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荣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郑德荣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郑德荣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郑德荣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郑德荣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郑德荣先进事迹材料绽放真理的德性荣光

王丹彤宋强闫冬

“我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是。科研成果启人心智、服务人民、资政育人。”

“我的治学理念是。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严谨求实、探索创新。”

——郑德荣

2018年5月3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2岁。

习近平总书记对郑德荣同志的逝世表示了哀悼和慰问。中央有关领导、教育部、XX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等,以不同形式表示了哀悼和慰问。

2018年5月5日,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作出决定,在全校开展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探索创新的学术精神、甘于奉献的大爱情怀、永久奋斗的高尚品格。

忠诚·责任:矢志不渝的“红色理论家”

党史研究是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几年前,郑德荣同志在接受《吉林日报》专访时,对自己倾注一生的党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作出了如上阐释。

从1952年直至逝世,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诸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这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从未因现实的复杂而放弃梦想,从未因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真正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这位“红色理论家”的一生,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20世纪50年代,郑德荣同志出版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60年代,发表第一篇学术文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70年代,在全国首批招收三年制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80年代,在全国首批招收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并直面一些人对毛泽东思想的怀疑甚至否定,以卓越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牵头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科学体系,回应质疑,正确引导社会思潮;90年代,与时俱进,科学思辨,深刻阐释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年届九旬,信念弥坚,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连续发表了关于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特征等内容的10余篇高水平论文。此外,从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纪念活动开始,每逢建党重大纪念活动,从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开始,每逢毛泽东诞辰重大纪念活动,以及有关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纪念活动,郑德荣同志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家,郑德荣同志的学术事业始终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密相连,与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这位“红色理论家”的一生,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牢记并践行党史专业“资政育人”的社会使命。用郑德荣同志的话说:“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丰富历史经验与沉痛教训,发挥‘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是我坚定不移地潜心研究的思想动力。”本着这一信念,他注重发挥专业特长,运用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就,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数十年来,郑德荣同志经常应邀为报刊撰文宣传和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多次被中宣部、中共党史研究室约请为专家评审组专家,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为党史教师和党史工作者讲学。他以高深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基础,为中共党史的研究、传播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贡献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财富。仅在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中,已75岁高龄的郑德荣同志作为XX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不顾盛夏酷热,在长春、四平、通化等地作了12场宣讲报告,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还多次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采访。由于郑德荣同志在理论宣传等社会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业绩,2003年,XX省委宣传部特致函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对郑德荣同志为全省社科理论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高山·景行:资深望重的“学术奠基者”

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郑德荣教授视学术为生命,终生致力于本学科的建设发展,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是一位资深望重、高山仰止的学术开拓者和奠基人。

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郑德荣教授构建了融精神、态度、方法于一体的独特的治学理念。纵观这一理念,首先,是“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理想,是要有崇高的志向、高尚的精神境界、宏伟的奋斗目标,有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科学作贡献的雄心壮志,这是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动力;勤奋,是要奋发图强,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这是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毅力,是要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这是实现理想的基本保证;进取,是要永不满足、绝不停滞、戒骄戒躁、砥砺前行,这是不断实现理想的桥梁。其次,是“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是要扎扎实实、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一丝不苟;探索创新,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吸纳百家之长,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拿出新成果。离开严谨求实,不称其为科学;没有探索创新,不称其为研究。再次,是“多读书、勤思考、常议论、勤写作”的研究方法。要多读书,提高读书的效率,也要重视实践;要勤思考,变死知识为活知识,为己所用;要常议论,撞击思维、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要勤写作,把储备的知识进行理性升华,多出成果。

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郑德荣教授对自己的治学理念始终如一地躬行践履,取得了丰厚斐然的学术成就。几十年来,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高水平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开拓了党史学科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础,曾得到胡乔木、胡绳、胡华等著名党史学家的肯定,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

郑德荣教授出版的多部著作,填补了学术空白或影响深远。其中,《毛泽东思想史稿》一书,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修订本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配发。《毛泽东思想论纲》一书,在总的体例、原理结构上独具特色,是国内全面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巨著之一。《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首次提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独到见解。《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一书,科学地论证了延安时期在党的历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概论》一书,是最早一部创立了概论体系的著作,在“延安时期”的时限问题上具有独到见解,广为高校和中央党校所采用,多次被列为《光明日报》高校征购教材书目。《毛泽东思想新论》一书,在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同时,更加突出和体现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一书,视野开阔,体系完整,构架科学,观点鲜明。进入鲐背之年后,郑德荣教授凝聚毕生学术智慧和心血,出版了系统阐释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若干问题的三部纵横观。其中,《毛泽东思想纵横观》透析毛泽东思想的高超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轨迹,《中共党史若干问题纵横观》再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艰辛历程。据统计,郑德荣教授撰写、主编的著作在国家图书馆藏有30余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均有藏书。

郑德荣教授主编的多部教材,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文科通用教材。改革开放以来,每当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郑德荣教授都能提出富有创建的重要意见。他曾担任教育部主持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编写组组长,是统编教学大纲的两名召集人之一,负责统稿、定稿。他曾受教育部委托,主编了4部重要教材。其中,《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是粉碎“四人帮”后推出的最早的中共党史教材,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文科通用教材,再版五次,发行百余万册;《中国革命史》是全国高师院校专用教材;《中共党史教程》是教育部卫星广播教材;《国共政权十年对峙史》是国家教委“七五”文科教科书编选计划项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全国征订的教材。2006年,已80岁高龄的郑德荣教授应邀担任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教材项目历史组评委。

