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纪念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雪枫公园环境景观更新设计为例_第1页
纪念性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纪念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雪枫公园环境景观更新设计为例_第2页
纪念性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纪念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雪枫公园环境景观更新设计为例_第3页
纪念性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纪念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雪枫公园环境景观更新设计为例_第4页
纪念性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纪念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雪枫公园环境景观更新设计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念性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纪念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雪枫公园环境景观更新设计为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的组织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城市居民公共生活的同时,对于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环境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纪念性景观是人类最早的景观形式之一,厚重的语义是它自身的特点,各类形式的纪念性空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纪念性景观的一个类型,具有纪念语义的纪念性公园也开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担着传承与发扬城市历史文化的责任,相比其他类型的城市公园绿地,纪念性公园向游览者传递历史厚重的语义以及唤起对特殊事件、区域、人物等的特殊记忆是其显著的特征。1研究的深度与适用范围相比于国外,尤其是欧美,我国的纪念性景观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研究成果较少,同纪念性建筑理论研究相比,又不如纪念性建筑方面的理论研究丰富充实,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伴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大量实例对纪念性公园的理论完善和进步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城市公园建设提供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和可靠的设计依据。但是,不得不承认,相关理论研究在与同类领域的横向比较中仍处于劣势,研究深度和范围上仍然相对有限。在城市建设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各地竞相打出文化历史牌,建立和开发各类纪念性景观以塑造和完善自己的城市形象。从城市建设角度来看,这些举动无疑有利于城市公共环境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各城市文化的宣传和发扬。从长远来看,各类公园、名人故居等的建设,有助于拉动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从而将城市带入了稳步提高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急功近利的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造成了破坏性建设。这些纪念性公园不论从设计思想和表达方式方面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①对纪念内涵的理解深度不够,导致全园主题不够突出,部分景点与纪念主题毫无关系,仅仅将一座雕塑或者纪念碑作为纪念的全部内容。例如广东中山市的孙文纪念公园,公园内大量景点与孙文其人其事无关,类似“一线天”、“水帘洞”等,其本质就是一个旅游景区,却冠以“纪念性公园”之名。②表现手法倒退,例如依旧追求复古的高大粗暴的纪念雕像或者毫无新意的纪念碑,回归只追求体量,不注重内涵的旧式表现手法。③对纪念性公园的空间结构的组织编排过于单一,没有特点,例如部分案例过于追求对称的轴线关系,导致整个纪念性空间结构单调,游览者审美疲劳,这个缺点几乎是国内大部分年代较老的纪念性公园的通病。2公园建在基础上,也在实际用地下新建部分景区,形成新的景观,增强公园吸引力国内很大数量的纪念性公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城市公园的续建,也就是在保留和延续公园原有用地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各个纪念性公园的实际用地情况增设景点,增建景区,从而提升公园整体吸引力,解决原址存在的问题,增强公园生命力,延长公园使用年限。2.1患者与纪念性景观的衔接在改造更新时,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续建、扩建纪念性公园的景观衔接问题。续建扩建纪念性公园的衔接要努力达到讲求其自身的和谐性,人与纪念性景观之间的和谐性和交流性、纪念性景观自身所反映的纪念内涵的积极性,从而建立出一个全方位衔接良好的和谐景观,营造出一个参与者与景观和平相处、共生共荣的和谐环境,同时给予参与者思考的空间。