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六大题型)题型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2023•历下区一模)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利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下列有关做法中,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的是()A.用两支相同规格的胶头滴管 B.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体积相同 C.两种果汁的温度可以不相同 D.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相同【答案】C【分析】根据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除了果汁不同,其它因素均应相同进行分析。【解答】解:若想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除了果汁不同,其它因素均应相同,即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体积、浓度相同,温度相同,加入的苹果汁和橙汁的质量也相同。故选:C。2.(2023•霍邱县一模)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选项方法示例A实验法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B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归纳法根据葡萄糖、淀粉等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特征D类比法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A.A B.B C.C D.D【答案】D【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足量的磷在集气瓶中完全反应,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减少,冷却至室温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葡萄糖、淀粉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可归纳出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2022春•南关区校级期末)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条件是ABC。B.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体积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答案】ABC。【分析】对比试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溶液的体积、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而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不需要控制。【解答】解:为了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选项条件中必需控制的是: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保证每滴体积相等)、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和烧杯中溶液的体积(保证淀粉﹣碘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最终根据滴数来判断含量高低,故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故选:ABC。题型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4.(2022秋•新晃县期末)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答案】C【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夏飞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在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做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A、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B、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D、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作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5.(2022秋•莘县期末)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就此说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答案】B【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此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B。6.(2023春•淄川区期末)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该是()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 C.收集证据 D.表达与交流【答案】B【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步通常应该是提出问题。故选:B。7.(2022秋•潞州区月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超市出售两种食用盐,一种标明是加碘盐,一种是低钠盐,这两种盐哪一更咸?小组同学开始探究:同学们认为可以将这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能知道哪一种更咸。(1)问题一:这样的盐水能不能尝?能尝。(2)问题二:对于同学们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D。(填字母序号)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得出结论D.设计实验方案(3)问题三:若按照以上想法进行探究,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配制食盐水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B(填字母序号)。A.食盐的用量B.取用盐的颗粒大小C.取用水的量D.食盐是否完全溶解【答案】(1)能尝;(2)D;(3)B。【分析】(1)根据生活中的盐可以品尝来分析;(2)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来分析;(3)根据配制溶液需要考虑的因素来分析。【解答】解:(1)这样的盐水为超市出售的两种食用盐配制而成,所以此盐水是能品尝的;故答案为:能尝;(2)对于同学们的想法(同学们认为可以将这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能知道哪一种更咸),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方案;故答案为:D;(3)若按照以上想法进行探究,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为了比较哪种盐更咸,要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在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相同质量的两种盐,所以在配制食盐水时,需要考虑食盐的用量、取用水的量,食盐是否完全溶解,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取用盐的颗粒大小;故答案为:B。题型3化学的研究领域8.(2023•广西模拟)杭州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举办,亚运会的以下准备工作中,与化学有关的是()A.灯光布置 B.服装制作 C.座椅安装 D.泳池消毒【答案】D【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析。【解答】解:A、灯光布置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B、服装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C、座椅安装过程中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D、泳池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关,符合题意;故选:D。9.(2023春•临淄区期末)人类利用化学学科知识在地球上搭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人造世界。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服装面料的性质和用途 B.交通工具的运动和作用力 C.装饰材料的组成和结构 D.化学肥料的制取和作用【答案】B【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故用途也是研究范畴,它不但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解答】解: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A、服装面料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A错;B、交通工具的运动和作用力,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正确;C、装饰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C错;D、化学肥料的制取和作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D错。故选:B。10.