郑德荣教授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有些则开拓了新领域或提出了独到见解。他的学术论文大多发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主要是围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中国革命若干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这些论文既有对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宏观研究,也有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微观剖析,均具有理论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在许多问题上突破了学术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见解。

人师·经师:以身垂范的“大爱铸魂者”

“明师道、铸师魂、讲师德、怀师爱”,这是郑德荣教授为师的崇高风范与不懈追求。

从教六十七年来,郑德荣教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个学生,培育出一批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国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无愧为葆有大爱情怀的严师典范、良师表率和人师楷模。

以大爱情怀,传学生理想信念之“道”。郑德荣教授常说。“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人必须以德为帅,学党史的博士生更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和道德情操,这是由中共党史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郑德荣教授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把“德育为先”始终贯穿于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引导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增强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每届学生的第一堂课上,郑德荣教授不是急于讲授专业知识,而是进行寓意深刻、论说精辟、以理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之后的教学中更加深入地加以推进;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他还要再三叮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尤其在学生思想上感到困惑和迷茫时,郑德荣教授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为学生拨清迷雾,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以大爱情怀,授学生科研能力之“业”。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一直是郑德荣教授指导博士生的重要目标。他认为,做科研并非一日之功,难以立竿见影,必须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着眼于他们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将其寓于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为此,郑德荣教授针对在职学生和脱产学生在学习时间投入上的差异,因人施教,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上匠心独具,照顾到每名学生的情况,把专业方向课分解成不同专题,平均每月精炼深刻地讲授一个专题,这样一个学年下来,就能汇集成一个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郑德荣教授实行“读书、思考、讨论、答疑、交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讨论式授课和启发式教学为主,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促使他们多思考、多提问,锻炼思维能力和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郑德荣教授还要求学生通过博览文献、占有第一手资料以及掌握学术前沿动态等途径,完成好课前独立准备、课上独立思考、课后独立钻研的每个环节,并带动学生合作搞科研,对他们给予“手把手”式的科研实战指导。在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郑德荣教授要求他们必须牢记学术道德规范,切忌学术不端行为,注重培养良好的学术品质和学术操守。

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郑德荣教授时刻以一颗仁爱之心,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用真情来滋润他们的心田。学生就读期间,他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长,也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如慈父般的叮咛与嘱咐,点点滴滴,无微不至,常令学生感动不已。学生毕业后,郑德荣教授仍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既乐于分享学生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喜悦,也真诚帮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波折和起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十余载,郑德荣教授共培养了49名博士生,其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或成为其他领域领军人才。郑德荣教授常说,自己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二是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他以鼓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教授组成的优秀教学成果鉴定委员会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彦奇教授,曾对郑德荣教授作出过如下考核鉴定:“……教学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该同志既教书,又育人;既能严格要求,又多方关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事迹突出,效果卓著,堪称教师中的佼佼者。”这一评价,正是郑德荣教授既为“经师”更为“人师”的真实写照。

晚晴·勃发:老而弥坚的“孜孜进取者”

以60岁退出领导岗位为新的起点,培养博士,出版著作,发表文章;90岁之后仍然老骥伏枥,持续创新,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上来,承担了国家课题,发表了多篇高水平成果。在三十三年里,郑德荣教授以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为学状态,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可贵精神。

1986年,郑德荣教授从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的领导岗位退下来时,曾“规划”了自己的“未来”:培养10名博士生,出版10部专著。至逝世时,他早已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平均计算,每年出版专著1部,培养博士2名,发表文章5篇。这些成果,已远远超出了其自身固有的价值,足堪后学楷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郑德荣教授在80至90岁的十年间,依然奋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勇拼搏在学术的征程上。他坚持孜孜不倦地翻阅文献,浏览大量学术期刊,并保持着每年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习惯。所有学术会议郑德荣教授都是以文参会,且文章见解独到,对学术界新思想、新观点保持高度关注和批判吸收的态度。十年来,他著述的节奏不仅没有放缓,反而新见迭出、新作频现。期间,共承担国家项目3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70余篇。仅2011年,就发表文章14篇,这是一个中青年学者也望尘莫及的成果数量。纵使在住院期间,郑德荣教授仍在病榻上反复修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汇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真正体现了一位老党员、老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史学科的无比热爱、对高水平境界的执着追求。

为师为学六十七年来,郑德荣教授为我国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XX省社科理论发展、东北师范大学的教学改革和为基础教育服务,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作为XX省唯一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全国会议,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他带领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博士点,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中共党史博士点之一;他主持的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在教育部对全国高校147个社科研究机构评估中位列榜首。郑德荣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国家教委主办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二等奖1次,被评为XX省第二批省管专家,还多次荣获XX省优秀共产党员、XX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XX省优秀教师、XX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XX市劳动模范、XX市师德标兵,以及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郑德荣同志的一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用毕生的执着坚守和甘于奉献,将坚定信仰融入学术、将教书育人融入生活、将研究创新融入生命。郑德荣同志留下的宝贵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将化作无比强大的动力,鼓舞和激励全体东师人,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不懈奋斗、再创辉煌。

