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1生态环境屏障三峡是由三大峡谷水库建设形成的特殊区域。三峡库区地处长江咽喉地带和长江流域中西部结合部,上扼青、藏、云、贵、川、渝,下控鄂、湘、皖、赣、江、浙、沪,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在长江沿江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三峡库区又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敏感生态经济区。三峡库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是一个集大面积区域性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地区,面临着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三峡库区经济如果得不到发展,库区居民就业和生计成问题,就不会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不仅严重制约库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且给三峡水库的寿命和安全带来直接威胁,并给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造成巨大生态危害。因此,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不仅十分迫切,而且非常必要。1.1生态环境质量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能否长期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峡库区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寿命就越长。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1.2水库水质变化趋势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三峡水库已蓄水至175m,涪陵以下长江干流及支流水位上升,流速急剧减缓,自净能力大为减弱。库周城市及集镇生活及生产污水对水库的污染问题,氮、磷及有机物进入水库可能造成的富营养化问题,水库水质变化监测与监控问题等均已凸显出来,并急需解决。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对保证三峡水库达到Ⅱ类水质,保障国家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十分必要。1.3区在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屏障和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屏障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屏障和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重点,承担着向沿江城市农村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供水的重任,承担着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的重任。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维护库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清洁的水源,可以保证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1.4社会和安置工作能力较差三峡库区的130万移民除少量外迁安置外,绝大多数在库区安置。库区耕地少、质量差、产出水平低、人口承载能力弱,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对移民稳定安置带来极大困难。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有效整合库区资源,发展库区优势特色产业,开拓经济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岗位,才能移民安居乐业,并逐步致富。2库页岛的生态和经济一体化建设2.1普遍耕地资源根据三峡工程建设规划,三峡水库175米蓄水以后,最终淹没库区耕园地36万亩,移民安置区内的城集镇、居民点、工矿企业及基础设施复建占用7万亩耕园地,加上库区城镇建设、地灾治理、工业用地,库区丧失的耕园地总量达45万亩以上。目前,万州区村民人均耕地0.53亩,忠县0.47亩,云阳县部分村民不足0.3亩。库区突出的人地矛盾迫使村民努力加大复种指数,不断增加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其结果加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森林生态平衡,导致对水质的污染。2.2财政状况严重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峡库区对生态与经济建设投资有较大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缺口。库区经济发展滞后,人均收入较低。2010年重庆库区15个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336元,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29706元)的68.46%、西部平均水平(21882元)的92.937%、重庆市平均水平(23897元)的85.1%。三峡库区区县普遍财政窘迫,多数区县是上级转移支付,仅能维持“吃饭”,对经济与生态同步建设的投入有限。2010年,重庆库区15个区县级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93.93亿元,而地方财政支出为615.53亿元。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在自我扩张能力、自我造血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2.3中专文化程度分布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重庆库区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为1.39%,比重庆市低1.4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22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例为6.31%,分别比重庆市和全国低2.29和4.84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为26.7%,分别比重庆市和全国低2.61和7.69个百分点;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47.3%,分别高于重庆市和全国4个百分点和11.67个百分点;重庆库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业人口总数的3.51%,比重庆市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重庆库区政府科技投入人均4.4元,仅为重庆市平均水平的27%。库区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机构少,体系不健全,服务领域不宽。2.4基层政府的原因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滞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农户,最关心的还是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由于库区生态建设的公益性、社会性和间接性,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这样的错误观念:经济发展是硬指标,生态建设是软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峡库区一些基层政府也不可避免具有“经济人”行为特征,甚至为了追求辖区内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企业、农户等市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追求的是个体经济利益,通常也没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动机。2.5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责任不清三峡库区跨湖北、重庆两省市,分属众多市、区(县)级行政区,涉及农业、工业、环保、林业、国土、交通、电力、水利等多个部门,库区上、中、下游情况各异,地方和部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三峡库区大部分位于重庆,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库区内各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监管机制,导致权责不清。如果各区县在处理生态与经济建设上不能做到统筹规划和协调一致,势必会影响整个三峡工程运行和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3为应对饥饿饥饿行为和同时建设西藏应对经济的措施3.1树立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经济的基本理念思想决定着行动,而行动决定着效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的思想基础。库区各级领导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先保护、后发展”等观念,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经济要注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发展理念。要从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转变为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并重,从生态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3.2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根据三峡库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按功能分区提出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名单。库区要选择兼具良好生态和经济功能的产业,通过“双功能”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生态和经济同步建设。库区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并加快生态区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建设。库区要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优先在库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试点,实现工业污染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建立环境准入制度,防止有重大环境风险项目进入库区。开展农村循环生产试点,通过实施稻田、旱地、林地、水面、庭院五大生态建设,推行“猪(鸡)—沼—果(卉)”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3.3把注重产业竞争力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考察干部政绩时,不仅要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还要考核生态环境指标。通过政绩考核杠杆,促使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要结合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定位,探索各区县实行差别化的政府绩效考核。主体功能定位于限制开发的区县,由重点考核经济增长指标转向重点考核人均指标、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库区要把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作为约束性指标,每年层层分解,并最终落实到各区县和乡镇。要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3.4加大产业发展基金的投入力度,与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统筹使用在加快国家已定库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库区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灌区配套改造和微小型水利等“六小”工程,及农村电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要与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统筹使用。产业发展基金要与安排移民就业挂钩,主要是对农副产品加工和种植基地、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的有关项目,以贴息和投资补助方式予以支持。国家继续对三峡库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给予资金安排,对三峡库区的工业污水治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继续实施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逐步提高库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保证库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投资增长率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3.5促进科学发展,引导先进的生态产业成为科技支撑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要取得良好成效,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经济建设领域,三峡库区蓄水发电后,资源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库区生产方式需要重新组合,产业结构急需调整和优化,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要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及管理实现库区农业现代化,要依靠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和发展现代工业,要依靠信息技术等先进科学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依靠高新技术培育有生命力、高效益的特色新兴产业。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清洁生产,要依靠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治理污染,要依靠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防治水土流失。中央和省市级政府应鼓励和引导科学成果和科技人才向库区流动。区县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在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中的应用,力争做到每项建设与发展项目都有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支撑,都有可靠的技术依托单位作支持,都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3.6建立综合管理机构三峡库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一个部门、地区来规划和管理都会带有片面性。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管理委员会是中央领导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工作的高层次决策机构,但其职能权限有限,无法满足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的管理要求。三峡库区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综合管理机构,并赋予其在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简易担保合同范本
- adms软件购销合同范例
- 二手产品代售合同范本
- 社群经济下如何通过团长角色构建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桥梁
- 农村书出租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健康智能运动设备在减肥中的应用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智能工业设计技术应用与交底
- 养牛买卖合同范本
- 主播简易合同范本
- 临时广告安装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园艺修剪机器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4-2027年中国网络安全评估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深度研究
- 新种子法律法规培训讲解
- 2025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幼小衔接家长会》课件
- 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01
-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培训
- 加气站安全课件
- GB/T 12996-2024电动轮椅车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