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分)星空hàohàn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征战星空,把中国的足迹xiánshú地留在辽阔苍穹。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名字将永远juānkè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甲】同学们,请把这份庄重的誓言铭记于心,化作你们砥砺前行。【乙】愿你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格调,心怀信仰,志存高远;胸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丙】笃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风雨兼程,勇毅前行。【丁】让信念在奋斗中闪光,。最清晰的脚印必定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2)【甲】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3)【乙】句中有一个词语运用不当,应将“”改为“”。(2分)(4)【丙】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1分)(5)仿照【丁】句的句式,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2.你的同桌小语想去旅游,于是老师组织同学们通过阅读古诗文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句书写在横线上。(8分)心灵之旅旅途中的美景最不可辜负;诗文中的美景更让人流连忘返。(1)郦道元在描写三峡的水时,用“至于夏水襄陵,”(《三峡》)写出了水流之疾;陶弘景在早晨和傍晚欣赏到了浑然不同的景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我们欣赏沿途的风景,更在意看风景时的心情。(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赏月时的心境与感受;“?”(《黄鹤楼》)是日暮时崔颢在黄鹤楼上吟出的乡愁。所有的旅程终将成为逝去的风景,留下的是我们对这段旅程的思考。(3)“相顾无相识,”(《野望》)是王绩眺望山野时生发的隐逸山林之志;“,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表达的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通过这场心灵之旅,同学们看到了山川湖海、世间万象、人生百态。其实,只要我们始终葆有一颗细腻的心,那么,在任何地方我们都能够发现美好的事物。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呈现了主办城市的环保意识和大国担当。②亚洲各国的较量也展现出各自的风采。③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共有12500名运动员参与,中国代表团获得189枚金牌、106枚银牌和64枚铜牌,奖牌总数位列第一。④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往的盛典,为未来的亚洲体育发展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4.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实验中学正在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1)【新闻点击】请你给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本报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9月6日上午10点,实验中学八年级召集各班学生代表于广勤楼前坪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八年级年级组长曾丽南老师,副组长谭伟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曾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宣誓活动序幕,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最美的线条;随后,由年级学生会主席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践行诚信考试的决心;最后,各嘉宾、同学在横幅上签名并留影纪念。(2分)(通讯员:张真卓袁云涛)(2)【资料收集】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请你再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一条名言、一个故事。(2分)名言轻诺必寡信。①故事曾子烹彘②(3)【人物访谈】熊绍华是一名重庆的哥,4月16日,他将乘客遗落在出租车上装有10万元现金的皮包交给公司,帮助乘客及时找回了皮包,被评为2022年诚实守信“重庆好人”。下面是校刊记者小A对他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补全对话。(2分)记者小A:①熊绍华很高兴认识你!同时谢谢你对我的肯定!记者小A:②熊绍华:对中学生而言,比如对同学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借钱要还,考试时不要作弊,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记者小A:谢谢您!二、现代文阅读(25分)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3分)中国第一双凝望太空的眼睛①当《环球人物》记者同杨利伟面对面坐在一起,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双眼睛。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第一双从宇宙归来的眼睛,瞳孔中,仿佛仍然映射出星光点点。②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细节。在等待火箭发射的最后两个小时里,杨利伟的心率保持在76次/分钟,与他平时72~73次/分钟的心率相差无几。当时还没有中国人上过太空,面对前方未知的世界,他竟如此镇定。杨利伟说:“即便有什么突发情况,为了国家、民族,贡献就贡献了,牺牲就牺牲了。”有个情景一直深深印在他脑海里:出征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给他壮行,他敬完军礼,转身往侧门走。马上到门边了,他又回过头,他看到胡总书记向前迈了两步,向他挥手的同时,眼睛里闪烁着泪光……这是祖国在送别即将出征的游子,游子一定会平安回来!