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制度立法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制度立法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制度立法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制度立法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制度立法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制度立法问题研究目录TOC\o"1-2"\h\u27584摘要: 125768一、劳动者休息权的概念考察及重要性分析 123809(一)劳动者休息权的概念考察 226167(二)劳动者休息权的内容分类 224964(三)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要意义 38635二、劳动者休息权受到侵害的类型归纳 49713(一)直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431028(二)间接影响劳动者行使休息权 55226三、我国劳动者休息权保障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69658(一)劳动者休息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68999(二)劳动者休息权相关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718486四、劳动者休息权保障制度的现实实施困境 811442(一)政府监察角色缺失 816687(二)企业违法成本较低 918198(三)劳动者维权途径不完善 94023五、完善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的思考 1031111(一)细化劳动法法律条文 1014579(二)建立系统的网格化劳动监察模式 1127722(三)完善劳动者休息权权利救济途径 121252参考文献 12摘要:休息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对于劳动者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侵害劳动者合法休息权的事件大量出现,给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且该现象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的现象在该行业中频繁出现,本文拟聚焦于互联网经济,以互联网劳动者为研究对象,对劳动者休息权保障制度进行研究。结合互联网劳动者的工作现状,从直接侵害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出发,归纳劳动者休息权受到侵害的类型;梳理国家、部门和地方对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律规定,阐述劳动者休息权保障的立法现状,深入探究立法存在的三个问题:立法过于原则化,惩罚手段过于柔性,法律法规杂糅,并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根据劳动者休息权保障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从政府监察角色、企业违法成本、劳动者休息权救济途径三个方向探索,阐明劳动法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综合以上研究,提出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制度的思考,希望能从细化劳动法法律条文、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和完善劳动者休息权救济方式三个维度出发,加强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护,在社会上形成保护劳动者休息权的共识。关键词:劳动者休息权,身心健康,互联网行业,立法现状,现实困境,监管力度,救济方式一、劳动者休息权的概念考察及重要性分析(一)劳动者休息权的概念考察劳动者休息权这一概念诞生于职业劳动社会化的19世纪,当时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产业革命需要大量劳动力,许多工人进入到工厂。资本家为获取更多利润,在雇佣关系里对劳动力进行剥削和压榨,如工人职业病大量出现、廉价雇佣童工和女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等导致工伤事故频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雇佣关系更加紧张,侵犯工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激增,引发了工人强烈的反抗和斗争。在压迫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工人们纷纷联合起来,他们要求提高劳动收入、设置合理的劳动时间,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待遇。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各界力量也积极加入,站在资本家的对立面,支持工人合理维权。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利益与社会情势的比较,迫于当时的环境,开始立法以回应工人诉求,确定劳动者休息时间。随着几个世纪的发展,休息权发展地更为全面。劳动者休息权由工人运动发起和推进,它的生产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进程,劳动者休息权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各国的认同和接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休息权是公民不能放弃的基本权利,《法学词典》对此进行概念阐述,认为休息权是劳动者休养的权利,宗旨在于让劳动者解除疲乏,在耗尽心力的工作后能恢复和发展精力法学词典编辑委员会:《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我国法学理论对该权利也有相应解释,学者们对休息权概念和范围的认识大多一致,常把宪法中有关休息权的条文作为该权利的定义蓝寿荣.论我国宪法休息权的解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45-57.,宪法第4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权,认为国家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发展相应设施,规定工时休假制度。综上,劳动者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基于法律条文,或按照劳动合同所约定的,享有的休息休养权利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8.,有利于劳动者恢复精神状态,在繁忙工作之余进行自我提神。