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1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2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3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4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义利观新探

一、义以生利的内涵儒家的正义和利益观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易·乾传·文言》中有“利者,义之和也”和“利物足以和义”之说。相同的话又见于《左传》襄公九年(前564年),是鲁襄公的祖母穆姜临死前所说的。其中前一句作“利,义之和也”,差一个字。因一般认为《文言》晚出,所以《春秋左传注》的作者杨伯峻说不是穆姜引《文言》,而是“《文言》作者袭用穆姜语”。“利者,义之和也”,朱熹解释为“使物各得其分,不相侵越”,“万物各得其分,便是利”(四库全书本《朱子七经语类·易四》)。这意思是说大家按义的要求行事可以得利,也就是说利产生于义。“利物足以和义”的意思则相反,是说万物各得其利则能和义,也就是说利能促进人们的好义思想。两句话合在一起就成为比较完整的义利关系论。北宋苏洵很赞成这两句话,他据此作《利者义之和论》(《嘉祐集》卷八),强调义、利缺一不可,两者必须结合,不能“徒义”(只讲义)或“徒利”(只讲利),认为“义利、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诸掌矣”。这种义利结合的思想,在古代不占重要地位,还受到朱熹的批评。他说苏洵这样说,是认为“义是苦物,恐人嫌,须着些利令甜”,苏洵的理论是“不知义之言”(同上)。《易》虽然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但正统儒家的义利观,并不强调“利物足以和义”的方面,而是偏重于“利者,义之和也”的一面。孔孟、程朱学派和王夫之等都是如此。“利者,义之和也”更明确的表述就是“义以生利”。其理论逻辑为:人们都按照义的要求行事,相互关系协调得好,能使社会稳定,在稳定的社会中各人都能得到和自己的社会地位相应的一分利益。社会稳定对统治者最有利,因此首先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但社会稳定也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所以“义以生利”的“利”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只是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所得的利益有多少不同而己。和“义以生利”同一类型的论点还有“义者,利之足(脚)也”,“废义则利不立”(《国语·晋语二》);“德义,利之本也”(《左传·僖公十二年》)等。“义以生利”之说首见于《国语·晋语一》。晋献公宠骊姬,要立其子奚齐,而废世子申生。大夫丕郑反对废世子,在反对的理由中提到“义以生利,利以丰民”。这是说义可以产生利,利可以使人民富足。丕郑希望晋国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不要打乱原来的世袭关系,以免造成社会的动乱,改变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献公听不进丕郑的话,逼死了世子申生,他死后果然晋国大乱。孔子也说过“义以生利”的话。公元前589年,卫、齐交战,卫国败,新筑大夫仲叔于奚率兵援救卫将孙良夫,击败齐军。事后卫国赏邑给仲叔于奚,仲叔辞邑,要求赏给曲悬、繁缨(表示诸侯身份的礼器),卫君同意了。主张正名的孔子听说后发了一套议论,指出对仲叔于奚宁可多赏一些邑,而不可以赏给他代表身份地位的器和名。他说:“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左传·成公二年》)名份是有关国家存亡的大节,存在着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义以生利”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先秦的“义以生利”的观点一直流传下来,表述方式变了,意思没有变。程朱学派仍持这一观点。北宋程颐说:“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四书集注·孟子·梁惠王上》)两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这里先看他的后一句话“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这是说人们用不着追求利,只要按仁义的要求做去,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利,这不就是“义以生利”吗?南宋朱熹也一样,他将义和利说成是一件事的头和尾,要求人们从头做起,认为从头做起自然可以得利,如说:“义利,只是个头尾。君子之于事,见得是合如此处,处得其宜,则自无不利矣。但只是理会个义,却不曾理会下面一截利。”(《朱子四书语类》卷一四《君子喻于义章》)这也是“义以生利。”但是“义以生利”只是从总体说的,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一定如此,用义来约束自己必然会有牺牲。清初王夫之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肯定“义以生利”的同时也提出修正意见。