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页岩气是一种“自生自储”的非常规能源,美国对其开发和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对其的研究开发也是我国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页岩气的研究的进一步进行,泥页岩的沉积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内容,充分了解泥页岩的沉积结构和微观孔隙构造及其连通方式,有利于对泥页岩储层的物性和页岩气的赋存运移的研究,也为页岩油气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针对下扬子地区幕府山组的泥页岩进行研究,实验室外通过钻井岩心编录,了解研究区的幕府山组泥页岩的沉积特征,实验室内结合TOC、Ro等实验数据,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泥页岩储层的孔隙特征。本文主要根据实习期间,跟随导师在巢湖进行的扬子地台下寒武统的钻井岩性编录,分析该层段泥页岩的沉积特征以及充填序列,然后对其孔隙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其储集空间特征,指出有利储层段,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做指导。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沉积期间,研究区内总体处于陆架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海湾—潮坪环境,离陆源较近。GD-1井处于海湾-潮坪环境。幕府山组发育了潮坪体系的潮间带泥坪、混合坪相,海湾体系的深水扇中扇-外扇、滑塌浊积水道、海湾相沉积。2.GD-1井测试TOC%样品22件,结果表明,TOC%一般为1.12~8.47%,平均3.01%。S1一般为0.0019~0.0568mg/g,平均0.029mg/g,S2一般为0.0022~0.0561mg/g,平均0.0295mg/g,S1+S2平均为0.0586mg/g,Tmax一般为323.7~411.6℃,平均为373.48℃。GD-1井的生烃潜力指数S1+S2明显偏低,干酪根已无生烃潜力,可能与高演化程度有关。Tmax偏低,可能与S2偏低有关。3.GD-1井上部和下部泥页岩储层段有机质整体较发育,保证了页岩气的产生;孔隙整体发育,连通性好,为页岩气的保存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较多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有利于气体的吸附,较高的脆性矿物含量有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是良好的页岩气储层。4.泥页岩以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硅质黏土质页岩相(CM1)、含硅质黏土质混合页岩相(M2)为主,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溶蚀孔、微裂缝等,有机孔较少。孔隙大小20~40μm,。脆性矿物含量(石英+长石+黄铁矿)25~80.5%,平均值为54.8%,碳酸盐岩含量为2.0~25%,平均为3.9%,粘土矿物含量为23~56.4%,平均为42.68%。5.初步确定GD-1井的有利储层发育层段为42~82m和418~484.4m二个层段为最有利储层发育层段。关键词:扬子地台,幕府山组,泥页岩,沉积,储层AbstractShalegasisakindofunconventionalenergysourcethatis“self-generatedandself-storing”,Americahasachievedgreatsuccessinitsdevelopmentandresearch,researchanddevelopmentonitisalsoahottopicinChinainrecentyears.Withthefurtherstudyofshalegas,thestudyof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andpore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fshaleisthecurrenthottopic.Fullyunderstandthesedimentarystructureandmicroscopicporestructureoftheshaleanditsconnectionmode,whichisbeneficialtothemud.Thestudyofthephysicalpropertiesofshalereservoirsandthemigrationandmigrationofshalegasalsoprovideimportanttheoreticalguidanceforthedevelopmentofshaleoilandgas.Inthispaper,theshaleoftheMufushanFormationintheLowerYangtzeareaisstudied.The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oftheMufushanFormationshaleinthestudyareaarerecordedthroughthedrillingcoreoutsidethelaboratory.TheexperimentaldatainthelaboratorycombinedwithTOCandRoareused.Ionpolishing-fieldemission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wasusedtostudytheporecharacteristicsofmudshalereservoirs.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internshipperiod,followthedrillinglithologycatalogueoftheLowerCambrianintheYangtzeplatforminChaohu,andanalyzethe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andfillingsequenceoftheshaleinthisinterval,thenanalyzeitsporecharacteristics,andfinallyanalyzeit.