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活动背景介绍】钱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钱币的国家之一,使用钱币的历史长达四千年之久。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国的悠久文明。古钱币的发行及古钱币背后的故事,蕴藏者解读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演进和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诸多密码。一部中国货币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金融演变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通史。时代不断发展,促使我们追根溯源,去探究银币的世和今生,初步了解经济史和金融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金融素。【活动主题分析】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习主题“小钱币,大历史”中指出:本主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整理中外历史上货币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对中外货币发展史形成基本认识。二、学情分析在学习中,学生们对钱币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如:小学《语文》课文《贝的故事》等,讲解了有关“钱”的知识;小学《数学》课文《认识人民币》《百分比)等,介绍了人民币及单位换算;初中《语文》课文《卖炭翁》《孔乙己》等,提及过古代“钱币”“铜钱”;初中《中国历史》课文《秦统一中国》《西汉建立和“文我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盛唐气象》《宋代经济的发展》等展示了“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会子”等各时期的钱币图片。在生活中,学生们对作为文物的古钱币可能也有了解与认识。但是,学生对于古钱币的认识多限于其基本形制,对于与钱币相关的金融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欠缺。活动重难点:开展与钱币相关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提升兴趣,增强金融素养。三、活动主题及立意(ー)活动主题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活动主题定为“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通过古代钱币的鉴赏活动,形象感知古钱币;通过“读”“触”“悟”,了解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的基本历程,赏析古钱币所反映的书法艺术与铸造工艺,以及古钱币承载的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二)活动立意一枚枚古钱币,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赏析古代钱币的一系列活动,有机融合历史、美术、科学、数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古钱币进行综合探究,让学生感知古钱币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活动中,通过查找、阅读史料,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等能力;通过研学活动,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和制作古钱币模型,使学生熟悉古钱币,感受古钱币所隐含的艺术魅力,增强发现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通过分类整理和展示研学收获,如古钱币照片、图片、模型等,增强观察力、思考力;通过分享活动过程的感悟与收获,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活动以研学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展示研学收获和分享感悟为主要成果。【知识图谱】领域相关课程内容历史美术科学数学秦朝半两钱成为全国通行货币小篆字体,圆形方孔用钱范铸造铜钱半两重量在8克左右西汉钱币权收归中央,全国通行五铢钱小篆字体,圆形方孔,有外阔,更规整铜范法或泥范法唐朝使用开元通宝钱隶书字体,圆形方孔,正面为“开元通宝”文字,背面有月纹、星纹等翻砂法铸造开元通宝重量在4克左右北宋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小楷字体,长方形,图案丰富,朱墨间错造纸术和印刷术发达,用纸制造计量单位以“贯”为单位元朝纸币元钞成为流通货币汉文、蒙文同存,长方形,图案、文字丰富桑皮纸制造,铜版印制计量单位以“文”“贯”为单位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文字为工匠所刻铸,包含铸地名、重量和银匠姓名等信息,元宝形为主用白银铸造,镌刻文字用阴、阳文两种方法计量单位以“锭”“两”为主,大元宝重五百两,一锭五十两清朝白银使用范围扩展到全国文字含银局名、私银钱号等信息,形状多样,有马蹄形、锤形、馒头形等,亮色与其纯度有关用白银铸造,各地设有银炉,自行铸造多计量单位以“锭”“两”“钱”为主,大、中、小锭分别是五十两、十两、一二两到三五两,碎银重一两以下【目标、任务与方法】一、目标1.搜集与古钱币相关的图片与材料,梳理古代钱币发展的主要脉络。2.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学会制作其中某一种古钱币的模型,感知古钱币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研学的成果,分享与交流“读”“赏”“触”古钱币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提升对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认识。二、任务与方法任务1:准备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落实“读”钱之思。方法:(1)搜集、整理、阅读、观看中国古代钱币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2)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2:实践篇——制订并实施研学活动方案,实践“赏”钱之行。方法:(1)制订研学方案。(2)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如准备好照相机和笔记本,进行摄影、摄像,记录观察重点、书写参观心得等。(3)实施研学方案,有序、有趣、有获地研学。任务3:展览篇——将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后的研学成果和制作出的古钱币榄型进行展览,展示“触”钱之获。方法:(1)分类整理学习的收获,包含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到的古钱币图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成果。(2)布置展示环境,将班级或场地布置成可供参观、展览的形态。(3)同学们有序参观、欣赏古钱币,观察材质、形状、纹饰、文字等各个方面特征,并作总结和思考。任务4:分享篇——分享“悟”钱之道,总结活动过程的感悟与收获,体认古钱币承载的中国悠久历史文化。方法:(1)回顾活动流程并书写感悟。(2)选派代表分享感悟。【活动步骤】环节一
布置任务首先,学生广泛搜集、整理和学习中国古钱币的相关资料,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其次,布置具体任务如下:根据任务1,通过自学,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落实“读”钱之思。根据任务2,制订井实施研学活动方案,实战“赏”钱之行,含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和实践制作古钱币模型两部分。根据任务3,分类整理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去钱币图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成果,从而展示“触”钱之获。根据任务4,总结活动的收获,分享“悟”钱之道,提炼活动的主题,表达内心的感悟。环节二
学生自学★自主学习任务单★1.列出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钱币。预设: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银锭等。2.说一说半两钱的外形特点。预设:半两钱——钱币特点:圆形方孔,体现古人天圆地方观念,同时,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也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的思想。从此钱币形状固定,半两钱成为全国通行货币。“半两”二字为小篆,是秦朝统一全国后的官方文字,体现了钱币的重量。3.北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纸币?预设:北宋时使用的纸币是交子。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使用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雕版印刷技术越来越成熟。环节三
