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 B.硅 C.氮 D.铝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 B.C. D.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pH值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出该化学反应的快慢C.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之比是27∶32∶102D.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消化食物 B.铁生锈 C.蜡烛受热熔化 D.火柴点燃7.以下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AB.BC.CD.D8.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D.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途: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变化:空气中的氧气只有点燃时才发生化学反应C.性质: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现象: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氧气能溶于水且溶解度随压强升高而降低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B.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C.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产生更多的氧气D.能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不是催化剂12.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D.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4)图中的气体收集装置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原因是____;要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应该用装置____来收集。14.如图是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2)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用B制取氧气比用A制取氧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用______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复燃,则满。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用______集气法。(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4)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5)若用图F的多功能瓶收集乙炔,正确的操作是______。15.水的用途广泛,实验室常常需要用到水。请分析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1)制取蒸馏水时,烧杯内水的作用是___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盛水,水的作用是_______。(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量筒里水的作用是_____;(4)电解水实验中a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组成的(5)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16.十八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设计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钟罩实验,某兴趣小组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②该实验中红磷的量需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③停止实验后,冷却后测定,瓶内气体体积应________。(填编号)A.减少1/5B.减少4/5C.增加1/5D.增加4/5④把燃烧着的木条伸入反应后的集气瓶内,可以观察到________。⑤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瓶中原先是否有水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________。(填“有”或“无”)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体积50L的空气中含氧气的质量是多少g?_____(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3g/L。精确到0.1g)18.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氮”指氮元素)。某些生物(如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就是有固氮作用。经田间实验测定,一亩大豆可固氮5.6kg,相当于施用_____kg尿素[CO(NH2)2].(不写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同学测试各种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所示。(1)准备实验:用玻璃片盖住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_(选填“光滑面”或“磨沙面”)与集气瓶口接触;(2)进行实验:为了使各物质与氧气完全反应,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图示实验中,有火焰产生的是______(选填实验编号);任意写出一个变化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3)分析与表达:①所示实验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实验编号);②图示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是:氧、硅、铝、铁,注意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注意审题。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点评:这种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平时的积累,属于较为琐碎的化学知识,像地壳中元素含量,海水中元素含量,人体中元素含量,大气中元素含量等等,需要同学们注意留心背诵。2、B【解析】
A、该微粒中,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A错误;B、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B正确;C、该微粒中,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C错误;D、该微粒中,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D错误。故选B。3、A【解析】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氖原子中都含有10个质子,却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错误;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但二氧化锰不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故C错误;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例如普通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D错误。故选A。【点睛】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微粒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4、B【解析】A、在取用块状药品时要:将玻璃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玻璃容器口,然后慢慢将玻璃容器竖起来,图中操作错误;B、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5、A【解析】
A、氧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48.6%,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故A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不能判断该化学反应的快慢,故B错误;C、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方程式为:。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之比是(27×4)∶(16×2×3)∶[2×(27×2+16×3)]=9:8:17,故C错误;D、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A。6、C【解析】
A、消化食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柴点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A【解析】
A、铜制品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B、玻璃碎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雕琢玉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8、C【解析】
A、根据元素中文名称命名规则,铈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中间是元素名称,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选项B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中间是元素名称,正下方是相对原子质量,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选项C错误;D、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选项D正确。故选C。9、A【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中的氧气不是只有点燃时才发生化学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如呼吸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C、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0、D【解析】试题分析: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而不是质量分数,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C、氧气是不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压强升高而增大,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正确,故选D考点: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11、B【解析】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B、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可使用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作催化剂,故选项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12、B【解析】
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之间间隔变小,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铁架台水槽2H2O22H2O+O2↑B2KMnO4K2MnO4+MnO2+O2↑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E【解析】
(1)仪器①名称是铁架台,仪器②名称是水槽;(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固、液混合不加热型,所以用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图中的气体收集装置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C,原因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要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应该用装置E来收集。【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铁架台分液漏斗过氧化氢水氧气;不需要加热,节约资源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不可靠排水B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BE先在瓶中装满水,然后把气体从b端通入【解析】
(1)是铁架台;是分液漏斗;(2)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用装置B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节约资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复燃。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则满。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用排水集气法;(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装置C收集;(4)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可用装置E收集;(5)若用图F的多功能瓶收集乙炔,正确的操作是,先在瓶中装满水,然后把气体从b端通入。【点睛】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5、使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体积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不会与水反应且不易溶于水【解析】
(1)制取蒸馏水时,烧杯内的水起冷凝作用,使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内盛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而炸裂瓶底。(3)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等于集气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4)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一端产生的是氢气。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5)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不会与水反应且不易溶于水。16、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确保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安装协议范本模板
- 约定资金占用费的房屋买卖合同之性质
- 紫外激光传输光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空调维保合同范本模板
- 气候变化研究生实习报告模板
- 2025-2030智慧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护肤品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2025-2030家政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婴儿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基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空调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技术方案)
- 医用气体安装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一章-课件
- T-CSPSTC 55-2020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 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说课稿
- DL∕T 748.2-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
-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数学试题
-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2019)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 2024届高考化学精英模拟卷 【山东版】含答案
- 14J936变形缝建筑构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