法学词典编辑委员会:《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蓝寿荣.论我国宪法休息权的解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45-57.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8.(二)劳动者休息权的内容分类我们普遍意义讨论的劳动者的休息权,指休整权、休假权、休养权和安宁权,这四项表现形式涵盖了劳动者休息权的主要内容张志伟张志伟.劳动者休息权之检视[J].江西社会科学,2010(11):245-249.休整权是基于保持生理机能健康提出的权利,劳动者工作需要聚精会神,在压力极大的状态下持续工作后,大脑和身体的精力都面临着疲乏的状态,为了保证个人的健康,劳动者应进行歇息,调整精神状态,这是最基本的对身体健康的保护,也是休息权的底线;休假权指劳动者在持续进行体力与脑力劳动后,应当享有合理的休息时间,这是对持续紧张工作生活的解放,能够给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洗礼和放松,对于劳动者身体状况的调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休养权是指劳动者享受闲暇时光的权利,享受该权利的方式由劳动者自主决定,在休假无需进行其他安排;安宁权是指劳动者的休息和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干涉和骚扰的权利,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由于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也要求处理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安宁权像一个易碎的玻璃杯,极容易受到侵犯。(三)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要意义休息权与劳动权是劳动者的天然权利,两个权利彼此对应,互为支撑;劳动者进行繁重工作后,就应当拥有足够休息时间;劳动者恢复生理心理的正常状态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大有裨益。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劳动者的休息权的人权意义主要包含人格尊严和自由价值两个方面邹琴丽.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9.。人格尊严是劳动者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劳动力的前提是人,而非永不停歇的机器。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产品,促使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社会生产方式得到发展,应当享有休息权,在繁重的工作过后有充足的休息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事情,它对于劳动者疲乏身体的修复和受伤心灵的呵护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能够使得劳动者恢复精力,积极投入到后续工作中。自由价值体现在劳动者自身的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方面,如果不能够保障劳动者充分的休息权,导致劳动者只能囿于当前工作,没有余力进行个人提升,自由价值得不到释放,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多副作用。学者黎建飞对此提出观点,认为劳动者每周依法享有休息权,每年享有带薪休假权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44.,这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劳动者不得放弃;关怀先生在阐述我国公民的劳动权时提出“休息权得到了保证,就能使劳动者得到健康和体力的恢复关怀.论我国公民的劳动权[J].政法研究,1959(4):7.”,说明休息权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当代人权保障制度》一书邹琴丽.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9.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44.关怀.论我国公民的劳动权[J].政法研究,1959(4):7.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59.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不仅需要劳动者的加入,更需要有热情有创造力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入,若不能保障休息权,让劳动者在超负荷的状态下进行工作,会导致劳动者工作后续发展缺乏动力,经济发展会陷入疲乏,难以进行良性循环。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有助于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完善,能提高劳动者的幸福感。二、劳动者休息权受到侵害的类型归纳劳动者休息权受到侵害的现象繁多,如996工作制、对如厕自由进行限制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是大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劳动者受到侵害的现象在互联网行业比较普遍,本部分拟聚焦互联网,从直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和间接影响劳动者行使休息权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劳动者休息权受到侵害的方式进行归纳。(一)直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直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式在互联网行业并不少见,企业一般通过公司规章制度、人事决议等强制要求劳动者放弃休息时间。2016年,58同城发布通知,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该工作制属于强制性要求,非员工自愿,且不能请假,亦没有补贴和相应加班费,员工原有的工作待遇不变,但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2019年1月,一家名为“杭州有赞科技”的公司从制度层面直接要求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外进行工作;2019年3月,一份加班严重的互联网公司名单在网上疯传,揭露了互联网行业中的加班现状,其中列出了超长工作制度的用人单位,华为等数十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均在名单中新浪财经:《程序员们揭露"996ICU"互联网公司:华为阿里等上榜》,09:32,访问日期:2021年3月22日,15:30.。