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高正骨治疗经验_第1页
林如高正骨治疗经验_第2页
林如高正骨治疗经验_第3页
林如高正骨治疗经验_第4页
林如高正骨治疗经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如高正骨治疗经验

林如高(1888-1986)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医专家。他因其不良的中医而闻名于世界各地。它是中国整形外科的十大著名医学名称之一。福州盘屿人,15岁师从祖父林达年学习正骨,行医八十多年,全面继承先祖真传,并有创新发展。对正骨手法、用药、固定、练功等方面,均有建树,名震海内外。医愈数万之众,并曾成功地为中央领导人万里、罗瑞卿、王震、叶飞等几位同志治愈陈旧顽疾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不凡功绩已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和《福建名人大辞典》,并培训国内和欧美及东南亚各国数百名骨科高徒,为当地人民服务,其医术正在国内外日益发扬光大。林如高正骨技法海滨邹鲁之称的福州,人杰地灵,林家世代行医近二百年。传宗接代的正骨疗伤医术,到了先祖林达年这一代已声名远扬,人称“神医林达年”。林如高自幼聪明伶俐,悟性极高,深得其祖父真传,被誉为“小达年”。“秀才学医,如笼抓鸡”。在漫长的行医中,他将祖传的正骨手艺,以及配合疗伤的中草药禁方,在实践中去粗存精,运用中医学的原理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一套较完整独特的正骨疗伤中草药与技术体系,为祖国骨伤医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当代中骨伤十大名医之一。他行医八十多年,救治伤病患者数万人,被誉为杏林中一棵“不老松”。身怀绝技的林如高,在中医正骨的手法、固定、用药、练功等方面,既秉承传统又不断创新发展,提出了“望、闻、问、切、摸、比”六诊合参的整体观念和动静结合、内外兼用的辩证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正骨理论和手法——“林如高正骨技法”。林大夫正骨手法独特,动作熟练,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柔中有刚,创造了触摸、拔伸、持牵、按压、提托、推挤、摇转、反折、理筋等10法;他取杉木为外固定四肢骨折的小夹板,其吸附、通透、弹塑等性能均优于其他材质;他治疗骨伤的丹、膏、丸、散及酊剂配伍精当,疗效显著;他的练功三十六法,带有明显的少林拳风格,对促进断骨愈合和体力恢复,有显著疗效。他的一整套正骨理论和技艺深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在上述几方面均有独特的研究;在内服、外敷的用药上尤其有所特长;对肥大性脊柱炎、慢性骨髓炎、风湿性痹症、腰椎间盘突出等疑难症也有比较有效的疗法。林如高对正骨的基础——人体解剖学掌握很牢。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中做到“明确诊断,准确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与经济负担,并主张对疑难症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医为主,尽量避免病人受开刀之苦。为了帮助儿辈们掌握人体骨骼知识与认识中草药。早年在清明节前后,他常带下辈们上山观察“拾骨移葬”,并与祖传骨骼图谱对照、测量;碰上有骨折史的骸骨更是如获至宝,反复仔细观察,与正常骨头比较识记。使学医的儿孙们牢记人体身上206块骨头形状、大小、部位、长短比例全部印在脑海里。中草药有“上午是宝,下午是草”的说法,一年四季颜色不同,药效也殊,识别还有一定难度。他在自家后院特辟一块青草药圃作为帮助儿孙和门徒们识别中草药的基地。制作、应用中草药丹、膏、丸、散及酊剂,则是辅助“林如高正骨技法”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正骨疗效。对制作方法和操作规程要求很严格,对季节、气候、温度、火力、药物比例等严格要求也不例外。