窗体底端

第二篇:郑德荣先进事迹[模版]学习郑德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进事迹

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

通风区李春鹏

按照龙家堡矿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通风区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向郑德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的号召,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觉员”称号的决定》,《省委关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决定》,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关于深入学习宣传郑德荣先进事迹的批示精神、在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在追授郑德荣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颁授仪式上的讲话精神,《省委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精神。

我在学习了郑德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以后,通过认真对照,查找了自身的不足。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使我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能力。

一、问题清单

1、管理不够精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对通风区管理上,一是侧重于目标管理,制定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职工认真完成任务。二是侧重于制度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行日常管理。三是侧重于考核管理,结合预定目标与制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奖惩。三种管理模式都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精细管理举措。对重要岗位班组长管理严格,教育到位;但对职工管理存在疏漏,思想引导不到到位,关心不够。对业务管理不够精细,个别环节没有照顾到。今后将重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作风不够扎实,不忘初心方面有待加强。

我能够做到恪尽职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筑牢了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但是在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满足于干好通风区份内的工作,对我矿其他工作关注的少,二是对通风区职工管理较为严格,但是对职工思想教育不够到位,服务职工方面做的欠位。个别职工提出合理要求,未能仔细研究,酌情予以照顾。

二、整改措施

通过学习郑德荣事迹,我正视不足,改进缺点,全面提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几点是我的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认真研读党的基本理论,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断增强创新观念。要认真学习各级领导文件精神,全面把握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其次,要树立积极向干部职工虚心学习的观念,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发挥每个人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进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此外,充分利用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参观考察机会,认真学习兄弟单位在基建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借鉴成功的做法,并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2、深入基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注重深入现场管理,经常性地深入作业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要经常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常性地与职工交流,及时了解职工的生活工作需要,帮助解决实际难题;要带领班组长经常性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未雨绸缪,以精心细致作风提高安全保障。要广泛收集干部职工队伍信息,及时向领导班子成员反映基层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为完成我矿共同任务尽心尽力。工作中坚持到位而不越位,与班子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遇事多沟通,多交流,维护经班子的战斗力和活力,当好上为领导分忧、下为职工服务的角色。

3、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力争创造一流成绩。

我要对通风区工作实行精细管理,提高质量水平,一方面要抓好职工的管理与教育,特别强调落实各工种的岗位责任,确保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与检查,经常地开展检查评比活动,不断提升质量标准。

第三篇: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1)为信仰高举旗帜的“红色理论家”

——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教授是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他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郑德荣教授今年5月3日因病逝世。

这位老人用一生的坚持告诉你什么是信仰

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它可以让一个人,六十七载如一日,像一名战士,冲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第一线;

它可以让一个人,退休之后,培养出博士49名,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它可以让一个人,鲐(tái)背之年,满怀使命担当开始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身许党,赤胆忠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就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红色理论家'的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

‘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郑德荣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忠诚书写在信仰的旗臶上。

追梦

‘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坚信不疑了,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

吉林长春,北国春城。伟岸质朴的长白秀色、清新旖旎的净月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时光倒转。上世纪30年代,少年郑德荣眼中的故土,却是‘瓜剖豆析、山河破碎'。

每一次目睹日伪政权的暴行,郑德荣都深深体味到受人欺凌的耻辱。一颗年轻的心时时拷问自我:‘到底怎样才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

一粒渴盼国家独立富强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真理的光芒是耀眼的。1948年,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早已厌恶在‘国统区'读大学的郑德荣,毅然决然投奔XX县区,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

‘XX县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那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鲜,‘有一种‘新生’的感觉'。

‘公木先生,那可是大人物呐。'多年后,郑德荣依然忘不了,这位‘大人物'身穿一件旧棉袄,腰扎一根草带子,手拎一个白铁壶,一边倒水喝、一边用大白话讲解《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哎,既有真理性,又有吸引性,大家都愿意听,入耳、入脑、入心。'

‘共产党里有大学问家。'郑德荣内心激荡不已,‘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坚信不疑了,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红色熔炉'锻造,奠定信仰基石。

刻苦学习,顺利留校,郑德荣幸运地被分配到中国革命史直属教研室任教,教研室的创立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校长成仿吾。工作仅一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就在浓郁的红色氛围熏陶下光荣入党。从此,‘郑德荣'这个名字便与中共党史研究紧紧相连,永不分离。

边讲课边学习,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

‘你连信都不信,怎么给学生讲。要让别人信,首先自己信。'这,是郑德荣对自己的要求。

‘不仅在业务上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而且在政治上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是郑德荣对学生的要求。

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即便‘文革'期间多次被当作‘走资派'批斗,回忆起那段坎坷岁月,郑德荣依然没有怨言、初心不改,‘虽然挨过斗,但对党的感情、3对马列主义的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

上世纪80年代初,郑德荣曾借调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两年,担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写组'主持工作的副组长。这一步,成为他学术研究上的重要转机,使他有机会进入中央档案馆,亲手翻阅最原始的革命资料。

每天早去晚回,一条板凳坐到黑。郑德荣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珍贵史料的营养。

‘触摸那些泛黄的纸张,就仿佛看到了坚贞的烈士流下的鲜血、付出的生命。'这份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由衷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道路上执著前行。

‘党史研究,必须注重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郑德荣提醒自己,也告诫学生,‘我们党史工作者,是在为中国共产党写‘红色家谱’,是为党做学问。入了这扇门,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