③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经过一天的太空遨游,神舟五号终于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经过一系列准备后,杨利伟顺利出舱。他曾经想象过这个场面,本来设计的出舱动作是向迎接他归来的首长和战友挥手致意。④但他刚出来,就愣住了。在荒凉的大草原上,人群黑压压挤成一片。记者一边拍照,一边兴奋地喊着:“中国万岁!”喊声并不整齐,还有些嘈杂,因为这不是提前安排的,而是在场的人自发的。现场本来有一条维持秩序的黄线,但杨利伟下来后,这条黄线不见了,工作人员、武警、警察……所有人都一起向杨利伟的方向跑去。⑤太高兴了!那一刻,不分职级高低、男女老少,大家都是以一名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奔向杨利伟。一名离杨利伟最近的记者提醒他:“利伟,你赶快说句话!”杨利伟还在愣着,下意识地说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如果那个场景重来一次,让他深思熟虑地再说一遍,他还是会说这一句。“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受,谁也设计不出来!”这是杨利伟人生中最难忘的场面之一,也让他一直思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大家一反常态,如此忘情呼喊?⑥有一个原因是肯定的:那时的杨利伟,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后,地面指挥刚告诉他能在舱内活动了,他就第一时间冲到了舷窗。那是中国人此前从未拥有过的视角,他代表全体中华儿女望向浩瀚的太空。他最先望向的是地球,“那个时候你首先会感受到人类很伟大”。但当他的视线看向更远的宇宙,没了大气层的折射,星星不再闪烁,每一颗都明亮得耀眼,像黑色天鹅绒背景上的晶莹宝石。这时,他再望向地球,又感觉人类很渺小。⑦杨利伟当时想了很多,情感是复杂的:既然人类渺小,为何又能将自己乘坐的神舟五号这重达8吨的庞然大物送上来?文明为何可以在宇宙中生生不息?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脑海中这种关于生存和探索的思考更加强烈。入选中学课本的《太空一日》详细记录了这个过程——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种低频共振叠加了一个6G的超重负荷。杨利伟感党五脏六腑就快被震碎了,这个过程持续了26秒。这段时间里,杨利伟只有一个想法:“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地面工作人员也很着急,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忍不住哭了出来。直到看见杨利伟眨了眨眼,并且报告:“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正常打开!”所有人才如释重负。⑧经历过这些,再站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杨利伟的感触更加强烈:壮观的万家灯火下,是人类顽强的生命力。人类能在浩瀚宇宙中繁衍生息,中国能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断发展,一定是有深刻原因的。⑨飞行结束后,杨利伟参加了很多活动。他来到“飞天”壁画所在地敦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领着杨利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看,详细讲述每一个洞窟的精彩故事,杨利伟听得入迷了。洞窟壁画上,有“飞天”的仙女;而洞窟中,是实现飞天梦想的杨利伟。那一刻,杨利伟顿悟了,那个在神舟五号上的疑问和谜团被解开。眼前的一切,就是人类、就是中国能在浩瀚星海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理由!飞行在浩瀚太空时思索的谜题,竟在脚下千年的黄沙戈壁中得到答案。记者忍不住和他探讨:“中国人深厚的乡土意识和奔向宇宙的浪漫探索,是矛盾而统一的吗?”杨利伟凝望着远方,深邃的眼睛似乎依然在仰望和憧憬着更遥远的未知。⑩从此,中国空间站承载着满满的乡愁,中国航天员奔赴星辰大海,既是征程,也是归途。(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则消息报道了神舟五号发射情况与中华飞天第一人飞向太空的壮举。B.开头以那双“中华民族第一双从宇宙归来的眼睛”入题,富有表现力。C.第②段中引用数据说明杨利伟出征太空时心理素质特别好,从容镇定。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感情浓烈。(2)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杨利伟的精神风貌。请概括事例,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①②③(3)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活。请品读以下细节,回答括号里的问题。(5分)①在等待火箭发射的最后两个小时里,杨利伟的心率保持在76次/分钟,与他平时72~73次/分钟的心率相差无几。(为什么要强调在等待火箭发射最后两小时心率与平时相差无几?)②地面工作人员也很着急,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忍不住哭了出来。(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此句的表达效果)(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6.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钱七虎:国之所需,吾之所向潘彩霞①如果核弹是锐利的“矛”,防护工程就是坚固的“盾”。钱七虎就是为中国造“盾”的人。从国计到民生,“‘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兴趣,就是我的追求与幸福所在。”不同时期,多重角色,他都演绎得精彩纷呈。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七虎靠着政府的助学金得以继续学业。母亲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要只想着自己好,还要想到别人。”1954年,即将中学毕业的他被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选中。入校后,钱七虎被分配到防护工程专业。守在书堆里,他心无旁骛。松花江封冻了,融冰了,这壮丽的北国风光,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在学院待了六年,他只回过一次家。③1960年,作为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钱七虎被保送到苏联深造。