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servoirspaceindicatethefavorablereservoirsectionsandprovideguidanceforthenext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Themainresultsachievedareasfollows:1.DuringthedepositionoftheLowerCambrianMufushanFormation,thestudyareaisgenerallylocatedintheshelf-saltcarbonaterockplatform-bay-tidalflatenvironment,whichisclosertothelandsource.GD-1wellisinthebay-tidalflatenvironment.TheMufushanFormationdevelopedtheintertidalmudflatandmixedshoalofthetidalflatsystem,andthedeep-waterfanofthebaysystem,thefan-outerfan,theturbidturbidwaterchannel,andthebayfaciesdeposit.2.TheGD-1welltested22samplesofTOC%.TheresultsshowedthattheTOC%wasgenerally1.12to8.47%,withanaverageof3.01%.S1isgenerally0.0019-0.0568mg/g,withanaverageof0.029mg/g,S2isgenerally0.0022-0.0561mg/g,withanaverageof0.0295mg/g,S1+S2is0.0586mg/gonaverage,andTmaxisgenerally323.7-411.6°C.Theaverageis373.48°C.ThehydrocarbongenerationpotentialindexS1+S2oftheGD-1wellissignificantlylower,andthekerogenhasnohydrocarbongenerationpotential,whichmayberelatedtothehighdegreeofevolution.Tmaxislow,probablyrelatedtolowS2.3.TheorganicmatterintheupperandlowershalereservoirsoftheGD-1wellisrelativelydeveloped,whichensuresthegenerationofshalegas.Theporesarewelldevelopedandhavegoodconnectivity,whichprovidesgoodconditionsforthepreservationandmigrationofshalegas.Moreclaymineralsandorganicmatterarefavorableforgasadsorption,andhigherbrittlemineralcontentisfavorableforlaterfracturingtransformation,whichisagoodshalegasreservoir.4.Theshaleismainlycomposedofclaysiliceousshalefacies(S3),siliceousclayshalefacies(CM1),andsiliceousclaymixedshalefacies(M2).Theporetypesofthereservoirare:intergranularpores,intragranularpores,dissolutionpores,microcracks,etc.,lessorganicpores.Theporesizeis20~40μm.Brittlemineralcontent(quartz+feldspar+pyrite)25~80.5%,averageis54.8%,carbonatecontentis2.0~25%,averageis3.9%,claymineralcontentis23~56.4%,averageItis42.68%.5.ItispreliminarilydeterminedthatthefavorablereservoirdevelopmentintervalofGD-1wellis42~82mand418~484.4m,whicharethemostfavorablereservoirdevelopmentintervals.KeyWords:Yangtzeplatform,MufushanFormation,shale,sediment,reservoir目录第一章引言 下扬子地区幕府山组泥页岩沉积特征及孔隙结构第一章引言1.1选题目的和意义目前,常规能源大量开采研究,其储量和发展前景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勘探常规能源,页岩气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能源。页岩气赋存于泥页岩中,以吸附态、游离态和溶解态的形式存在。其是目前发现的开采前景最广的非常规能源,具有含气面积广、生产周期长、产量稳定和资源量高特点。近几年,美国页岩气的勘探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开采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的页岩气分布面积广、储量高,在借鉴美国的技术经验下,页岩气的研究也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页岩气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中,所以页岩的各个特性也决定了页岩含气与否和含气量的多少。因此,研究页岩的沉积特征和孔隙结构就显得非常重要,沉积特征影响着页岩气能否产生以及保存,而孔隙结构作为储集空间,是影响储集能力的重要方面,其特征影响着页岩气的运移以及赋存形态,研究这些特征对页岩气后期开采和评价至关重要,而评价泥页岩的这些方面也成了近年来的热门研究内容。本文选题来自于“南黄海油气资源调查”二级项目,是海域油气资源调查工程的四个重点项目之一,下属“崂山隆起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子项目(子项目编号:DD20160152-2018-03),子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该二级项目为海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总体目标任务包括动态分析中国海域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形势,为主管部门和国家综合管理部门管理和决策服务。“非常规油气沉积学和储层评价”属于“崂山隆起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子项目下属的一个课题,课题合同编号:HD-JJHT-2018-042。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南黄海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的泥页岩的岩石学特征、沉积学特征以及孔隙特征进行研究,为评价储层的储集性能提供理论依据。1.2国内外研究现状北美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地区,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能源结构,冲击传统的能源结构,使各个国家开始把目标从传统能源的开发转向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实际上在19世纪初期,美国就已经钻探了第一口商业化产能的页岩气井。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钻完井技术的成熟,使得页岩气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Schlumberger,2005;HarperJ,2008)。1929年,CharlesH.H.和J.H.Page在AAPG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美国堪萨斯州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情况。1932年,BrowningIleyB.介绍了页岩气聚集的构造因素。