郑德荣这么说,更这么做。多年来,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本职工作忙不忙、身体状况好不好,每逢庆祝建党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重大纪念活动,他都看作是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契机。而每一次,他都积极著文、参会、宣讲。

2001年7月,纪念建党80周年。长春的不少党员干部聆听了郑德荣的党课。台上,75岁的郑德荣声如洪钟、神情激扬,讲得振奋人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已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

‘都这么大年纪了,身体咋受得了。'好心人劝他歇一歇。

‘我这一上讲台啊,就啥都忘了。只要还能动,就一定要参加。'炎炎夏日,这位年逾七旬的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奔波6县市、宣讲12场。

学生看着心疼,建议他别再接受一个基层单位的邀请,孰料郑德荣一脸正色:‘这正是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党史专业知识发挥作用的时候,怎么能推托呢。'

‘是什么让您毕生求索、沉浸于党史研究。'有人好奇。

‘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铭刻在心的信条。'几十年来,郑德荣把个人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人生的征帆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理想的彼岸。

担当

干顶天立地事,做举旗亮剑人

书生报国,唯有道德文章。

留校仅4年,郑德荣就出版了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

漫长的学术生涯,郑德荣似一棵党史研究领域的常青树,苍翠挺拔。67年来,他共撰写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60多篇。

1983年,他成为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最早的4位教授之一;

1986年,他成为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首批3位博士生导师之一;

1991年,他带领的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在教育部直属院校147个社科研究机构的评估中名列第一;

……

‘史论结合、以史立论、以论见长',他的很多成果,提出独到见解,填补学术空白,匡正传统观点,曾得到胡乔木、胡绳等著名党史学家的充分肯定。他撰写的《毛泽东思想史稿(修订本)》,更是开创了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

教材,师生间最有力的纽带。学过中共党史的人,对‘郑德荣'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他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推出的全国高校通用党史教材,再版5次,发行百万余册;

他编写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被全国高校和中央党校采用,加印13次,发行突破百万册;

……

几十年来,这些教材广为传播,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别小看教材啊。这可是件大事。它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他常对学界同6行说,‘党史教材更非同小可,政治要求高、导向性强,每一个论断、每一个细节都要一锤子一锤子地敲定,容不得半点儿含糊,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而今,郑德荣撰写、主编的著作在国家图书馆馆藏有30余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海外图书馆也有馆藏。

郑德荣的学术研究,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德荣的研究视野一直与时代同步。

有人质疑。‘是不是形势跟得太紧了。'

‘老师对此不以为然,反而告诫我们,离开现实语境搞党史研究,那是孤芳自赏。党史研究要解决问题、为党的事业服务。'学生程舒伟教授回忆。

干顶天立地事,做举旗亮剑人。除了著书立说,郑德荣还善用真理的力量捍卫真理。

‘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多年前,在参加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会议时,一名外校青年教师向他请教。

发问者不是老百姓,而是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这让郑德荣深感忧虑。作为回应,他在大会上作了针对性的长篇发言,随后又发表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等多篇论文和著作,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无独有偶,在湖南参加‘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时,一名学者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大会发言,又让郑德荣愕然,感到有必要从学理上及时回应。正值酷暑,82岁的老人抛开准备好的讲稿,利用午休时间重新撰写发言提纲,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一发言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廓清了模糊认识,与会学者高度认同。

离开湘潭的那天清晨,天蒙蒙亮,郑德荣专门来到毛泽东塑像前,献上鲜花,伫立良久,语重心长地对随行学生说:‘我们参加学术会议,既要虚心接受各种学术观点,也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关键时刻要敢于正面发声。'

学生王占仁教授至今还记得郑德荣第一次带他申报课题时的情形。2008年,郑德荣带领课题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作为申报选题,这在当时可是国家高度重视、学界广泛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

‘太难了,换一个容易中的题目吧。'有课题组成员心里打鼓。

‘中与不中不是目的,关键看课题对党和国家有没有价值,党和国家需要才是我们的选择。'郑德荣坚持不换。

‘老师的坚持,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党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王占仁回忆。

郑德荣还有个‘永久牌'与‘飞鸽牌'的论断广为流传。

‘我们做教师的,尤其是文科教师,无论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还是资政建言,都要做‘永久牌’,就是持之以恒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不要做‘飞鸽牌’,不能当‘墙头草’。'

2001年,政法学院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几次讨论后,有的老师不耐烦: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国外大学这个学科发展很成熟,找几个培养方案翻译过来改一改就行了。

‘借鉴国外大学的有益经验,这没异议,但中国的高校是共产党领导的,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增的公共管理专业,是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培养管理人才的,政治性同样鲜明,一定要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臵上体现出来。'郑德荣态度鲜明、语气坚定。最后,他的意见得到一致赞同,写入培养方案。

薪传

既为‘经师',更为‘人师'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这是郑德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中共党史学科的特殊性,要求研究者必须在政治上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思想道德上有高尚的情操,否则,就不配为一名中共党史教师。'

他的博士生,都忘不了先生的第一堂课。

‘出乎意料,老师并不直接谈专业知识,而是问怎么看待党史专业、为什么选这个方向、将来有何打算。'王占仁回忆,先生重点谈了对‘理想'‘勤奋'‘毅力'‘进取'这四个词的理解,‘这四个词是我的座右铭,每个人都有理想,作为党史专业博士生,理想一定要和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样才不枉费党和国家的培养;有了理想,还要靠勤奋去实现、靠毅力去坚持、靠进取去推动……'

