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态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不在运动B.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硬水经过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D.固体物质变成气体时,微粒间空隙一定变大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熄灭洒精灯3.取两份5mL10%的稀盐酸分别与3g块状碳酸钙、3g粉末状碳酸钙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并形成如下图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等质量的块状与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一样多D.对比分析点c、d可知,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慢4.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6.02×1023个分子B.18gH2O中含有1mol氢分子C.O2的式量为32g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7.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垃圾及时焚烧处理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任意排放污水 D.随意丢弃电池9.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A. B.C. D.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木柴用作燃料B.焦炭用于冶炼金属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11.某地温泉中富含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这里的“硫、铜、锌”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12.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的性质不同与它们的结构有关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关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生成碳酸有关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一开始速率变快与反应中过氧化氢浓度变化有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________。(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通入。14.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2)B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质量(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某同学想用铁与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经查阅资料后得知,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下列装置中,他可选择用于实验的有_________________。15.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甲同学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因为______。(3)乙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F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进。(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为了收集到纯度较高的乙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16.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填字母)(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分别对80g2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请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加入20g水:_____。(2)加入20g硝酸钾,完全溶解:_____。(3)加入20g10%的硝酸钾溶液_____(写出计算过程)。18.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下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1)列出低钠盐中,钠和钾两种元素质量比的表达式_____。(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每500g该品牌食盐中共含氯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结果精确到1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实验室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B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即固态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直在运动,选项错误;B、灭火时只有切断一个燃烧条件就能实现灭火,不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选项错误;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所以硬水经过过滤后不能变成软水,选项错误;D、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固体的分子间的间隔,即固体物质变成气体时,微粒间空隙一定变大,选项正确,故选D。2、D【解析】

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故选项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正确。故选D。3、B【解析】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曲线①反应速率快,表示粉未状碳酸钙与稀盐酸,A故正确;B、曲线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点时瓶中压强没有增大至最大值,碳酸钙与盐酸还在继续反应,故B错误;C、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只影响反应速度,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等质量的块状与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一样多,故C正确;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块未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时间长,速率更慢,故D正确。故选B。【点睛】明确反应物接触面积与反应速率、生成物质量的关系以及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关键。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生成物质量不变;相同条件下,气体越多,气压越大。4、C【解析】

A.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每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C.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4):(16×3)=240:34:48,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银杏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故选:C。5、D【解析】

A、物质并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离子构成的,有的是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不含氢分子,故不符合题意;C、O2的式量为32,不带单位,故不符合题意;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故符合题意。6、D【解析】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正确。C、化学变化,宏观上物质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种类改变,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正确。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较大间隔,D错误。故选:D。

7、B【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正确;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C、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正确;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正确。故选B。8、B【解析】

A.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粉尘而造成空气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B、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C、任意排放污水,易造成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D、随意丢弃电池,易造成水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故选:B。9、C【解析】

A.根据毛玻璃片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判断;B.根据固体药品保存在广口瓶中分析判断;C.根据少量的液体药品保存在滴瓶中分析判断;D.根据液体药品保存在细口瓶中分析判断。【详解】A、以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故操作错误;B、碳酸钙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故操作错误;C、稀硫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故操作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应放于细口瓶内,并用橡胶塞塞紧,故操作错误。故选C。【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D【解析】

A、木柴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木材具有可燃性,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焦炭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焦炭具有还原性,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11、C【解析】由题意温泉中含有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其中硫、铜、锌等存在于物质的组成化合物中,是指元素。故选C。12、D【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立体网状结构,而石墨是层状结构,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故A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空气中氧气体积只占21%,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关,故B正确;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呈酸性,使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C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一开始速率加快是因为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放热加快反应速率,过氧化氢浓度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D错误。答案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集气瓶防止生成的炽热物溅落,造成集气瓶底部炸裂密度比空气大a【解析】试题分析:(1)常见仪器的用途,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防止生成的炽热物溅落,造成集气瓶底部炸裂(3)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密度比空气大,若倒放在实验桌上,则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固定从短管进气应从,即a端通入考点:常见仪器的用途,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气体的收集14、BNa2CO3+2HCl═2NaCl+H2O+CO2↑①②⑤⑥cde【解析】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上述实验中,B中有气体生成,故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B;(2)B实验中是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结合,故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从宏观上看,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的质量不变,故选①②⑤⑥;(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下列装置中,a不是密闭容器,b中产生气体,压强变大,塞子会被弹出,不能用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de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故可选择用于实验的有cde。15、试管酒精灯长颈漏斗锥形瓶D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BC或BD催化作用bBD【解析】

(1)试管和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试管;酒精灯;长颈漏斗;锥形瓶;(2)装置A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因为: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D;;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若用F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故答案为:BC或BD;催化作用;;

b;(4)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因此不需要加热;排水法收集的乙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B;D。16、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2H2O22H2O+O2↑D收集的氧气不纯或收集不到氧气【解析】

(1)一般从分液漏斗(其作用是分离液体)加入液体,固体先放在锥形瓶中;故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