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作能力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作能力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作能力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作能力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作能力的实践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目录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一)缘起…………3(二)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3二、概念界定………………………3三、研究综述………………………4四、研究设计………………………4(一)研究目标……………………4(二)研究内容……………………5(三)研究方法……………………6五、实践操作………………………6(一)创设情境,秒认水墨中水的意义…………61.无水不画,水无疑是作画的工具………………62.水有情感,演绎内在深刻的意义………………73.墨分五色,探究墨色变化的根源………………7(二)尝试水法,体验水法的巨大魅力…………81.水墨交融,墨由水生……………82.水墨晕章,抽象先行……………8(三)妙用水法,凸显灵动的水墨韵味…………81.水灵花鸟,法在用水……………92.朦胧山水,韵在用水……………93.泼墨人物,意在用水……………10(四)整理课例,拓展研究水法的深度…………10六、研究成效………………………11(一)探究水法开阔儿童的眼界…………………11(二)妙用水法增强创作的技能…………………12(三)构建水法提高教师的教法…………………12七、反思……………12参考文献……………12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摘要]当下,儿童水墨画教学是普及国画艺术的有效途径,儿童水墨画教学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迅速发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往往关注的是水墨画的笔法和墨法。都知道墨分五色,殊不知五色墨因水而带来的万千变化。对水的运用研究极少,因此,在儿童水墨画创作过程中出现了儿童画似的水墨画。不少儿童用色用墨没有层次和韵味,导致水墨画失去了应有的水墨韵味。其实,水不仅仅是水墨画创作的重要工具,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法度存在。运用水的技巧会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艺术效果。儿童能够灵活运用水法技巧,不仅能创作出出色的水墨画,长期以往更能提高儿童水墨画的创作能力。文章阐述了妙认水的意义,体验水的魅力,妙用水法来创作山水、花鸟、人物画的方法和研究开发适合水法创作的水墨画题材。这四大块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能提高儿童对水墨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关键词]妙用;水法;水墨画;创作能力;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缘起案例:在小学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大多数孩子不敢用水,都是浓墨勾线,再用浓墨或者各种颜色干巴巴的往上填。墨色很枯很干,颜色很厚很纯,好像类似于水粉颜料一般,画面毫无水墨韵味。有的用水过多,想体现的笔墨技法全都付诸东流,墨色全渗,也毫无笔墨可言。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画的水墨画怎么样啊?有水墨韵味吗?”一句话问得我雅口无言。又如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讲授水墨知识示范笔墨技法后,学生开始创作,马上有位孩子站起来:“老师,我的墨在纸上渗得很厉害,连勾好的轮廓都不见了。”说完,又有一同学说:“老师,我画的线条怎么这么干巴巴的啊,我刚才明明已经蘸水了呀?怎么还会这样呢?”可见,儿童在水墨画的创作中不自觉地注意到了水法。这样的案例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儿童对水墨画创作中的用水没有技巧。很多孩子都懂得怎么用墨用笔,因为这些知识被家长教过,被教师在课上传授过,但大家往往忽略了水在笔墨间的巨大作用。孩子在水墨画创作过程中不懂得如何用水,甚至对水墨画中水的运用还没有意识,对水墨还没有入门,儿童的创作几乎为“儿童画式的水墨画创作模式”。长期以往,他们水墨画的创作能力不仅得不到任何提高,而且还有可能丧失兴趣。