原来这第一堂课,是堂‘举旗定向'‘壮骨补钙'的课,解决的是‘总开关'问题,为同学们系好为学为人的‘第一粒扣子'。

红色理论家,大爱筑梦人。在郑德荣从教65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他曾动情地说道:‘我人生最大的快慰有两件事:一件,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另一件,是学生的成长成才,青出于蓝胜于蓝。'几十年从教生涯,他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以大爱情怀教书育人。

眼不离书,手不离笔,心不离教。

郑德荣的书柜里,满满的都是党史书籍,地上也堆着上年头的党史资料,有些图书馆难见的党史书籍,在他家都能找得到——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党史资料室'。

‘只有大量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到论从史出、言之有据、严谨求实。'郑德荣要求学生有计划地大量阅读文献,一年至少阅读1000万字以上,并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文献资料。

学生,是郑德荣所钟情‘红色事业'的一部分,也是他精神与感情的寄托。

郑德荣极为重视指导博士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平均每周要指导低年级博士生12学时以上。每天早上,从南湖锻炼回来,郑德荣不是去吃早饭,而是操起电话,跟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时间一长,我们的作息习惯都随他了。'学生邱潇笑言。

善于联想、富有启发性,是郑德荣的教学风格。全脱稿讲授,他的课堂生动而深透,思想的火花时时迸发。他的‘提示、讨论、小结、作业'四段授课法,使博士生处于课前独立准备、课上独立思考、课后独立钻研的良性循环;他实行的‘读书、思考、讨论、答疑、交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逼着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视角分析问题。

带学生,他还有一个绝招——任务带动——师徒一起攻坚写论文。‘一篇论文,磨上几个月。最后,论文发表了,你也出师了。'学生刘世华教授直叹‘受益匪浅'。

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教授组成的优秀教学成果鉴定委员会,曾对郑德荣作过考核鉴定:‘……教学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该同志既教书,又育人;既能严格要求,又多方关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事迹突出,效果卓著,堪称教师中的佼佼者。'这一评价,是郑德荣既为‘经师'更为‘人师'的真实写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郑德荣培养的49名博士,绝大多数11都耕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沃土上,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骨干和领军人才。他们犹如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广袤原野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鹤发仍伏枥,丹心励后学。在政法学院院长尹奎杰看来,郑德荣一直是学院学术的支撑,‘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近年来学院不再给他安排本科课程,他坚决不同意,最后达成一致:定期给本科生作专题讲座。'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一个月里,郑德荣就为本科生作了两场宣讲;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行动已不便,就请同学们到家里,在客厅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解……

黑格尔说过,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郑先生说出来,让人信服。'本科生刘强回忆,请先生作辅导,他从不拒绝;不管多疲惫,只要登上讲台,他就异常兴奋、底气十足。慈祥的眼神里,流露着对理想信念的自信和对后辈深深的爱。每次报告结束,先生都和学生们握手,理想、信念、知识、情感就这样在代际间传递着……

勃发

‘干活,干活,‘干’中才能‘活’嘛'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60岁,在郑德荣眼中,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迎来学术生命的‘第二春'。

1986年,郑德荣从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时,曾激情满怀地‘规划'未来:‘要用10年时间,到我70岁时,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现场掌声一片,也不乏私下的怀疑:‘怎么可能。'

老骥伏枥,耄耋勃发。这一干,就是30多年。

随着年岁的增长,郑德荣非但没有放缓学术科研节奏,反而‘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新见迭现、新作频出。

一生50多本著作和教材,有40本是60岁后出的。80岁到90岁的10年间,光个人专著就有5部,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并以高质量的文章参会。

仅2011年一年,他就发表文章14篇,这是一个中青年学者都难以企及的成果数量,也远远超过了之前他规划的目标。

不吃老本、超越自我,郑德荣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研究成果,堪称‘人生黄昏时间的彩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论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一系列论文、论著,闪烁着最新的思想火花。

2017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第二天。一大早,东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延就接到郑德荣的电话,内容就一条:如13何更快更好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并主动请缨为全校师生作宣讲报告,‘言语中充满了振奋、激动和喜悦,完全不像一位90多岁的老人。'王延说。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91岁的郑德荣还抱病组织团队,申报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几番论证、数易其稿,每次他都在学生的搀扶下到会,全程主持研讨。

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规律,几无嗜好,郑德荣最大的享受,是思考。

‘干活,干活,‘干’中才能‘活’嘛。'老先生乐观豁达,在他看来,让老人发挥余热,属低层次要求,‘应当把有限的时间活得更有意义,一年当成几年过。'

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这个年纪,不可能再通过别的方式回报党了,多写一篇文章,就是多作一份贡献。'于是,常常上一篇论文刚刚寄出,又开始着手下一篇文章了。

2013年12月,郑德荣又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但对视时间如生命的郑德荣来说,这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静养,把我看书做学问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也静不下来啊。'

‘思考学术,就是最好的止疼药。'不到万不得已,郑德荣拒绝吃止疼药。‘他怕止疼药的麻醉作用影响脑子思考。'在多次接诊他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医生王春艳的印象中,这个14‘病号'与众不同,手边全是书,一直挺忙活。