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实行996工作制的公司并不是个例,而是互联网行业的常态,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996工作制意味着职工每周至少需要上72个小时的班,而新浪财经:《程序员们揭露"996ICU"互联网公司:华为阿里等上榜》,09:32,访问日期:2021年3月22日,15:30.除了设置996工作制明目张胆地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部分互联网企业还通过限制劳动者如厕来侵犯劳动者的休整权,要求劳动者减少如厕次数,缩短如厕时间。“人物”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互联网大厂的厕所难题》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经济微观察:《互联网大厂的厕所难题|百家故事》,/s?id=1683131537620242604,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经济微观察:《互联网大厂的厕所难题|百家故事》,/s?id=1683131537620242604,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访问时间:2021年3月22日,23:40.[美]朱莉·霍兰(JulieHoran),译者许世鹏,《厕神:厕所的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04,第5页。(二)间接影响劳动者行使休息权间接影响劳动者行使休息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塑造加班企业文化,通过加班文化、奋斗文化等让劳动者处于高压的氛围中,迫使劳动者不得不跟随大流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2010年8月,华为被爆出要求员工签署《奋斗者协议》事件新浪新闻中心:《“奋斗者协议”散发出剥夺的味道》,新浪新闻中心:《“奋斗者协议”散发出剥夺的味道》,/,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8日,访问时间:2021年4月29日,19:13.奋斗文化以奋斗为名,但实质却是加班文化,它通过渲染办公室加班气氛、强调企业狼性文化等方式,间接影响劳动者行使休息权。劳动者受到加班文化的压迫,不能自由地享受原本属于自己的休息权,非自愿延长工作时间,在本该休息的时间进行加班,这是不符合常规的,且《奋斗者协议》中的某些条款存在较大问题,已然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企业不能直接通知无故加班;《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三、我国劳动者休息权保障的立法现状与问题(一)劳动者休息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休息权是一项最为基础的人权,《世界人权宣言》中表明人作为自由的生命个体,享受休息的权利,宣言要求合理控制工作时间范围,让劳动者能够进行休息;《InternationalCovenantonEconomic,SocialandCulturalRights》国际条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颁布单位:联合国大会,1966年12月16日颁布。国际条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颁布单位:联合国大会,1966年12月16日颁布。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者拥有休息权,根本大法确定了休息权的重要地位;《劳动法》第3条将休息权作为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确认。劳动法第四章细化休息权规定,用十个条文罗列有关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加强对劳动者保护。《劳动合同法》第3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工作任务时,需要履行合理安排工作的义务,不强迫职工加班;若劳动者发生纠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为了实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让劳动者享有对休息时间的支配权,国务院制定详细的法规文件,让《劳动法》发挥实际作用。如《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规条例,对保障职工休息权的规定作了侧面补充,提供了更加具体的量化标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国务院主管劳动事务的部门,出台了有关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及工资支付规定等,明确规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报酬的计算方式。法律保障劳动者休息权,规定政府履行监察责任,国务院2004年通过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下文简称监察条例),对于政府的监察角色做了定位,规定日常巡视检查、审查企业材料等监察方式。为了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法规,如《北京市职工休假条例》、《上海职工年休假实施细则》、《江苏省国民休纲要》、《西藏省带薪年休假实施细则》及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等,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均对职工休假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意见,体现了各地对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视。(二)劳动者休息权相关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1.劳动法立法内容偏向原则化劳动法立法内容偏向原则化,实施过程中不能细化,难以从现实情况中保障职工对休息时间的支配权。以劳动法第36条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法条采用八小时工作制,对职工工作时间进行明晰,但该条文过于简单概括,工作时间没有确定的区间,工作内容也未做具体内容区分,工作地点未进行限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劳动法视角内的工作时间,意为劳动者为履行所承担的劳动义务所花费的珍贵时间林雪贞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192.。