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大气环流与气候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作用: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全球水热平衡)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假设条件:1.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2.地表性质均一;

3.地球不自转。赤道北极热冷单圈环流受热上升0°30°N60°N90°N假设条件:①地表均一②地球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被迫下沉形成高压形成低压偏转成西风副热带高压带偏转成东北风赤道低压带东北信风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盛行西风三圈环流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0°30°N60°N90°N假设条件:①地表均一②地球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冷却下沉极地东风极地高压带偏转成东北风盛行西风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锋三圈环流(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近地面气压低,温度低近地面气压高。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近地面气压低;气流下沉,则近地面气压高。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上升气流,对应近地面的低气压带,可能为赤道低气压带或副极地低气压带。下沉气流,对应近地面的高气压带,可能为极地高气压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重点)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对气候的影响极地高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冷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风带名称位置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压和极地高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冷中纬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主要是对大陆西岸)低纬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和赤道低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主要看风向,从内陆吹来的性质干热,从海洋吹来的性质较湿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重点)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压带控制极地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2.图中①②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 B.西北风、东南风C.东北风、东南风 D.东南风、西北风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的形成与云系示意图”。例(2023·浙江浙里卷天下测试)一般用500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图中588线(即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包围的区域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下图为2022年某段时间内亚洲东部和西太平洋地区副热带高压的588线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副热带高压气流运动特点及其控制的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下沉—高温多雨B.下沉—高温干旱C.上升—炎热大风D.上升—闷热潮湿P81例(2023·浙江浙里卷天下测试)一般用500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图中588线(即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包围的区域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下图为2022年某段时间内亚洲东部和西太平洋地区副热带高压的588线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2)图中副热带高压区的分布特点是(

)A.5~7月份,纬度位置北移B.5~7月份,纬度位置南移C.7~8月份,经度位置不变D.7~8月份,范围逐渐变小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节气春、秋分冬至夏至赤道低压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赤道以南赤道以北副热带高压带30°纬线附近南北对称自30°纬线向南移自30°纬线向北移考点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考点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3.图示月份为(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4.图中辐合带在南亚纬度位置偏高的原因是(

)A.西南季风影响 B.副热带高压影响C.东北信风影响 D.蒙古高压影响热带辐合带可分为信风辐合带和季风辐合带,辐合带的气压值比附近地区低。下图为全球某月热带辐合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在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为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

)A.赤道低压带控制 B.信风带控制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在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为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2)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2~4月 B.5~7月C.8~10月 D.11~12月图甲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图甲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多雨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海陆的热力差异结果: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考点3季风环流副极地低气压带高1036102410061008低低100610081008考点3季风环流冰岛低压冰岛低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大陆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大陆气温低气流下沉冷高压1月北大西洋冰岛低压亚欧大陆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30°N赤道东北

信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澳大利亚西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考点3季风环流1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考点3季风环流低1000996高高10241020102010241026102010241026(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大陆增温速度快于海洋大陆气温高气流上升热低压7月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30°N赤道东南

信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澳大利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考点3季风环流7月东亚季风季风风向季风性质季风成因东亚夏季风东南季风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冬夏季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东亚冬季风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季风风向季风性质季风成因南亚夏季风西南季风高温多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运动南亚冬季风东北季风温和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环流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性质温带:寒冷干燥亚热带:温和少雨炎热多雨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考点3季风环流