每当配制丹、膏、丸、散或酊剂时,总是手把手教导儿孙们牢牢掌握诀窍,使他们受益匪浅。外施药物以养血清源林老高超的医术名扬四海。许多海外乡亲以及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慕名求医。巴拿马货轮华裔船长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977年,在这一年多跑了美、法、西德等国的几家大医院求医,众口一词:“非开刀不可”,且有后遗症。残酷的现实使他难以接受。后求助林如高医治,内服外敷中草药,配合推拿及牵引法。只花42天痊愈康复,且不留“暗疾”。千恩万谢,表示要在他所能到达的海外口岸宣传神医林如高的精湛医术。林如高的高超之处还在于内外兼治、活血化瘀,不留后患。内治。林大夫视病情在各个不同阶段中发生、发展、变化、四季不同变化特点,采取攻下逐瘀、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通窍安神,接骨继损、舒筋活络、补益气血、补养肝肾等治疗方法。外治。林老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辩证施治外用药物。基本敷法有以下几种:一、敷法:用药散加水或茶、醋、蜜、油、酒等调成糊状,敷于患处,隔时换药,以达到活血祛瘀、舒筋接骨、消肿止痛之目的。二、掺敷法以及贴法、捻法、摩擦、熏洗、热熨、吹法等等。此外,还有练功疗法(又称功能锻炼),是加速愈合期、帮助肢体恢复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治疗骨折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骨伤某些部位(如腿股骨等)在“对位、愈合、练功”三部曲方面,是世界上治疗的“难题”。而林老却能化“难题”为神奇。在固定与活动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肢体的练功疗法,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使局部血管扩张,保证血液循环畅通,关节适当活动,避免骨膜粘连和关节囊挛缩,维持生理性压力,促进骨组织增生,加速骨折愈合,避免肌肉萎缩。临床上以早、中、后期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练功的方法。林老生前十分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他97岁高龄时,仍坚持练功、习掌,医治病人,并进行些适当的体力活动,所以他体格健壮,步履矫健,双目炯炯有神,眼睛不花,保持老壮心灵的精神气概。林如高,培育新人,让社会人成长林如高行医八十多年,始终牢记祖父林达年的教导:“医道万千,惟德最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并将此作为他一生行医济世的座右铭。报载:当今看病,收费奇贵无比。“很多医院将经济指标下达给科室,医生的收入与完成经济收入好坏挂钩。为了完成指标,某些医生不惜放宽手术的适应症,以牺牲病人的切身利益,来换取科室的最大经济利益”。追思医务人物时,人们一再怀念济众三馨的林如高大夫。人们深怀林老先生医术精湛卓绝,但很少知道他平时侍奉双亲十分孝顺,与人交往忠诚,见义勇为;出资济贫,常主动免费为不相识的患者疗伤,不但诊费分文不收,有时连药费都免了,还贴盘缠。林老,急患者之所急,想病家之所想。三更请,半夜行,或登山施治,或渡江抢救。病情如火,从不延误。医患关系,亲如家人。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里,高盖山巡山老伯不幸跌入山涧,断了腿骨,其孙下山请林老急诊。身患小恙的他二话没说,即冒雨上山,诊断老伯股骨开放性骨折,伤势危重,先作临时性处理,并亲自背老伯回家续治,过两个多月而愈。一年夏天,暴雨过后,山洪大发,江水猛涨,闽江某渡口无船,病家心急如焚,林老义无反顾,头顶药箱,冒险过江施救。当地群众感动万分,欢呼“平民医生来了”。尚干乡民林和尚,年仅六岁的小女儿林莹,不慎被石头砸断小腿胫腓骨,因无钱延误了治疗,导致外露骨头变黑,创口溃烂恶臭、高烧昏迷,奄奄一息。其父不忍心看女儿被伤痛折磨而死,就在夜深人静时,流着泪将女儿抱到江边打算扔掉。幸好巧遇渡口好心的艄公,劝他求助林如高救救小孩一命,说“如高伯技高人善,对穷苦人很好,不收钱也会治疗。”