近年来,由于即时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劳动者在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仍然被要求处理公司的相关事务,工作消息的侵扰跨越了工作时间和工作空间的界限,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使得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界限变得模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推进,为了释放市场经济活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制定劳动定额标准的部门退出历史舞台,企业有了更大的决定权。然而企业本身并没有科学的决策部门来划定劳动者的工作量,企业管理者可以凭借其主观想法进行工作安排,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给劳动者安排大量工作任务。这些任务需要劳动者付出更多时间,不仅在工作日中需延长工作时间,而且在劳动者休息时,企业仍然能将工作任务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分配到劳动者手中。通讯手段拉进了劳动者与工作的距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之间沟通协作的效率,但是也为企业侵犯劳动者休息权提供了便利手段,使得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安宁权,林雪贞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192.2.惩罚手段过于柔性劳动法第十二章规定了企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并明确企业违法后的具体惩罚方式。劳动法第8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若用人单位违规,行政机关有权责令用人单位进行整改;劳动法第9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和劳保监察条例第2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本文简称劳保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3.法律法规琐碎复杂除劳动法外,许多法律法规文件也对休息权作了补充和细化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劳保监察条例、节假日放假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及婚假探亲假规定等诸多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者休息权保障制度。法律法规虽数量较多,但也繁琐复杂,在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适应困难的问题:一是法律文件过多,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须知悉的法律法规较多,容易产生疏漏,造成违规;二是法律、法规或规章对于同一情况会有重复规定,对休息权保障制度的建设进行重复劳动,不仅浪费修订法律法规的资源和精力,还会加大企业和劳动者了解相关规定的难度,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对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不利于相关条例的推广。四、劳动者休息权保障制度的现实实施困境(一)政府监察角色缺失法律的生命在于施行,监督法律的实施才能保障法的尊严,在劳动者休息权被随意侵犯的过程中,政府监察角色缺位是不能忽视的原因。在《论法的精神》这一本著作中,孟德斯鸠表明自己的观点:一种权力是国家意志,而另一种权力对该意志进行执行。无论是法学理论中还是现实社会里,要想使一项国家意志得意实现,离不开意志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或者执法机关。要想使劳动法落到实处,离不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近年来劳动者休息权屡屡被侵犯,政府监察角色缺失是不能忽视的原因。在上文的法律梳理中曾提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察形式,主要通过日常巡查、审查企业材料和处理劳动者投诉进行监察。然而监察条例本身存在缺失,虽规定了监察形式,但如何履行、履行手段、履行时间均没有具体的条文,有学者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劳动行政部门的监察范围最为宽泛,会影响执法职能的有效发挥赵红梅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基于劳动行政法规视角的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4):32.赵红梅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基于劳动行政法规视角的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4):32.首先,法律虽然规定了日常巡视,但日常巡视的频率并未明确,巡视的方式也无具体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并无组织,若要进行日常巡视,还须重新规划巡视团队,部署巡视方案,须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并且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工作联系经常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进行,若强制了解线上加班情况,又会涉及劳动者个人隐私,因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于线上布置任务的情况常常难以监督察觉,日常巡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的方式也存在问题,书面材料反映的事实往往有限,用人单位并不会主动上报自己存在加班加点的情况,报送书面材料进行监督的方式很容易沦为虚设。最后,劳动者维权意识较弱,害怕失去工作,并不敢直接投诉举报,依靠劳动者举报的形式不太现实。以上现实困境导致监察手段流于形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缺乏主动性,因此监察角色常常缺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二)企业违法成本较低监察条例赋予劳动保障部门处罚权,但是劳动者休息权侵权的事件仍然高发,因为法律虽规定了执法部门和具体的处罚方式,但处罚力度较小,仅采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及小额罚款的方式《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企业违法成本较低,并不能切实改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企业是逐利的,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在面对利益时通常会选择牺牲劳动者的休息时间来创造更大的利润,比起优化组织结构、改革公司制度、发展高新技术等见效慢的手段,要求劳动者加班来创造利润无疑时更直接快速的,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企业单位时间生产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因此当违法成本较低时,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较小,企业就会为追逐经济效益而不断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劳动者维权途径不完善我国有关劳动者的权利救济途径主要是调解、仲裁、诉讼三种,由于法律的规定和长期司法实务形成的现状,我国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办法不是三条道路并行,而是单轨制。