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2/3E/wKhkGWV4la6ASoAsAALwUjxEaEk783.jpg)
![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2/3E/wKhkGWV4la6ASoAsAALwUjxEaEk7832.jpg)
![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2/3E/wKhkGWV4la6ASoAsAALwUjxEaEk7833.jpg)
![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2/3E/wKhkGWV4la6ASoAsAALwUjxEaEk7834.jpg)
![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2/3E/wKhkGWV4la6ASoAsAALwUjxEaEk7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波斯帝国实行“包税制”,即帝国的税收交给“包税人”进行征收,包税人多是富商或者高利贷集团,他们一次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然后与地方官员巧立税目,大肆搜刮。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包税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所起的作用C.包税制无法满足波斯帝国财政的需求D.包税制便利了波斯帝国的对外扩张解析:包税制下,中央并不直接掌握地方的财政大权,因此无法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包税人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包税制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答案:B2.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频繁交往,相互交流,故C项正确。A项说法片面,排除;B项说法属于表象,没有体现本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丝绸出口的地位,排除D项。答案:C3.12—13世纪,欧洲大学兴起,法学与神学成为大学中重要的课程,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文艺复兴使教会势力减弱B.西欧城市经济的复兴C.希腊罗马时代传统教育的影响D.罗马法的思想深邃、体系完备解析:根据材料“12—13世纪”“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时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13世纪欧洲城市经济复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私法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罗马法中对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立法适应了这一时期西欧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罗马法的研究在大学课程中受到重视,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故排除A项;C、D两项不能准确解释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故排除。答案:B4.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外来人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纠纷的外事裁判官,他们抛弃了传统法的框架,遵循公平正义的理念审理纠纷。上述规定()A.增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B.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保证了判决的公平与公正D.体现了务实、理性的法律精神解析:根据材料“他们抛弃了传统法的框架,遵循公平正义的理念审理纠纷”,可知体现了务实、理性的法律精神,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答案:D5.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都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香料、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和金砂等,都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阿拉伯商人的足迹更是遍布亚欧非各大洲。这说明()A.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B.阿拉伯帝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各地的商品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与阿拉伯帝国的自然资源无关,故B项错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故C项错误。答案:D6.8世纪初,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垦荒。723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承认垦田私有,土地兼并日益加剧。此后,日本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据此可知,日本庄园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相比其特点是()A.日本庄园是土地私有B.日本庄园规模比较小C.日本庄园是通过开垦荒地而不是授予兴起的D.日本庄园独立性更强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庄园规模和独立性问题,故B、D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日本的庄园是通过土地开垦兴起的,与西欧庄园不同,故C项正确。答案:C7.古代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著名的国家,考古发现,津巴布韦境内开发的金银矿和熔炼炉多达几万处,古城遗址内有神殿、高塔、碉堡等巨石建筑,并有高达9米的城墙,建筑技艺十分高超。这主要说明古代津巴布韦()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B.建筑技艺高超C.手工业发达D.是古代非洲文明的中心解析:材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金属冶炼业和建筑业发达,故C项正确。A、B两项只是材料信息的一个方面,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B、D三项。答案:C8.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年)基督教信徒增长到30余万人,当时日本南部的大型多扇屏风上经常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B.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下降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D.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解析:根据材料“基督教信徒增长”“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7世纪,有大量的荷兰、葡萄牙船只到达日本,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答案:D9.16世纪的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其中谷物价格上涨了5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发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贵族奢靡消费 D.经济大危机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西班牙,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故选B项。答案:B10.“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期应是()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解析:根据材料“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可知材料体现了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的主张,该主张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故B项正确。答案:B11.1867年美国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规定总统不得从政府机关中罢免任何经过参议院提名和同意后而被任命的联邦官员,但50多年后这一法案被最高法院裁决违宪。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这一裁决的依据可能是该法案()A.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违反了民主共和的原则C.违反了联邦制的原则D.违反了权利平等的原则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美国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官员,因此该法案违反了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A项符合题意。该法案的通过是符合民主程序的,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权利平等的原则,D项排除。答案:A1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时所做的笔记,但遗漏了部分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两处应为()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解析: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故D项正确。答案:D13.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公社向银行请求借钱,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据此可知,马克思()A.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B.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C.指出巴黎公社结局有其偶然性D.否定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解析:根据材料“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可知马克思在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故B项正确。答案:B14.16—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许多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A.都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B.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C.都未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和痛苦D.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垄断公司,采取不正当贸易、殖民掠夺等方式攫取利润,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垄断组织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殖民垄断公司产生于工业革命开始前,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排除A项;垄断组织不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产物,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象(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B.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C.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D.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解析:根据材料“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反封建运动起了积极作用,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16.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图。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速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的体制弊端日益严重B.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C.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D.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答案:A17.某位20世纪的历史人物,在从事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力行展现了“只有完全实现了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而他的夙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该历史人物的主张最有可能是()A.不向殖民政府缴税B.停止一切社会生产C.担任殖民政府公职D.支持食盐专卖解析:根据材料“只有完全实现了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可知该历史人物是甘地。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他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主张在政治、经济、教育、司法等各个方面拒绝与英印当局合作,不向殖民政府缴税,故A项正确。“停止一切社会生产”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甘地主张放弃殖民政府授予的职位,故C项错误;甘地主张废除食盐专卖,故D项错误。答案:A18.“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冷战发生的原因是()A.美苏缺乏沟通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C.纯属历史偶然D.违背美苏双方的主观意愿解析:根据材料“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冷战的发生与美国和苏联的利益范围密切相关,而美国和苏联之所以有利益范围,是因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故B项正确。答案:B19.1974—1975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后,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成员国。”这表明()A.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C.欧共体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答案:B20.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下列对“技术统治”认识正确的是()A.经济大危机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并且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6世纪的欧洲沉溺于信仰的狂热之中,那是宗教改革和战争的时代。到了17世纪,信仰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变为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理性精神。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也高举“理性”旗帜,但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同于17世纪的来自于神的天赋的理性,而在于更多地接近感官和经验现象。他们是批判现实的启蒙思想家和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不再沉迷于思想的领域,而是纯粹现实和世俗化了。——摘编自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相较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有何新发展?(8分)参考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具有创新性。(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推动;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发展:以理性主义为精神内核;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蓝图。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1825年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1873年),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德国:1834年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入该同盟的有18个邦,2300万人口。英法:1860年签订《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则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产品的进口关税。英普: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并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的依据。(8分)参考答案:(1)准则: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影响: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依据: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瓦屋面施工合同(9篇)
- 2025年保险经纪公司经纪人合同协议
- 2025年信阳土地租赁合同规定
- 2025年住宅购置合同代理人职责
- 2025年农村资源互助共享协议书
- 2025年激光合作目标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毛毯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猫爬架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矿用电气设备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优化法律咨询服务协议的
- 中华小厨神(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1
- 水工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 善读无字之书(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24中智集团招聘重要岗位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
- GB/T 4706.3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30部分:厨房机械的特殊要求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
- 2024全国能源行业火力发电集控值班员理论知识技能竞赛题库(多选题)
- 2024年山东新华书店集团限公司临沂市县分公司招聘录取人员(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