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 阿房宫赋六国论_第1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 阿房宫赋六国论_第2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 阿房宫赋六国论_第3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 阿房宫赋六国论_第4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 阿房宫赋六国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阿房宫赋六国论(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阿房宫赋/六国论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语句都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的一项是()

①檐牙高啄②蜂房水涡

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④烟横雾斜,焚椒兰也

⑤一肌一容,尽态极妍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⑦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⑧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A.①④⑥⑧B.②③⑤⑦C.②④⑤⑦D.④⑤⑥⑧

2.下列各句中与“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戍卒叫,函谷举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D.多于九土之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

B.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同时赐以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C.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意思是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出自《论语先进篇》。

D.《左传》和《史记》都有高超的叙事艺术。《左传》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史记》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

5.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6.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

8.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B.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C.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D.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论有两体,一曰史论,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B.《诗》: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后删定为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C.荀卿:即荀子,名况,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世人尊称为“卿”。曾游学于齐,三为祭酒,后赴楚国为兰陵令,著书终老于楚。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三代:文中的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摆出苏轼的观点,然后通过对秦国发展历史的分析,驳斥了苏说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证严密,逐层深入,是一篇典范的史论。

B.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

C.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

D.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所论的不可“趋时”,“中侈君张吾之宠”的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

②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三.默写(共2小题)

11.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他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4)《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句子是“,”。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古人对此也有非议,如苏洵就在《六国论》里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2)苏涧在《六国论》中用“”四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根源的一句是“”。

(4)苏洵在《六国论》中以“,”两句回忆了先辈开辟事业的艰辛。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阿房宫赋/六国论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语句都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的一项是()

①檐牙高啄②蜂房水涡

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④烟横雾斜,焚椒兰也

⑤一肌一容,尽态极妍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⑦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⑧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A.①④⑥⑧B.②③⑤⑦C.②④⑤⑦D.④⑤⑥⑧

①檐牙高啄:屋檐四角高高翘起,单看这翘起部分,像一些野兽(如野猪)的牙。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②蜂房水涡:比喻宫殿楼台的布局像蜜蜂的巢和水的漩涡曲折回旋,多且密。运用了比喻修辞。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这里也是运用比喻修辞。⑦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运用比喻修辞。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④⑤⑥⑧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D。

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下列各句中与“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戍卒叫,函谷举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例句:判断句,“也”表判断。译为:渭河的水里泛起了油腻,这是(嫔妃们)倒掉掉的脂水。

A.被动句,没有标志的被动句。译为:戍边的士兵首先起义,函谷关被攻占。

B.状语后置句,应为“使负栋之柱,于南亩之农夫多”。译为:使承载屋梁的大柱,比田野里劳作的农夫还多。

C.判断句,“也”表判断。译为:灭掉秦国的则秦国帝王。

D.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译为:不懂的断句,不明白的疑难问题。

故选:C。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式,这样的句式叫做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的形式。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如: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报任安书》)

这种句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施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施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5.用“为”引进施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示被动,构成“为……所……”式。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为……所……”是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施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施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3.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D.多于九土之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项“焉”:形容词词尾;句末语气词。

B项“而”:前一个“而”连接两个动作行为;后一“而”表修饰。

C项“夫”:前一个“夫”名词,…的人;后一个发语词。

D项的“于”都为介词“比”。

故选:D。

焉的用法

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不复出~.

2.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3.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

4.文言助词:又何戚~.

4.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

B.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同时赐以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C.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意思是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出自《论语先进篇》。

D.《左传》和《史记》都有高超的叙事艺术。《左传》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史记》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

D.《左传》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史记》叙事详备,写人生动。

故选:D。

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5.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例句名词做动词,礼遇。

A.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B.名词做动词,坚守道义;

C.名词做状语,向西;

D.名词做状语,每日。

故选:B。

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6.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A.“暴”同“曝”,冒着。

B.没有通假字。

C.“厌”同“餍”,满足。

D.“当”同“倘”,倘若。

故选:B。

判断通假字可以依据字音,求得本字。阅读文言文时,遇到某个字如果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便可从字音相同或相近方面去寻求本字。可以凭借字形,辨析通假。由于多数通假字字形相似,其中大多是用笔画少的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是否通假。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通假,因此,必须熟记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通假字。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