1953年,D.M.Young和HunterC.D.探讨了肯塔基州的天然气赋存和泥盆系页岩中裂缝和节理的关系。七十年代之后,美国能源部开始着重研究页岩气,组织很多油气公司、研究机构,重点攻关美国的几个含油气盆地中的泥盆系页岩的基础研究。八十年代之后,美国能源部开始评价含油气盆地中的泥盆系页岩的资源潜力,其选取肯塔基州,西弗吉尼亚州和俄亥俄州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多种评价模型和手段,计算了其研究区泥盆系页岩的资源量潜力。九十年代之后,负责研究页岩气的机构特化为了美国天然气技术研究所,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研究页岩气开发方面的问题。他们主要研究了页岩储层的评价,制定了页岩中裂缝描述的标准方案,开发了页岩层段取心的技术方法,研究了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在开采页岩气中的应用,页岩储层的实验室评价的技术方法以及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21世纪初期,美国政府对页岩气开发实行了优惠税收,引发了页岩气的又一轮研究和开发热潮。2010年,美国页岩气总产量已经打到了1378×108m3,占到了当年天然气总产量的23%,预测到2020年所占比例将提高到35%。中国页岩气的研究相较于美国较晚一些。1990年我国一些刊物才开始刊登介绍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的文章。2003之后,有学者开始发表与页岩气的研究有关的文章。2005~2007年期间,国家基金委开始重视页岩气的研究,立项进行专题研究。2007年,中国开始尝试页岩气对外合作,并在部分油气田开展了老井复试的工作。2009年之后,各大油气公司以及国土资源部开始进行页岩气的评价和勘探的工作。2010年之后,中国陆相和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1.3研究内容与思路1.3.1区域背景研究于学校图书馆收集并分析区域地质调查的资料,开展区域构造特征研究和地层特征研究。主要研究下扬子地区构造演化特征以及沉积层序特征,分析区内主要断裂特征以及其平面展布,追溯其构造演化史。并构造研究区内地层序列、岩性、厚度以及岩相特征,建立研究区内的地层剖面。1.3.2页岩地质特征主要研究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泥页岩的厚度、深度、岩性的组合特征以及岩相的特征,纵向上上建立地层剖面图,以便于后续进行沉积环境和构造分析。1.3.3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充分阅读前人资料,进行系统的调研和总结对比,了解研究区泥页岩评价标准,并利用泥页岩厚度,孔隙度及孔隙类型、TOC含量等参数对研究区内页岩的可能存在页岩气的层段进行优选,评价目标区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区段。1.4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现有的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前人对泥页岩储层的沉积特征以及孔隙的研究,结合研究区下扬子地区的勘探成果,综合运用室外钻井岩心编录资料,室内实验室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资料,结合宏观和微观进行分析,研究评价下寒武统幕府山组页岩气成藏的有利条件以及各项参数。钻井岩心编录主要是为了得到沉积地层的直观资料,了解各深度地层对应的岩性资料以及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室内扫描电镜分析主要为了分析岩石的微观孔隙和岩石构造,而元素分析是为了对比元素地球化学,综合沉积学对岩石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让分析出来的结果更具说服力。1.5主要工作量1.5.1野外工作(1)于2018年7月22日—7月26日随导师到青岛完成GD-1井的岩心编录和采样工作,完成钻井全井段岩心编录;(2)协助导师对GD-1井实施全井段手持元素扫描(仪器型号-无锡所:S1TitanBruker)分析测试点715个(平均1个点/1m);(3)协助导师对GD-1井实施全井段岩心照片136箱136张;典型沉积构造照片122张;1.5.2室内工作(1)查阅相关文献(2)完成研究区区域构造-沉积背景、钻井等资料收集;(3)完成GD-1井全井段手持元素扫描(仪器型号-地大:美国Thermo-XL3t950)分析测试点484个(平均1个点/1.5m);(4)样品制备;(5)完成GD-1井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井段岩性综合柱状图的编制;(6)完成幕府山组沉积模式图和泥页岩层段发育模式图;1.5.3研究流程图1.1研究流程图第二章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2.1研究区位置官地1井位于江苏省盱眙市,淮河下游段,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北纬32°43′-31°33′,东经118°11′-118°54′。该区地势西南高,丘陵低山分布广;东北地势较低,平原占绝大部分;整体呈阶梯状落差,高差悬殊220多米。其在淮河流域范围内,北部接壤洪泽湖。区内有丘岗、低山、河湖圩区、平原等多种多样的地貌。图2.1钻井地理位置图本区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但明显带有一点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节气分明,年降雨量1200mm,夏季多雨,秋季较为干燥,约230天左右无霜。气温最高可达39℃,8月份气温仍未下降,一月份气温最低,可低至-13℃,年平均气温为怡人的15℃。区内在季风气候区内,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为偏南风,冬季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大约为3.0-3.4米/秒,春季最大可达3.4-3.7米/秒,秋季最小,只有2.6-3.2米/秒。2.2区域构造特征工作区块位于下扬子地台的苏北-南黄海盆地内。下扬子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北缘,包括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上海市以及南黄海海域的部分区域。其NW向界限为嘉山-响水断裂、郯城-庐江断裂与苏鲁造山带以及华北板块;SW向以团风-麻城断裂与中扬子地块为界(马力,2004);SE向以江绍断裂与华夏古陆为界(郭念发,1996);向东跨过南黄海海域,以朝鲜半岛西缘断裂与中朝板块为界(郝天珧,2004)。其沉积基底为前震旦系浅变质岩,具有双层基底结构,盖层包括晚震旦世以来沉积的海相中、古生界和陆相中、新生界。图2.2研究区位置图下扬子地台海相古生界地层主要发育的是震旦系-早志留系和晚泥盆系-早三叠系两套沉积地层。震旦纪至志留纪是一个稳定的克拉通沉积时期,从震旦世到中奥陶世,下扬子地区沉积格局具有较强的继承性,为“两坳夹一隆”的沉积格局,直至晚奥陶世,受南部华夏地块的向北挤压,形成南部抬升,北部沉降的地质格局,结束了“两坳夹一隆”的沉积格局。受印支运动构造挤压及陆内造山作用的影响,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碰撞,结束了海相沉积。