2.2布局特点纪念性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在公园内容及布局的形式上均有其特点。因此,必须从公园的性质出发,综合考虑公园的任务,创造出既有纪念特色,又有游览观赏价值的园林。2.2.1城市功能公园的意义作为城市公园的分支,纪念性公园也必须先保证自身的实用功能,其次才是实现自身所蕴涵的纪念意义。实用性是公园的首要意义,其作为公共活动场所,不但承载着城市居民游览休憩的主要职能,也可以在非常时期承担起防灾、避难的集散功能。同时,其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也通过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尘等手段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2.2.2土地分割在公园改造景观设计中,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合理安排水系骨架和保留建筑完美融合,在纪念区域应尽量选用规则式的平地。2.2.3纪念性景观周边树种选择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在树种规划上,纪念性景观周边环境应以具有某些象征意义的树种为主,如松柏等;而在非纪念性景观周边,如休息区,应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在这点上应与纪念区有所差别。3纪念公园绿地的设计方法3.1纪念公园绿地更新的要素3.1.1纪念区域中地形与水体的应用软质景观主要指地形、水体和植物等。纪念性公园的地形设计应与全园植物种植规划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公园的地形设计应注意所谓微地形的处理,使缓坡草地、草坪易于被参与者所接受。起伏的微地形不仅创造出细腻优美的景观,同时可以合理利用地形进行排水,节省土地,进而适宜开展各项活动。地形变化较大的区域应为纪念性公园中的纪念区域。对于较为平坦的地形,设计师可以突出垂直线性元素,使纪念性景观成为视觉中心,并以天空作为背景,从而虚实对比,显示出巍峨壮丽的景观,如华盛顿纪念碑。对于较为复杂的地形,则可以利用地形的抬升来营造敬仰之情,也可以利用场地内地形,精心设计创造个性空间。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以原有5座小山为基础,用轴线统一了自然景观与建筑群,建造了一个序列丰富的纪念性景观。水体方面,应根据纪念性公园原有水体资源和总体规划,利用公园内原有水系,创造出多样化的自然水景与自然生境。在纪念性公园中,特别的水景可以使整体景观灵动而富有生气,不再死气沉沉,有利于打破参与者与沉重的纪念性主题之间的距离感。在纪念性公园中,多利用松柏等可以增加纪念性公园的庄重肃穆感。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配置柏树、雪松等高大常绿乔木,形成苍松如海的视觉效果,同时作为群雕的背景,周围片植红枫、鸡爪槭等色叶树,以配合雕像的风格及主题。周围区域种植池杉、悬铃木等高大乔木,增加竖向景观,雕像下围平整的黄杨绿篱,限定参与者与雕塑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人产生肃穆感。3.1.2神内涵建筑小品的教育功能景观、建筑小品在纪念性公园中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参与者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空间,同时优秀的、具有精神内涵的纪念性建筑小品又能使参与者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进而引发参与者思考。在当前的纪念性公园设计中,建筑小品日趋多样,中国传统园林中有雕塑、假山、壁画、摩崖石刻等,而西方传统园林中也有雕像、喷泉等,很多西方设计师更是将当代艺术的创作灵感延伸入纪念性小品设计,其作品妙趣横生,是当代纪念性公园景观中最富活力和表现力的因素。3.2纪念公园绿地更新方法3.2.1功能分区,塑造以人为本的空间景观在空间规划中,应秉承自然与规则相结合的规划设计手法,在表现纪念性主题的同时,兼顾城市居民追求自然、回归自然的要求和审美休憩的需要,充分利用公园现有的基础条件,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上组织空间,创造出一个动静结合的优美环境。通过空间规划,设立总体目标,对公园重新进行功能分区。同时,利用景观元素,适当地分割及围合空间,能够使空间增加层次感,同时富于变化,对于尺度较大的纪念性景观改造,可以对其进行空间分割,形成小尺度的宜人空间。在微观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应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客观条件,充分发挥当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扩建纪念性公园时,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或转角处设置隔景小空间,经过婉转通道逐渐放开,进而到达开阔空间;如果先前存在较多的不同于传统公园的小空间,而这些小的空间又不能够以小衬大,不能给整个公园提供成景的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在续扩建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尽可能地减少这样的消极、闭塞空间的产生,使这些空间开朗化是更新设计的目的。