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学者认为,这是“以仲裁机构的半官方性代替仲裁机构民间性,以参与仲裁的强制性代替参与仲裁的自愿性”王全兴,侯玲玲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J]中国劳动,2002,(8):14.,没有尊重劳动者的自由意志,并且维权过程较长,增加了劳动者维权所需的时间和精神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王全兴,侯玲玲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J]中国劳动,2002,(8):14.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是合乎法律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辅助原则是及时有效处理原则理,因此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并没有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而是采取调解、仲裁、诉讼多种解决方式,促进劳动争议在耗费时间较少的情况下解决。但是该方式并非并行解决制度,而是实行仲裁前置程序,采用单轨体制,即劳动者若想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经过仲裁阶段,这不免会造成社会资源和当事人精力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劳动者维权。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表面上看,劳动关系是基于意思自治而产生的劳动关系,在签订劳动合同和进行工作安排是也应该是协商进行的,两者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是转向实质地位,企业付给劳动者薪资,而劳动者接受企业的管理和安排。在劳动关系中,企业和劳动者是隶属雇佣关系,表现形式是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的,这样的关系在本质上就使得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不同的地位,优势不对等,劳动者谈判力量较弱,即使意识到自身权益被侵犯,复杂的权利救济过程也会影响其维权。五、完善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的思考(一)细化劳动法法律条文劳动法立法过于原则化,缺乏统一的细节,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基于自己对劳动法的理解把越界行为合理化,在安排劳动者工作任务时更加主观随意,为了企业当前效益最大化,不断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立法层面对劳动法相关法律条文进行细化就显得很有必要。第一,严格区分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明确划分工作时间的起始点和结束点。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劳动者与工作的距离越发近,很多工作任务在休息时间内被通过通讯工具发布到劳动者手中,导致其在离开工位后还要处理工作任务,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出现了许多模糊的空间,严重干扰其休息时间的安排,所以法律条文应当采用二分法严格划分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禁止用人单位跨越休息时间界限侵扰劳动者。我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但未确定8小时工作制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如何计时同样付之阙如赖力静反思与完善我国工作日休息时间的法律保护赖力静反思与完善我国工作日休息时间的法律保护[J]湖北大学学报,2015,(3):127.第二,加强对违规公司的惩处力度,使企业违法成本处于较高值。企业在利益的对比中,由于逐利的本性,通常会选择提高经济效益而罔顾劳动者休息权,要求劳动者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间,当处罚力度较小,企业违法成本处于较低值时,侵犯员工休息权现象上升趋势明显,所以应当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可采取提高罚款金额或责令停业整改的手段,严重的则通过刑事手段加以制裁,只有让企业感受到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带来的风险大于所获利益,企业才会对这一情况加以收敛,在风险对比后主动选择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第三,统一立法规定,谨慎出台法律法规。立法部门、政府部门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出台法律法规时应当谨慎,不以量的增加代替质的提升。对于劳动者休息权中遇到的问题,应该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在听取专家意见和结合当前有关规定后,再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商议方案,并严格制定法律条文,不对同一问题重复出台多份文件给劳动者及用人单位造成适用困扰。法律法规制定部门应在立法层面达成共识,统一制定法律法规,使出台的文件覆盖面全、适用性强、便于公众参考和遵守,减少公众了解法律法规的难度。(二)建立系统的网格化劳动监察模式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愈演愈烈,劳动法中保护劳动者休息权的条款未能切实履行,国家监管部门缺位是不能忽视的原因。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为追求经济效益,很难做到自我监督,我国现如今工会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又处于薄弱状态,无法靠工会起监督作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监管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应当加强对侵犯劳动者休息权行为的监管力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在监管时间和监管空间上进行划分,建立系统的网格化劳动监察模式,对企业进行监管。