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_第1页
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_第2页
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

随着头皮针治疗脑病的快速发展,早期或早期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核电站是针灸界同事们的努力。笔者根据头穴归经及主治,结合大脑前中动脉血液支配区域及皮层功能定位,选用百会穴透刺前顶穴,率谷穴透刺悬厘穴通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塞,设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各50例,进行了疗效比较,并对其治疗前后血浆中β-内啡肽(β-EP)含量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数据1.1颅内ct结果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经头颅CT证实。男56例,女44例;年龄38~75岁,平均61.5岁;病程2~15天。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其中轻型(1~13分)54例,普通型(14~26分)37例,重视(27~39分)9例,旨在观察急性期疗效,故排除了严重合并症,全部病例均在住院条件下观察。1.2两组病人病情、一般情况对比随机配对分为头穴透刺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50例,二组病人的病程、病情程度、一般情况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g-4005治疗机联合其它治疗,疗效评价患者坐或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取百会向前透刺1.5寸至前顶穴,病灶侧率谷穴向前下方透刺1.5寸至悬厘穴,不分正负级,接通G-6805治疗机,选用连续波型,强度为1mA,频率100次/min,留针30min,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休息1天,继续第2疗程,2疗程后行疗效评定。少数病人合并有脑水肿、感染等可酌情脱水降低颅内压,抗炎及支持对症。2.2疗效评定标准常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第2疗程应用脑复康注射液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14天,疗程结束后行疗效评定。如病情需要可酌情选用脱水降低颅内压、抗炎及支持对症。3治疗效果观察3.1疗效评定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评分采用分数折算法,分为“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恶化”6个等级。3.2治疗效果(1)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显效率82%,对照组显效率64%,经统计学处理(χ2=4.2,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表明治疗组在显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表2可以看出,对偏瘫的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失语的疗效,仅治疗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头穴透刺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4测量和结果4.1一般数据受试对象与治疗方法及疗程均同临床观察组。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40~60岁之间。4.2血浆中-ep含量测定患者取坐或卧位,抽取肘静脉血1.5ml加入预置有30μl抑肽酶,30μlEDTA·2Na抗凝剂的试管内,迅速低温离心(4000r/min,10min)取上清液,移入EP管,-20℃保存待测。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各取样1次,以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放免药盒由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提供,采用上海核福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N-682型放射免疫r计数器检测,全部程序按药盒说明书进行。4.3头穴透刺组和服药组治疗前后血浆中-ep含量的变化所得数据全部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组间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表3显示,头穴透刺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其血浆中β-EP含量均显著升高,分别与正常组比(P<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经治疗后两组均呈下降趋势,头穴透刺组下降更为明显,已接近正常值水平。5率谷透悬厘的作用机制5.1本文资料显示,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非常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提示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减少伤残率有积极意义;在主症积分比较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失语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优势更明显,提示治疗组对失语作用疗效更佳。5.2颈内动脉系统主要通过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部分血液循环。百会透前顶纵跨额顶叶交界处的中线,位于大脑前动脉主干投影区,同时也为皮质运动、感觉区上部的投影区,对改善大脑前动脉血液循环,兴奋皮质运动区、皮质感觉区,治疗偏瘫有重要意义;率谷透悬厘斜行于颞叶、额叶下部,位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主干和分支颞前、中、后动脉支配区的投影处,同时也为面、手、上肢运动、感觉皮层区,主侧半球的语言皮质区和颞叶部分的投影,刺激此区域对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循环,治疗上肢及面瘫、舌瘫,尤其是颞叶受累的混合性失语有很好的作用。两组头穴在电流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电场环路,对沟通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液循环,治疗额、颞、顶叶及基底节、内囊区的脑梗塞有着取穴少、覆盖面大、疗效佳的特点。5.3β-EP属内源性阿片肽的一种,对人体有多种生理作用和病理效应。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时,由于代谢障碍,促使神经细胞膜去极化,释放大量的β-EP,其浓度升高可以抑制ATP代谢,使cAMP生成减少,改变脑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血管原性水肿,加深梗死灶,使病变严重化。本实验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时,其血浆中β-E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