另则,前辈画家李可染、谢稚柳、陆抑非先生,现代画家王伯敏、何水法先生等都很注重水墨画中水的运用。李可染先生观著名画家何水法之泼彩《牡丹图》时曾云:“神韵卓显在于用水大胆,得其妙法。”可见画家用水与水墨画创作这种血肉相连之关系了,学会用水调墨和色的方法能提高画面的水墨效果,从而提高儿童的创作能力,因此,水法(二)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当下,儿童水墨画教学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迅速发展。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1册12课《大鱼和小鱼》就有中国画家唐云《鱼》的作品欣赏。第4册15课是《水墨游戏》。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中水墨画课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说明水墨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解决教师如何有效教授水墨画课和如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探索研究迫在眉睫。当然,很多老师都在教水墨画,但更多的老师是“游戏式水墨画”使学生产生兴趣,但长期的游戏式水墨画教学仅停留于表面难以真正提高儿童水墨画的创作能力。因此,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需要适当的让学生探究和体验一些水墨画的技法,特别是要创设情境探究用水的技法并学会尝试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我们知道水墨画以水和墨为主,水能使墨在宣纸上能产生丰富的变化。墨不加水放上几天称为焦墨,刚从瓶子里倒出来的墨为浓墨,焦墨和浓墨不加水在宣纸上勾线,很容易出现一堆干巴巴的“死墨”,毫无灵动飘逸和厚重之感,更无水墨淋漓之韵味。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经常见到,干巴巴的呆板的颜色、没有变化的轮廓线等堆在宣纸上成了毫无意义的儿童画式的“毛笔画”。都知道墨分五色,殊不知五色墨因水而带来的万千变化。如在焦墨和浓墨中加水之后就能使线条产生更丰富的变化,如果能把水控制得恰到好处,那更能出现神奇的水墨效果。优秀的水墨作品,离不开用水的方法。水墨画的三要素,笔、墨、纸无不是依赖着水而运作。水是水墨画产生的要素之核,唯有水注入画笔,墨则雨润,彩则露鲜,能使儿童充分表现春夏秋冬季节之态,尽情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水墨画主要是画在生宣纸上,笔墨中浓淡运行的笔触,痕迹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都得用水作媒介才应运而生。《溪山烟雨卷》中说:“作画无水,如舟搁滩,划不得一桨”。石涛曾言“水不变不醒”。可见用水跟用笔,用墨一样重要,是水墨画的成败关键,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儿童对用笔和用墨有一些了解,但如果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水法,更是如虎添翼,提高儿童水墨画的创作能力。因此,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迫在眉睫。二、概念界定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元素之一。从物理的角度,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概括了其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主要特征,即“水墨”和“笔墨”。但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我们时常把水墨画赋予更广泛的定义:用毛笔把水作为稀释剂,调和墨色,有时也调和中国画颜料,在生宣纸上作画的一个画种。水法:水墨画中水的用法。中国画对于水之为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把水作为工具,犹如颜料、纸张、笔、墨等;二是作为画法,犹如笔法、墨法等。创作能力:指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基本手段,使创作的艺术形象得以显现,用以表现思想、情感或事物的能力。儿童画:本文中提及的儿童画是指儿童用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构形填色表现对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三、研究综述古人把水墨画中水的用法叫做水法。