好不容易‘熬'到2014年元旦前夕,医院同意他出院,郑德荣兴奋得像个孩子:‘我早就好了,这回可自由了,终于可以回去给学生上课、搞研究了。'

生命的最后几天,虽极度虚弱,但他还在反复修改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论文。看不了,就让学生念,他听。最后一次修改时,坚持听完9000多字的论文后,他拔掉氧气管,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修改意见。好几次,他试着站起来,但刚一用力就大汗淋漓——他实在太想参加这个会了。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2018年5月3日,92岁的郑德荣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世前,他对学生留下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是: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

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郑德荣常以毛泽东在1939年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教育学生,要‘永久奋斗'。这句话,他做到了。

90岁生日时,郑德荣曾满怀豪情地抒发宏愿。‘再过5年,当我95岁时就到了我们党建党100周年,到那时,我和你们一起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现场的弟子无不为之震撼:原来,先生的学问、勤勉、成就乃至高寿,皆源于这样的情怀与追求——把自己的生命与一个伟大的党融为一体,达致永恒……

第四篇: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1).为信仰高举旗帜的“红色理论家”

——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教授是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他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郑德荣教授今年5月3日因病逝世。

这位老人用一生的坚持告诉你什么是信仰

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它可以让一个人,六十七载如一日,像一名战士,冲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第一线;

它可以让一个人,退休之后,培养出博士49名,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它可以让一个人,鲐(tái)背之年,满怀使命担当开始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身许党,赤胆忠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就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红色理论家”的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

“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郑德荣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忠诚书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追梦

“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坚信不疑了,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

吉林长春,北国春城。伟岸质朴的长白秀色、清新旖旎的净月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时光倒转。上世纪30年代,少年郑德荣眼中的故土,却是“瓜剖豆析、山河破碎”。

每一次目睹日伪政权的暴行,郑德荣都深深体味到受人欺凌的耻辱。一颗年轻的心时时拷问自我:“到底怎样才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

一粒渴盼国家独立富强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真理的光芒是耀眼的。1948年,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早已厌恶在“国统区”读大学的郑德荣,毅然决然投奔XX县区,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

“XX县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那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鲜,“有一种‘新生’的感觉”。

“公木先生,那可是大人物呐。”多年后,郑德荣依然忘不了,这位“大人物”身穿一件旧棉袄,腰扎一根草带子,手拎一个白铁壶,一边倒水喝、一边用大白话讲解《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哎,既有真理性,又有吸引性,大家都愿意听,入耳、入脑、入心。”

“共产党里有大学问家。”郑德荣内心激荡不已,“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坚信不疑了,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红色熔炉”锻造,奠定信仰基石。

刻苦学习,顺利留校,郑德荣幸运地被分配到中国革命史直属教研室任教,教研室的创立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校长成仿吾。工作仅一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就在浓郁的红色氛围熏陶下光荣入党。从此,“郑德荣”这个名字便与中共党史研究紧紧相连,永不分离。

边讲课边学习,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

“你连信都不信,怎么给学生讲。要让别人信,首先自己信。”这,是郑德荣对自己的要求。

“不仅在业务上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而且在政治上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是郑德荣对学生的要求。

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即便“文革”期间多次被当作“走资派”批斗,回忆起那段坎坷岁月,郑德荣依然没有怨言、初心不改,“虽然挨过斗,但对党的感情、3对马列主义的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

上世纪80年代初,郑德荣曾借调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两年,担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写组”主持工作的副组长。这一步,成为他学术研究上的重要转机,使他有机会进入中央档案馆,亲手翻阅最原始的革命资料。

每天早去晚回,一条板凳坐到黑。郑德荣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珍贵史料的营养。

“触摸那些泛黄的纸张,就仿佛看到了坚贞的烈士流下的鲜血、付出的生命。”这份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由衷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道路上执著前行。

“党史研究,必须注重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郑德荣提醒自己,也告诫学生,“我们党史工作者,是在为中国共产党写‘红色家谱’,是为党做学问。入了这扇门,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

郑德荣这么说,更这么做。多年来,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本职工作忙不忙、身体状况好不好,每逢庆祝建党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重大纪念活动,他都看作是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契机。而每一次,他都积极著文、参会、宣讲。

2001年7月,纪念建党80周年。长春的不少党员干部聆听了郑德荣的党课。台上,75岁的郑德荣声如洪钟、神情激扬,讲得振奋人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已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

“都这么大年纪了,身体咋受得了。”好心人劝他歇一歇。

“我这一上讲台啊,就啥都忘了。只要还能动,就一定要参加。”炎炎夏日,这位年逾七旬的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奔波6县市、宣讲12场。

学生看着心疼,建议他别再接受一个基层单位的邀请,孰料郑德荣一脸正色:“这正是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党史专业知识发挥作用的时候,怎么能推托呢。”

“是什么让您毕生求索、沉浸于党史研究。”有人好奇。

“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铭刻在心的信条。”几十年来,郑德荣把个人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人生的征帆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理想的彼岸。

担当

干顶天立地事,做举旗亮剑人

书生报国,唯有道德文章。

留校仅4年,郑德荣就出版了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

漫长的学术生涯,郑德荣似一棵党史研究领域的常青树,苍翠挺拔。67年来,他共撰写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60多篇。

1983年,他成为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最早的4位教授之一;

1986年,他成为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首批3位博士生导师之一;

