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动理论第八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教研室社会学专题研究关于社会学互动理论、交换理论
1、人文主义社会学的两种主要理论。
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是社会学人文主义理论流派的两种主要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共通之处是,都把“社会”看作是个人动机和价值取向的某种“内心模式”。
2、两种理论的区别。
互动理论将社会解释为“心理模式”。交换理论将社会解释为“理性模式”。教学目的:了解社会学“互动理论”。教学内容:互动理论的性质和内容。重点难点:重点是互动理论的内容。难点是互动理论关于“社会”的解释。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讨论。学时:4学时互动理论的社会观01互动理论的内容02对互动理论的评价03第8章目录第一节互动理论的社会观关于社会的本质01研究社会的方法论02一、关于社会的本质
1、社会是个体内心稳定的互动模式。
互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唯名论”。
互动理论认为,所谓“社会”,是个人内心关于社会行为的、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并不存在某种外在于个人的所谓客观存在的、实体性的“社会”。“文化、制度、习俗”等内容,不过是对过去人们内心互动模式的外化,它们并不能表明现在人们真实的互动状况。一、关于社会的本质
2、“互动模式”是个体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内生形成的。
人们内心的“互动模式”是个人与其他个人在满足各自需要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互动模式”是互动双方各自在内心对如何行动作出权衡、选择适当行动路线的结果。一、关于社会的本质
3、“主体性”因素对互动行为的决定性。
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在个体的“动机和价值取向”的直接主导之下发生的。个体之间的互动行为,是个体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之间相互作用决定的。一、关于社会的本质
4、“文化、制度”的外部性。
“文化、制度、习俗”等因素,是外在于个体内心“互动模式”的外部因素。它们构成个体发生社会行为时的具体“情景”。“文化、制度、习俗”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互动行为,不可能决定个体之间的互动行为方式。二、研究社会的方法论
1、研究个体的“主体性”因素。如何对社会生活进行研究呢?互动理论的观点是,应研究人内心的“主体性”因素,而不是研究人“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客观状况。二、研究社会的方法论
2、研究主体的动机和价值取向。
对“主体性”因素进行研究,内容是什么呢?研究互动情景中个体的“动机、价值取向”和“适当行动的路线”。
二、研究社会的方法论
3、解释“互动模式”如何在个体相互作用中形成。 对社会进行研究,就是要解释不同的个体的动机和价值取向,如何通过互动过程形成双方内心一套稳定的“互动模式”。第二节互动理论的内容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01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02互动理论内部两个阵营03互动的一般过程04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互动论”作为社会学的一种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即“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的提出,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实用哲学、生物学以及社会学关于“人性”、“人的行为”、“人的社会性”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和思想。
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外部事物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反应”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力。对个人来说,他人的“期待”或“行动符号”就是表示外部事物刺激的因素。个人的行为就是对这种外部事物刺激的“反应”。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查尔斯•霍顿•库利分别提出“自我”和“镜中我”范畴。“自我”、“镜中我”是人的另一种心理能力。它们意味着,人不仅能够将他人的“期待”作为“客体”来看待,而且也能够将自身作为“客体”来看待,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感觉”,形成“自身态度”。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2、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1859-1952)提出“心智”范畴。他认为,“心智”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意识,是人必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谋求生存因而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如何有效用行动的认知。这种思想对互动理论关于个人是在适应由“他人期待”构成的社会环境,形成自己的“社会人格”和“行为方式”的观点,有较大影响。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3、生物学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生物学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中保留下来的内容,是人在谋生中“有利于自己适应环境”、“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行为方式。生物学的这种思想,对互动理论关于人将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中“有利于适应他人、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内容存储到自己头脑中的观点,有重要影响。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4、米德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米德综合了前述各种思想,提出“心智、自我、社会”三个范畴,以解释“人如何行动”以及“什么是社会”。