下扬子区下寒武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下扬子地区下古生代的南北坳陷区,而下志留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下扬子北部地区。南黄海作为下扬子主体,具有下扬子陆域相似的构造演化、沉积演化过程,沉积了海相中古生界和陆相中新生界两套沉积盖层。2.3地层沉积特征官地1井位于苏北盆地西北部建湖凸起上(图2.2,图2.3),据区域地质资料、野外考察和钻探结果,钻井揭示地层第四系、下寒武统黄柏岭组、幕府山组、上震旦统灯影组、陡山沱组。黄柏岭组:微红、黑灰色灰岩夹砾状灰岩;灰色、灰黑色灰岩,含泥质粉屑微晶灰岩;灰色页岩与灰岩互层;厚度145m;幕府山组:上部灰色、灰黑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钙质、砂质页岩,页岩与灰岩多为互层;炭质页岩、砂质页岩夹石煤层;厚度89.9m;下部灰色、灰黄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硅质白云岩夹藻白云岩、灰岩,含燧石条带;灰色、深灰色含屑灰岩,灰黄色粉砂岩、页岩夹灰岩灯影组:灰色、灰黄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灰岩、粉砂岩、泥岩;厚度130m;陡山沱组:灰色、深灰色含屑灰岩,灰黄色粉砂岩、页岩夹灰岩;厚度180m。图2.3过官地1井(官滩12井)地质剖面图第三章沉积特征分析3.1岩性组成3.1.1矿物元素组成GD-1井幕府山组分析测试主量元素29件。样品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砂岩样品对比,研究区GD-1井幕府山组细碎屑岩地层的Fe2O3、CaO含量、K2O/Na2O、Fe2O3+MgO比值明显偏高,SiO2含量明显偏低、Al2O3、TiO2偏低(OIA:洋岛碱性玄武岩,CIA:化学风化指数;ACM:活动大陆边缘;PM:被动大陆边缘)。图3.1GD-1井幕府山组细碎屑岩主量元素含量与构造背景值对比3.1.2结构特征评价碎屑岩的结构的主要方面就是粒度,粒度决定了岩石的种类命名以及其性质。碎屑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生成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同种岩石内,颗粒大小差异也很大,对于主要由粘土矿物和碎屑岩组成的泥页岩,这种颗粒大小差异就更大,泥页岩中的粘土矿物的粒径都较小,一般小于0.0039mm。3.1.3岩石类型根据泥页岩矿物组成三角图判别结果,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泥页岩大部分处于硅质页岩相、含黏土质页岩相和混合页岩相。以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硅质黏土质页岩相(CM1)、含硅质黏土质混合页岩相(M2)为主,其次为硅质页岩相(S),少量含灰质黏土质硅质页岩相(S2)、混合页岩相(M)、含灰质硅质黏土质页岩相(CM2)和含灰质黏土质页岩相(CM3)(图2-3-3a)。与美国Barnett页岩相比,钙质含量明显偏低,硅质和黏土质含量较为相近。图3.2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泥页岩矿物组成图3.3美国泥页岩矿物组成(数据来自罗超,2014;Montgomeryetal.,2005;Loucksetal.,2007;2009;Hilletal.,2007;Jarvieetal.,2007)3.2典型沉积构造根据钻井岩心编录观察,GD-1井幕府山组发育有丰富的沉积构造,主要包括的层理构造有: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浊积纹层、韵律层理、粒序层理、双向交错层理、浪成波纹交错层理、软变形层理、滑塌变形构造等(图3.4)。同时,幕府山组地层中发育大量的构造现象,一般为沉积后的受外部活动影响的构造,包括方解石脉充填、微裂缝、节理、缝合线、小型断层、构造角砾岩、溶蚀孔洞等(图3.5)。图3.4幕府山组地层中的典型沉积构造图3.5幕府山组地层中的构造现象3.3充填序列根据岩性组成特点,可以将幕府山组地层从上往下分为5个岩性段:顶部岩性段、上部岩性段、中部岩性段、下部岩性段和底部岩性段。5段岩性具体描述如下:顶部岩性段:42.1~82.0m。深灰色、黑色泥岩夹黑色炭质泥岩薄层,底部夹深灰色粉砂质泥岩薄层。偶见节理和裂缝,方解石脉充填,下部高陡裂缝较发育,上部为钙质和碳质,下部被铁质侵染,夹六层黑色碳质泥岩。该段是主要的烃源岩和储层发育层段。上部岩性段:82.0~163.0m。深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质泥岩薄互层,或夹灰色粉砂质泥岩薄层。下部夹多层滑塌角砾岩层或透镜体。发育水平层理、韵律层理。中部岩性段:163.0~290.5m。深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质泥岩薄互层,或夹灰色粉砂质泥岩薄层,局部夹炭质泥岩薄层。发育高陡节理或裂缝,方解石脉充填。发育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和双向交错层理。下部岩性段:290.5~418.0m。深灰色泥岩、灰色泥质粉砂岩夹层或互层,偶夹灰色粉砂岩、黑色炭质泥岩薄层。发育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和双向交错层理。底部岩性段:418.0~484.4m。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黑色碳质泥岩。地层陡倾-高陡,局部微裂缝发育。发育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双向交错层理、浪成波纹层理、变形层理等。该段是主要的烃源岩和储层发育层段。图3.6官地1井沉积充填序列(1)图3.6官地1井沉积充填序列(2)图3.6官地1井沉积充填序列(3)3.4沉积环境分析GD-1钻井揭示了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幕府山组和黄柏林组的沉积地层。灯影组沉积末期,经历了隆升剥蚀过程,形成了灯影组顶部大约33m厚的风化壳。从钻井岩性组成以及典型沉积构造的初步分析,GD-1井经历了灯影组的局限台地体系—幕府山组的海湾-潮坪体系的沉积充填过程(图3.6)。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以及研究区相关钻井资料分析,下寒武统幕府山沉积期间内,研究区总体处在一个陆架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海湾—潮坪环境,离陆源较近。GD-1井处于海湾-潮坪环境(图3.7)。幕府山组发育了潮坪体系的潮间带泥坪、混合坪相,海湾体系的深水扇中扇-外扇、滑塌浊积水道以及海湾相沉积。图3.7研究区早寒武世幕府山组沉积模式(资料来源:路琳琳等,2013;樊佳莉,2017;刘计勇等,2018编绘)第四章孔隙特征分析4.1孔隙结构特征4.1.1孔隙类型针对页岩微观孔隙的成因,可以将孔隙分为有机质孔隙和无机孔隙(LoucksRGetal,2007)。其中无机孔隙包括矿物晶间孔隙、基质孔隙和无机矿物溶蚀形成的粒内溶蚀孔隙;有机质孔隙指有机质内的孔隙,是固体干酪根成熟在转化为烃类时其内部有机质转化为烃类流体时形成的孔隙。按孔隙形成的位置来分类,Schieber在研究Maquoketa群时提出将孔隙类型划分为碳酸盐溶蚀孔、层状硅酸盐骨架孔和有机孔;SlaTT在研究Woodford页岩和BameTT页岩时(SlattRMetal.,2011),提出将孔隙分为球状颗粒粒内孔、凝聚状颗粒粒间孔、有机质孔和基质微裂缝等类型。另外,Loucks等人提出根据孔隙大小分类的方案,把泥页岩中的孔隙分为纳米级孔隙(d<0.75μm)和微孔隙(d>0.75μm)。