王伯敏教授把水墨画水法概括为六个方面,即是(1)水调墨;(2)水带墨;(3)水破墨;(4)渍水;(5)泼水;(6)铺水。水法在水墨画中有特殊的地位,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及破墨法等都是由水法而生,可见用水对水墨画是何等重要。另外,中国画之骨法用笔,得墨色以枯涩浓谈之变,可产生“润含春雨,干裂秋风”,得神奇效果。其水之妙用是第一位的。并且,当下美术教师和专家通过运用水法对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研究甚少,因此,提出妙用水法提高儿童水墨画创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曾研究过有关水在水墨画中的作用。他在《水法通则八法通——浅谈中国画与用水之关系》文中写道:初学者往往很难用好水。要使水在纸上充分体现效果,毛笔含水之多少与用笔速度之快慢有着最密切之关系。扬州八怪中的李鱓就曾言:“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及凝于神”,“笔墨作合生动,妙在用水”。他充分地领会到作画要传神,笔墨是基础,而关键在于用水得法,“作画无水、如舟搁滩、划不得一桨”,说明一件成功的作品,要达到神情横溢的艺术效果,用水得法为核心,不然无法作画。四、研究设计(一)研究目标1.深入探究,理解水墨画中水法的深刻含义水墨画中用笔和用墨都很重要,但是它离不开水。因为它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水有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环节,创设情境,深入探究,让学生体验水的重要含义,理解水法在水墨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水墨画的表现力从而提升儿童水墨创作的能力。2.欣赏表现,增强儿童对水墨画的审美能力在课堂上会发现中国的孩子几乎都知道梵高,都知道他的名作《向日葵》,但是很多中国的孩子不太知道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是何许人也,更不知道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孩子对本土文化水墨画了解得不是很深,更说不上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在课题运行中,让儿童大量欣赏经典的水墨画作品并尝试表现,了解把握水墨画水法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爱国主义情操。3.精选课例,探究水墨画中水法的具体运用儿童在水墨画初学阶段,为了掌握并且能灵活运用水墨画中的水法技巧,需要有针对性较强的课例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儿童能较快较好的运用。另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对教材上的儿童水墨画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整理,以便让水墨画水法教学形成系统,让儿童更好的掌握和运用。4.妙用水法,提高儿童对水墨画的创作能力通过水法运用研究,能构建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如何用水的理论体系,改进和提高教师水墨画的教学水平,从而使一线老师们能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得心应手。在水墨画教学中合理设计环节,注重水墨韵味和效果。通过水法练习同时和墨法、笔法有机结合,形成熟练的水墨创作风格,增强儿童水墨画表现的信心,提高创作能力。(二)研究内容1.创设情境,秒认水墨中水的意义深刻认识水的意义,水有自己的情感所在,只有让儿童富于水真正的意义,才能在利用水的过程中和水对话。惜墨如金,惜水如金。设计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情境,进行恰当用水和随便用水的对比研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水的作用,及水法对水墨画的作用。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关注学生对于水的使用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对水法的评价和感受,从而,改进水法的实施,提升水的效用,提高学生水墨画的创作能力。2.尝试表现,体验水法的巨大魅力儿童水墨画的选材要讲究,并不是所有题材的水墨画课都能让孩子明确并掌握对水法的认识。因此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艺术阶段和不同心理规律的儿童需要有相应的水墨画课例来提高水法的运用。