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练习3人口容量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15/wKhkGWV3QuaAMcBvAAFw0fNeDq4145.jpg)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练习3人口容量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15/wKhkGWV3QuaAMcBvAAFw0fNeDq41452.jpg)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练习3人口容量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15/wKhkGWV3QuaAMcBvAAFw0fNeDq41453.jpg)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练习3人口容量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15/wKhkGWV3QuaAMcBvAAFw0fNeDq41454.jpg)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练习3人口容量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15/wKhkGWV3QuaAMcBvAAFw0fNeDq41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人口容量(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下图为郑州市人口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郑州市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段是()A.1978~1988年 B.1988~1998年C.1998~2008年 D.2008~2018年2.2008~2018年郑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口迁移增加B.老龄化日趋严重C.生育政策调整D.交通条件改善1.D2.C[第1题,由图可知,2008~2018年郑州市总人口折线倾斜角度最大,说明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第2题,由图可知,2008~2018年郑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人口迁移也可能会造成自然增长率降低,A错误;人口老龄化严重和交通条件改善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影响较小,B、D错误;结合实际可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使2008~2018年郑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C正确。]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人口合理容量的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合理容量的()A.临界性、警戒性 B.警戒性、临界性C.相对性、限制性 D.相对性、警戒性4.甲处曲线发生了明显地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加 D.消费水平下降3.D4.B[第3题,图中人口合理容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这体现了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将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因而人口合理容量对该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具有警戒性。第4题,科技进步能增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数量,并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因而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减少和劳动力增加没有关系;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的消费水平会逐渐提高而不是下降。]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5~6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5.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6.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B6.B[第5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地区的生物总量分别是105100万吨、88600万吨、10000万吨,它们的承载力分别是23000万人、22000万人、1000万人,因此,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年生物量,即自然资源。第6题,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某岛国2016年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及所学知识,回答7~8题。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45万25万35万7.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A.aB.bC.cD.d8.若2016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由题中表格可推知三者的关系是()A.Z>Y>X B.X>Y>ZC.Y>Z>X D.Z>X>Y7.D8.D[第7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它取决于资源数量,尤其是最少的资源的数量。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资源数量最少的那一个,即d,D选项正确。第8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结合表中的数据可判断三者的关系是Z>X>Y,D选项正确。](易错题)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9~10题。“环境负担”公式:EB=P+A-TP——人口A——消费程度T——创造财富的技术EB——环境负担9.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10.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9.C10.C[本题组易错是由于对“环境负担”公式理解不清。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第10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某地区未来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hm2森林面积/hm2淡水/m30.10.12000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万面积/km2耕地/km2森林面积/km2年径流总量/m3620022万8万7.5万5105亿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2)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3)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由表2中数据计算可求得答案。第(2)题,由表1提供的未来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结合表2的资源总量和材料二中未来增加量、减少量计算可得,耕地资源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少,淡水资源供应的人口数量最多,故耕地为最大限制因素。第(3)题,淡水为最小限制因素,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答案](1)0.0013km2/人0.0012km2/人8234m3/人(2)耕地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素养培优练]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2~13题。ⅠⅡⅢ12.下列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①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不断变大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依次是()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Ⅱ、Ⅰ D.Ⅰ、Ⅲ、Ⅱ12.B13.A[第12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不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无限)变大,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第13题,在三种模式中,Ⅰ模式最好,因为人口数量没有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Ⅲ模式最差,人口数量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下图所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不同。据此回答14~15题。14.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个城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个城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5.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4.D15.C[第14题,由题干可知,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地熟制最高,所以④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15题,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16.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煤等资源富集,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铁路通过,同时区域首府乌鲁木齐也位于这里,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这些都是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第(2)题,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必须围绕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新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地方,该地位于高大山脉的阴坡,热量条件受限,位于沙漠边缘,水分条件受限。明确了区域发展的制约条件,再结合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即可理清正确的答题思路。第(3)题,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一数值;新疆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相对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页岩多孔砖家居装饰材料销售合同3篇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3干货原料的涨发加工
- 第1课《邓稼先》【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二零二五年度牛乳品牌代理销售合同
- 《口译技巧速记》课件
- Revision of the tense【知识精研】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测量力的大小课件(上课用)
-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合同标的及合同属性详细描述
- 小学主题班会课件小学生食品安
- 项目采购管理培训
- 河道保洁服务日常巡逻方案及措施
- 《工业气体泄漏气云红外成像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 解忧杂货铺ppt读书分享
- 药品质量与安全职业生涯规划
- 技术规范书完整版本
- 第四单元《初始人工智能绘画》课件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精益生产工作汇报(模板)
-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 高校图书馆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