在监管时间安排上,可以采取定期查访和随机抽查的方式相结合的手段,由监察部门定期对企业进行查访,了解劳动者上班状况和企业基本活动,选择合适时间随机进入企业进行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调查,全方位地监管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加班情况,以便及时监管到企业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的现象。在监管空间的划分上可以参照社区安全网格管理模式,设立负责人制度。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空间、街区或技术园区的企业进行网格划分,配备负责人进行网格化管理,劳动者能找到负责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负责人也可以进行日常走访,了解企业是否会通过通讯软件加派工作给劳动者,及时监督企业状况,化被动为主动,加强对企业的监察。(三)完善劳动者休息权权利救济途径当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单轨制形式,该处理机制采用仲裁前置程序,与一般权利救济途径不同,单轨递进,不支持自由选择。这会使得劳动者维权不易,所耗费成本较高,劳动者权利救济途径不通畅。为切实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疏通劳动者维权道路,国家应当丰富和完善劳动者休息权的权利救济途径,尊重劳动者自由意志,给予劳动者选择救济模式的自由。在劳动者维权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与员工之间所产生的劳动争议的现实情况,给予劳动者自主选择仲裁或是诉讼的的权利。若争议情况复杂,只有法院具有查明案情的条件,则双方可以不用仲裁,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若争议情况较为简单直接,则可以选择通过仲裁庭进行仲裁。通过起诉和仲裁分流的做法,能从根本上解决了重复劳动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刘小鹏浅谈确立裁审分离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新视点2002,(11):67-70.,有利于即使解决劳动争议。为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权益,还应当对仲裁制度进行细化,优化流程,使得仲裁时间相对短,流程简洁,让劳动者可以减少时间精力的投入,能够积极维权;并且在仲裁结束后,应该加强仲裁庭的执行力度,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督仲裁决定的执行情况刘小鹏浅谈确立裁审分离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新视点2002,(11):67-70.在完善劳动者权利救济途径以外,政府也应加强保护劳动者休息权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树立正确健康的企业文化,在日常的工作中给劳动者安排合理的工作任务,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促进劳工关系正常发展,倡导社会关注劳动者身心发展,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劳动的社会风尚,让保护劳动者合法休息权成为社会共识。参考文献学术著作类[1]法学词典编辑委员会:《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2]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莫纪宏:《人权法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4]王全兴:《劳动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5]徐智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6]薛长礼:《劳动权论》,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7]郑尚元,李海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周贤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期刊文献类[1]班小辉反思996工作制:我国工作时间基准的强制性与弹性化问题[J]时代法学,2019,12.(6):33.[2]陈慧妮,黄镇.劳动者休息权侵权行为之认定——基于168份判决文书的研究[J].学术探索,2018(06):83-91.[3]陈雅莉.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20(29):108-110.[4]董保华.规范劳动者维权行动的制度选择[J].法治研究,2012,(1):26-32.[5]关怀.论我国公民的劳动权[J].政法研究,1959(4):7.[6]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59[7]赖力静.反思与完善我国工作日休息时间的法律保护[J]湖北大学学报,2015,(3):127.[8]蓝寿荣.论我国宪法休息权的解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45-57.[9]蓝寿荣.休息何以成为权利——劳动者休息权的属性与价值探析[J].法学评论.2014(04)[10]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44.[11]林雪贞.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192.[12]刘小鹏.浅谈确立裁审分离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新视点2002,(11):67-70.[13]沈同仙.我国劳动基准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法学,2007,21(4):82-87.[14]宋敏.莫让劳动者的休息权“休息”[J].中国工人,2015(08):23-27.[15]王江.论劳动者的休息权[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8(01):89-90+122.[16]王全兴.侯玲玲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J]中国劳动,2002,(8):14.[17]杨福忠.论劳动者的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03)[18]院学报,2019,(4):32-35.[19]张志伟.劳动者休息权之检视[J].江西社会科学,2010(11):245-249.[20]赵红梅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基于劳动行政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