对浙美版和人美版美术教材中水墨画课进行整理和分类。选出在教学中合水墨画水法研究的课例,设计具体的水墨画水法运用和实施活动。在这过程中,尝试表现,体验水法的巨大魅力,并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表现和探究能力。教师针对创作中的问题,有效开展探究具体应对之法。在问题中提高学生水墨画的创作能力。3.妙用水法,凸显灵动的水墨韵味对教材中水墨画课根据水法进行系统分类,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实施水墨画水法的研究。少量用水易干、适量用水易湿、大量用水易晕,结合相应的课例,通过探究并妙用水调墨,水带墨,水破墨,渍水,泼水,铺水等水法,凸显灵动的水墨韵味。通过这些水法的探究,让学生关注对水墨画中的水的使用,让画面更富有水墨韵味,及时提升儿童水墨画创作的能力。4.整理课例,拓展研究水法的深度探究实施水法以拓展水墨画的新天地。在课题运行过程中,边探究,边整理,边改进,收集各种资料,对水墨画中水法实施措施进行改进,并用以指导教学活动。整理适合儿童的实施水法的理论。培养创作能力并用于创作活动中。记录和整理教学活动中的得失,最终形成通过实施水法,有效提高学生水墨画创作能力的教学体系,并拓展水法的深度。(三)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孩子们在水墨画创作过程中用水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对策和方法。2.观察法: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水墨画创作过程中蘸水的方法,并对此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3.个案法:通过搜集的有关个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4.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5.经验总结法:总结、归纳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结题报告,编辑案例。五、实践操作水墨画对水之为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把水作为工具,犹如颜料、纸张、笔、墨等;二是作为画法,犹如笔法、墨法等。王伯敏教授把水墨画水法概括为六个方面,即是(1)水调墨;(2)水带墨;(3)水破墨;(4)渍水;(5)泼水;(6)铺水。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引导孩子运用各种水法技能,能更好地让他们掌握水墨画的创作方法,能提高他们的水墨画创作能力。其实,只要进行中国画表现创作时,都需要用到水,这时的水就是成了所谓的工具。很多水墨画初学者,特别是在儿童的脑海中水就是水墨画的工具而已,没有水,无法进行水墨画表现。但更多的时候,把水当作一种创作的法度,这样水墨画创作的能力会有所提升。当然,在美术课堂上过多地对儿童谈论水墨画的墨法、笔法甚至是水法,孩子们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教学中结合相应的课例可以渗透一些水法的浅显知识,让他们掌握并能运用,这对于提高他们创作水墨画的能力会很大的帮助。从而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水墨画。(一)创设情境,秒认水墨中水的意义在水墨画中,有一句话叫做惜墨如金,说的是在水墨画创作过程中不要随便用墨,用墨的量和怎么用,都要慎重的考虑和揣摩。其实,在水墨画表现中,特别是对儿童而言要惜水如金。过去,孩子们在创作水墨画的过程中,经常随意用水,画面由此产生了猪墨的效果。因此,对于作为水墨画初学者——儿童来说,教师要充分引导创设情境使他们对水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有时候水只是作画的一种工具,但是更多的时候,水是被当作一种和墨法、笔法同等重要的法度的角色。1.无水不画,水无疑是作画的工具欣赏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爷爷的山水画。“你认为黄宾虹爷爷的山水画主要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墨汁、笔、宣纸和水。”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又问:“你认为远处那朦胧的山和雾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有的说:“用水把墨调淡,然后画出来的。”有的说:“是画好之后,再用水,把远处的山弄淡的。”通过欣赏和对话,儿童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墨得靠水调制,没有水,画面难以出现那水墨淋漓的效果,更不会出现浓淡墨色的层次的变化。