“那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节衣缩食,供我们在国外求学。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啊,一定要为国争光,用成绩报效祖国。”没有休息日,每一天都争分夺秒,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在苏联获得工学副博士学位。④学成归国后,钱七虎到西安工程兵学院任教。那时,新中国面临着外部的“核威胁”,设计出能够抵御原子弹爆炸冲击的地下飞机洞库门迫在眉睫——既要让放在地下的飞机不被损坏,还要保证库门正常开启,让飞机能够出来反击。⑤这一使命,落到了钱七虎的肩上。⑥“我有任务,走了。”留给家人一句话,钱七虎匆匆奔赴戈壁滩。当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时,他和同事们穿好防护衣,冲进核爆现场……科研之路举步维艰,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作的进行基本只能靠手算。精度差,效率低。⑦尽管困难重重,钱七虎并没有被吓倒。他大胆探索,在计算方法上,决定采用当时刚刚兴起的有限单元法。大量的计算工作需要使用大型计算机,这在当时只有少数几家科研单位有。好不容易协调好了“蹭机”事宜,新的困难又摆在面前:不懂计算机语言。当整个团队束手无策时,钱七虎拿着“天书”一样的说明书,把自己关了起来。几天后,他站到了同事面前说:“可以上机操作了!”⑧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历经无数次失败,又进行无数次创新。1975年,由钱七虎主持设计的,我国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强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了成果鉴定。1978年,他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⑨他说:“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一人拿矛,一人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⑩带领着团队,钱七虎不断攻克难题,完成了若干个绝密地下工程,为国家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⑪“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是什么。”在军工之外,钱七虎把科研触角伸向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国计民生的路上,钱七虎步履不停。多年来,长江发生的航船撞桥事故引起他的关注,他建议修建长江隧道。⑫2005年,相关工程开工建设,68岁的钱七虎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江地质条件复杂,对于设计单位提出的传统“沉管法”,钱七虎否定了:“我们的工程是要用上百年的!”他提出,使用深理盾构法,更适合长江南京段的地质环境。凭借精深的专业知识,钱七虎预见到,复杂地质将会加剧盾构机刀具的磨损,提出将刀具由带压换刀改良为常压下换刀。2008年8月,盾构机真的突然停止工作,所幸团队准备充分,在钱七虎指导下,刀具得到了改良,隧道掘进再次启动。2010年。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后来。南京长江隧道获得“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十多个奖项。⑬成就不可磨灭,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瑾晖基金”——这个基金由他设立。从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对母亲,“没尽到孝道”,是他永远的遗憾;而对妻子袁晖,夫妻分居长达16年,她承担了太多,他觉得愧疚;唯有对国家,钱七虎底气十足:“这一路走来我都是听党的话,我无怨无悔、问心无愧。”(刊载于2023.1.2,有删改)(1)阅读文章内容,看看文章记录了有关钱七虎的哪几件事,并按顺序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填在下面的横线中。(3分)被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①→在西安工程兵学院任教→设计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②→③(2)批注赏析,请你从用词的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做一条批注赏析。(3分)松花江封冻了,融冰了,这壮丽的北国风光,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在学院待了六年,他只回过一次家。(3)请你简述选文多处引用钱七虎的话有什么妙处?(3分)(4)读完全文后,你能从中分析出钱七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仿照示例总结钱七虎的人物形象。(3分)示例:钱七虎是一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因为他一生都在以国家需要为科研兴趣点,为国家科研事业奋斗终身。钱七虎是一位,因为;钱七虎是一位,因为。三、古诗文阅读(16分)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①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节选自郦道元《西陵峡》)【注释】①践跻:登临。(1)汉语词义丰富,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可能完全不同。请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3分)词语释义语境一语境二疾:①疾病;②生病;③损害;④憎恶,怨恨;⑤妒忌;⑥迅速,敏捷。疾恶如仇:憎恶、怨恨A不以疾也:(填序号)引:①拉(车);②牵引;③延长;④生长;⑤引用。旁征博引:引用B属引凄异:(填序号)辞:①言辞、文辞;②推托、不接受;③告别。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C难以辞叙:(填序号)习:①反复练习,复习;②通晓,熟悉;③靠近,亲近。学而时习之:反复练习,复习D弥习弥佳:(填序号)(2)下列与例句加点的“之”用法和翻译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山川之美A.春冬之时B.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C.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D.