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散文】(第三个十年)_第1页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散文】(第三个十年)_第2页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散文】(第三个十年)_第3页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散文】(第三个十年)_第4页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散文】(第三个十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散文】(第三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一、报告文学的勃兴1.新闻性的战地报告丘东平《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反映淞沪战役。骆宾基、曹白、丁玲、姚雪垠、徐迟、宋之的、以群、蹇先艾、碧野、老舍2.职业记者的通讯范长江《台儿庄血战经过》、萧乾《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岭东的黑暗面》,欧洲战地记者:《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3.人物纪实性散文(人物特写)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卞之琳《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周立波《王震将军记》刘白羽、王余杞《八路军七将领》,陈荒煤《陈赓将军印象记》4.介绍解放区的通讯赵树理《孟祥英翻身》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1.国统区杂文《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1)聂绀弩特点:聂绀弩好用反语达到讽刺,他的杂文多有一种冷嘲的风格,又能在引发读者的现实联想中实现批判的目的。他学习鲁迅的笔法,善于接过论敌的背谬之论加以剖析驳难,寓庄于谐,蕴怒于嘲,在平易质朴中见深沉。《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我若为王》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2)秦似文化气息较浓。如《随谈两则》讨论了国民性普遍的弱点。3)冯雪峰尖锐的诗的政论,文笔曲折深透而亲切。杂文集有《乡风与市风》等。4)其他:夏衍、孟超、宋云彬2.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更有现实批判性,更真切痛快。1)唐弢是鲁迅风学得最好的作者之一。杂文尖锐泼辣富于批判,侧重从历史的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根源。如《从奴隶到奴隶》、《氓》等。2)巴人矛头所向主要是敌伪汉奸,能用简约之笔勾画出各种社会脸谱。著有《窄木集》等。3)其他:周木斋、柯灵、阿英、孔另境3.沦陷区杂文1)周作人他的杂文多为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除对“思想革命”的关注外,也有一点“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复杂感情。作品有:《秉烛谈》、《苦口甘口》等。2)其他文载道、纪果庵,主要学习周作人的文风。4.解放区杂文1942年延安整风之前的一段时间,《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等都刊载过一些杂文,但整风之后就比较少了。主要有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艾青的《了解作家与尊重作家》、王实味的《野百合花》等。小结:40年代的杂文数量相当大,这种文体能直接地反映现实,也能适应读者的需要,但很难体现艺术个性。这个时期的杂文着眼于批判,但少有像鲁迅那样的能深层次地进行文化批判与思想批判的。三、小品文的多样风致1.萧红抗战爆发,小品散文相对沉寂起来,但萧红还在写她的优美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是众多纪念鲁迅的文字中最优秀的篇章。她以敏锐的女性的感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随意点染,把鲁迅写活了,让人看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多侧面。2.何其芳《星火集》《星火集续编》保持深情、沉思和想像交织的同时渗入了刚健之气,由沉醉幻美转向关注现实。3.巴金这时的散文更加严谨坚实。他的爱憎在激越的民族意识下显得深沉有力,如《梦与醉》、《黑土》、《废园外》等。4.李广田《灌木集》等摆脱沉郁,社会感加强。其中乡土意识,传统风致,融合于纯朴意境中,透露着诗的静美。5.冯至《山水》集,战时西南艰苦生活中,引发了明心见性的思索,永恒的美。6.“立达”派艺术水准相对保持,但更多面向社会。丰子恺《率真集》,其中《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所闻》《胜利还乡记》,灾难的中国今日。叶圣陶《未厌居习作》《西川集》,纯朴的爱国之情。7.梁实秋1939年的《雅舍小品》曾风行一时。特点:梁的作品不以抒情见长,而重议论,以日常事物为题,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遣趣交织,把人生体味艺术化。余闲的调剂品,其行文优雅怡裕,舒徐自如,虽有绅士和名士气,却还是让人读来感到亲切,可引发品尝人生诸多况生活的真趣与愉悦。《雅舍》陋室的可爱个性,知足自娱的豁达俊逸。8.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议论人生百态入微透骨,文字汪洋恣肆充满机智幽默。太尖刻。9.王了一《龙虫并雕斋琐语》,批评时政及社会习俗,琐事琐议,设喻巧妙,风格朴雅。10.沈从文《湘西》集,艺术上更精熟。湘西风物:名篇《常德的船》《辰溪的煤》写尽湘西风物,鲜明表现下层生活,细密流动的叙述。对生活的体悟与冥想,追求玄秘韵味:《生命》梦幻的感触,无序的默想,类散文诗的华丽笔触,疲倦中的淡淡忧伤。11.张爱玲《流言》集特点:1)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张爱玲的散文有意与当时文学主潮拉开距离,只注重以自己的感觉去玩味庸常人生,这种审美层次的玩味能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慰。2)张爱玲散文常有细节描绘的意象化,给人的印象很深,她还喜欢不时插进些议论,有意显示语言的机智。《公寓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