国际应用和理论化学联合组织另外分类,将泥页岩中的大于50nm的孔隙命名为大孔,小于2nm的命名为称为微孔。钟太贤更加详细的划分了一个分类方案,将孔径小于10nm的称为微孔,孔径介于10~100nm的称为过渡孔,孔径介于100~1000nm的称为中孔,孔径介于1000~10000nm的称为大孔,孔径超过10000nm的称为裂隙。根据对钻井岩心切片进行的氩离子—场扫描电镜观察、岩石薄片鉴定以及岩心观察等分析后,发现泥页岩内的孔隙可以综合以上分类方案分为基质孔隙和生物孔隙两大类,其中基质孔隙又可进一步分为无机孔和有机孔,无机孔又可进一步分为原生孔和次生孔两个大类。通过整理分析实验所得资料得到孔隙分类表(表4.1)。表4.1孔隙分类表类型亚类特征成因空间大小基质孔隙无机孔原生颗粒间粒间微孔颗粒间未被粘土矿物占据的空间微米级残余微粒间孔刚性颗粒与粘土矿物间未被压实完全的空间纳米级次生粘土矿物层间微孔隙粘土矿物间孔黏土矿物转变微米-纳米级颗粒内微溶孔不规则溶解作用微米-纳米级颗粒间微溶孔不规则溶解作用微米-纳米级组构溶孔不规则溶解作用毫米-微米级有机孔次生有机质孔隙现状或串珠状、圆形或椭圆形、网状在高-过成熟阶段,干酪根向油气的热降解可产生富含碳的残余物及次生微孔、微裂隙,有机质内孔隙呈蜂窝状结构纳米级4.2孔隙特征分析1.分析方法简介总共取研究区内样品20块进行分析,其中,上部储层段取样5个(16-20号样),下部储层段取样10个(1-10号样)。由北京华为同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测定全部样品。具体实验方法为:在岩心样品上取直径为2.5cm高度为1.5cm的类圆柱体岩样,固定于样品台上,放入精研一体机(型号:LeicaEMTXP)进行预处理。随后,将制备好的岩样放入氩离子抛光仪器(型号:LeicaEMRES102)进行精细抛光(时间4小时,电压4kV,电流2.2mA)。处理完成后,将其垂直固定于场发射扫描电镜仪器(型号:MERLINCompact)载物台上(工作电压2kV,工作距离4.7mm),对孔隙、有机质和矿物等进行观察,描述页岩中孔隙结构类型。2.分析结果上部储层段:16-20号样品;①16号样品:有机质含量较多,充填在粒间孔里,有机质孔隙发育良好;金红石和铁方解石呈包含关系,铁方解石内包含金红石颗粒;长石中发育粒内孔。黄铁矿不发育,出现金红石,外圈发育方解石,周缘有机质发育;无机孔发育,多为溶蚀孔,方解石、长石粒内孔较多,粒径在2微米及以上。有机质数量较少,呈不规则块状,整体不发育,有机孔较发育,孔径可达上百纳米,部分有机质不发育有机孔,面孔率为11.6%(图4.1a,b)。图4.1a样品全貌及矿物特征(GD-1-99,44.5m)图4.1b样品有机质及孔隙结构特征(GD-1-99,44.5m)②17号样品:孔隙发育良好,有机质含量多;方解石溶蚀作用严重,溶蚀孔发育;黄铁矿中发育粒间孔;伊利石和绿泥石中发育粒内孔。黄铁矿数量很少,以草莓状发育,偶见掉粒现象,周缘有机质发育;无机孔发育,多为溶蚀孔,伊利石粒内孔、粒间孔明显矿物颗粒感强,溶蚀现象明显,方解石、伊利石粒内孔较多,粒径在2微米及以上有机孔发育,分布均匀,分散性强,呈不规则块状发育,有机孔发育,多呈椭圆状,孔径在30~80纳米不等(图4.2a,b)。图4.2a样品全貌及矿物特征(GD-1-100,45m)图4.2b样品有机质及孔隙结构特征(GD-1-100,55m)③18号样品:孔隙发育良好,有机质含量多,但较分散,有机质孔较发育;长石和方解石发生溶蚀作用,发育溶蚀孔;黄铁矿因风化作用出现掉粒现象,且发育粒内孔。黄铁矿发育,单晶型、草莓状均有发育;无机孔发育,矿物颗粒感明显,多为溶蚀孔,孔径很大,可达10微米及以上,几乎未被其他矿物填充,多发于长石粒间孔、粒内孔,偶见矿物裂缝。有机质裂隙发育较多,有机质非常发育,分布均匀,分散性强,不规则条状;有机孔较发育,孔径在30~2微米不等,部分有机质不发育有机孔(图4.3a,b,c)。图4.3a样品全貌及矿物特征(GD-1-102,62.5m)图4.3b样品无机孔隙结构特征(GD-1-102,62.5m)图4.3c样品有机质及孔隙结构特征(GD-1-102,62.5m)④19号样品: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机质孔以微孔隙为主,中间为有机成因石英;长石和方解石发育粒间孔,长石同时还发育粒内孔,且被黏土矿物充填;黄铁矿粒间被有机质充填,部分因风化作用出现掉粒现象。有机质非常发育,分布集中,呈不规则块状,部分有机质中混杂石英,有机孔非常发育,中等连通性,呈椭圆状或长条状,孔径在50~200纳米不等,面孔率为15.96%。黄铁矿较发育,多呈草莓状,偶见风化掉粒现象,常与有机质共同发育;无机孔较发育,长石和方解石发育粒间孔,长石同时还发育粒内孔,少见被粘土矿物填充(图4.4a,b)。图4.4a有机质及有机孔特征(GD-1-103,70m)图4.4b矿物及无机孔隙结构特征(GD-1-103,70m)⑤20号样品:有机质含量丰富,分布较集中,中间为有机成因石英,有机质孔发育较差;长石和方解石发育粒间孔,部分方解石发生溶蚀作用;黄铁矿较小颗粒间多被有机质充填,大颗粒周围发育粒间孔;伊利石以丝状分布,其间发育粒间孔。黄铁矿数量较少,草莓状、单晶型均有发育,周缘常与有机质共同发育,可见晶间孔出现;有机质较发育,分散型分布,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连通性较差,部分与粘土矿物共同发育,也有与有机成因石英共生,孔径30~上百纳米不等。无机孔非常发育,多为溶蚀孔,长石粒间孔,方解石、伊利石粒内孔均比较发育,孔径多在2微米及以上,少见被其他矿物填充(图4.5a,b,c)。图4.5a黄铁矿特征(GD-1-104,75m)图4.5b有机孔及孔隙结构特征(GD-1-104,75m)图4.5c无机孔及孔隙结构特征(GD-1-104,75m)下部储层段:1-10号样品。①1号样品:无机孔较发育,黏土矿物发育粒间孔和粒内孔,粒径范围在几百纳米到及微米之间;黄铁矿较多,可能由于风化作用有掉粒现象;有机质较发育,分散性强,有机孔较发育,孔径在几十纳米到上百纳米。脆性矿物含量较多,以石英、长石为主;碳酸盐以白云石、方解石为主;黄铁矿发育,多呈草莓状,部分为单晶型,由于风化作用偶见掉粒现象;有机质发育,多为不规则长条状,部分团块状,沿草莓状黄铁矿周缘发育,分散性强,孔径多在30~100纳米不等,面孔率为14.06%。无机孔数量很多,多为脆性矿物和粘土矿物粒内孔、粒间孔,粒径较大,多为2微米以上,部分长石颗粒粒内孔被高岭石填充,总体无机孔发育(图4.6a,b,c)。图4.6a黄铁矿特征(GD-1-28,418m)图4.6b有机质特征及有机孔(GD-1-28,418m)图4.6c无机孔结构特征(GD-1-28,418m)②2号样品:黄铁矿发育,多呈草莓状,少量为大颗粒单晶型;矿物颗粒感较强,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大量发育粒间孔及粒内孔;有机质丰富,分布均匀,分散性强,有机孔较发育,孔径多为50~100纳米。多为不规则长条状,与粘土矿物共同发育,少部分沿草莓状黄铁矿周缘发育;草莓状黄铁矿晶间孔可能由于溶蚀、风化作用或者有机质收缩形成。无机孔非常发育,多为长石粒间、粒内孔,呈不规则块状发育,粒径较大,通常在2微米及以上,部分粒内孔被粘土矿物填充(图4.7a,b)。图4.7a样品全貌及矿物特征(GD-1-29,425m)图4.7b样品孔隙结构特征(GD-1-29,425m)③3号样品:脆性矿物发育无机孔,粒径范围在几百纳米到及微米之间,部分孔隙内填充高岭石;有机质较发育,多沿矿物周缘发育,呈条带状,部分块状,有机孔发育较好,以中孔及大孔为主。黄铁矿发育,呈草莓状、大颗粒单晶状。有机质多为不规则长条状,与粘土矿物共同发育。有机质较发育,分布较均匀,不规则条状或块状,与粘土矿物共同发育,孔径多为20~80纳米,部分有机质填充矿物粒内孔,孔径较大,上百纳米及以上。无机孔非常发育,多为长石粒间、粒内孔,呈不规则块状发育,粒径较大,通常在2微米及以上,部分粒内孔被粘土矿物填充。