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琵琶诸单调谱》补遗_第1页
唐《琵琶诸单调谱》补遗_第2页
唐《琵琶诸单调谱》补遗_第3页
唐《琵琶诸单调谱》补遗_第4页
唐《琵琶诸单调谱》补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琵琶诸单调谱》补遗

一、日本音乐之祖—资料来源日本的著名特使坂原贞敏(公元87岁-897年)以长安刘二郎为教练,学习了四年(公元834-838年),并将她的丈夫(善钢琴和风筝)变成了妻子。离开后,刘二郎收到了几十本家谱,把它们给了两支被称为“玄象”和“青山”的琵琶。1.往扬州时,80岁的琵琶医生井冈由政武(石郎学习了23天,公元838年9.7-9.29日)收到了《琵琶色调》。贞敏将其复制并自给自足。这是日本宫厅收藏的《形成琵琶谱》2。贞敏于839年回国,成为日本琵琶音乐之一代宗祖。日本清和天皇(公元859——876在位)之子贞保亲王(公元870—924),乃藤原贞敏之再传弟子。贞保亲王于921年所辑之《南宫琵琶谱》③3,当得自贞敏之真传。由于贞敏乃扬州廉十郎、长安刘二郎的学生,故《南宫琵琶谱·手弹》资料之来源,当出自长安刘二郎之赠谱。龟兹琵琶原用木拨弹之,而“手弹法”出于琴、筝、阮。西汉·刘熙《释名》曰:“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东汉·应劭《风俗通》曰:“以手‘批把’”。故“枇杷”即“批把”即“琵琶”,以指法名为乐器名,指“秦琵琶”(阮)。入唐,龟兹琵琶迳称“琵琶”,而秦琵琶却称为“阮”(以善弹此器的晋人阮咸之姓氏名之)了。龟兹琵琶用“手弹法”,始于初唐④4,至唐末,已较为普遍⑤5,经五代入宋,“手弹法”则完全取代了“拨弹法”;然日本雅乐、邦乐中的琵琶,至今仍用木拨弹之。《南宫琵琶谱·手弹》资料,当得自中唐时期之长安琵琶家刘二郎:前有裴洛儿之创“手弹”,后有《乐府杂录》所载“手弹法”逐渐普及之信息,何况刘二郎之女(贞敏之妻)善琴、筝,精通手弹之法,未必不是一位龟兹琵琶的“弹家”。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这份《手弹》资料,笔者特冠以“唐传”二字,我想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二、《手弹》资料《手弹》资料中的两首曲子,注明“黄钟调”定弦法。所谓“黄钟调”,又叫“黄钟羽”。藤原师长(1138——1192)《三五要录》引武则天敕撰之《乐书要录》卷八《琵琶旋宫法·黄钟均》曰:“散声:大弦,黄钟,宫;第二,姑洗,角;第三,南吕,羽;子弦,太簇,商”。以隋太常律(黄钟等于C1)言之,则是:但“黄钟均”乃“黄钟宫”,若改为“黄钟调”(羽)则大弦当改为黄钟之羽:南吕(A):再据《三五要录》所引藤原贞敏从唐朝传去的二十八种琵琶定弦法(有异名同“式”者)中的黄钟调;及贞敏回国后归纳成“风香”、“返风香”、“黄钟”、“清调”四种定弦法之黄钟调;並参考凝然(1240——1321)《音曲秘要抄》之黄钟调⑥6及安倍季尚《乐家录》(1690年成书)卷九之“平调”定弦法,其琵琶散声的音程关系都是:据以上史料,本文确定《手弹》资料的黄钟调定弦法为:福建南音的琵琶(南琶)定弦是:d——g——a——d1,因此,黄钟调定弦作A——e——a——d1,是合理的,不应有“定弦过高”之虑。确定了定弦法,则乐曲中各“谱字”的音高,也就可以译出来了。三、纪念标志1.“书注以指勾力力”的基本概念(1)右手]锁以大指勾,又号“一度声”。