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高一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人教版_第1页
【同步备课】高一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人教版_第2页
【同步备课】高一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人教版_第3页
【同步备课】高一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人教版_第4页
【同步备课】高一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吞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中高20-30倍。问题探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主动运输1.定义: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注意:1.载体蛋白会与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结合;2.具有特异性,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离子

或分子结合;3.转运过程空间结构发生变化;4.可重复利用。2.特点:(1)逆浓度运输(2)需要载体蛋白(3)需要消耗能量3.例子: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K+进入红细胞和轮藻细胞,以及一些离子通过细胞膜。4.意义: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一、主动运输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项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代表例子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不消耗需要消耗氧气、水、二氧化碳、脂溶性物质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离子、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等二、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1)物质浓度(浓度差)(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能量(2)氧气浓度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3)温度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二、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2)能量:凡是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

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1)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1)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例.下图为物质出入生物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b、c、dba(1)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2)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C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度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的三种不同情况。A、B、C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A.主动运输、易化扩散、自由扩散B.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C.自由扩散、简单扩散、易化扩散D.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被动运输BA

B

C如图是植物根细胞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土壤中吸收两种离子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离子浓度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载体数量B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和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A1.实例:变形虫摄取有机物颗粒、分泌蛋白排出细胞三、胞吞与胞吐2.过程:(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①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②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③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①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3.特点:不需要载体、需要能量、不跨膜。1.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什么关系?2.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是供细胞自身利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试分析其中的道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础;胞吞胞吐过程中膜的变形本身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因为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也只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无法直接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穿过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外,所以一般只能留在细胞内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进入内质网腔中,并借助囊泡移动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包装后,包裹在囊泡中的蛋白质就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小结:不带电荷的小分子: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离子和有机小分子:借助转运蛋白质通过协助扩散

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大分子物质:

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需要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下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表示胞吐,乙表示胞吞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甲需要消耗能量,而乙不需要D.分泌蛋白的释放方式与甲图中的方式相同B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A:渗透作用B:胞吞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B某同学用玻璃槽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处为玻璃纸(允许单糖和水分子自由通过).甲槽加入清水,乙槽加A.加入麦芽糖酶前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B.加入麦芽糖酶后短时间内乙槽内液体的体积增大,然后减小C.两槽内液体体积最终相同D.加入麦芽糖酶后在甲槽内只能检测到葡萄入等量的饱和麦芽糖溶液,一定时间后,乙槽再加入一定量的麦芽糖酶.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C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为S2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A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B: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则溶液浓度仍大于溶液浓度C: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3D:装置B中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液面相平C将马铃薯块切开,在切面上挖个凹穴,穴内(a)外(b)分别放两种溶液,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的蔗糖溶液,开始穴内外液面一样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清水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