没有水毛笔就不能被浸软,无法产生应有的弹性,无法在宣纸上涂抹和表现出各种线条。这是孩子们在欣赏和品读大师水墨画之后,初步体会就能理解和意识到的规律。2.水有情感,演绎内在深刻的意义水有自己的情感所在,只有让儿童富于水真正的意义,才能在利用水的过程中和水对话。儿童一开始接触水墨画时,就要让他们认识到水的意义。在课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阐述:“水是生命之源,灌溉着大地,滋润着世间万物,有水的地方才更有生机,人的生命中离不开水。世界上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可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甚至很多地方严重缺水。水开心的时候会产生微波粼粼的笑脸,水怒吼时会产生波涛汹涌的浪花。……”同时进行对话式引导赏析。“看着图片,你看到听到想到什么了吗?”“想到水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看到他们在跳舞。”“他们在嬉戏。”“听到他们唱出了优美的声音。”在一系列的交流中,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水的感情。在水的世界里,其实水也和人一样有自己的感情。之后,孩子们到水池边打水时就更显得温柔和绅士,显得更小心翼翼,再也不把水龙头开得哗哗响让水到处乱溅。也听到了更和谐的声音:“老师,他浪费水。”一个同学说道。“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一不小心,打了满满一桶水,舍不得倒掉,所以拿的时候晃了一下就滴在地上了。”不一会儿,这位同学很聪明地把水分给了一个没有打水的同学,还自豪地说:“哈哈!这样就不浪费了。”孩子们的表现着实进步了不少,在洗毛笔等工具时,也文明了很多,国画课堂也感觉不是那样湿答答难搞卫生了。孩子们在认识水的同时,也提高了节约用水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意识。这无疑给水墨画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这也直接影响到儿童水墨画创作的能力。3.墨分五色,探究墨色变化的根源水墨画中有墨分五色之说,焦、浓、重、淡、清,这五色离开了水,墨就不能形成多变的颜色。墨得靠水调制。在各种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等各种墨法中,不管哪种墨法,不经水的调和,就不可能发生浓淡、干湿、枯润的变化,不经水的调和,哪种墨法也无从表现,水对墨的作用可见一斑。假如在教学中为了纯粹的教而教,使很多孩子下意识地认为墨只有一种——黑色,就不符合新课程的标准,更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探究墨分五色时,要让孩子自主学习和了解掌握墨为五色的来由。墨分五色是创作水墨画韵味的前提条件,那墨怎么能出现五种色彩呢?先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如焦墨是墨汁倒出来很长时间,其所含水分被蒸发后的墨汁,很浓很稠很干,能表现老辣的枝条粗犷的质感等。但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整个过程,在学生没头绪时加以语言的引导,“再加点水试试?”“不加水会怎样?”等。(二)尝试水法,体验水法的巨大魅力初学水墨画的儿童由于对宣纸、墨汁和水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变化不熟悉,特别是对水和墨进行的调和所产生的各种变法没有预知性,因此表现具体的物体时难以把握。因此,对于初学水墨画的儿童来说最好先从游戏入手并尝试水法,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水的无穷魅力,增强水墨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1.水墨交融,墨由水生随着儿童水墨画教学的兴起,不少一线的美术教师擅长用水墨游戏开始水墨画教学。一般模式为首先,欣赏大画家如吴冠中水墨画作品中的用各种不同的点线,尝试分析画中出现各种浓淡点线的原因,体会水墨交融的质感之美。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表现,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水墨交融的变化。最后,用浓淡、粗细不同的墨色表现各种各样的线条,组成一幅有趣的水墨画。在这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对墨由水生的自主探究。儿童在游戏中了解毛笔触水后的柔软和坚挺;在运笔过程中掌握水墨在笔尖的游走,线条的变化;在手腕挥动间体会提按时水墨的交融;在这过程中感悟宣纸与其它任何一种纸张都不一样的特有的“涵水”的韵味。2.