致用”强调学问要回归到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应用以及接收检验,这与认识论中理性认识要回到实践中检验从而完成第二次飞跃的重要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为人治国”的前提经世致用发展到今天,仍然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所注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现代社会道德体系所推崇的重要价值观念,也是衡量我们为人治学的首要标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祖国的利益,是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要有胸怀天下的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不能出于一己之私违背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是非观念。其次,经世致用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改革和创新所遵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对“摸着石头过河”表示完全赞同,鼓励大家“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在实践之中摸索经验,将所学所会运用到实践之中,这正是经世致用思想在改革开放中的应用。二、格物志(一)从“格物”到“2”:从内在修养到内圣“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篇“八目”的首两目。原文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紧密相连,即在实践中认识万事万物,从而获得道德伦理意义上的“真知”。《大学》的八目是“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途径,这八目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从“格物”到“修身”,关注内在修养的锤炼与提高,从外在之物出发,回归到人的内在本质;二是从“齐家”至“平天下”,是修身达到一定境界后将内在积蓄的力量外在于世间万物,尤其是励精图治、兴国安邦。八目的最终目标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去旧立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然而,这八目虽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其价值却并非等量齐观。《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八目实际上只是一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因而,《大学》更加注重的是修身立德,是“修己”的“内圣”之道。《大学》之后,历史上有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格物致知”进行诠释与理解,有的秉承《大学》的思想渊源,与其一脉相承;有的结合时代背景,提出颇有新意的观点;还有的为了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将其改造为对己有利的见解。在各种学说中,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南宋朱熹“格物穷理”说和明代王阳明“致良知”说。(二)代表性观点1.格物的“理”与“物”“格物穷理”说。朱熹的“格物穷理”说建立在程颐、程颢“穷至物理”观点的基础之上,他在《补格物致知传》中写道“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以达到理性认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至于格物的程度,朱熹认为“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十分,方是格物。”朱熹认为格物必须“穷尽得十分”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积极意义,它反映了人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如果只是停留在格“三两分”的表面,就无法深入认识事物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格的对象,也就是“物”的范围,朱熹在程颐“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阐述:“今日既格得一物,明日又格得一物,工夫更不住地做。如左脚进得一步,右脚又进得一步,左脚又进,持续不已。”朱熹认为格物应包括天地万物,大到自然天体,小至身边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应怀着学习的态度去了解和探究,因为认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经历从质变到量变,才能获得真知。积累的意义还在于能够由此及彼,通汇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同时,朱熹眼中的“物”不仅只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还包括身心性情与人论道德。由此可见,朱熹从未抛弃《大学》中格物致知的本源,而是将格物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在认识的普遍性上更进了一步,同时还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2.为人之道,为人而行“致良知”说。与朱熹的理学不同,王阳明认为格物所致之“知”是内心的良知,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处理普通事物的日常经验将良知付诸实践。王阳明自言与朱熹学说的不同之处在于“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王阳明看来,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圣人,只要遵从他的良知指示而行。我们的良知知某物为是,我们就必须真诚地去做它;我们的良知知某物为非,我们就必须认真地不做它。王阳明眼中的良知是我们心中的内在光明,是宇宙本有的统一。格物从而致良知的根本是修身,修身就是致良知,不致良知就无法修身;致良知就是明明德。这样,全部的《大学》就归结为一句话:致良知。同时,王阳明还借鉴了《孟子》中“良知”的概念,“人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将先验和普遍意义上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纳入自己的心学体系。因此,可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最佳诠释和最坚定的捍卫者。(三)对格物致知为人哲学的追求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去除封建思想的桎梏以及先人所受时空条件等制约而产生的迷惑,格物致知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了全新的涵义。2005年发行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定义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是在朱熹格物穷理说基础上的创新与改造,它包含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更加客观,体现了唯物主义方法论。但是,格物致知的概念并不只是《词典》中的一个条目,它已经演变成一种精神和思潮,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中被学者们倍加推崇。丁肇中撰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强调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丁先生指出了格物致知的重要特征,那就是格物并不是封闭于书斋中埋首故纸堆,而是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通过实验得出真知。