脆性矿物较多,主要为钠长石及石英;粘土矿物多为伊利石和高岭石(图4.8a,b)。图4.8a样品全貌及矿物特征(GD-1-31,434.5m)图4.8b样品孔隙结构特征(GD-1-31,434.5m)④4号样品:黄铁矿较多,草莓状黄铁矿极少,几乎不发育,多为大颗粒单晶型;微米级别孔隙中多充填黏土矿物(伊利石及伊蒙混层);有机质发育一般,部分有机质混杂其他矿物,孔径较大,可达上百纳米。有机质较少,整体较不发育,分布均匀,面积较小,有机孔不发育,部分有机质填充无机孔,孔径在20~100纳米不等,有机质裂隙可达2微米及以上。无机孔非常发育,多为长石粒间、粒内孔,呈不规则块状发育,粒径较大,通常在2微米及以上,孔隙连通性好,未被填充,部分粒内孔被粘土矿物填充,钠长石、部分为溶蚀孔,大于10微米,石英以及粘土矿物颗粒较多,矿物颗粒感强(图4.9a,b,c)。图4.9a黄铁矿特征(GD-1-34,448m)图4.9b有机孔结构特征(GD-1-34,448m)图4.9c无机孔结构特征(GD-1-34,448m)⑤6号样品:黄铁矿数量较少,多为草莓状型(周缘有机质发育),偶见掉粒现象。无机孔发育,溶蚀孔中填充黏土矿物,有机质整体发育一般。有机孔呈长条状定向分布,整体分布均匀,多发育有机质裂隙,多见大面积集中发育。无机孔发育,见溶蚀孔,伊利石粒内孔与钠长石、方解石粒间孔较多,呈不规则块状,孔径多在2微米及以上,大量长石粒间孔被粘土矿物填充,钠长石、方解石以及粘土矿物颗粒较多,矿物颗粒感强(图4.10a,b)。图4.10a有机孔结构特征(GD-1-36,460m)图4.10b无机孔结构特征(GD-1-36,460m)⑥7号样品:黄铁矿数量一般,草莓状、大颗粒单晶型;有机质与黄铁矿共生现象明显,无掉粒现象;无机孔发育,黏土矿物粒间孔、粒内孔非常明显,有机质发育一般,有机孔不发育。有机质分散、不均匀、大面积集中发育,多为椭圆型块状分布,部分有机质填充矿物颗粒粒内孔。无机孔发育,见溶蚀孔,伊利石粒内孔较多,脆性矿物无机孔较少,呈不规则块状,孔径多在2微米及以上,部分脆性矿物溶蚀孔被粘土矿物填充。钠长石、方解石以及粘土矿物颗粒较多,矿物颗粒感强,出现绿泥石(图4.11a,b)。图4.11a样品全貌及矿物特征(GD-1-39,474)图4.11b样品孔隙结构特征(GD-1-39,474m)⑦9号样品:黄铁矿不发育,脆性矿物(石英等)发育较多无机孔,粒径较大,微米级别,未被黏土矿物填充,有机质发育一般,有机孔不发育,有机质裂隙发育。有机质整体不发育,不规则状,部分有机质填充矿物粒内孔。无机孔较发育,多为石英粒内孔、粒间孔,可见矿物裂缝,孔径和裂缝均在微米级别,少部分石英粒内孔被粘土矿物填充。脆性矿物多为石英,与有机质夹杂共生,粘土矿物较少(图4.12a,b)。图4.12a有机质发育特征(GD-1-42,482m)图4.12b无机孔结构特征(GD-1-42,482m)第五章有利储层评价5.1储层岩性组成GD-1井储层段的岩性主要是深灰色、黑色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夹黑色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上部储层段:42~82m。相当于顶部岩性段,由深灰色-黑色泥岩夹黑色炭质泥岩组成,局部夹岩溶角砾岩,发育溶蚀孔洞。下部夹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薄层。裂缝或节理较发育,大部分被方解石脉充填,局部黄铁矿充填(图5.1)。下部储层段:418~484.4m。相当于底部岩性段。由黑色炭质泥岩、深灰色粉砂质泥岩、灰色泥质粉砂岩组成。地层高陡,局部褶皱变形,溶蚀孔洞,溶蚀角砾岩,黑色炭质泥岩岩心破碎(图5.2)。
图5.1上部储层段岩性组成(42~82m)
图5.2下部储层段岩性组成(418~484m)
5.2储层地化特征GD-1井测试TOC%样品22件,结果表明,TOC%一般区间为1.12~8.47%,平均3.01%。其中,上部储层段42~82m的4个样品,TOC%处于4.14~6.02%,平均4.99%。S1一般为0.0019~0.0568mg/g,平均0.029mg/g,S2一般为0.0022~0.0561mg/g,平均0.0295mg/g,S1+S2平均为0.0586mg/g,Tmax一般为323.7~411.6℃,平均为373.48℃。下部储层段418~484m的7个样品,TOC%为1.45~8.47%,平均3.55%。S1一般为0.0015~0.0564mg/g,平均为0.03mg/g,S2一般为0.0022~0.0561mg/g,平均为0.024mg/g,S1+S2平均为0.0586mg/g,Tmax一般为323.7~411.6℃,平均为373.48℃(表3-2-1)。显然,GD-1井的生烃潜力指数S1+S2明显偏低,干酪根已无生烃潜力,可能与高演化程度有关。Tmax数值偏低,可能与S2偏低有关。表5.1GD-1井有机地化参数样品号深度(m)岩性TOC%S1(mg/g)S2(mg/g)S1+S2(mg/g)Tmax(℃)GD-1-6875.5黑色炭质泥岩5.510.05680.05610.1129382.4GD-1-9944.5黑色炭质泥岩6.020.00190.00220.0041323.7GD-1-10262.5深灰色泥岩4.30.02860.03030.0589411.6GD-1-10470.5深灰色泥岩4.140.0290.02940.0584376.2GD-1-28418黑色泥岩1.450.0564005760.114364.5GD-1-29425黑色炭质泥岩2.110.017000950.0265323.3GD-1-31434.5深灰色泥质粉砂岩0.0297003130.061391.2GD-1-34448深灰色泥质粉砂岩3.490.05330.05040.1037383.3GD-1-40477.5黑色炭质泥岩2.240.03060.0080.0386330.3GD-1-41478黑色炭质泥岩0.00150.00010.0016348.7GD-1-42481黑色炭质泥岩8.470.02640.01150.0379323.7*测试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5.3储集孔隙总体特征研究区幕府山组泥页岩矿物类型包括脆性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与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合互层),少部分样品显示矿物颗粒有定向发育的趋势,黄铁矿整体数量较多,常与有机质共同发育,存在风化掉粒现象;有机质整体发育情况一般,存在非均质性,有机孔相对来说不太发育,但有机质裂隙发育。无机孔非常发育,通常为方解石、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发育的粒间孔和粒内孔,部分脆性矿物粒内孔被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填充。综合认为,孔隙总体发育较好,其中无机孔占主要贡献,有机孔次之,偶见矿物裂隙。上部储层段:黄铁矿较发育,风化掉粒现象显著,多呈草莓状。有机质较发育,有机质裂隙发育,有机孔发育。无机孔发育,粒间孔被有机质或者粘土矿物充填现象显著减少。下部储层段:黄铁矿较发育,多呈草莓状和单晶型,偶见风化掉粒现象,有机质发育,无机孔非常发育,部分粒内孔被黏土矿物及有机质填充,有机孔在样品1-4之间较发育,4-7之间变为不发育。8-13有机质逐渐发育,但有机孔不发育,有机质裂隙发育,无机孔相对降低。我国南方中、上扬子牛蹄塘组(或筇竹寺组)泥页岩总体上来说是属于浅海陆棚相-盆地相沉积,其岩性主要是脆性矿物(石英、长石),含量范围为42~54%,以及黏土矿物(伊利石),含量范围为27~38%,碳酸盐岩较少。有机质含量总体大于2%,有机质类型Ⅰ型干酪根为主,少量Ⅱ1型,有机质成熟度普遍大于2%;总孔隙度1.5~3.4%,有机孔和无机孔均发育。现场解析法实测结果显示整体含气性处于较高水平,为0.23~4.56m3/t,日产气1.35~2.46×104m3/d(胡琳等,2012;周文等,2013;胡明毅等,2014;吴岳等,2017;刘忠宝等,2017,2018)。