即:用大指由低音弦向高音弦勾去,得“和音”,如:“锁”是古琴指法术语。撮以大指、中指齐撮(今日“摭”),得“和音”,如:双同音反复记号,“又”字减笔为“.”,故“”即两个“又”字,合成“双”字,表示一个音符疾速地奏两次。“点头食指”音符(“谱字”)上方加“o”,表示用食指“弹”。“点下大指”音符下方加“o”,表示用大指“挑”(古筝曰“劈”)或“勾”(古筝曰“搭”,又曰“托”)。这里的“勾”,是指单音。“无点中指”音符不加“o”,表示用中指“抹”(古筝曰“勾”)或“剔”(古筝亦曰“剔”)。o“点右挑之”音符右方加“o”,表示大指、食指捏合而“挑”。由于这样“挑”,力度较大,要用在乐谱中加注“力”字的地方,因此叫“书注以指勾力力”。(2)左手“乙以小指打取音”⑦7用小指打按二弦四柱,得“乙”(a)音。该“谱字”,笙谱作“乞”,琵琶谱作“乙”“”、“”、“厶”、“”,读音作“KO”,即汉字“疙”或“钩”之中古读音。“斗以小指打取音”⑧8用小指打按一弦四柱,得“斗”(d)音。“以小指勾放取音”⑨9右手小指勾后急放第二弦,得空弦音“”(e)“左人虚握”⑩10“人”即“人差指”(食指曰“人差指”,大指曰“亲指”)1111。此处由于连续用左手中指按“十”(二弦二柱:g)与“几”(一弦二柱:c),右手合大指食指用力地挑,为使左手中指按弦有力,故左手食指也要协助之。“左人虚握”,便是人差指与亲指构成园形(唐代琵琶的琴颈较窄),使得中指可以更加有力地按弦。2.“丁”为“打”打弹挑”(1)丁打停(滚奏延长)。敦煌卷·伯.3539“琵琶二十谱字表”中“散打四声”一语,指琵琶的四个空弦散声,故知“散打”即“散弹”,“打”即“弹”;大量的琴书、琴谱都将“打”写成“丁”,指右手无名指入弦,琵琶借用此语,可称连续“勾搭”或“弹挑”为“打”(丁),故“丁”有“滚奏延长”之义;佛教经典中也将打钟击磬之“打金”标记为“丁”,打金处有导师之“引”,“丁”与“引”(拉长声音)相配合,故“丁”亦当有“延长”之义。因此,“丁”实是“打”(打弹)与“停”(停留)二字之形、义的兼取。故“丁”解为:滚奏延长。(2)附字(附点记号)“谱字”写成大小不等,大“谱字”下方或右下方附有小“谱字”,这就是附点的标记法:大者(正字)时值长,小者(附字)时值短。如果小“谱字”前面再加一个“火”字(“急弹”之义),那就表示得清楚了。如:(3)火“急弹”记号“火”字后面的音符,宜疾速弹奏;“火”字处並无别的音符,则表示前一音符应作同音反复。如:3.力量标志力强大指、食指捏合而“挑”,标以“力”字,是一种“强”或“特强”的记号。反之,左手小指的打音与勾放,相比之下,力度就较弱。四、《手弹》资料供使用之法为三种特殊声乐《手弹》资料的右手指法,是以大、中二指的配合使用为基础的,这与现代的琵琶右手指法以大、食二指配合使用作为基础者,实大异其趣,却与琴、筝的右手特点相符。因此,笔者得到这样几个印象:1.右手大、中二指配合使用之法,源出琴、筝;2.右手大、食二指配合使用之法,是新的发展;3.这种发展变化与持琴法的由“横持”而改为“直持”有直接关系;4.大、食二指配合使用之法虽均适用于“横持”与“直持”,故福建南音琵琶仍然“横持”並取右手大、食二指配合使用之法为基础;但大、中二指配合使用之法却仅适用于“横持”而不适用于“直持”。另外,《手弹》资料中的两曲,仅用右手的大、食、中三个手指弹之,而不用无名指与小指。虽然仅用三个手指来弹琵琶,是一种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旧法(例如:江浙一带的许多评弹女艺人,弹琵琶时往往仅用大、食、中三指),但“,五指抠拦也”之法,不仅早已出现在龟兹琵琶的弹奏中,而且在更早的晋朝,巳应用于某种特殊乐器了1212。