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1)2_第1页
2.3.1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1)2_第2页
2.3.1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1)2_第3页
2.3.1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1)2_第4页
2.3.1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国山川壮美,地表形态多姿多彩。有的地区石灰岩广布,发育出喀斯特地貌;有的地区波涛拍岸,发育出海岸地貌;有的地区高山巍峨,发育出冰川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

合作探究一1.说一说,上述地表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2.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表形态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①喀斯特:奇峰林立、有溶洞,地下河等,分布我国西南地区,以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最为典型。

②海岸地貌:海岸线蜿蜒曲折,岬湾交错,港湾分歧,岛屿星布,沙嘴、水下沙坝、海蚀崖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③冰川地貌:有大量的冰雪存在;角峰、刀刃状山脊、冰川槽谷(U形谷)、冰斗;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山高原地区。北起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南至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喀斯特:流水作用海岸地貌:海浪与海流作用冰川地貌:冰川作用

合作探究一

1、定义: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喀斯特地貌分为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前者主要包括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等;后者主要有各种形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一、喀斯特地貌的分类部位名称景观特点喀斯特溶蚀地貌溶沟地表水对岩石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__________凸出于溶沟之间的__________发育比较好的石芽群峰林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_____孤立的石灰岩山峰溶斗口大底小的圆锥形_____沟槽石芽石脊石林孤峰洼地

一、喀斯特地貌的分类部位名称景观特点喀斯特沉积地貌钙华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石钟乳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锥状堆积体石笋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不断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类似竹笋的堆积体石笋与石钟乳相连在一起石柱

一、喀斯特地貌的分类1.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2.石芽是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高达数十米的称为石林,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3.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图表点拨]

喀斯特石林是由密集林立的锥柱体、锥状、塔状石灰岩体组合成的景观,其间多为溶蚀裂隙。隙坡直立,坡壁上部有平行的溶沟。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基部相连并成簇分布,常呈锥状耸立,峰与峰之间多为马鞍形。峰林:峰丛进一步溶蚀发展的结果,基部微微相连或不相连,成群簇立,坡度陡。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4、溶蚀洼地:分布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的小型溶蚀盆地。有的洼地面积大,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5、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峰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孤立存在的石灰岩山峰,状若石笋,形态各异。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6、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不足百米,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平方千米。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7、钙华(喀斯特沉积地貌)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四川黄龙钙华堆积形成的五彩池。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一)、地表喀斯特地貌说出下列图中喀斯特地貌名称并描述其特点素养提升课堂检测: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二)、地下喀斯特地貌2、地下河:亦称暗河,是以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下廊道、溶洞和溶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喀斯特地下管道系统。1、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二)、地下喀斯特地貌5、石柱: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并逐渐结合成一体,随着岩溶水的不断沉积,慢慢形成粗壮的石柱。3、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4、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特点(二)、地下喀斯特地貌说出图中喀斯特地貌名称,并描述其特点。素养提升课堂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2.在上述世界自然界遗产地,形成了地表、地下两重美丽的风景线。结合所学

知识,试列举喀斯特地貌地表、地下景观各一例,并描述其特点。

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和重庆等地)。地表石林:高耸林立、陡峭俊美。地下溶洞:多姿多彩,造型奇特。地表景观:石林、峰林、天生桥、钙化坝、钙化湖等。地下景观: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合作探究二1.在我国地图上标注上述世界遗产地,并归纳“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分布特点。“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和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蔚为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1)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H2O+CO21、喀斯特作用(2)沉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

三、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侵蚀作用和沉积过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岩石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成分(碳酸钙),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岩石的透水性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越大水分条件水的溶蚀力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水的酸性越强。水的溶蚀力越强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水的流动性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力越强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与可溶性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于是岩石被水溶蚀使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三、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3、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

①具有流动的水(最好是湿热气候可以加速反应)。

②岩石具有可溶性(大多数是碳酸类盐和硫酸类盐,如石灰

岩、白云岩、泥灰岩)厚度大、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强。

③水的溶蚀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三、喀斯特地貌的形成4、发育过程

三、喀斯特地貌的形成5、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成因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峰流水溶蚀水平方向: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垂直方向:岩溶溶斗→落水洞→地下河流水沉积

三、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喀斯特地貌大多发育于石灰岩广布地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级行政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四、喀斯特地貌的分布1、根据以上图片,说出喀斯特地貌的特点。2、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五、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1、特点。

①地表地形崎岖;②土层薄,土壤贫瘠;

③地表水缺乏,地下暗河发育;④植被稀少。2、影响。

①有利影响:旅游资源丰富。

②不利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