①强大的外援。⑤安稳地熟睡。⑦既然这样,那么。

②古义,是两个词,祖辈、父辈/今义,爷爷。③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表示另提一件事;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用在下文开头,为现代汉语所沿用。④古义:智慧和力量/今义:指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古义,它实际上/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也有实在,确实的意思。⑧古义,旧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故选:C。

古今异义的种类:

1词义的扩大。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的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6感彩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7名称说法的演变。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

8.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

①厌:满足;

②爱:吝惜/爱:爱惜;

③速:招致/速:招致,这里意译为“邀请”;

④殆:几乎/殆:危险;

⑤或:有的人/或:或许;

⑥却:使……退却。

故选:C。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B.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C.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D.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论:论有两体,一曰史论,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B.《诗》: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后删定为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C.荀卿:即荀子,名况,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世人尊称为“卿”。曾游学于齐,三为祭酒,后赴楚国为兰陵令,著书终老于楚。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三代:文中的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开门见山,摆出苏轼的观点,然后通过对秦国发展历史的分析,驳斥了苏说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证严密,逐层深入,是一篇典范的史论。

B.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

C.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

D.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所论的不可“趋时”,“中侈君张吾之宠”的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

②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

(1)这句话的含义是“小人做官,不要说他们的学问见识是错误肤浅的,就算学问见识很恰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国君做事,不合常理、不讲正义,在自己的家中痛心不已皱着眉头,却在朝堂之上夸耀、迎合君王以追求声誉”,可以先根据两个句末语气词“也”断开两处;排除C、D项;“甚当”是形容其“学识”,不能分开,排除B项。

故选:A。

(2)C.“荀子……法家代表人物”错误,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

故选:C。

(3)D.“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分析有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一节说“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意思是“实行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商鞅啊;舍弃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李斯啊”。

故选:D。

(4)①“不吾罪”,宾语前置句;“罪”,名词活用作动词,归罪、怪罪。“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介词结构后置。译文:明知他不讲正义却勉励他去做,认为/觉得天下人将原谅我对国君这样是无可奈何的,因而不会怪罪我。

②“且夫”,句首发语词。“小人”,古今异义。“易”,改变。译文:况且小人虽然明知世道将会出现混乱,然而终究不因此而改变眼前的富贵,而因为富贵的考虑,招致/带来天下的混乱。

解析:

(1)A

(2)C

(3)D

(4)①明知他不讲正义却勉励他去做,认为/觉得天下人将原谅我对国君这样是无可奈何的,因而不会怪罪我。

②况且小人虽然明知世道将会出现混乱,然而终究不因此而改变眼前的富贵,而因为富贵的考虑,招致天下的混乱。

苏东坡说李斯用荀子的学问扰乱天下,这是不对的。秦朝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来侍奉秦国。

在秦国的中期,秦孝公即位,得到了商鞅并任用了他。商鞅教秦孝公烧了《诗经》《尚书》,明确法家治国理念,设置藏奸不告之罪和连坐之罪,并且禁止他国来游以求仕进的人。凭借秦国的便利地形,采用他的治国方法,富强了几代,兼并了诸侯,一直到秦始皇。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令罢了,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便利,更加促成了秦朝的混乱,然而假使李斯不说已有法令的便利,秦始皇本来就会自己去做而不厌倦。为什么呢?秦朝满足于刻薄寡恩并觉得严峻的刑法带来方便已经很久了,这之后世便习以为常,不知其弊了。李斯猜测验探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除了这不足以投合那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因此他完全舍弃了自己的老师荀子的学说,而实施了商秩的学说;扫除去掉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先王的仁政,而所有一切都取自恣意妄为来实施统治,焚烧《诗》《书》,坑杀有学问的人,毁灭三代的仁政之治而崇尚督察之法来责罚众人,李斯不是实行他的学说啊,不过是趋奉现时的主子罢了。假若他所经历正好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的治国之法将不会出自于商鞅之法,这不是因为他要做仁爱之事,也是因为他趋奉现时的主子罢了。

