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建筑流派_第1页
古代西方建筑流派_第2页
古代西方建筑流派_第3页
古代西方建筑流派_第4页
古代西方建筑流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西方建筑流派

巴洛克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洛可可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古罗马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罗曼建筑折衷主义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凡尔塞宫

卢浮宫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该宫始建于1204年,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位于首都巴黎塞纳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残废军人新教堂(恩瓦立德新教堂)残废军人新教堂(恩瓦立德新教堂),是给残废军人收容院造的,目的是纪念“为君主流血牺牲”的人。(1680~1706年)是第一个完全的古典主义教堂建筑,也是17世纪最完整的古典主义纪念物,主要特征: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四角各有一个圆形的礼拜堂,中间的十字形平面的上方是一个大穹顶。穹顶的构造有三层,室内一层内面为彩画顶棚,最外一层为木结构上的铅皮屋面,表面有纪念胜利的浮雕。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

巴洛克建筑风格罗马耶稣会教堂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德国圣地亚哥大教堂茨温格宫圣地亚哥大教堂始建于1748年,立面以拱形开洞和装饰性独立壁柱为基本构图元素,自下而上,从舒展到紧张,逐渐达到高潮,显示了设计者高超的构图技巧,正立面中央部分的纵向构图就独树一帜,属于巴洛克建筑风格中的独特流派.茨温格宫建于1709年,其前身是由木结构建筑环绕的广场,用作萨克森王公贵族举行各种比赛和进行宫廷游戏的欢庆场所。1710至1719年间,在“强者”奥古斯特选帝侯统治时期,马特乌斯·丹尼尔·珀佩尔曼(MatthäusDanielPöppelmann)用砂岩修建了茨温格宫。皇宫两侧环绕的亭阁和画廊曾经是橘园。茨温格宫最受摄影爱好者青睐的景点是王冠宫门(Kronentor)。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元素以及意大利巴洛克盛期的标志性元素妆点着这座塔楼。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哥特式建筑圣米盖尔教堂

圣塞朗教堂

圣米盖尔教堂,建于1001年—1033年前后,东西两部分接近对称,侧廊宽敞,两端为突出的楼梯塔,墙龛和圣坛很大,教堂入口设在北侧厅。在两个横厅与中堂交叉处有两座方塔,东塔东侧为圣堂,西塔西侧为圣绩堂(下面为埋葬圣者或者遗物的密室)。中堂为3廊式(单侧廊式),入口在正西和中堂的南北两侧。在横厅端头共有四座圆塔(底部为多边形),内有楼梯。中廊两侧为拱廊,拱廊至顶棚之间有大面积无装饰的墙面,顶棚附近有高窗,顶棚有彩绘。整个建筑布局清晰,装饰洗炼,是早期罗马风建筑中的杰作。。法国在14世纪几乎没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筑复苏,已经到了火焰纹时期,这种风格因宙棂形如火焰得名。建筑装饰趋于“流动”、复杂。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当时,很少建造大型教堂。圣莫特教堂

17~18世纪,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洛可可风格是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洛可可风格意大利美第奇官邸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绝不是食古不化的人。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官邸是一座宏大的建筑,高悬的飞檐悬挂在三层立面上,第一层外墙用石块砌成,入口处模仿罗马建筑。二至三层的每一个窗户上都有石雕的美第奇家族徽章。平面布局采用意大利传统的内庭院式,最下层的中心是庭院,两旁有立柱圆拱支撑的门廊。庭院中有喷泉和无数的雕塑。官邸的外观丝毫没有装饰,与家族的昌盛相比显得不可思议的朴素。家族中的一位统治者基莫一世,曾经有一次被赶出了城,在经历了这次体验后知道百姓的忌恨比什么都可怕,因此建成了这样朴素的宫殿。从1460年起约100年时间都是美第奇家族的住宅维琴察圆厅别墅圆厅别墅位于一块高坡地上,布局采用集中式,正方形平面,中央是一个圆形大厅,四周空间完全对称。这座建筑圆厅别墅前后四个立面相同。建筑物高高在上,四面均用同样的大台阶通向户外。在门口做门廊,用六根爱奥尼柱拖着上端的山花。建筑简洁大方,各部分比例均称,构图严谨。门廊成为室内外过度的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过渡到户外花园有和谐感,不觉得生硬。这也是一种设圆厅别墅计手法。给人一种纯洁、端庄和高贵的美感,也有诗情画意。枫丹白露宫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赛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修建于1137年,位于巴黎东南部,是主要用于历代帝王居住、野餐和临时打猎的行宫,在凡尔赛宫尚未兴建完成之前,他跟随着历代帝王,经历了600多年的兴衰交替的岁月。自法王路易六世在此修建城堡开始,枫丹白露宫的规模便渐次扩张,逐渐形成枫丹白露宫特有的风格,呈现出当时文化艺术与流行趋势,也使其成为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及园林创作的典范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浪漫主义建筑圣吉尔斯教堂圣吉尔斯大教堂(St.Giles'Cathedral)是一个苏格兰长老会礼拜场所,位于苏格兰爱丁堡老城皇家一英里的中点,其独特的苏格兰王冠尖顶构成爱丁堡天际线的突出特点。这座教堂作为爱丁堡的宗教枢纽已经有900年的时间,今天,它有时被看作是全世界长老会的母会。耶鲁大学的老校舍

漂亮的歌德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互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和秀丽。英国议会大厦曼彻斯特市政厅大楼于1887年完工,占地并不大,高达286英尺,耗资100万英镑,是一座古旧却完好的歌德式建筑,坐落于市中心阿尔伯特广场,正对着纪念维多利亚女皇的丈夫及其他伟人的纪念碑。走近大楼,整体非常壮观,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围着大楼转一圈,全面整体感受一下这座建筑的庄严。毫无疑问,曼彻斯特市政大楼是英国第二大城市在工业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当时的欧洲,曼彻斯特是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对于艺术尤其是建筑爱好者来说,这座建筑不容错过。在盖•里奇的电影《福尔摩斯》中,曼彻斯特市政厅曾经作为拍摄外景地代替伦敦的议会大厦。英国议会大厦又称威斯敏斯特宫(PalaceofWestminster),英国议会大厦是哥德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建筑重建时,查尔斯·巴里爵士的方案运用了垂直哥特风格。该风格曾在15世纪和19世纪哥德复兴式建筑兴起时风行一时。巴里虽然在古典建筑上见长,但却得到了哥特风格建筑师奥古斯塔斯·普金的协助。在大火中幸免、始建于11世纪的威斯敏斯特厅也被纳入了巴里的设计之中。而普金也对于工作的一些结果颇感不快,尤其是巴里在设计上的对称化布局;他对此有过经典的评述:“先生,全是希腊的,都铎细节长在了雅典风格上。”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古罗马建筑图拉真凯旋门

古罗马斗兽场鸟瞰

长188米;宽156米;高57米),由石灰华(10万立方米,采自提维里附近的采石场,通过一条特殊的马路运至罗马,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