他说:“事得其宜则推之天下而可行,何不利之有哉?但在政教衰乱之世,则有义而不利者矣。”(《四书训义》卷八)前面一句话说的是“义以生利”,但补充说在乱世按义的要求去做也可能会对自己不利,是对“义以生利”说所作的一个修正。这修正还不彻底,事实上义对每一个人来说随时有不利的情况,不限于乱世。所以苏洵在《利者义之和论》中指出:“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这是说义对于每个人的利益都是有违背的,是“圣人”用来伤害天下人的工具。也就是说,义虽然适宜于社会,但对每个人来说又是有伤害的。正统儒家义利观的另一重要论点是“何必曰利”,由孟子首先提出。孟子见梁(魏)惠王,惠王问他的到来有什么有利于魏国的建议,被孟子批评了一通。孟子说诸侯、大夫、士庶人都从有利于自己考虑,“上下交征(取)利而国危矣”。治国必须讲仁义,因为讲仁人们不会遗其亲,讲义人们不会后其君,所以他强调:“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话实际上是说讲仁义对统治者有利,但是他却不肯说出这个“利”字。“何必曰利”是孟子的一贯思想,在《孟子·告子下》中再次记述了他的这一观点。孟子的“何必曰利”思想也为以后的儒家所继承。上引程颐的前一句话,“君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就是“何必曰利”的意思,和后一句话的“义以生利”正好成对。朱熹也主张“何必曰利”。他说:“君子只理会义,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小人只理会下一截利,更不理会上一截义。”(《朱子四书语类》卷一四《君子喻于义章》)王夫之亦是“何必曰利”的主张者,他甚至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谓之勤俭传家。庶民之所以为庶民者此也,此之谓禽兽。”(《俟解》)把勤俭传家的老百姓贬为禽兽,对求利行为的深恶痛绝溢于言表,这仍是“何必曰利”论的翻版。从以上可见,正统儒家所赞成的利不仅限于“义以生利”的利,对于不从义出发的利则主张“何必曰利”。笔者认为正统儒家的义利观可以概括为“义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八个字。这八个字代表了儒家义利的精髓。二、“取智于民,以利为利”从以上八个字,不难看出正统儒家是主张贵义贱利或重义轻利的。但有的学者不赞成这个结论,认为孔孟并不贱利或轻利,对此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孟子关心人民经济利益的言论更多,他的仁政思想就包含有减轻人民赋税负担,改善人民生活的内容。他指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养)妻子,乐岁(丰年)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批评齐宣王的“制民之产”,使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不仅如此,孟子实际上还承认人们的道德观念要建立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上述“制民之产”的两种情况,孟子分别指出了它们的不同后果:后一种情况的人民生活困难,救死而恐不足,根本没有闲功夫来“治礼义”;前一种情况的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然后督促他们向善,他们就容易听从。人们必须先能生存,然后才能接受道德教育。孟子又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上)“恒产”是固定的财产,“恒心”是人所常有的善心。“士”因为有道德目标,所以即使没有恒产,也能保持恒心。而一般百姓的保持恒心则以有一定的恒产为前提条件,没有恒产就不会有恒心,没有恒心就什么坏事都会干。这也说明人们的道德观念要建立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孟子还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这是说如果能使粮食多得像水火一样至足,人民很容易生活,他们就都会成为仁人。这些论断说明孟子是深深懂得物质利益的重要性的,没有利就不会有义,相当于上引《易·文言》中的“利物足以和义”的一方面意思。这些论断不是重利的表现吗,为什么说它贵义贱利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予以解释。第一,中国古人拿来和义相对的那种利,一般是指个人的私利,而不是所有的利。孟子把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作为统治者行仁政的表现,并没有将它归入利的范畴,而“何必曰利”的利则仅限于个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私利。他虽然要求统治者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但又提倡“何必曰利”,两者并不矛盾。我们不能用广义的利来解释孟子所说的利,因此虽然孔孟有利民的言论,他们仍然是贵义贱利的主张者,问题在于对“利”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第二,就孔孟的理论体系而言,确是贵义贱利的。孟子主张统治者行仁义,因为讲仁义可以巩固他们的统治。这本来也是一种利,但孟子却绝口不肯说出一个利”字来。这实际上反映了他的理论上的虚伪性。