水墨晕章,抽象先行对初学水墨画的儿童来说,在没有进行专门的练习之前,对水的运用是没有概念的,何时用水,用多少水,只凭感觉。因此创作的作品要么不敢用水,干巴巴,索然无味的,要么水用太多,墨色全渗,毫无笔墨可言。一次,偶遇某教师《水墨宝塔》一课,大多数学生创作的作品没有水墨韵味,缺少的恰恰是国画课区别于其它课的本质内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水在笔墨间的巨大作用。由于教师对学生创作水墨韵味的引导不够突出,尤其是对“水”的利用没有涉及,只概念性地认识了墨色,着重强调塔的结构,导致学生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把塔画像,而忽略了水加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其实这样没有水法,没有水墨韵味的国画课案例不在少数,也给儿童水墨画创作造成了一定的误区。对于水墨画初学者而言,笔者认为不适宜表现常见的具象的事物,一旦表现具象事物,孩子们就容易把精力集中到具体的形象当中,被其细节所束缚,而从丧失了水墨的自然流淌所带来的效果。而相对具象抽象的的事物,更能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创作的表现欲望。(三)妙用水法,凸显灵动的水墨韵味现代画家傅抱石、黄宾虹等先生对水法有自己独到的研究,王伯敏教授在总结黄宾虹先生独到的用水技巧时,把用水归纳为“六”法。即(1)水调墨;(2)水带墨;(3)水破墨;(4)渍水;(5)泼水;(6)铺水。在创作水墨画之前,必须先着墨,但墨得靠水调制方能使用。不管是表现山水、花鸟和人物都需要用水把墨调开,墨经过水的调和,就可以发生浓淡、干湿、枯润的变化,由此可见,水是水墨画创作的先决条件。儿童水墨画的水法可以结合山水、花鸟、人物画加以更好地表现。1.水灵花鸟,法在用水水带墨。用带水的笔蘸墨,落笔之时水墨绽放在纸间,瞬息间如玉脂凝露,妙在变化自然。齐白石画虾,李可染画牛均用此法。其实,在儿童水墨画教学过程中这种水法的应用最能体现水墨画中墨色的变化。不可否认,在儿童水墨画教学当中有不少老师对勾线设色的水墨画技法比较青睐,与此同时,由于蘸水没有技巧导致墨色单调,这也造成了儿童画式的水墨画泛滥。勾墨线设色的水墨画要注重先蘸水,后蘸墨的方法进行水墨创作,蘸完一笔须待全部用完,即让墨色由深变浅的自然变化过程体现在宣纸上,再重新添加水和墨,直到用完这一笔为止。这样反复交替,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画面墨色能产生明显的浓淡和干湿的变化。如图中花瓶和屏风的表现就有了浓淡干湿的水韵区别。这样的水墨画面有变化,呈现出了和谐的,富有艺术韵味的效果。2.朦胧山水,韵在用水水调墨。用蘸好墨的笔去调水,墨经过水的调合,就发生了浓淡、干温、湿润的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水调墨,从而达到自己所需要的艺术效果。一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在论画时,常提到水法的重要。在先生的山水画作品之中不难发现,先生对山水画中水法运用的水平极高,他的画面忽浓忽淡,干湿相融,空灵美妙,呈现出了一派水墨淋漓的效果。法度严谨的传统山水画不适合儿童的表现。儿童的天性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因此,可以运用水法中水调墨的方法创作山水画。在表现过程中完全可以按照画面的需要,用水调出浓淡不一的墨色涂写画面。如在创作之前先欣赏黄宾虹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画面中的浓淡和干湿的变化。让儿童在品识山水画的过程中体会到水使画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此来引导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对用水的重视程度。最后,引导他们用蘸好墨的笔去调水,墨经过水的调合,形成浓淡、干温、湿润的变化。用这些变化的墨色造型,山石能产生丰富的水墨变化。儿童在表现过程中完全不遵守山水画的法度,有的山石表现得干枯,有的山石表现得却很湿润,有的山画得很浓,有的山画得却比较淡。他们创作时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用近浓远淡的程式去表现远近的山石和树木。只是随手捏来,凭感觉即兴创作。然而,就是抱着这种随意的创作手法不经意的表现才让画面浑然天成,巧夺天工,非常有稚拙的韵味。水墨的变化更是气象万千,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渍水。用笔将水渍于画面,再落笔落墨随水渗透扩张,变化莫测,奇趣无穷。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也非常热衷于渍水法创作山水的研究。他在渍墨、渍水方面的研究突破了水墨画讲究笔墨的模式,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水墨画的创新时代。