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4、米德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1)心智——想象性预演、他人形象的典型化米德的这个思想源于实用主义哲学。米德认为,“心智”是个体成长中形成一种心理能力。“心智”的内容是:——用符号标识环境中的他人的期待。——在自己内心预演他人可能的行动方案。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4、米德心理学思想的影响。(2)自我——自身形象的典型化米德的这个思想源于詹姆斯、库利等人关于“自我、镜中我”的思想。米德认为,“自我”是个体“心智”能力基础上的另一种心理能力。“自我”的内容是:——用符号将自己标识为客体。——逐渐将自己“典型化”为一类客体形象。——选择公开行动的适当路线。借助“自身形象典型化”,个人行动保持着“时、空”中的一致性,即呈现稳定的动机、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4、米德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3)社会——个体内心稳定的“互动模式”。基于“心智”和“自我”能力,个人内心会形成某种稳定的“适当行动路线”。包括稳定的动机、价值取向,使行动在“时、空”中一致。互动行为“模式化”。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4、米德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4)社会变迁——“互动模式”的变化。一定条件下,个人的“心智”和“自我”是可能发生变化的。个人“心智和自我”内容的变化,是内心“互动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社会变迁,是人们内心“互动模式”的改变。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5、“现象学”互动思想的影响“现象学哲学”认为,人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是“大脑”。因此,人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都是经过了大脑“意识”过程之后的产物,或者说,是经过大脑加工后的“现象”,而不是外部世界的真实本质。
阿尔弗雷德·舒茨“现象学互动主义”,对互动理论关于个体内心互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5、“现象学”互动思想的影响。
(1)个体内心有一套关于“社会的现象”。
舒茨称个体内心的一套现象为“知识存储”或“袖里乾坤”。它是一套关于在各种情景中“适当的行动的符号”,内容包括“动机、价值取向、行动的规则与对策”等。“知识存储”或“袖里乾坤”使个体在现实情景中获得“发生适当的行动”的信息,因此是个体如何发生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5、“现象学”互动思想的影响。
(2)“知识存储”或“袖里乾坤”是个体“后天学习得来的”。个体内心的“知识存储”或“袖里乾坤”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人适应环境(各种不同他人的期待)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或者他人的“经验、教训”的学习得来的。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5、“现象学”互动思想的影响。
(3)互动行为。个人的“知识存储”或“袖里乾坤”中都存在有这样的基本假定:他人的“知识存储”中也存在有与自己的“知识存储”共享的内容。互动行为,就是个人都基于这样的假定,按照各自“知识存储库”或“袖里乾坤”中对各类主体的“典型化”意义的解释下发生的。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6、社会学交互作用思想的影响。
(1)微观交往与宏观社会的关系的思想齐美尔认为,所谓“宏观社会”,是由许许多多个体间的“微观交互作用关系”构成的。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微观社会关系。众多的微观社会关系,构成宏观社会。因此,宏观社会的现象,必须通过理解这些现象得以产生和延续的微观交往过程来解释。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6、社会学交互作用思想的影响。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以“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为内容的。人的“个性”,是在个人“与群体(中的其他人)如何联系着”的特殊构造中“塑造-呈现-再塑造”逐渐形成的。研究人的个性,就是去把握个人与所在群体中的其他人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研究个人在群体关系中形成的“动机、价值观,权利和义务”。一、互动理论的学术渊源
7、社会学“角色期待”理论的影响。
罗伯特·帕克认为,影响个人“心智”和“自我”的因素,除了与个人直接互动的他人的“期待”之外,还有“不在场”的他人(们)的“期待”。这类“期待”,通过相应地位上的“角色”体现出来。个人通过“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与“不在场的他人期待”形成互动。因此,“角色”是制约个人“心智”与“自我”的因素。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主要继承和发展了米德、舒茨等人的社会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芝加哥大学社会哲学教授赫伯特·布鲁默,衣阿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曼福德·库恩。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类是“符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互动理论所谓的“符号”,指一定的社会情景中的人们赋予相关社会行为的含义。(1)人们通过“创造符号”使相互间的交往具有现实可能性。如“语言、词汇”,“规则”,“仪式”,“道德”,“价值观”等等。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类是“符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2)人类有获得“符号的一致意义”的能力。制造出来的“符号”只有在参与互动的人们之间获得同样的解释,这些符号才能起到连接人们行为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人通过学习、体验,有获得“符号的一致意义”的心理能力。