所谓“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是说格物致知是一个主动探寻真理的过程,它象征着出于对真理的热爱而为之奋斗的精神,这正是自然科学所需要的,因而被科学家所推崇。当代的格物致知同样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陈寅恪提倡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能出于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放弃内心为人准则,将修养心性、立德立言作为一直坚持的原则。因此,格物致知是科学研究与为人处世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三、目前各个领域的作用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作为盛行于中国历史的两种思潮,今天仍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二者关注重点不同,看似矛盾,其实二者之间既有对立,也有统一,在碰撞中交融。(一)格物致知是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主要表现为事物世界的过程格物致知是将外界事物的客观规律内化于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是认识与解释世界的过程。认识与解释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完成社会化的根本要求。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类本质正是在于他通过意志和意识的中介来表现和确证自己。人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活动的理解和解释,才能展开他那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独特的生命历程。格物之“格”是穷尽也罢,是深入推究也好,总之是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看清事物本质,推理判断出发展方向的。任何一样事物,抽象或具体,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它才能对其做出决定与行动,否则就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经世致用倡导学问联系国事,前提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的过程恰恰是格物的过程。唯有深入地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并总结为理性知识,认清事物本质,正确判断其发展方向,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经世致用是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将格物所致之“知”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掌握事物原理规律,将其总结为理论知识,这只是科研的第一步。科技必须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才有意义。这正是科研的动力和目标所在。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也必须依靠格物致知的引领才能解决。马克思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地认识和解释世界。人类社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中不断进步,生生不息。由此可见,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互为基础、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崇尚实用,倡导务实,反对空谈,主张将学问运用到实际之中,这是一个身体力行的过程,它反映了理论要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原理。格物致知则是研精覃思的过程,强调“思”之所得。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关系的一个方面就是知与行的关系。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格物”乃是耳闻、目见,“致知”即为心知,“致用”则是力行,它们共同构成了认识事物的完整系统,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知行合一”的观点由王阳明提出,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实践中运用事物的道理一样重要,密不可分。但是,王阳明的“知”仍然是“良知”,是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行”也是道德伦理层次上的实践和履行,却忽略了对客观事物原理法则的推究及客观现象规律的探寻,因而是狭隘的,片面的。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之间所包含的知行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认识事物的原理规律从而在实践中运用。“知”为“行”提供方向,“行”将“知”落到实处。“知”的正确与否、深刻程度、效果如何要在“行”中得到检验,“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要依靠进一步的“知”来解决。陶行知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为知行合一,才是“开天辟地的好大佬”;二是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正如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是我们为人治学之本,将这种精神与经世致用倡导的以天下为的情怀相结合,学以致用,就是知行合一的最佳诠释。(三)为外王之道,格己致知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的关系还表现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关系。“内圣外王”最早出于《庄子》,它实际上是儒道法三家思想合一的产物。尤其是儒家,孔子口中的“修己安人”正是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就是修身养性,做一个有修养、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外王”就是对外施行王道。孔子的“修己”即为内圣之道,“安人”即是外王之功。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章向量概念及运算教案
- 《麦哨》教学设计
- 乡村道路片石挡土墙施工合同
- 企业内部评审员管理办法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 惠州市燃气租赁合同
- 建筑工程绿化协议
- 汽车用品店加油站施工合同
- 城市景观墙体租赁协议
- 橡胶性能计量器具规范
- CCTV检测修复管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图文并茂
- 发电机房安全安全操作规程
- 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报告
- DB37T 3811-2019 仿生鱼饵-行业标准
- 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创设课件
- 组织行为学教案英文版
- 2022中国听障用户数字产品体验调研报告
- ADAScog(老年痴呆量表—认知)
- 非婚生育子女情况声明
- 脱硫检修方案
- 乐理试题(音程-三和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