广义季风区如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份(当地夏季)吹西北风(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7月份(当地冬季)吹东南风(东南信风),风向明显随季节发生改变为季风区,形成特殊的热带草原气候。考点3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的判断与分析1.通过30°N或60°N处的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季节:例如:30°N的近地面有低压中心(7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季;60°N的近地面有高压中心(7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季。2.通过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判断季节:偏北风为冬季,偏南风为夏季。考点3季风环流考点23季风环流例(2018·江苏高考)公元399~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P85P85(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5月 B.5~9月C.9~12月 D.11月~次年3月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包括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上图中所示的月份为A.10月B.7月C.4月D.1月2.上图中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为A.沿岸寒流增温B.亚洲季风势力强C.地势高气温低D.非洲轮廓南边窄3.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可能为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B.受热带辐合带的控制C.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D.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和冬季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及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南亚地区()①夏季风比冬季风势力强②夏季风由东南信风北移形成③冬季风比夏季风势力强④冬季风由东北信风南移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与夏季风相比,南亚冬季风与等压线夹角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较大 B.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C.气流的湿度较小 D.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和冬季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及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青藏高原对季风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流的机械动力作用和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两个方面。1.动力作用动力作用又可以分为对气流的分支作用和屏障作用两个方面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1)分支作用冬季,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1)分支作用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2)屏障作用青藏高原对低空季风环流具有阻挡作用,冬季使冷空气南下的路径偏东,东部地区冬季风势力更强;使夏季的西南暖湿气流不能越过青藏高原影响到我国的西北地区,使新疆、甘肃一带夏季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2.热力作用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气压场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冬夏季风向变化的高原季风现象。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与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下图点B、C)相比,高原面(下图点A)比热容较小,吸热更快。同时,由于夏季是升温季节,地面温度较高,地面作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近的大气,会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即相对于点B和点C,点A处气温更高,气流热胀上升,在A点形成低压中心,吸引周围空气吹向高原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由于风向一致,高原季风对夏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起到了加强作用,可以从海洋上带来更多的水汽,增加了降水量,对“烟雨江南”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与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点B、C)相比,高原面(点A)比热容较小,降温更快,气温会更低,气流冷缩下沉形成高压中心,并在水平方向上向四周扩散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中,以青藏高原季风最为典型。青藏高原季风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环流产生巨大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环流。P87(1)在下图中将冬季青藏高原季风环流补充完整。(2)解释高原季风环流形成原理。由于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的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夏季高原面升温较周围大气快,气压较低,风从周围吹向高原面;冬季相反,形成了高原季风环流。P87(3)说明青藏高原季风环流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影响。高原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方向基本一致,两者叠加起来,使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势力更强盛。气候分布模式图(从北半球为例)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季风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度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大洋西岸大气环流大陆东岸大陆内部90°70°60°40°30°20°10°0°90°70°55°35°25°10°0°递减方向寒带温带热带暖流寒流暖流寒流地中海气候考点4主要气候类型巴西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④典型地区:东南亚马来群岛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①气候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②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③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降水量/mm考点4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①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②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③分布规律: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④典型地区:⑤植被类型:非洲中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偏东及偏南地区巴西高原非洲中部及南北两侧澳大利亚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气温/℃降水量/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①气候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②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③分布规律: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④典型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南美洲西海岸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纳米布沙漠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气温/℃降水量/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中南半岛印度半岛①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②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③分布规律:北纬10°~25°(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④典型地区: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②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③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④典型地区:地中海沿岸其他大洲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美洲西海岸澳大利亚东南部与西南部好望角地中海气候气温/℃降水量/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①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③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④典型地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南美洲东南部北美洲东南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气温/℃降水量/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①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②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③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④典型地区:欧洲西部其他大洲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南美洲西海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欧洲西部北美洲西海岸气温/℃降水量/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①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分布规律: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④典型地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气温/℃降水量/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①气候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远离海洋,水汽难以进入②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③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④典型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南美洲东南部美洲大陆内陆地区气温/℃降水量/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至60°的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相似点气候类型不同点气温: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热带季风气候①年降水量较多(>1500mm);②7月份降水可突破600mm(突变性);③雨季较短,多为6~9月热带草原气候①年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000mm);②湿季较长,多为5~10月(渐变性)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相似点气候类型不同点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①最冷月均温>0℃;②雨季较长;③年降水量较多(800~1500mm)温带季风气候①最冷月均温<0℃;②雨季较短;③年降水量较少(500~800mm)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相似点气候类型不同点降水总量有时相当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带季风气候①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②有明显的雨季;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多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均温低于0℃的月份多;②单月降水一般不超过100mm;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少知识点4主要气候类型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石质基底上全是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具有圆锥形屋顶,仅一座拱形大门,没有窗户,下图为叙利亚周边地区区域图及“蜂巢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叙利亚沿海地区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及原因()A.全年均匀西风带影响

B.全年稀少信风带影响C.夏季集中夏季风影响

D.冬季集中西风带影响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A.抵御夏季的雨水

B.防御冬季的风沙C.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D.墙体坚固,稳定性好“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石质基底上全是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具有圆锥形屋顶,仅一座拱形大门,没有窗户,下图为叙利亚周边地区区域图及“蜂巢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读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甲地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4.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受高峻地势的影响 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C.甲地全年受信风带影响 D.乙地处于盛行风的迎风坡读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考点24气候类型例下图示意三种温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分布。读图,完成(1)~(3)题。P89(1)图甲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图中乙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地区 B.中纬度欧洲西部C.中亚地区 D.美国的东南沿海P89(3)图中丙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B.受单一副极地低压带控制C.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D.海陆热力差异影响P89P901.该假想区域气候多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2.图示月份(

)A.潘帕斯草原草长莺飞 B.华北平原播种小麦C.洛杉矶受西风带影响 D.萨赫勒地区草木葱茏P90气候类型的判读定半球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低12-1-2月气温高6-7-8月气温低北半球南半球(月均温最值)①判断半球气候类型的判读②判断温度带以温定带2最热月均温:10-20℃3最冷月均温:<0℃4最冷月均温:>0℃5最冷月均温:>15℃1最热月均温:<10℃寒带热带亚寒带亚热带温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及冰原气候气候类型的判读③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年雨型>2000mm500-1000mm少雨型<200mm<400mm冬雨型300-1000mm夏雨型旱雨两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