君子做官,升官不遮蔽有才能的人;小人做官,不要说他们的学问见识是错误肤浅的,就算学问见识很恰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国君做事,不合常理、不讲正义,在自己的家中痛心不已皱着眉头,却在朝堂之上夸耀、迎合君王以追求声誉,明知他不讲正义却勉励他去做,认为天下人将原谅我对国君这样是无可奈何的,而不会怪罪我;明知他将失去国家而去做的,是认为轮到我自己或许可以免于惩罚啊。况且小人虽然明知世道将会出现混乱,然而终究不因此而改变眼前的富贵,而因为富贵的考虑,招致天下的混乱,本来就有终身安享富贵欢乐,而将祸患留给后人,他自己却安闲得像没有制造祸患一样的人。唉!秦朝还没有灭亡李斯先遭受五刑灭了三族,这是上天要诛杀恶人,也有一定的时候并且是报应可靠的啊!

况且人有做善事从别人那里接受教诲的,没听说做坏事也一定要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荀子称颂先王并且赞扬儒学治世的功效,虽然其中有所偏失,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太平社会的关键。而苏轼把李斯的祸患怪罪到荀卿,不是(离真相)太远了吗?实行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商鞅啊;舍弃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李斯啊。商君禁止游学世族的游历,而李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他们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同的治国方略,然而最终做法与商鞅相同,难道那还是他本来的心志吗!宋代的时候,王安石用平生所学,设置熙宁新法,他之后章敦、曾布、张商英、蔡京这些人,何尝学习的是王安石的学说呢?因而认为王安石的新政促使了宋朝的灭亡,这和李斯的事情很类似,世人说法家和权术的理论足以使别人的国家灭亡,本来也是。我认为做臣子的善于探察他国君的隐情,一切全部从满足君王的喜好做事的人,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啊!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1)“年虽少”“有奇才”意思是年纪虽轻,但有奇才,中间应该断开,排除A;

“而听之”与前文联系紧密,不应在“而”前断开,排除D;

“听用”是一个完整词组,“鞅”作“听用”的宾语,应在“鞅”后断开,排除C;

整句译为:刚好碰上公叔座生病,魏惠王亲自前往问候病症,公叔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奇异的才能,希望大王能发动全国上下听从他。如果大王不打算听从任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要让他离开国境。”

故选:B;

(2)B.错误;“汤武”是指“商汤”与“周武王”;这两位国王一灭夏桀,一灭商纣,是以讨伐暴君建立仁政而出名;

(3)C.“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原文“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可见太子犯法时不能给太子施加刑罚,是给太子太傅公子虔和老师公孙贾施加的刑罚;

(4)①苟:如果;强:使……强盛;法:效法;故:旧制度;利:使……得利;循:依照,遵守;礼:旧制度;

整句译为: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②行于民:介词结构后置,于民行,在民间实行;期年:满一年;之:到,去;言:诉说;初令:新法令;以千数:数以千计;

整句译为: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解析:

(1)B;

(2)B;

(3)C;

(4)①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②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说:“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右随侍人员,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公叔座死后,卫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访求贤能之人,将要重振秦穆公的大业,向东收复被侵略的土地,于是就向西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秦孝公和他谈论了好几天也不厌倦,景监说:“你凭借什么中我们君王的意?我们君王实在很欢喜啊!”卫鞅说:“我把使国家强大的办法说给君王,君王对此十分高兴罢了。”秦孝公任用卫鞅之后,卫鞅想要变法,害怕天下人议论反对自己,卫鞅说:“怀疑自己行为就不会获得名声,怀疑行事就不会获得功劳。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秦孝公说:“好。”“治理国家不是同一种方法,使国家便利不能一味效仿古代,所以商汤与周武王不遵守古法而成为过往,夏朝与殷商因不改变旧制而灭亡。违反古法的人不能够责备,而遵守旧制的人也不值得称赞。”秦孝公说:“好。”就任命卫鞅为左庶长,最终定下变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法律不能施行,是从上层触犯法律(而不能得到法律的制裁)开始的。”将要制裁太子。太子,是君王的儿子,不能够施加刑法。于是就给太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