对比中、上扬子牛蹄塘组的(或筇竹寺组)泥页岩,研究区GD-1井泥页岩同样以脆性矿物(石英、长石)以及粘土矿物(伊利石)为主,碳酸盐岩较少,黄铁矿发育;但有机质整体含量相对偏低,有机孔较不发育,有机质裂隙发育,无机孔相对更为发育,多为脆性矿物及粘土矿物粒间孔、粒内孔,且连通性好。综合考虑认为,研究区GD-1井上部和下部泥页岩储层段有机质整体较发育,保证了页岩气的产生;孔隙整体发育,连通性好,为页岩气的保存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较多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有利于气体的吸附,较高的脆性矿物含量有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是良好的页岩气储层。5.4有利储集层段发育控制因素灯影组沉积末期,下扬子地区发生快速海退过程,使部分地区露出水面形成古陆。北部的盱眙地区为斜坡—盆地相,以硅质页岩、页岩夹灰岩沉积为特征,生物化石较贫乏,反映当时沉积水体处于较闭塞、滞留环境。南部的巢湖地区发育开阔台地相,以白云岩为主,局部夹泥质页岩沉积。下扬子地区早寒武世一般上来讲总体继承了晚震旦世的“一台两盆”的沉积格局,荷塘组和幕府山组总体构成了近200~300多米厚的深灰色-黑色泥页岩沉积。哟版分布于北部的下扬子海盆和南部的江南盆地。其中,下扬子海盆幕府山组暗色泥岩厚度在200m左右,江南海盆的暗色泥页岩厚度可达500m(刘计勇等,2018)。富含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过程受沉积环境、古水深、沉积类型、古气候、物源等的控制和影响,沉积环境是影响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如上所述,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牛蹄塘组/幕府山组深黑色泥页岩下段,沉积于生物生产率较高的深水陆棚和深水滞留盆地的缺氧环境,底部黑色页岩中的TOC%含量普遍较高,往上随着缺氧环境逐渐变差,TOC%含量逐渐减小的规律。荷塘组泥页岩的V/(V+Ni)平均值为0.76,处于缺氧环境(樊佳莉,2017)。据GD-1井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幕府山组上部泥页岩形成于海湾体系,下部泥页岩形成于潮坪体系。ω(V)/ω(Ni+V)值主要大于0.57,V/Cr值平均为6.27,大部分大于2,Ni/Co值平均为10.63,大部分大于5,表明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为还原环境,有利于黑色页岩的生成(图5.1)。中部层段泥页岩TOC%偏低,可能是由于后期碳酸盐岩台地剥蚀的碳酸盐岩颗粒沉积物输入,极细的纹层状灰岩夹层、富有机质黏土层的存在,说明台地碳酸盐岩颗粒以悬浮方式搬运至沉积区。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发生在有氧或最低氧带之上,沉积界面位于碳酸盐岩补偿深度附近,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图5.3下扬子地区早寒武世幕府山组泥页岩发育模式(资料来源:路琳琳等,2013;樊佳莉,2017;刘计勇等,2018编绘)5.5评价结果上部层段的TOC%含量均大于4.14%,高伽玛泥页岩厚度>30m,测井曲线显示具有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孔隙度,低密度(三高一低)特征,声波时差和深侧向电阻率明显分离,脆性矿物含量>40%,粘土矿物含量上部和下部较高,均大于30%,中部均小于30%(图5.2)。图5.4上部储层段脆性和粘土矿物组成(42~82m)图5.5下部储层段脆性和粘土矿物组成(418~484m)下部层段的TOC%含量均大于2.11%,高伽玛泥页岩厚度>30m,测井曲线显示具有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孔隙度,低密度(三高一低)特征,声波时差和深侧向电阻率明显分离,脆性矿物含量在30~40%,粘土矿物含量在40~60%(图5.3)。上述二个层段的泥页岩储层综合评价指标符合我国南方海相页岩储层评价指标(蒋裕强,2010)和我国南方中石化先导试验区有利区参数选择标准(表5.1,表5.2)。根据钻井岩性组成、孔隙结构类型、测井曲线特征、TOC%、XRD测试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GD-1井的有利储层发育层段为42~82m和418~484.4m二个层段为最有利储层发育层段(图5.4,图5.5)。表5.2页岩储层评价标准(蒋裕强,2010)项目关键评价参数基本要求有机质特征总有机碳含量TOC>2%热成熟度R0>1.1%,最好处在干气窗(R0>1.3%)无机矿物石英或方解石含量>40%粘土矿物含量<30%粘土矿物组成蒙皂石等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低物性渗透率K>10-4mD含水饱和度Sw<40%岩石力学性质泊松比μ<0.25杨氏模量E>20000MPa厚度高伽玛页岩厚度>30m
表5.3中石化先导试验区页岩储层有利区评价参数标准(中国南方)序号评价参数评价标准1厚度(m)>30m2TOC%>2%3成熟度(Ro%)1.1~4.0%4构造/保存条件构造平缓区,通天断层不发育5脆性矿物>40%6粘土矿物<30%7孔隙度>2%8埋深<4000m9地表低山-平原图5.6GD-1井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有利储层段测井评价图图5.7GD-1井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有利储层段综合评价图结论与认识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荷塘组)泥页岩,以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硅质黏土质页岩相(CM1)、含硅质黏土质混合页岩相(M2)为主,TOC%为0.15~10%,平均2.75%,镜质体反射率Ro%为2.0~4.6%,平均3.46%,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为Ⅰ型。有机碳含量较高泥页岩段大部分位于幕府山底部和顶部层段,厚度一般20~60m。泥页岩吸附气含量1.67m3/t。泥页岩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孔、有机质孔、粒内孔、溶蚀孔、微裂缝等。孔隙大小20~40μm。脆性矿物含量(石英+长石+黄铁矿)36~78.5%,平均值为60.78%,碳酸盐岩含量为2.0~24.3%,平均为5.46%,粘土矿物含量为3~65.9%,平均为23.66%。泥页岩形成于深水陆棚-盆地、台地-斜坡沉积环境。GD-1井揭示的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泥页岩层段主要由深灰色、黑色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夹黑色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组成。发育丰富的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浊积纹层、韵律层理、粒序层理、双向交错层理、浪成波纹交错层理、软变形层理、滑塌变形构造等。同时,幕府山组地层中发育大量方解石脉充填、微裂缝、节理、缝合线、小型断层、构造角砾岩、溶蚀孔洞等构造现象。