3.2.2将纪念性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纪念性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向市民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参与者观赏的同时,也需要创造更多可触和与人互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其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纪念性公园,即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纪念性公园更新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使公园的边界和城市的其他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性,甚至连公园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本体将会与其他空间直接接触,从而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增强纪念性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对于纪念性的景观而言,因为其具有所在地区的地域性,因而也具有了所在场所的精神体现。毫无疑问,在续、扩建过程中,应当将纪念性景观作为重点来设计,并需要将其有机地结合到改造之后的新景观之中。对于一些长期使用的环境和设施,虽然有可能在续扩建时已经显得陈旧,但是应当考虑到人们的依附心理,考虑对于该景观环境予以保留或者做旧处理。4基于岩石化的雪枫公园项目雪枫公园位于安徽省泗县,其前身为泗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经多次改造,现园内建有江上青铜像、雪枫亭、百米游廊以及3个纪念馆等建筑物。园内有假山、喷泉、池塘、曲桥等景点。安徽省泗县民政局于2008年8月28日上午8点隆重举行雪枫公园改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雪枫公园改扩建工程根据泗县县委《关于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决定》,围绕开发区的总体规划,依托现有的烈士陵园主要纪念设施,容入府前广场规划,旨在把烈士陵园改建为开放式雪枫公园。项目建设包括改造院墙、大门,新建标志性建筑物,修建园内广场,硬化园内路面等。改扩建完成后,呈现在全县人民面前的将是一个具有庄重、大气、朴素、现代的整体风格,体现以褒扬烈士为中心,集宣传、教育、游览为一体,功能布局完善、思想内涵深刻、艺术品位较高、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风貌。4.1景观与建筑的协调性差经过对原址的实地考察,泗县雪枫公园园内传统建筑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应该予以保留,以最大程度保留其“场所精神”。原泗县公园较为严重的缺点为园内空间系统凌乱,没有组织合理的交通系统,轴线不突出,同时景观和建筑各自为政,协调性差,没有合理开发园内的景观资源。在种植设计方面,手法过于单一,植物品种、形式、季相上缺乏综合考虑。基于对原址的分析,改造方案认为雪枫公园改造设计主导思想应以大气庄严、爱国教育、生态休闲为原则,旨在延续陵园的肃穆氛围,凸现爱国教育的文化主题。保留原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使景观和建筑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同时,对原有水系进行整理、沟通、拓展,充分考虑周边用地性质,满足居民休闲、健身、观赏等多元化的功能需求,规划生态游憩空间,营造具有纪念、教育、休闲意义的主题文化公园。4.2主题性文化公园设计综上所述,改造方案关于泗县雪枫公园的功能定位是具有“教育、休闲、游赏、健身、生态”等综合性功能的主题性文化公园。总体改造思路大致如下:①充分考虑基地及周边用地性质,为居民提供教育、休闲、健身、观赏等多元化的功能需求。②景观设计和节点空间处理有效结合现状条件,注重景观前瞻性,强调游赏性、参与性。③绿化布置在景观设计满足生态防护、水土涵养等前提下,设计考虑人性化、景观化的不同类型的绿地。4.3总体平面的结构改造后的场地和水系呈两个交错的L型,保证了水景和活动铺装的相互贯通。总体平面大致为广场、水体、绿地三系层层包围的结构。最外侧的环形道路保证其交通功能的实现。在全园中心的纪念性景观区域作为连接水陆空间的焦点,也为全园的内在灵魂所在(图1)。4.3.1亭廊休闲区,提供交通设定和场地全园的L主线将全园分为了四大区域,分别为东北角的儿童活动区、东南角的亭廊景观休闲区、全园中心的文化纪念区和南段的滨水景观休闲区。在L交点设置广场作为全园的主要活动区域,也为纪念性景观提供载体。在L双臂环抱之处设置亭廊景观休闲区,提供了全园视野最佳地点,在公园东北角设置儿童活动休闲区域,一来使儿童远离水域,以保障其安全,二来该区偏远,不会影响全园交通主线。在东南角设置亭廊景观休闲区,倚靠文化纪念区,交通便利,同时位置独特,可以提供一定的私密性,便于游人休憩娱乐。滨水景观休闲区正对全园纪念性景观,为在纪念区域活动的游客提供绝佳景观,在水面设置折桥、绿岛以增加趣味性。4.3.2纪念性景观的主导地位在公园的主次入口处设置带状景观,以达到歩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全园的L主线交点设置雕塑、纪念性小品、纪念场馆等纪念性景观,聚焦参与者视线,引导参与者集中,突出了纪念性景观在全园的主导地位。从平面来看,纪念性景观的设置在背水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游客在参与过程中的紧张感。在L横轴中段过渡较为巧妙,使得亭廊区和纪念区相互呼应,巧妙设置的对景为全园锦上添花。4.3.3分流向类空间全园由一条L型的主线串联,其间穿插许多分支,将目的不同的游客分流向休憩和私密等次要空间。在全园最外围设置环形道路,保证交通功能的完整性。4.3.4绿景设计与景观把握。在自然种植设计中遵循以下几个绿化原则:①植物景观与功能布局有机结合。②植物空间层次丰富。③追求四季常绿与色彩缤纷,力求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④追求“鸟语花香”的生态氛围。4.3.5配套设施的设置考虑休闲、游览、服务、教育、管理等功能需要,沿路按规范设计要求,结合场地规划和周边用地的规划配置健身、标识、灯具、垃圾筒等配套设施。设施小品设计中既考虑其功能需求,同时结合造景,塑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5大学雪枫公园景观中的纪念性景观构建纪念性景观因其独特的历史性和记载性不断唤起人们的特殊记忆,它承载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