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中图版)_第1页
专题01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中图版)_第2页
专题01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中图版)_第3页
专题01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中图版)_第4页
专题01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中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晨曦初中地理工作室chenxichuzhongdiligongzuoshi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运动和海陆分布期中考点大串讲Contents目

录知识结构01海陆分布0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03海陆变迁04晨曦初中地理工作室chenxichuzhongdiligongzuoshi知识结构PART01知识结构晨曦初中地理工作室chenxichuzhongdiligongzuoshi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ART0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①定义: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地轴②方向:自

、北

南_____西东逆顺③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天(即24小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考点特训1.下面是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考点特训2.下图中的①②③④箭头表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上述四个方向观察所见的经纬网形状和自转方向与右边甲乙丙丁四图对应一致的是(

)A.①——乙 B.②——丙 C.③——丁 D.④——甲考点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同一地区产生_______________②不同地点产生_______________

③日月星辰的__________(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_____)④一天中_______________变化:一天中正午影子最_____,清晨和傍晚影子最_____。昼夜更替时差时差产生是由于两地存在_______差经度东升西落早物影长短短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考点特训

2019年春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播,讲述了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选项中,可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A.四季变化 B.赤道半径 C.自转速度 D.公转周期2.在影片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 B.地球停止自转,昼夜现象无法存在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地球停止自转,昼夜现象依然存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考点特训3.某位旅友入住酒店时,发现大厅里悬挂了很多时钟,显示着世界上不同城市的当地时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的公转C.这些城市所在的经度不同 D.这些城市所在的南北半球不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考点特训下图为“日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又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反映了(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太阳绕地球转 D.月球绕地球转5.小月同学面对朝阳,她的影子朝向(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3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①定义:地球按一定的轨道围绕_____________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②方向:自_____向_____

③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④特点:地球公转时,地轴是

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始终指向

附近。太阳西东一年(即365天)倾斜北极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3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考点特训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

B.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都是太阳C.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的结果都产生了昼夜长短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四季的变化季节月份节气春季_______________月

夏季_______________月秋季_______________月冬季_______________月3、4、56、7、89、10、1112、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四季的变化节气日期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②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赤道或0°纬线北回归线或23.5°N赤道或0°纬线南回归线或23.5°S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②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直射范围

直射次数南北回归线上__次南北回归线之间__次南北回归线之外__次直射点移动规律向北移动___________

向南移动___________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年春分23.5°N23.5°S①②③④南北回归线之间120①和④②和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③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③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记忆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北北长;点南南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昼增长的过程,南半球相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③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节气日期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③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④②③①昼渐长夜渐短________②昼渐短夜渐长________①和④②和③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______季正午太阳高度大,________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北、向南逐渐_________。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太阳直射时,物影长度为零。表现为____________,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______,物体影子最______;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______,物体影子最______。夏冬降低冬至日小长大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⑤五带的划分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划分依据五带纬度范围现象气候特点根据一年中各个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寒带北寒带南寒带23.5°N~23.5°S23.5°N~66.5°N23.5°S~66.5°S66.5°N~90°N66.5°S~90°S有太阳直射现象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变化明显气候终年寒冷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特训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下图,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做回归运动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太阳的运动2.如图,当太阳直射点由点③移动到点④时,我们所在的长春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A.昼<夜,昼渐短 B.昼<夜,昼渐长

C.昼>夜,昼渐长 D.昼>夜,昼渐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特训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在图中①②③④的位置不同,地球上各地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一样。据此完成下面题3.当地球处于③点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B.徐州为夏季C.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D.此时为冬至4.10月1日,地球运动所处的位置最接近(

)A.① B.② C.③ D.④5.“六一”儿童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特训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读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和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该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关 B.与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有关C.早晨时太阳高度大

D.正午时太阳高度小7.关于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每平方厘米面积获得热量多B.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照射面积小C.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考点特训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8.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交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⑤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峰会召开时,地球位置最接近②位置

B.峰会召开时,地球位置最接近①和④之间C.地球公转到①、③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考点特训考点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0.读右图“某地二分二至正午日照示意图”,回答该地位于(

)A.北温带 B.热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11.当甲楼影子一年中最长时,地球运动至左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晨曦初中地理工作室chenxichuzhongdiligongzuoshi海陆分布PART03海陆分布考点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①海陆面积比例: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_______%,海洋面积占_______%。概括地说,“______陆地,_______海洋”三分七分2971海陆分布考点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②海陆分布:不均匀(1)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半球、_____半球;(2)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_____半球;(3)无论是什么半球都是海洋面积__________陆地面积。其中北极中心为___________,南极中心为____________。(4)记忆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东南西大于北冰洋南极洲陆地东北多,海洋永远广海陆分布考点特训考点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世界海陆的比例是(

)A.61:39

B.81:19 C.71:29

D.78:222.世界海陆分布不均: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海陆分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复习“海陆分布”的时候,发现了下面这张“各纬度海陆分布示意图”,他们对以下两个问题颇有争议,请大家帮他们解决一下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考点特训考点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读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是(

