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研讨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研讨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研讨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研讨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研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基本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育学博士(师从赵亚夫先生)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核心成员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历史学科秘书福建高考研究中心历史学科秘书

主编《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编写《中学历史教学法》、《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内容提纲核心素养从何而来1核心素养如何渗透22000年,“里斯本战略”2001年2月,《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具体目标》,“keycompetencies”首次出现2006年12月,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议案1997年“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2003年,《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2014年3月,《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在国内使用“核心素养”概念中国“核心素养”的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课程适应:进一步突出地方、校本课程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育人导向: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课堂教学: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

基础教育的六种趋势:

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知识最有力量”

一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最大的挑战在哪里?知识成为素养,知识变成智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历史核心素养的新变化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历史教学最怕什么样的问题01

历史教学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02从一个专业研究者的角度,我更看重的两个问题

“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其中,尤其能促进人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可进阶的就是核心素养。”

------陈志强:《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9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育

“所有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研究绝不能脱离它的背景……我们必须将我们所知晓的有关过去的每件事情都置于它的时代背景下……它通常是将专业历史学家与业余爱好者区别开来的关键所在。”—约翰·托什:《史学导论》,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认识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时空基础上的理解时、空、事三者是共生的要善于把握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掌握事情发生的、发展乃至整个进程的具体时间和空间环境,建构起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因果关系正确理解事物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意义,正确对待自己人生过程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或对整个社会现象做出正确而且合理的解释了解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识别历史地图,掌握古今地名位置及区别依时间顺序编制史事发展进程的图表划分历史阶段,总结阶段特征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年表,分析中外共时性的问题独立探究,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结合历史背景和历程影响,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1.时空观念的培养第二层次:以时间为依据,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各阶段特征;以空间为基础,分析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第一层次:知道工业革命起止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开展工业革命国家的地理位置。工业革命:时空观念的课堂渗透出示材料:“就某一方面来说,在欧洲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工业革命:时空观念的课堂渗透认识地缘因素也是工业革命开始和拓展的重要原因案例:时空观念的课堂渗透第三层次:时空结合,构建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发展体系框架,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在“大历史”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时空观念的课堂渗透

第四层次:独立探究中外共时性等问题,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等结合历史背景历程和影响等内容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工业革命:时空观念的课堂渗透能够养育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形成自觉的实证意识,学会收集、选择和使用各种信息,并养成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的习惯;善于搜集信息,还有善于判明它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形成较高水平的实证意识,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叙述和情感态度;学会在论证过程中注重逻辑推理,论证过程严密;凭证据说话和理性处事,是公民社会的基本要求。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如文献材料,图片、遗址、影像及文学作品。读懂文献材料,区分材料的不同来源及性质,认识历史材料对解释历史的价值(例如一手材料与二手材料,学术书籍和文学艺术作品等)自主收集、归类于问题相关的可靠性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问题及形成理解历史概念的思维过程。选择、运用适当的材料和信息,规范地引用史料,以小论文等方式论述历史问题,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2.史料实证的培养

“史的特征在于其厚度,有“穿透力”,一曰探源,二曰探流,三曰探变,四曰探因,五曰探义,六曰探势,七曰探异,八曰探思。用问题来表示即从何而来?怎样来?如何变化?什么原因?有何作用及意义?趋势如何?还存在什么不同解释?我们的解释有问题吗?这“八探”很好体现了历史学习学科味的内涵,才能学有所悟,思有所得。”

——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

1.这是原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

2.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3.由谁制作出来的(例如目击者、当事人、记录他们所听所闻或研究结果的人)4.这一史料从什么人的角度写成或制作的?

5.它是基于什么原因而写成或制作的(个人动机/政治动机/宣传方法等)

6.它的对象是什么人?

7.这一史料有多可靠?它的报道是公正、客观的,还是带有偏见的?8.有没有其他史料支持它的论点?有没有其他资料反对它的论点?

