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统编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_第1页
初中历史统编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_第2页
初中历史统编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_第3页
初中历史统编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_第4页
初中历史统编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导入你知道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吗?核心素养时代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素养评价课堂导入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教学目标评价任务评价单元大概念思维创新第一单元延迟符2022年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立足时空观念,利用时间轴和地图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立足唯物史观对比分析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不同,知道人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家国情怀

立足核心素养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壹贰叁目标评价1.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地点、种类、耕种方法)2.原始农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3.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什么意义?原始农业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表现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任务评价一: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自主学习)

材料: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eisi,一种农具),教民农作。——《白虎通·号》农业起源的神话传说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

半坡遗址陶寺遗址距今约6000年公元前2300年-前1900年距今7000距今约5300-4300年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3万年

水稻粟和黍时间线索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稻粟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读《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回答问题。(1)标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陶寺遗址、良渚遗址的位置。(2)结合图示,分析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的分布特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空间分布陶氏遗址良渚遗址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想象图)刀耕火种: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和杂草,晒干后焚毁,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平整后即行播种,这种原始农业通常称之为刀耕火种。生产工具

饲养家畜“刀耕火种”耒耜耕种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家畜饲养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陶塑家猪模型(距今约7000年前)思考:为什么逐渐会有家畜饲养的出现呢?原因: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粮食基本有了保障,打回来的猎物一时吃不完,人们把受轻伤的动物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原始的家畜饲养业产生了。良渚古城遗址古城宫殿区鸟瞰图象征神权的礼器玉琮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圣地出现都邑、公共设施、公共权力象征军权的玉钺玉器在当时的良渚社会是高等级身份的体现物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华文明起源

材料一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富……氏族首领往往便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的公有制便遭到破坏,私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的产生。一旦阶级和阶级矛盾在氏族社会中出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便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了,文明社会即将到来。——李友谋《仰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材料二笔者认为,国家形成的标志应修正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形成》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新石器时代文化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进入了文明时代。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转公为私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早期国家采集狩猎野外、山洞种植家畜饲养聚落早期人类早期农耕居民从早期人类到农耕居民,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促使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工具(生产力)不断进步推动原始农业发展古代文明社会(中华文明)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奠定物质基础根本原因遗址名称河姆渡遗址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地处流域原始农业农作物农具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建筑形式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水稻磨制石器,骨耜猪、狗、水牛陶器;玉器;简单乐器(骨哨);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干栏式建筑任务评价二:河姆渡人的生活(自主学习)干栏式建筑为什么要建这种房子?原因: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温热。作用: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下层可饲养家禽家畜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种植水稻如何知道?有何意义?长江中下游遗址中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吃比磨制石器好在哪里?河姆渡时期的生产工具—骨耜不黏土、省力、轻便。七千年前的古水井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用遗址名称半坡遗址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地处流域

原始农业农作物生产工具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建筑形式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种植粟石器、骨器等生产工具饲养猪、狗等家畜彩陶,简单纺织、乐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有公共墓地和窑场任务评价三: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作用:抵挡风雨,防寒保暖。冬暖夏凉粟吃原始农业、家畜用原始手工业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小组合作探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他们都使用什么石器?进行什么生产?会不会建造房屋?过什么生活?会不会饲养家畜?会不会制作陶器呢?相同点提示地理环境(河流流域)?主要农作物?房屋结构?陶器?不同点半坡人河姆渡人1、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2、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3、饲养家畜制作陶器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彩陶黑陶素养评价①距今时间不同;②房屋建筑样式不同;③所处地区不同;④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思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不同点、相同点有哪些呢?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距今约7000年前)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前)①都处于新石器时代;②都产生了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③都定居生活相同点:不同点:素养评价距今约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北京人元谋人人面鱼纹彩陶盆猪纹陶钵170万年元谋人70-20万年北京人3万年山顶洞人7000年河姆渡居民6000年半坡居民原始农耕居民与早期人类相比更为进步①食物;采集狩猎到农业②居住洞穴到房屋③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素养评价文化自信——延续民族文化血脉远古先民勤劳、智慧,以永不屈服的精神与大自然进行顽强的抗争,谱写了一曲从漫长的混沌岁月走向文明曙光的壮丽凯歌。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现实面前,他们披荆斩棘,刀耕火种,在遍地洪荒中创造出了灿烂的远古文明。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厚植爱国爱党情怀,我们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距今约70万—20万年社会形态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五六千年前10000多年前约前2070年北京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