)A.无法判读海陆面积比例 B.全球海陆面积分布均匀C.海洋与陆地面积比约为3:7 D.海洋与陆地面积比约为7:34.世界海陆面积占比的特点为(

)A.赤道地区海洋占比小 B.北半球陆地占比大C.两极地区海洋占比大 D.南半球海洋占比大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①面积和轮廓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海陆分布考点特训下面四幅是大洲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极洲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2.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海陆分布②大洲分界线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海陆分布②大洲分界线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和非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北美洲和欧洲

丹麦海峡

德雷克海峡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考点特训1.下列海峡中既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又是两大洋的分界线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士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地中海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③四大洋面积排名:太大印北深度排名:太印大北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③四大洋大洋名称位置(周围大洲)主要特征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面积第五个大洲包围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面积第二、深度第三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四个大洲包围大部分位于南半球,面积第三、深度第二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全部在北半球,大致以北极为中心,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水温最低的大洋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考点特训1.下列关于四大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大洋彼此相通,但是被陆地分割 B.太平洋的面积几乎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C.大西洋是第三大洋,形状呈“S”状 D.四大洋中平均深度最浅的是北冰洋2.俄罗斯海岸线漫长,在四大洋中不濒临的大洋只有一个,这个大洋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特点平均海拔最高、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热带大陆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形状像“S”的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全在东半球的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全在西半球的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全在北半球的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洲北冰洋非洲大西洋非洲南美洲欧洲和北美洲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特点全在南半球的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最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赤道穿过的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非洲、欧洲、南极洲大西洋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特点全在东半球的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冰洋的周围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最大的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洋深度从深到浅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洋欧洲、北美洲、亚洲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喜洋、北冰洋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考点特训

为了更好地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关内容,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七大洲四大洋。据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2.下列大洲大洋跨经度最广的是(

)A.北冰洋 B.太平洋 C.亚洲

D.北美洲3.假如地中海将在几千万年之后消失,那么将连在一起的大洲是(

) A.亚洲、非洲 B.大洋州、南极洲 C.北美洲、欧洲 D.欧洲、非洲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⑤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太平洋

大西洋

洋印度洋北冰洋1234567AABCD欧洲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⑤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AEFDCBG亚洲南极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HIJK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北冰洋亚洲南极洲BK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⑤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⑤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西洋

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1234567AABCD大洋洲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⑤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西洋

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1234567AABCD大洋洲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⑤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竖版世界地图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

大西洋

太平洋欧洲1234567ABCD北冰洋印度洋北美洲亚洲海陆分布考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考点特训读“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②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2)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3)七大洲中,_______洲(写数字)跨经度最广;四大洋中,_______洋(写字母)纬度最高(4)⑥⑦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②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⑤A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晨曦初中地理工作室chenxichuzhongdiligongzuoshi海陆变迁PART04海陆变迁考点1海陆的运动和变化1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自然原因)证据1: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2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证据2: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遗迹证据: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图瓦卢)3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证据:在荷兰、日本及我国澳门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进行填海造陆,以扩大陆地面积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海陆变迁1.下列关于沧海桑田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时期这里曾经是海洋B.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C.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D.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考点1海陆的运动和变化2.我国特别行政区澳门的国际机场完全建在填海造成的陆地上,这说明(

)A.海平面的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C.大陆漂移引起海陆变迁

D.板块运动引起海陆变迁考点特训海陆变迁考点2大陆漂移1提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国的魏格纳2内容: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海陆变迁考点2大陆漂移3海陆分布变化示意海陆变迁考点2大陆漂移4证据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拼合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动物的相似性海陆变迁考点2大陆漂移5拓展:其他证据③人们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②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收缩①大西洋在扩张,太平洋在收缩⑤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以每年5.1厘米的速度在靠近④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正在以每年1至2厘米的速度靠近,太平洋面积正逐渐缩小海陆变迁考点2大陆漂移考点特训结合下图,回答下列1-2题。1.图中A、B分别代表的大洋、大洲是(

)A.大西洋、南美洲

B.太平洋、南美洲C.大西洋、非洲

D.太平洋、非洲2.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用以作为哪一学说的证据(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宇宙爆炸学说海陆变迁考点2大陆漂移考点特训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下图为不同时期世界海陆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3-4小题。14.表示世界海陆分布变化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15.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B.世界大陆的形状多呈现三角形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世界七大洲的轮廓多曲折破碎海陆变迁考点3板块构造理论(重点)1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内部物资的运动2六大板块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_____大板块,它们是_______板块、______板块、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六亚欧美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海陆变迁考点3板块构造理论(重点)3易错防范①澳大利亚大陆、②印度半岛、③阿拉伯半岛都属于___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是____________板块。①②③④④太平洋印度洋海陆变迁考点3板块构造理论(重点)4板块的运动方式碰撞挤压张裂拉伸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板块张裂拉伸运动形成裂谷、海洋海陆变迁考点3板块构造理论(重点)5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①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海陆变迁考点3板块构造理论(重点)6板块运动的影响喜马拉雅山脉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相____________形成的。安第斯山脉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相____________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相____________形成的。落基山脉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相____________形成的。日本和台湾多地震位于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相____________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四川地区多地震处于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