9.它对于研究某一特定历史议题的作用有多大?LOREMIPSUMDOLOR分析史料的典型问题链LOREMIPSUMDOLOR核心素养的高考考查庸师堆砌史料,能师提炼史料,经师阐释史料,人师立意史料。

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主要的方法指在发挥学生主体的前提下,通过解读和运用史料,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以此陶冶、引领和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人格、达成培养史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奠定学生全面成长的坚实基础。LOREMIPSUMDOLOR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历史课堂01回到具体时空准确定位坐标02对应人物身份精准神入历史03还原复杂处境理解博弈过程04关注史事变迁动态把握历史核心素养渗透历史课堂的四种方式步骤1:将李鸿章30多年间的命运与国运相比附,通过照片、信函、奏折等,既列举李鸿章的洋务成就,也探究他的心理活动,既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又将个体与环境、个体与时代密切关联。步骤2:教师可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多则对李鸿章的评价资料,让学生谈对这些观点的看法。LOREMIPSUMDOLOR一、回到具体时空,准确定位坐标

教师出示《托勒密地图》后,如下讲述:“人类对于未知领域总是有一种恐惧。欧洲人认为,当时的天涯海角就在北非的博哈多尔角,过了那儿,就是一片沸腾的绿水,终年烈日如火。当时的一些航海图上,还在这个海岸边画着一只从水里伸出来的魔鬼之手,好像要把进入这个海域的船只拉近黑暗的海底。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总是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的,最早的探险也是如此。既然这里是天涯海角,有没有更安全的地方?我们就沿着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一寸一寸往南走,一直到超越天涯海角,看看世界的尽头到底在哪里?1421年,葡萄牙的亨利王子派出探险队沿着非洲的海岸线,向南去探索新航路.”LOREMIPSUMDOLOR一、回到具体时空,准确定位坐标

工业革命课后小结,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当时的英国人,你会喜欢工业革命吗?“乔治四世的伦敦虽然不卫生到了惊人的程度,但是总没有像查理十世的巴黎那样不堪。20年代法国的死亡率比英国高约50%。当1831年-1832年,霍乱流行时,法国人致死几乎肯定比英国人多得多。英国农业工人的伙食有时很苦,但是没有一个地方一年之中有六个月时专靠马铃薯和板栗过活的。尽管要对兰开郡纺织厂最低级工人的伙食加以注意——马铃薯、燕麦面包、脱脂牛奶和充其量一点腌猪肉,却可以肯定曼彻斯特工资劳动者在有正常工作时比法国和德国统一阶层的居住条件都要好很多。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55页—256页。LOREMIPSUMDOLOR二、对应人物身份,精准“神入”历史

“朝鲜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我们常讲的大背景、原因、条件、立场之外,当时主要决策者金日成、斯大林、毛泽东、杜鲁门、麦克阿瑟、杜勒斯等的实际地位,他们所能得到的信息及个人的经验、思维方式、个性风格和各种矛盾等,也在影响着事态的变化和发展,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三、还原复杂处境,理解博弈过程在讲美国南北战争中,可以通过列举林肯:

1.初涉政坛的声音

2.胜利的失败者的声音

3.中央舞台上的声音

4.挽救、重建的声音

5.为国疗伤的声音

用动态眼光、用史实说话用史料支撑,在同情中理解,在理解中评价。四、关注史事变迁,动态把握历史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seddoeiusmodtemporincididuntutlaboreetdoloremagnaaliqua.【思问】历史教育“不是”什么?【历史课堂应设法暴露认知差异】【激活认知差异更便于引领价值】

【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

一切以服务人生为依归,帮助学习者健全地成长、进步、发展,把学习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历史教育的两大重点】

健全人格与公民素养。

丰子恺漫画《统一思想》任鹏杰: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历史课堂准确教学,透彻理解,有可靠知识的课堂—不务虚生动活泼,学来生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