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国通史试题B及答案_第1页
12中国通史试题B及答案_第2页
12中国通史试题B及答案_第3页
12中国通史试题B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通史试题B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奴隶制鼎盛时期是(

D

A、春秋

B、商朝

C、夏朝

D、西周2.南朝时在数学方面为世界科学作出伟大贡献的数学家是(

C

)。

A、商高

B、张衡

C、祖冲之

D、郭守敬3.唐期科举中最受重视,容易取得做官资格的是(

C

)。

A、秀才科

B、明统科

C、进士科

D、明法科4北宋前期出现“交子”的地区是(

C

)。A、浙江

B、河南

C、四川

D、江苏5.我国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对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

B

)。

A、《农桑辑要》

B、《农书》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6.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C

)。

A、抵抗东胡

B、扬名后世

C、防御匈奴

D、炫耀强大7.从汉武帝开始,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

C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8.《九章算术》成书于(D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9.北朝末年,(

B

)统一了中国北方。

A、北齐

B、北周

C、东魏

D、西魏10.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的皇帝是(

C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1.1866年在福州创立船政学堂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C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胡林翼12.

翻译《天演论》,阐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的维新派人士是(

C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刘光第13.辛亥革命时期,曾写作《警世钟》、《猛回头》的革命家是:(

A

)A.陈天华

B.廖仲恺

C.胡汉民

D.黄兴14.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是在(C

)A.1911年

B.1913年

C.1915年

D.1919年15.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16.抗战时期在缅甸抗击日军,为国损躯的中国远征军师长是(

D

)A.史迪威

B.张自忠

C.佟麟阁D.戴安澜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任命周恩来为:(C)A.内阁总理

B.国务总理

C.政务院总理

D.国务院总理18.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新式炸弹是(A)A.原子弹

B.氢弹

C.中子弹

D.洲际导弹19.1966年8月初,给清华附中红卫兵复信,对他们的行动表示热烈支持的是(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伯达

D.张春桥20.1986年6月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教育的重要法规是(B)A.《教师法》

B.《义务教育法》C.《高等教育法》

D.《中等教育法》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甲骨文2.张骞通西域3.虎门硝烟4.百日维新5.改土归流1.商代的文字。现在已发现的商代的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又因内容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2.西汉武帝时,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及其副使先后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把这些国家的情况介绍到国内,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3.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烟贩走私输入中国的鸦片迅速递增,烟毒泛滥成灾,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祸害。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后,采取各种措施收缴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率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收缴获的2万多箱,共200多万斤鸦片全部当众销毁。此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开端.4.1898年6月,光绪帝在维新派帮助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戊戌维新运动至此达到高潮。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颁布了新政诏书和谕旨100多道,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等各方面的改革。这些新政措施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发展资本主义和挽救国家危亡的强烈愿望。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百日维新结束。5.明清时代在少数民族废除世袭土司,改为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元、明、清时,在云贵、两广地区推行由少数民族首领世袭的土司治理地方的制度。明政府在平定一些地区的土司叛乱后,把土司废掉,改为“流官”,称为“改土归流”。清雍正时,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积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归流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同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由于土司的反抗以及封建官吏的粗暴蛮横,也出现过流血事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答:(1)建立“中朝”,做为决策机构,由皇帝身边的较低的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2)设置“刺史”,以监察地方。(3)颁行《推恩令》和《附益法》,用众建列侯的办法分割诸侯王国的疆土,不许诸侯王招纳宾客,限制诸侯王政治势力的发展。(4)严刑峻法,重用酷吏。2.略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答:(1)整顿吏治,始班俸禄,惩治贪污。(2)实行均田制。(3)实行三长制,以其作为代替宗主督护制的基层政治制度。(4)实行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5)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的统治。(6)改易习俗。改穿汉服,在朝廷上使用汉语,以洛阳为籍贯,重定门第等级。3.析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英《南京条约》在1842年8月29日签订(亦称《江宁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共有十三款,主要内容是:(1)五口通商。准先英国人及家眷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并允许英人在五口地区贸易通商。(2)割让香港。自此以后,香港成了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军事和商业基地。(3)勒索赔款。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二千一百万元。(4)关税协定。中国海关如要增减进出口货物税率,需经双方同意。(5)废除公行。英国商人可以通商口岸与中国商人进行自由贸易。4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者。(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3)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道路。(5)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四、论述题(20分)略述“百家争鸣”发生的社会背景、主要派别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答:(1)社会背景:

①文化教育开始普及于民间。

②人们对于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各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愿望和要求。这是产生“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

③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并“皆有所长,时有所用”,成为各阶级在思想上的代言人。而各国的封建君主对各家亦是“兼而礼之”。由于不主一家,并允许各家之间展开相互的批判和论战,便出现了“百家急鸣”的局面。

④礼贤下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使各个学派有了发展的机遇。

(2)当时主要的派别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

儒家:春秋时代表人物是孔子,其主要言论被弟子辑录成《论语》一书。战国时代表人物为孟子,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孟子》一书中,荀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