幕府山组总体处于陆架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海湾—潮坪环境,发育了潮坪体系的潮间带泥坪、混合坪相,海湾体系的深水扇中扇-外扇、滑塌浊积水道、海湾相沉积。幕府山组泥页岩TOC%一般为1.12~8.47%,平均3.01%。上部储层段黄铁矿较发育,风化掉粒现象显著,多呈草莓状。有机质较发育,有机质裂隙发育,有机孔发育。无机孔发育。下部储层段黄铁矿较发育,多呈草莓状和单晶型,偶见风化掉粒现象,有机质发育,无机孔非常发育。以含硅质黏土质页岩相(CM1)和含硅质黏土质混合页岩相(M2)为主。根据钻井岩性组成、孔隙结构类型、测井曲线特征、TOC%、XRD测试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GD-1井的有利储层发育层段为42~82m和418~484.4m二个层段为最有利储层发育层段。致谢大学四年完结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讯景。回首往昔四年,往事历历在目,细数如珍,这四年的学习跟生活,让我心里充满了感恩。在校园里的这段时间,我认识了很多热心的同学和关心学生的老师们,正是他们的真诚无私的帮助,才能让我的学业以及生活如此的顺利,让我觉得大学就像一个大家庭。这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老师同学以及家人的关心和帮助,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鼓舞,才能让我一个没有任何论文写作经验的学生完成这篇毕业设计.首先,对我的导师周江羽教授表达最真挚的感谢!周老师学术水平高超,人格魅力超群,第一次认识周老师,就被他丰富的实务经验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折服,再到后来的带领我进行生产实习,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学术上的指导,更是让我对周老师为人的宽厚谦逊感到叹服。在论文的编写过程中,从开始的论文选题部分然后到框架目录的构建,导师都一丝不苟的替我指出问题并提示我如何去修改,后来的正文部分,导师更是悉心指导,仔细阅读我写的每一行字,对我写的每一个要点都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敦促我仔细思考,对我文章的完成以及完善提供了举足轻重的帮助。借本文完成之际,向周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还要感谢周老师的研究生学姐们!在论文编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研究生学姐对我论文内容编写的方向和图件的绘制提供了帮助,让我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困难。这次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学姐们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在此对824的学姐们表以真挚的感谢。与室友的友谊也是支持我写完论文的力量之一,与室友在一起的日子无比快乐,有欢笑,也有争执,这一切都是我们友谊的见证,正是有这么一群欢乐的室友,才能让我在写论文的紧张又压抑的日子里能够调整心态,继续下去。这四年来,遇到的无论快乐还是困难,我们都是一起分享的,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感谢室友们这四年的陪伴。还有那一群同学们,虽然除了上课之外并不经常见面,但是并没有断开联系,这一群能闹的同学也是我大学不可或缺的回忆。还有资源学院以及为我们上过课的老师们,你们不仅让我获得更为高深的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看得更高,看得更远,这些都是各位老师辛勤栽培的结果。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正是家人们的在背后的支持,我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至今,你们教会我的东西,是无论上过多少学都学不到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只求你们长寿,我才有更多的时间来贡献我那微薄的反哺之恩。参考文献[1]蔡周荣,夏斌,黄强太,等.2015.上、下扬子区古生界页岩气形成和保存的构造背景对比分析.天然气地球科学,26(8):1446-1454.[2]曾萍.2010.下扬子区下组合烃源岩热演化及有效性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21(01):54-61.[3]陈更生,董大忠,王世谦,等.2009.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天然气工业,29(5):17-21.[4]董大忠,邹才能,李建忠,等.2011.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开发前景.地质通报,30(2/3):324-336.[5]龚建明,王建强,王蛟,等.2013.南黄海崂山隆起古生界页岩气远景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3(6):114-120.[6]郭念发,刘德法,尤效忠,等.1998.下扬子区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选区.石油勘探与开发,25(01):1-7.[7]韩双彪,张金川.2013.页岩气储层孔隙类型及特征研究:以渝东南下古生界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7村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范文3篇
- 胎盘EVs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碳金融产品创新案例-洞察分析
- 专题2.1 有理数的加法【八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2024)(解析版)
- 无人驾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投资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洞察分析
- 艺术教育政策环境分析-洞察分析
- 私募行业的大数据挖掘与价值发现-洞察分析
- 响应式UI框架探索-洞察分析
- 甜菊苷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2024年抖音直播平台搭建合同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级)及答案解析
-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网络安全产品质保与售后方案
- 2024版首诊负责制度课件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省级联测政治试题及答案
- 新西兰饮食文化英文介绍课件
- 改沟改渠施工方案
- DB11T 2081-2023 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范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问政山东拆迁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