(2023春•临淄区期中)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开发新能源 B.制造化肥 C.合成新材料 D.发明节能灯【答案】D【分析】根据化学对人类贡献的例子,化学的研究领域的分析。【解答】解:A、开发新能源,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故A正确;B、制造化肥,服务于农业生产,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故B正确;C、合成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活,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故C正确;D、发明节能灯属于物理学对人类的贡献,故D错误。故选:D。11.(2023春•南岗区期末)下列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B.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 C.生产钢材建筑桥梁 D.太空育种增加蔬菜产量【答案】D【分析】根据化学在生活、生产等对人类贡献分析。【解答】解:A.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故A正确;B.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故B正确;C.生产钢材建筑桥梁,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故C正确;D.太空育种增加蔬菜产量,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属于生物的研究范畴,故D错误;故选:D。12.(2022秋•海淀区校级月考)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为完成此次任务所做的各项准备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B(填字母序号)。【答案】B。【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飞船内电路系统的设计,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故选项错误;B.制作神舟九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选项正确;C.航天员在地面进行1500多次对接操作模拟训练,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故选项错误;故选:B。题型4蜡烛燃烧实验13.(2022秋•凤翔县期末)化学小组的同学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进行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实验1: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粉末变为蓝色②实验2:导管越长,越容易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形成子火焰③实验3: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④实验3: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⑤蜡烛燃烧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⑥蜡烛燃烧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③⑥ D.①⑥【答案】D【分析】①根据石蜡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来分析;②根据石蜡蒸气具有可燃性来分析;③根据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来分析;④根据石蜡蒸气具有可燃性来分析;⑤根据蜡烛燃烧的原理来分析;⑥根据石蜡燃烧的过程来分析。【解答】解:①蜡烛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故原说法正确;②实验2中导管太长,石蜡蒸气容易冷却而凝结在导管内,故原说法错误;③实验3中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故原说法错误;④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点燃了石蜡蒸气,石蜡蒸气的燃烧引燃了蜡烛,故原说法错误;⑤蜡烛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原说法错误;⑥蜡烛燃烧先是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石蜡液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原说法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①⑥。故选:D。14.(2023春•裕华区校级期末)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答案】C【分析】根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时,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5.(2023春•裕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放热,石蜡熔化 C.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D.吹灭蜡烛后产生一缕白烟【答案】A【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温度最高,产生黑烟,放出大量的热,吹熄蜡烛时有一缕白烟飘出,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时产生少量黑烟,石蜡熔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时,吹灭蜡烛后产生一缕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6.(2023•邗江区一模)蜡烛在密闭容器里燃烧至熄灭,容器里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熄灭时容器里的氧气已耗尽 D.该石蜡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答案】B【分析】由题意可知,蜡烛在密闭容器中可以燃烧,即容器中一开始含有氧气,随蜡烛燃烧,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少直到蜡烛熄灭不再变化,所以曲线①是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密闭容器中氧气不充分,所以蜡烛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随着蜡烛的燃烧一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大至到蜡烛熄灭不再变化,所以曲线②是一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曲线。【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②为一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曲线,选项错误;B、密闭容器中,氧气不充分,所以蜡烛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选项正确;C、由分析可知曲线①为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示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不再变化时即蜡烛熄灭时,容器中还含有氧气,选项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题目中没有给出反应后含有氢元素的产物,无法推断出蜡烛中含有氢元素,选项错误;故选:B。17.(2022秋•绥棱县校级期中)(多选)某同学取一支蜡烛,点燃,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有水雾产生接触杯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你认为不能得出的是()A.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答案】BD【分析】根据冷而干燥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由题意,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说明蜡烛燃烧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由该实验无法得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C、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D。18.(2021秋•荔城区校级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学会观察实验,比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蜡烛的一些物理性质,用小刀可以把蜡烛切一块下来,说明蜡烛质软(“软”或“硬”),蜡烛放入水中,发现它会浮在(“沉入”或“浮在”水面,说明蜡烛密度比水小(“大”或“小”),并且不溶于水。(2)蜡烛燃烧时,发现火焰的颜色不一样,我们把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燃烧时火焰上倒放一个干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壁上有水雾产生,再倒扣一个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3)蜡烛吹灭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用燃着的火柴通过白烟可能(“可能”或“不可能”)把蜡烛重新引燃。【答案】实验;(1)软;浮在;小;不;(2)外焰、内焰、焰心;水雾;浑浊;水;二氧护碳;(3)白烟;可能。