他追求水墨淋漓,气韵生动的自然画面。儿童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加以表现,可以弥补儿童在笔法和墨法上的不成熟,让作品更富有自然的情趣。由于学生的用笔和用墨不是很娴熟,传统的山水画难以表现,但是运用渍水法表现山水画小品却恰到好处。《山水画小品》一课,运用渍水法表现可以在比较厚的泥金纸上,因为它比较厚,多次渍水也不易破坏。所以,可以事先在上面适当洒一点水,然后落笔落墨或者落颜色都可以进行,让墨或色随水扩张,自然行走,形成一种类似江南烟雨的朦胧画卷,水墨的相互流淌和互渗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趣味。3.泼墨人物,意在用水水破墨。墨已落在纸上,以“水笔”破之。墨的边缘出现毛茸茸的墨晕,可增强韵味。儿童表现人物画时可以结合这种方法进行,有利于儿童提高水墨画的创作能力。南宋大画家梁楷运用了打破传统的以线勾勒表现轮廓的方法,其《泼墨仙人》放弃了历来工整线条为主的描绘方式,而用粗阔的笔势和有浓有淡的水墨,不多几笔刷出了衣服折叠的形态,真是一种奇特的表现手法,他把笔、墨、水结合得恰到好处。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朱国华老师在《鸟瞰的大地》一课,就引导孩子们欣赏大画家、刘海粟、张大千等泼墨山水画的构成和水墨,老师按照自己事先的意图用大量的墨洒在宣纸上,根据画面需要让其自然行走,之后,用大量的水泼洒破墨,以便使画面产生自己所需要的艺术效果。水和墨相互交融,形成了鸟瞰大地的美丽景色。孩子们沉静在绝美的创作意境之中。看着老师玩得很出色,孩子们设想出自己的意图进行了表现,他们也在水墨交融之中,得到了水墨画带来的快乐。最后,孩子们所有的作品综合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大泼墨山水画,水法的运用功不可没。水墨《矿工》人物的表现就可以让孩子们用大量的水法破墨,让水和墨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浑厚的水墨共同体,既产生浓淡的变化,又形成了有虚有实的效果,墨就成了“活墨”。(四)整理课例,拓展研究水法的深度泼水。画面上墨色快干或将干未干时,需要的地方以水泼之,水渗墨色,可以产生水墨淋漓的效果。可以运用泼水的方法来表现弥补画面墨色的单一。有时儿童由于意识上缺乏水墨画的浓淡关系,画面会显得很单调和乏味。水墨画就会缺乏韵味,这时可以运用泼水方法对原有画面进行改进。在儿童水墨画《挂虎》一课的表现时,学生表现的挂虎在墨色上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为了让他们的画面更富有韵味引导他们用泼水的方法在原有的画面上进行涂抹,让墨色晕开,使画面产生了浓淡虚实的变化,画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铺水。画面已经完成,可以全铺或局部铺上一层水使画面更加调和,增强整体感。同样,水法也可以用在与颜色的调和上。很多画家在表现完画面所有物体的时候,这时画面按理说创作已经完成。但是,恰恰相反,还有一道很重要的工序没有实施,就是对画面进行铺水。这个铺水环节很重要,可以使画面物体更协调,墨色更丰富,有虚实的变化。《远古的记忆——恐龙》一课,儿童在创作完成之前,要思考如何把山、恐龙和地面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画面进行铺水,这样可以提高画面的统一性。二年级后,几乎每学期教材上都有水墨画课程内容。一线教师除了处理好教材之外,还要积极开发新的适合儿童的水墨画题材。尝试运用不同的水法进行水墨画创作,让儿童更快更好地表现水墨画,同时通过水法的深入研究和适合儿童学习的水墨画课例的开发探索,一定能加强学生的水墨画创作能力。《水墨图腾柱》一课,孩子们在能把握形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的魅力,进行墨色的浓淡表现,蘸水稍多能表现出淡淡的水墨韵味,少了则出现了浓浓的精神气,如果干到出现枯笔了,则给人一种苍老的金石味。其实,在儿童水墨画表现时,很多时候都会结合多种水法进行表现。明清时代的一些大师们,比如徐文长,由于水和墨的大量运用使画面有了千变万化的水墨趣味和高度的形式美,徐文长创作的《墨葡萄》、《芭蕉图》虽然经过几百年的沧海桑田,纸已发黄陈旧,但是画中的芭蕉、葡萄还是湿漉漉的,一派生气盎然之气象依然如故,原因就是用水得法。六、研究成效“水法”研究和妙用让孩子们在水墨画创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意识到若能充分把握好水法,使水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调和着墨,就能更好地表现出水墨画的各种层次,产生一种水墨淋漓的神奇意境。(一)探究水法开阔儿童的眼界过去,儿童在表现水墨画的时,知道墨法和笔法,对水法的了解不是很深入,以为水就是水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