1991年,他带领的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在教育部直属院校147个社科研究机构的评估中名列第一;

……

“史论结合、以史立论、以论见长”,他的很多成果,提出独到见解,填补学术空白,匡正传统观点,曾得到胡乔木、胡绳等著名党史学家的充分肯定。他撰写的《毛泽东思想史稿(修订本)》,更是开创了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

教材,师生间最有力的纽带。学过中共党史的人,对“郑德荣”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他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推出的全国高校通用党史教材,再版5次,发行百万余册;

他编写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被全国高校和中央党校采用,加印13次,发行突破百万册;

……

几十年来,这些教材广为传播,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别小看教材啊。这可是件大事。它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他常对学界同6行说,“党史教材更非同小可,政治要求高、导向性强,每一个论断、每一个细节都要一锤子一锤子地敲定,容不得半点儿含糊,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而今,郑德荣撰写、主编的著作在国家图书馆馆藏有30余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海外图书馆也有馆藏。

郑德荣的学术研究,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德荣的研究视野一直与时代同步。

有人质疑。“是不是形势跟得太紧了。”

“老师对此不以为然,反而告诫我们,离开现实语境搞党史研究,那是孤芳自赏。党史研究要解决问题、为党的事业服务。”学生程舒伟教授回忆。

干顶天立地事,做举旗亮剑人。除了著书立说,郑德荣还善用真理的力量捍卫真理。

“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多年前,在参加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会议时,一名外校青年教师向他请教。

发问者不是老百姓,而是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这让郑德荣深感忧虑。作为回应,他在大会上作了针对性的长篇发言,随后又发表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等多篇论文和著作,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无独有偶,在湖南参加“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7际学术研讨会时,一名学者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大会发言,又让郑德荣愕然,感到有必要从学理上及时回应。正值酷暑,82岁的老人抛开准备好的讲稿,利用午休时间重新撰写发言提纲,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一发言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廓清了模糊认识,与会学者高度认同。

离开湘潭的那天清晨,天蒙蒙亮,郑德荣专门来到毛泽东塑像前,献上鲜花,伫立良久,语重心长地对随行学生说:“我们参加学术会议,既要虚心接受各种学术观点,也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关键时刻要敢于正面发声。”

学生王占仁教授至今还记得郑德荣第一次带他申报课题时的情形。2008年,郑德荣带领课题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作为申报选题,这在当时可是国家高度重视、学界广泛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

“太难了,换一个容易中的题目吧。”有课题组成员心里打鼓。

“中与不中不是目的,关键看课题对党和国家有没有价值,党和国家需要才是我们的选择。”郑德荣坚持不换。

“老师的坚持,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党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王占仁回忆。

郑德荣还有个“永久牌”与“飞鸽牌”的论断广为流传。

“我们做教师的,尤其是文科教师,无论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还是资政建言,都要做‘永久牌’,就是持之以恒地用马克思8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不要做‘飞鸽牌’,不能当‘墙头草’。”

2001年,政法学院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几次讨论后,有的老师不耐烦: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国外大学这个学科发展很成熟,找几个培养方案翻译过来改一改就行了。

“借鉴国外大学的有益经验,这没异议,但中国的高校是共产党领导的,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增的公共管理专业,是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培养管理人才的,政治性同样鲜明,一定要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来。”郑德荣态度鲜明、语气坚定。最后,他的意见得到一致赞同,写入培养方案。

薪传

既为“经师”,更为“人师”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这是郑德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中共党史学科的特殊性,要求研究者必须在政治上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思想道德上有高尚的情操,否则,就不配为一名中共党史教师。”

他的博士生,都忘不了先生的第一堂课。

“出乎意料,老师并不直接谈专业知识,而是问怎么看待党史专业、为什么选这个方向、将来有何打算。”王占仁回忆,先生重点谈了对“理想”“勤奋”“毅力”“进取”这四个词的理解,“这四个9词是我的座右铭,每个人都有理想,作为党史专业博士生,理想一定要和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样才不枉费党和国家的培养;有了理想,还要靠勤奋去实现、靠毅力去坚持、靠进取去推动……”

原来这第一堂课,是堂“举旗定向”“壮骨补钙”的课,解决的是“总开关”问题,为同学们系好为学为人的“第一粒扣子”。

红色理论家,大爱筑梦人。在郑德荣从教65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他曾动情地说道:“我人生最大的快慰有两件事:一件,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另一件,是学生的成长成才,青出于蓝胜于蓝。”几十年从教生涯,他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以大爱情怀教书育人。

眼不离书,手不离笔,心不离教。

郑德荣的书柜里,满满的都是党史书籍,地上也堆着上年头的党史资料,有些图书馆难见的党史书籍,在他家都能找得到——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党史资料室”。

“只有大量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到论从史出、言之有据、严谨求实。”郑德荣要求学生有计划地大量阅读文献,一年至少阅读1000万字以上,并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文献资料。

学生,是郑德荣所钟情“红色事业”的一部分,也是他精神与感情的寄托。

郑德荣极为重视指导博士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平均每周要10指导低年级博士生12学时以上。每天早上,从南湖锻炼回来,郑德荣不是去吃早饭,而是操起电话,跟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时间一长,我们的作息习惯都随他了。”学生邱潇笑言。