由此可证,《手弹》资料远远未能体现唐代“琵琶”应有的技术水平。究其原因,则是:由于《手弹》资料所录两曲,实相当于琵琶的“调子品”或古琴的“引韵考章”—具有练习曲的性质,而並非艺术性较高的正式的乐曲。因此,要了解唐代“琵琶”已达到了多高的技术水平,还必须等待有关历史资料的新的发现。五、促柱、推、拉“促柱”本是筝、瑟的一种左手技法:重重地压弦,以求“一音三韵”,並借以变音变调。东汉·马融《长笛赋》有“瑟促柱”句,“组”者“急”也,故“促柱”必“急弦”(使乐音升高、浮动);陈·智匠《古今乐录》亦有上声促柱”之说。“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但从梁代吴均(469——520)《行路难》词中可看出,当时早已将“促柱”之法用于琵琶了:这里的“琵琶”是指秦琵琶(阮)还是龟兹琵琶呢?只要将“白璧规心学明月”句与唐·刘禹锡《泰娘歌》“低鬟缓视抱明月,纤指破拨生胡风”句作比较,再以“珊瑚映面作风花”句与唐·白居易《五弦弹》“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句作比较,就不难作出结论了;何况当时的洛阳乃龟兹乐(隋代称其为“齐朝龟兹”)的中心地带,洛阳名工所制的琵琶,当是龟兹琵琶而无疑;更何况梁代确实是有弹奏龟兹琵琶的乐工的,《梁书·简文帝本纪》载曰:大宝二年(551),候景将害简文帝,使人“赉酒、曲项琵琶,与帝饮”。退一步说,即使吴均《行路难》词中所说的琵琶,是指秦琵琶(阮),这也证明:“促柱”之法早已由筝、瑟而移用于秦琵琶的弹奏中了,这就必然促使唐琵琶(龟兹琵琶)也袭用此法。唐末·段安节《乐府杂录》“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说,足证唐人是十分重视琵琶的推、拉、吟、揉等左手技法的。而“推”、“拉”等,即所谓“促柱”:能使乐音升高、浮动。唐代琵琶颈部较窄,又是横持而弹,故低音弦似宜“拉”不宜“推”,高音弦似宜“推”不宜“拉”。后文的译谱,于“促柱”处均标上记号(),作为演奏者的参考。六、对另一些标记的理解黄钟调定弦法(A—e—a—d1)各“谱字”的音高是:但对于琵琶弦次、弦序的称谓与标记,古今正好相反:这里是研究古代的琵琶谱,只能尊重古代的习惯。对于《南宫琵琶谱·手弹》资料的研究,香港张世彬先生曾在《东洋音乐研究》第34—37号(1971)发表过专文;我与张先生的共同点是:所取定弦方式相同(绝对音高不同),对某些记号的理解也相同。但由于对另一些记号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对“附字”(大小字)的书写法,张先生以为“大字”的时值当短于“小字”,我则持相反看法,认为这是附点的标记法;又如对于“丁”号,张先生据日本学者的意见,认为只是一个“延长”记号,我则认为“丁”是“打”(打弹)与“停”(停留)二字的减笔及其含义的兼取,故“丁”号应当是一个“滚奏延长”的记号;另外,张先生对“促柱”法(左手法)亦未能有所探讨。这样,我们各自的译谱,就有了较大的差异。谁是谁非,目前尚难定夺,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在日后的研究中,笔者一旦发现自己有些什么错误,将会及时提出更正。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