思考:在符号不能获得一致意义的情况下,交往中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类是“符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3)人们是“使用符号”进行交往的。人们通常的交往是“使用符号”进行的。如使用听得懂的语言,使用意义一致的词汇和意义一致的行为和规则。人们也是使用符号对情景中个人的社会行为作出评价的。如意义一致的善良、邪恶,好、坏等。
思考:如果人们使用意义不一致的符号进行交往,会导致什么情况?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人类有“角色领会”的能力。
所谓“角色领会”,指人有视他人的期待调整自己的“适当的行动”,并将其归结为该情景中社会行为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互动理论将“角色”看作是行动主体在互动中逐渐“领会”的,而不是外部环境强加的。
比较:互动理论的“角色”范畴与结构理论的“角色”范畴有什么区别?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3、内心想象适当行动的路线。
人的“心智”能力和“自我”能力,使人们能够对所处的“情景”作出定义,从而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4、形成“核心自我”。
人的“自我”的能力,能使个人对“自我形象”或“典型化的自我”形成比较稳定的概念——核心自我。“核心自我”的内容:动机、价值取向、规则。“核心自我”决定了个体社会行为的动机、价值取向和适当的行为路线。“核心自我”随着个体经历和所处情景的变化,处在变动之中。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5、社会是互动双方内心的“核心自我”为基础的互动模式。
通过不断地选择适当的行动路线,互动双方各自在内心逐步形成关于该情景中适当行动的“模式”,即互动的模式。这种“互动模式”就是双方内心真实的“社会关系模式”或“社会结构”。二、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6、关于“互动模式”的变化。
“互动模式”形成之后也是可能发生变化的。“互动模式变化”的内容,意味着以往互动情景中“我”或者“他人”对对方的“期待”发生变化,导致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松动并发生变化的过程。互动模式变化的过程,常常会伴随着“摩擦”,严重时出现“冲突”。“互动”进入“重新选择适当行动路线”的过程。三、互动理论内部“两个阵营”互动理论内部存在着两个阵营。一是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哲学教授赫伯特·布鲁默为代表的互动理论。二是以衣阿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曼福德·库恩为代表的互动理论。两个阵营在关于互动的基本范畴的解释中,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三、互动理论内部“两个阵营”
1、关于“个体”的本质。这里“个体的本质”,指个体内心的“核心自我”是经常变化的?还是相当稳定的?——布鲁默认为“核心自我”是经常变化的。个人总是在创新。——库恩则认为“核心自我”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三、互动理论内部“两个阵营”
2、关于“互动”的本质。互动过程中,个体主要是在“创新、建构”互动关系、导致“核心自我”经常变动?还是主要是根据“核心自我”发生互动行为?——布鲁默认为,互动主要是人们在“创新互动关系”。——库恩则认为,互动过程,是“核心自我”对个体在互动中的行为发生着制约作用。三、互动理论内部“两个阵营”
3、关于“社会”或“组织”的性质。“社会”或者“组织”,究竟是互动模式多变过程中的暂时状态?还是互动模式相当稳定的状态?——布鲁默认为,互动模式是暂时稳定的状态。——库恩则认为,互动模式具有持续稳定的结构性。四、互动的一般过程
1、基于“心智”能力——将他人的期待“典型化”。所谓“典型化”,指将他人的期待归结为某种人们熟知的期待类型。我周围的“他人”是谁?“他人”对“我”分别有怎样的“期待”?运用“核心自我”或“知识存储”中以往的内容展开行动,试错,典型化他人可能“反对”或可能“认可”的行为。四、互动的一般过程
2、基于“自我”能力——将自己“典型化”。
将自己典型化,也称“反身性”,指将自己归结为人们熟悉的某种人格类型。即“我自己”是谁?“我自己”是怎样的一类人?在原来的“核心自我”或“知识存储库”中增加关于这种互动情景中“适当的”行动和观念的符号,形成新的“核心自我”或“知识存储库”。四、互动的一般过程
3、选择“适当的”行动路线。
(1)工具理性的程度。确定怎样的目的与手段。
(2)表达情感的程度。投入怎样的情感。
(3)符合传统的程度。遵循怎样的规则。
(4)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坚持怎样的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星海征途项目桉树种植与农业科技创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宾馆股权转让与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光伏发电工程承揽合同模板-施工与运营维护3篇
- 西交利物浦大学《材料表面处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遥感概论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协议3篇
- 2024版软件许可及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班组施工退场工程遗留问题处理、移交及结算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商业空间装修材料供应与施工安装合同3篇
- 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15.5-博物馆管理法律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第五版)
- 水泥厂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2023光明小升初(语文)试卷
-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课件-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科版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4600-2009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高级(一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有答案)
- 河北省承德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
- 应急柜检查表
- 通风设施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