课堂展示(一)情境导入教师:大家知道我国现在的法定货币是什么吗?学生:人民币。教师:人民币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钱”。钱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十分重要,钱不仅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折射出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人民币是我们今天的“钱”,那中国古代的“钱”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学生展示自主学习任务单,回答教师提问。(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境,由今溯古,从而导入活动主题。)(二)活动过程1.实践篇:落实“赏”钱之行,完成任务2的要求制订研学方案,要求包括研学时间、研学地点、研学对象、研学任务、研学提示等。2.展览篇:展示“触”钱之获,完成任务3的要求展示物品:研学过程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古钱币图片、学生动手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各种成果。展示方案:全班桌椅布置成可供参观、展览的形态,并将全班同学搜集整理的古钱币按照片、图片、模型的类别做好标签,以分类的方式进行展示。全班同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参观、欣赏,注意观察古钱币的材质、形状、纹饰、文字等方面的特征。3.分享篇:分享“悟”钱之道,完成任务4的要求可针对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种古钱币分享活动感悟,总结活动收获。(设计意图:活动过程通过三步推进,即实践、展示、分享,让学生在“赏”钱、“触”钱、“悟”钱等一系列活动中动起来,提升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三)成果展示“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研学活动方案研学时间:周末或法定节假日研学地点:xx博物馆(交通方便,距离学校较近)研学对象:xx学校七年级xx班级研学任务:(1)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实地观赏中国古钱币,感知古钱币的外形特点,对古钱币有形象的认知。(2)在博物馆互动体验区制作古钱币模型,增强动手能力,提升创造力(条件有限则返校完成)。研学提示;(1)时间上安排紧凑,参观时有序,注意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2)在参观古钱币展的过程中拍摄自己感兴趣的古钱币照片。(3)根据拍摄的古钱币照片制作模型。(1)照片区(以实际拍摄照片为准)(2)图片区①六国及秦朝钱币(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47页②西汉五铢钱(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59页③唐朝开元通宝(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年,第13页)④北宋、南宋纸币拓片(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年,第45页)(3)模型区①
春秋战国钱币模型1一2组②春秋战国钱币模型3一4组“中国古代钱币发展趋势一览表”示例时期代表货币钱币发展趋势商周时期铜贝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秦朝半两钱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西汉五铢钱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唐朝开元通宝从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北宋交子从金属货币到纸币明清银锭从纸币、宝钞币到白银流通活动心得示例一枚枚钱币经过人们铸造,来到世间,就开始了与世间打交道的历程:它们身上的文字和花纹代表着它们的身份,反映着它们生活的时代,它们见证着各式各样的商品贸易,它们辗转在各式各样的场合,它们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归属地。总之,它们见证着悠久的岁月和历史,它就是历史的缩影。设计意图:通过逐一展示“实践篇”“展览篇”“分享篇”成果,让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到具象的感受,再到抽象的感悟,层层深入,促进学生观察力、审美力、思考力的提升。环节四
活动小结教师:在“小钱币,大历史”之“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的活动中,首先大家查找、阅读史料,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落实“读”钱之思;接着,大家实践“赏”钱之行,参观了博物馆古钱币展和参加了古钱币模型制作活动,对古钱币的外形有形象的感知,对古钱币所隐含的中国艺术魅力和文化有所感受;之后,我们展示“触”钱之获,分类整理和展示全班同学在研学过程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绘制的古钱币图片和搜集的古钱币实物等,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在动手中成长;最后,我们分享了“悟”钱之道,体悟了古钱币承载的中国悠久历史文化,拥有了自己的深刻体悟。总之,整个过程,内容充实,大家的收获满满。让我们未来继续关注“钱”,研究“钱”,并挖拥“钱”背后更多的价值!【活动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级评价ABC研学实践研学活动,认真用心完成较用心完成“赏”钱之行。2.能制作3种及以上古钱币模型。研学活动,较用心完成“赏”钱之行。2.能制作2种及以上古钱币模型。研学活动,能完成“赏”钱之行。2.能制作至少1种古钱币模型。
钱币展览能有序合理呈现和展示在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古钱钱币照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能分类呈现和展示在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古钱币照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能简单呈现和展示在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古钱币图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
分享收获分享赏古钱币的感悟。分享赏古钱币的感悟。分享赏古钱币的古钱币的感悟。
|【活动延伸】拓展探究:请选择外国的一种古钱币进行探究,从历史、美术、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在此基础上比较它与同时期中国古钱币的异同。【活动反思】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重要学习板块,与传统教学相比,更重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对教师来说,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仅要改变教学理念,还要积极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与现实探究有机结合,将史料研习与社会实践有机配合,促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社会问题的探索解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选择本主题活动时,笔者有如下思考:首先,呈现课题的综合性。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去探究、解决问题。一枚小小钱币里承载着岁月,包含有历史、美术、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的学问;多枚钱币申在一起,就成为一部大历史。我们借此可将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将史料研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目标的孩子不会“迷航”
- 专题一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4年安庆望江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合肥产投康养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社会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农用搬运机械项目建议书
- 2024年井冈山风景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拟入闱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污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 原子杂化轨道理论
- 充填开采之 矸石充填术
- 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流程图
- 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文
- 互联网销售卷烟(烟草)案件的分析
- 公务员考察政审表样本
- 白菜花生长过程记录
- 各类许可证允许使用的放射性药品目录
- 给水管道通水试验及冲洗记录填写范本
- 唐纳森焊烟除尘器(共2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