北宋的李觏看出了这一点,尖锐地指出:“孟子谓‘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其书数称汤、武将以七十里、百里而王天下,利岂小哉?”(《李觏集·原文》)商汤和周武王行仁义,以原来只分别占有70里和100里的土地而终为天下王,明明是大利所在,孟子却说要“何必曰利”,不是偏激吗?孟子当然不会不懂得统一天下是统治者最大的利益,但他的理论体系使他不能说出这个“利”字。这也是贵义贱利思想的表现。三、《史记货殖列传》第133页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伯。上述以“义以生利”和“何必曰利”为代表的正统儒家的义利观是精华还是糟粕?这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需要进行分析。许多传统思想,往往是精华和糟粕并存。而且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不仅如此,所谓精华和糟粕也不是绝对的,在这一时期看可能是精华,在另一时期看却可能是糟粕;或者从这个角度看是精华,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糟粕。例如崇俭思想,总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吧,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作用。虽然中国古代普遍主张崇俭,但是也有人曾对它进行了批判。明人陆楫认为节俭或许可使个人或一家免于贫穷,但对社会则有害。富人的奢侈可以为穷人增加谋生手段:“彼以粱肉奢,则耕者、庖者(厨师)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蒹葭堂杂著摘抄》)他认为奢侈能使富人的钱财流向穷人,起着“均天下而富之”的作用。到近代,谭嗣同、梁启超、严复都从发展资本主义的角度批判过崇俭思想。谭嗣同说崇俭会导致“人人俭而人人贫”(《仁学》)的后果。梁启超说崇俭是“上古不得已之陋俗”(《〈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严复说:“所贵乎俭者,俭将以有所养,俭将以有所生也。使不养不生,则财之蟊贼而已。”(《原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339页)在当今社会中,为了增加有效需求,经济学家对崇俭思想提出了批评,主张发展消费信贷,鼓励消费者花明天的钱。举这样的例子并不是要否定勤俭办企业的重要意义,而只是想说明即使像崇俭这样积极意义明显的古训也具有两重性,想说明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相对性,决不能简单化地判定这句话是精华,那句话是糟粕。对任何传统文化都要进行分析,吸取其中能对现实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的部分,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造,使其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中国正统儒家的义利观,无论“义以生利”还是“何必曰利”,都有其理论上的缺陷。前者否定了“利”的本源性,好像经济利益产生于政治、道德原则;后者否定了物质利益原则,束缚了人们的求利活动。这样好像全是糟粕,对今天已毫无积极作用可言。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义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又有值得肯定之处。撇开“利”的本源性这个理论问题,从一个社会的稳定性考虑,“义以生利”确是一个非常重要原则,这同现在说的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有相似之处。一个有秩序的社会,道德是必须的,没有道德约束的市场经济,只能把市场搞乱。从这个意义说我们今天仍应该提倡“义以生利”。“何必曰利”违反了物质利益原则,从这个角度看自然是应该否定的。但“何必曰利”本来就有特定的含义,在今天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将“何必曰利”的利限于违反政治、法律、道德原则而获取的不正当利益的限度内,则仍具有正确性。因此“义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在今天仍有它存在的价值。企业的经营以获利润为目标,自不能讳言利。但是“义以生利”应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原则。这里的“义”,是指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对外来说,有企业同国家、企业同社会、企业同企业、企业同消费者的关系等;对内来说,有企业管理者同工人,部门同部门,职工同职工的关系等。只有用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做到既对本企业有利,也对各有关方面有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不仅本企业能得到发展,社会也能减少矛盾,在稳定中求得不断进步。这就是“义以生利”在当今的表现。但是“义以生利”对多数企业来说可能还只是一种理想,并不一定能自觉地时时处处遵守。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只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