善于联想、富有启发性,是郑德荣的教学风格。全脱稿讲授,他的课堂生动而深透,思想的火花时时迸发。他的“提示、讨论、小结、作业”四段授课法,使博士生处于课前独立准备、课上独立思考、课后独立钻研的良性循环;他实行的“读书、思考、讨论、答疑、交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逼着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视角分析问题。

带学生,他还有一个绝招——任务带动——师徒一起攻坚写论文。“一篇论文,磨上几个月。最后,论文发表了,你也出师了。”学生刘世华教授直叹“受益匪浅”。

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教授组成的优秀教学成果鉴定委员会,曾对郑德荣作过考核鉴定:“……教学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该同志既教书,又育人;既能严格要求,又多方关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事迹突出,效果卓著,堪称教师中的佼佼者。”这一评价,是郑德荣既为“经师”更为“人师”的真实写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郑德荣培养的49名博士,绝大多数都耕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沃土上,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骨干和领军人才。他们犹如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广袤原野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鹤发仍伏枥,丹心励后学。在政法学院院长尹奎杰看来,郑德荣一直是学院学术的支撑,“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近年来学院不再给他安排本科课程,他坚决不同意,最后达成一致:定期给本科生作专题讲座。”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一个月里,郑德荣就为本科生作了两场宣讲;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行动已不便,就请同学们到家里,在客厅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解……

黑格尔说过,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郑先生说出来,让人信服。”本科生刘强回忆,请先生作辅导,他从不拒绝;不管多疲惫,只要登上讲台,他就异常兴奋、底气十足。慈祥的眼神里,流露着对理想信念的自信和对后辈深深的爱。每次报告结束,先生都和学生们握手,理想、信念、知识、情感就这样在代际间传递着……

勃发

“干活,干活,‘干’中才能‘活’嘛”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60岁,在郑德荣眼中,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迎来学术生命的“第二春”。

1986年,郑德荣从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时,曾激情满怀地“规划”未来:“要用10年时间,到我70岁时,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现场掌声一片,也不乏私下的怀疑:“怎么可能。”

老骥伏枥,耄耋勃发。这一干,就是30多年。

随着年岁的增长,郑德荣非但没有放缓学术科研节奏,反而“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新见迭现、新作频出。

一生50多本著作和教材,有40本是60岁后出的。80岁到90岁的10年间,光个人专著就有5部,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并以高质量的文章参会。

仅2011年一年,他就发表文章14篇,这是一个中青年学者都难以企及的成果数量,也远远超过了之前他规划的目标。

不吃老本、超越自我,郑德荣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研究成果,堪称“人生黄昏时间的彩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论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一系列论文、论著,闪烁着最新的思想火花。

2017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第二天。一大早,东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延就接到郑德荣的电话,内容就一条:如何更快更好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并主动请缨为全校师生作宣讲报告,“言语中充满了振奋、激动和喜悦,完全不像一位90多岁的老人。”王延说。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91岁的郑德荣还抱病组织团队,申报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几番论证、数易其稿,每次他都在学生的搀扶下到会,全程主持研讨。

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规律,几无嗜好,郑德荣最大的享受,是思考。

“干活,干活,‘干’中才能‘活’嘛。”老先生乐观豁达,在他看来,让老人发挥余热,属低层次要求,“应当把有限的时间活得更有意义,一年当成几年过。”

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这个年纪,不可能再通过别的方式回报党了,多写一篇文章,就是多作一份贡献。”于是,常常上一篇论文刚刚寄出,又开始着手下一篇文章了。

2013年12月,郑德荣又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但对视时间如生命的郑德荣来说,这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静养,把我看书做学问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也静不下来啊。”

“思考学术,就是最好的止疼药。”不到万不得已,郑德荣拒绝吃止疼药。“他怕止疼药的麻醉作用影响脑子思考。”在多次接诊他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医生王春艳的印象中,这个“病号”与众不同,手边全是书,一直挺忙活。

好不容易“熬”到2014年元旦前夕,医院同意他出院,郑德荣兴奋得像个孩子:“我早就好了,这回可自由了,终于可以回14去给学生上课、搞研究了。”

生命的最后几天,虽极度虚弱,但他还在反复修改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论文。看不了,就让学生念,他听。最后一次修改时,坚持听完9000多字的论文后,他拔掉氧气管,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修改意见。好几次,他试着站起来,但刚一用力就大汗淋漓——他实在太想参加这个会了。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2018年5月3日,92岁的郑德荣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世前,他对学生留下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是: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

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郑德荣常以毛泽东在1939年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教育学生,要“永久奋斗”。这句话,他做到了。

90岁生日时,郑德荣曾满怀豪情地抒发宏愿。“再过5年,当我95岁时就到了我们党建党100周年,到那时,我和你们一起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现场的弟子无不为之震撼:原来,先生的学问、勤勉、成就乃至高寿,皆源于这样的情怀与追求——把自己的生命与一个伟大的党融为一体,达致永恒……

第五篇。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参考郑德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2018年5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

郑德荣同志,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于XX省延XX县区,先后在“奉天”和“新京”求学,1948年从国统区投奔到XX县区,入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二部短训班学习,1949年转入历史系本科学习,1952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首批招收三年制研究生。1980年至1982年,被选拔借调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任《中共党史大事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写组”副组长(主持工作)。1983年被教育部评为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评定为博士生导师,是全国高校首批中共党史学科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1999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2004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曾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长期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