并陪他们前往介绍苦情,把已入睡的林如高唤醒了,他立即诊断后说:“你女儿伤很重,属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得住在我家。我替她免费治疗。现在,你先回去,过两个月来接她。”他视女孩为己出,悉心照料。两个月后,其父前往探视,女儿活蹦乱跳,喜得他连连跪地磕头叩拜,千恩万谢。大夫也连忙将他扶起说:“不用谢,不用谢!救人是我的本份!”临别时,大夫还送他一只大公鸡,让他为小女补养。公鸡,并不稀罕,原来它是家人特地饲养为大夫作大寿之用。大夫豁达大度,哈哈大笑:“生日没公鸡,捏只面鸡替代亦可,你们不是不爱吃鸡皮,面鸡既无皮又没骨,全是“精肉”,保证你们个个喜欢”。说得风风趣趣,全家人都逗乐了。一个人做一二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林如高的医德医风始终如一。郝治平(罗瑞卿夫人)在《一代神医林如高年谱》一书中写道:“在为瑞卿同志治疗中,我亲身感受到老人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罗总长特将拐杖送给林老作纪念,这使我十分感动。回到北京后,邓大姐代表周总理前来看望瑞卿同志。瑞卿同志当即向她汇报了治疗情况,交谈中,对林如高医师的医术和医德备加赞扬。周总理听邓大姐转述这个情况后,立即指示:“要给这位老中医做工作,把他的医疗经验整理出来,留给后代,为人民服务。”后来,瑞卿同志向福建的同志传达了总理的指示。福建的同志很重视,立即派人帮助林如高总结医疗经验,写出了《林如高正骨经验》一书,王震同志还为这本书题写了书名。林老生前致力于中医骨伤,并把八十多年行医积累的精湛医术,以及先祖林达年于1910年仙逝前把众多未曾传世的秘方、验方、丹、膏、散、丸的配制、行医记录等等传家禁方一并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无私奉献给社会。杏林世家祖传的秘方、验方和林如高提炼升华的临床丰富的经验很多。整理起来难度很大。省卫生厅先后选派了福建中医学院张安桢教授、王和鸣教授、陈新民等主任医师协助掌门人林子顺院长共同工作。先后整理了系统介绍林如高有关骨伤、固定、治疗、用药的《林如高正骨经验》;介绍养生及促进患者肢体机能恢复的《林如高练功三十六法》;收集秘方、验方162个,编成歌诀以便学习者记诵、理解和应用《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以及《林如高骨伤敷药法》、《林如高骨伤验方集》、《林如高骨伤临床经验》等七本著作。在从事编写过程中,林如高传人林子顺主任医师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还撰写出版了50多篇专业论文,有的著作荣获全国和省的奖励。为使林如高独特的正骨医术发扬光大,林子顺院长还先后举办了近20期正骨进修班,共培训600多名骨伤科医生(内海外进修生38名)。林如高在真诚授课的同时,还谆谆告诫门徒:“贪乃我戒,传授医术非为报酬,而是要你们在海外为中国人争气。”新加坡学员黄信勇医师特地用藏头诗颂扬林如高正骨医院:许多患者经林老治愈之后,为了感激林大夫救命之恩的无私奉献;崇敬林大夫悬壶济世的高超医术;表彰林大夫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纷纷赠送锦旗、横匾、镜框、感谢信、赋诗词。新加坡学生谢存灼主任医师还特地赠送一尊林如高的粉金塑像。许多中央和省市领导纷纷题词;患者赞誉林如高为“华佗后身”、“正骨圣手”、“活神仙”、“神医”……林如高98岁高龄谢世后,他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已由掌门人林子顺主任医师和家族28人全面继承。林子顺院长不负父望,在治疗骨折脱位、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腰腿痛、肩周炎、伤筋、陈伤疾患、风痹等疑难杂症有许多的绝招而闻名海内外。为使林如高穷尽医方奥妙之极,拯救百姓的生命,流行万年不埋没,施行百世而不衰朽,并进一步创新发扬光大。从1989年起,由幼承父训、俾志学医,随父行医的林子顺在福建、美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地成立林如高骨伤研究会,会员遍布国内外近200人。学会将林如高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