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矛盾】_第1页
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矛盾】_第2页
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矛盾】_第3页
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矛盾】_第4页
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矛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水乡乌镇。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茅盾这一笔名。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1.建立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社会剖析小说”:大规模、全景式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时代典型的努力,建筑在其精细观察和理性分析之上;用理性分析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近年来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2.创作准备理论、生活、文学修养理论:采自然主义之长改造旧文学,提倡法国泰纳关于文学的时代、环境、种族三成因学说,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生活:亲自参加建党、促进国共合作、大革命等政治实践活动。文学修养:具有世界眼光,借鉴、译介外国文学范围十分广泛,吸收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3.创作《幻灭》《动摇》《追求》(《蚀》三部曲)《虹》、《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第一阶段的故事》、《锻炼》、《腐蚀》、《清明前后》(剧本)。4.地位以自觉创造革命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来建立、发展、完善中国现代小说,而且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显示了他独特的文学史地位和作用。二、茅盾的小说成就小说艺术探索:1.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注重时代性与重大性,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霜叶红似二月花》揭开本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的一角。《虹》通过时代女性梅行素从五四到五卅的时代大波澜中的种种挣扎、反抗,写出中国知识青年从单纯反抗封建婚姻对个人的压迫到投身群众斗争行列的曲折历程。《子夜》《春蚕》(与《秋收》《残冬》全称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等具有30年代的时代特征,显示了茅盾自身创作的趋于成熟,体现当时现代社会历史小说的主要特色与主要成就,由此形成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小说的基本格局,并起着长久的支配作用。《子夜》现代都市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剖析:殖民化趋向的都市社会形态;民族工业命运的艺术写照: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史。抗战时期,长篇急就章《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锻炼》第一部。抗战中期《腐蚀》。1945年创作唯一的剧作《清明前后》不足:他的小说以社会斗争为故事轴心,一部分缺乏个人化体验。2.人物形象塑造,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他擅长从多方面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突出人物性格及其发展。进行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创造了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1)民族资本家:《子夜》中吴荪甫,《多角关系》中唐子嘉,《第一阶段的故事》中何耀先,《锻炼》中严仲平,《清明前后》中林永清夫妇;在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民族资本家形象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茅盾的独特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的、美学的价值。2)时代新女性:茅盾笔下的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比之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较少理念化的痕迹,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一种是传统的东方女性有较多的精神联系,另一种则是受欧风美的新思潮直接影响而产生的西方型女性———这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静女士、方太太同型,和谐、匀称,与传统东方女性有更多精神联系,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同型,代表热烈、狂欢,追求享乐,厌恶灰色的平庸,追求刺激,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强悍的泼辣的个性,她们在精神实质上与民族资本家的男“英雄”们相通。从道德伦理观念、生活追求到性格、气质都迥异于传统东方女性,是欧美新思潮直接影响的西方型女性:《子夜》中林佩瑶、《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张婉卿等。后来《虹》的梅行素,《子夜》里的张素素,作者都着墨思想、性格的反封建方面。到了四十年代,茅盾写《腐蚀》赵惠明,其性格,应该是三十年梅行素们的精神姐妹,但再不是作家倾人的英雄,同情中含有更多严峻的批判。一种“回归”现象。3.小说结构,追求宏大严谨的布局,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严密完整。其结构方式有一个发展过程:起始:《蚀》采取三部曲形式,各部结构自行独立,而章法各异,连贯起来反映一段时期的生活;三部曲的第一部结构各不相同,《幻灭》是单线结构,《动摇》是两条并行线索,《追求》三条平行发展线索。《虹》以时空转移为发展线索。转折:《子夜》开始使用蛛网式的密集结构。发展:开放性结构。1.网状结构。4—8章以吴、赵的矛盾为中心,同时表现吴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三条线索同时交叉发展,各种人物纷纷登场,两条次要线索辅助,构成巨大的网。2.连环式结构。9—19章小说的矛盾发展、高潮和结尾。A.吴荪甫等人办实业(益中);B.吴荪甫,赵伯韬,杜竹斋等人的公债投机,主要是吴赵斗争。(与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C.吴荪甫与工人的矛盾。———裕华丝厂(与工人阶级矛盾)D.吴荪甫与农民的矛盾。———双桥镇(与农民阶级的矛盾)E.吴荪甫与家人的矛盾。———妻子,弟弟,妹妹等(资产阶级的封建性)附于资产阶级的“新儒林外史”人物的空虚庸俗的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抑郁的精神状态等。艺术表现,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社会历史剖析与社会人心理剖析的统一。缺陷:茅盾一直徘徊在政治与艺术之间,这多少弱化了他的创作力从而他的作品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有意为之”或叫主题先行。2)“半途而废”。茅盾的创作一开始许多长篇是多卷本的系统工程模式和“长河式”格局,而最后又总是不能如愿,象《第一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于二月花》等;3)“理大于情”。其创作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服务意识”,并表现出“社会科学家”的气质特点,使小说具有了科学论文和社会百科全书的特点,因此也就很容易被人说成是“社会文献”。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1.理论主张,集中在对本世纪以来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积极建设方面。“五四”时期,为人生的现实主义,1925之后,革命现实主义。2.他是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春季创作坛漫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是最早对一个时期的创作潮流、倾向进行综合批评的文章,在现代文艺批评建立上具有开拓意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作家作品评论和文学史研究的最初成功尝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建立,以及扩大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影响,做出了杰出贡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