【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蜡烛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蜡烛吹灭后有一股白烟产生,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学会观察实验;(1)用小刀可以把蜡烛切一块下来,说明蜡烛质软;蜡烛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因此将蜡烛放入水中,发现它会浮在水面;(2)燃烧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燃烧时火焰上倒放一个干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壁上有水雾产生,再倒扣一个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会变浑浊;(3)蜡烛吹灭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用燃着的火柴通过白烟可能把蜡烛重新引燃。故答案为:实验;(1)软;浮在;小;不;(2)外焰、内焰、焰心;水雾;浑浊;水;二氧护碳;(3)白烟;可能。19.(2021秋•永城市月考)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选填“大”或“小”)。点燃蜡烛,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引燃。【答案】小;变浑浊;重新被引燃。【分析】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实验现象、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引燃,因为白烟是具有可燃性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故答案为:小;变浑浊;重新被引燃。20.(2022秋•五台县期中)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下列各项中,①③⑥⑦⑨⑩(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①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答案】①③⑥⑦⑨⑩。【分析】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可分为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由蜡烛在点燃时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点燃前观察到的现象有: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蜡烛燃烧后,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故答案为:①③⑥⑦⑨⑩。21.(2023•衡阳二模)如图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A(填字母)层最先炭化变黑。(2)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所作的化学讲座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①子火焰的可燃物是石蜡蒸气,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性质是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蒸汽。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能太长,且导管的起端必须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原因是:a导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b母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汽。【答案】(1)A;(2)①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蒸汽;②导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母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汽。【分析】(1)根据外焰温度最高来分析;(2)①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②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解答】解:(1)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所以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A层最先炭化变黑;故答案为:A;(2)①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的沸点较低,由于烛芯的温度较高,石蜡会蒸发变成蜡烛蒸汽,这些石蜡蒸汽就是子火焰的可燃物,因此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故答案为: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蒸汽;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汽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导气管的起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汽;故答案为:导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母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汽。题型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22.(2023春•南宁期中)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答案】D【分析】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结合气体的检验方法来分析判断。【解答】解:A、可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故A描述正确;B、空气中氮气的占比约为78%,人体吸入空气,其中的氮气在人体内没有发生反应,呼出时氮气不会减少,故呼出气体中含量最高的仍是氮气,故B描述正确;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通过测量碳酸钙的质量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含量,故C描述正确;D、人体吸入空气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故D描述错误;故选:D。23.(2023春•江西月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增多的是()A.N2 B.O2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稀有气体【答案】C【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故选:C。24.(2023•五华区校级三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款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逃生时使用的自救呼吸器。其设计思路如图甲所示,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流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呼气时,单向阀A是打开的 B.生氧药品的质量会影响自救呼吸器的有效使用时间 C.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D.甲图中的储气装置就是乙图中的气囊【答案】C【分析】A、根据呼气时,使呼出气体进入装置中,与药品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生氧药品的质量会影响氧气产生速率和质量进行分析。C、根据呼出气体中主要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非常低进行分析。D、根据甲图中的储气装置就是乙图中的气囊进行分析。【解答】解:A.呼气时,单向阀A打开,B闭合,使呼出气体进入装置中,与药品反应,故A正确;B.生氧药品的质量会影响氧气产生速率和质量,从而会影响自救呼吸器的有效使用时间,故B正确;C.呼出气体中主要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非常低,吸入气体中要提供氧气,氧气含量比较高,故C错误;D.甲图中的储气装置就是乙图中的气囊,可以储存气体或自动排气,故D正确。故选:C。25.(2023春•潍城区期中)(多选)在“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实验中,有关现象及分析推理均合理的是()A.使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说明气体全部难溶于水 B.把燃着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熄灭,说明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 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不复燃,说明瓶内气体中没有氧气或氧气含量太少D.向干燥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答案】CD【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把燃着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熄灭,说明氧气含量不高,故选项说法错误。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不复燃,说明瓶内气体中没有氧气或氧气含量太少,故选项说法正确。D、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呼出气体有较多水蒸气,遇冷成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26.(2021秋•郸城县月考)欲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的不同。向收集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另一片玻璃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答案】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氧气;水蒸气。【分析】根据实验的操作以及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根据实验的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氧气具有助燃性,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低,木条会熄灭,因此向收集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另一片玻璃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实验比较的是两种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故答案为: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氧气;水蒸气。27.(2021秋•南岗区校级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探究。(1)小团同学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2)小结同学通过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分别伸入①燃着的木条,并观察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②少。【答案】(1)相同滴数;(2)燃着的木条;少。【分析】(1)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2)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小团同学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2)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小结同学通过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并观察现象,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伸入呼出气体样品中木条熄灭,得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少。故答案为:(1)相同滴数;(2)燃着的木条;少。28.(2020秋•邗江区校级期末)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时刻离不开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如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物质吸入空气(体积分数/%)呼出气体(体积分数/%)氮气7875氧气2116二氧化碳4水蒸气ab(1)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释放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a(填“>”“=”或“<”)。(2)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难溶于水,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答案】(1)释放;>;(2)>。【分析】(1)根据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原理来分析;(2)根据氮气所占体积分数来分析。【解答】解:(1)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该过程释放能量;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1﹣75%﹣16%﹣4%=5%;a=1﹣78%﹣21%﹣0.03%=0.97%,所以b>a;故填:释放;>;(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小于吸入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所以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故填:>。29.(2022秋•淮南月考)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导管口A(选填“A”或“B”,下同)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_(“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多”或“少”,下同).(2)然后由导管口B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首先由导管A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由导管B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故答案为:(1)A;无明显变化;少;(2)B;变浑浊;多.30.(2022秋•安新县期末)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由此得到的结论是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图乙实验操作能证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据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图丙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熄灭。【答案】(1)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蜡烛燃烧会生成水;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熄灭。【分析】(1)根据图甲实验罩的是干燥的烧杯,是用来检验生成物水的,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图乙实验罩的是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是用来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能够证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的证据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2)根据图丙实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含量少的气体中,木条会熄灭,而呼吸作用是一种吸入空气,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熄灭进行分析。【解答】解:(1)图甲实验罩的是干燥的烧杯,是用来检验生成物水的,当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或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物中有水;由此得到的结论是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图乙实验罩的是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是用来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当观察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能够证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的证据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图丙实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含量少的气体中,木条会熄灭,而呼吸作用是一种吸入空气,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因此,图丙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熄灭。故答案为:(1)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蜡烛燃烧会生成水;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熄灭。31.(2022秋•湘潭期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表中实验步骤验证依据(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云服务合同服务内容与系统维护
- 2024年度工程监理合同服务内容
- 2024年度C型钢损害赔偿合同
- 2024年度文化传媒推广合同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用彩钢房租赁合同
- 记录机用纸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标的为音乐专辑制作
- 2024年度保温板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合同
- 2024年度店面租赁合同:甲方出租店面乙方承租并支付租金的协议
- 2024年度办公楼维修基金管理合同:某物业管理公司与某办公楼业主委员会就维修基金管理的合同
- 汽车维修高级工技能培训教学大纲(修改)
- GB/T 12228-2006通用阀门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 GB/T 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 新奥集团业务领先模型(BLM)应用实践PP课件
-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调试方案
- 《产后访视》教学课件
- 携手耕耘未来课件
- 社区工作者经典备考题库(必背300题)
- 介入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模块四-创新成果保护与转化课件
- DB32/T 4401-202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标准》-(高清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