乃在霞气之表(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4)【甲】【乙】两文段都写了三峡的山,请简要分析两文段分别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3分)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4分)使之塞上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小哲同学在默写时把“征蓬出汉塞”中的“蓬”写成“篷”,请你帮他解释为什么这里用“蓬”字。(2分)(2)找出与“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相呼应的诗句,并简要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2分)四、名著阅读(4分)9.阅读回答问题。(4分)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这样评价《红星照耀中国》,“大约在50多年前,那时我颇有些惊讶:原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都有着那样可亲的、生活化的一面,他们的理想信念相同,可是性格禀赋各异,言行举止透露各自的人格魅力。”(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国人,题目中“红星”象征着。(2分)(2)《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将领形象,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从A、B两项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简介,50字左右。(2分)(示例)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生活简朴,对于吃的东西很随意,有着南方人吃辣的嗜好。A.周恩来B.彭德怀五、作文(50分)10.(50分)作文。校报《芳草地》举办征文活动,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向《芳草地》投稿。(1)请以“如般的你”为题,写一篇作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2)请以“我要为你歌唱”为题写一篇作文,向“青春分享会”栏目投稿。要求:①若选择(1),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星空hàohàn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征战星空,把中国的足迹xiánshú地留在辽阔苍穹。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名字将永远juānkè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甲】同学们,请把这份庄重的誓言铭记于心,化作你们砥砺前行。【乙】愿你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格调,心怀信仰,志存高远;胸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丙】笃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风雨兼程,勇毅前行。【丁】让信念在奋斗中闪光,。最清晰的脚印必定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甲】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在句末加上“的动力”。。(3)【乙】句中有一个词语运用不当,应将“格调”改为“格局”。(4)【丙】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分号。(5)仿照【丁】句的句式,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汉字书写。根据字词积累和语境,“hàohàn”写作“浩瀚”,“xiánshú”写作“娴熟”,“juānkè”写作“镌刻”。用正楷规范、工整地书写即可。(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甲】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动力”。(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乙】句搭配不当,应将“格调”改为“格局”。(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胸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和“笃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风雨兼程,勇毅前行”是并列分句,故【丙】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分号。(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是“让……在……中……”的形式,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语境。【解答】答案:(1)浩瀚娴熟镌刻(2)在句末加上“的动力”(3)格调格局(4)分号(5)示例:让青春在创造中升华【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是否通畅,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③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④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⑤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2.(8分)你的同桌小语想去旅游,于是老师组织同学们通过阅读古诗文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句书写在横线上。心灵之旅旅途中的美景最不可辜负;诗文中的美景更让人流连忘返。(1)郦道元在描写三峡的水时,用“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写出了水流之疾;陶弘景在早晨和傍晚欣赏到了浑然不同的景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我们欣赏沿途的风景,更在意看风景时的心情。(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赏月时的心境与感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是日暮时崔颢在黄鹤楼上吟出的乡愁。所有的旅程终将成为逝去的风景,留下的是我们对这段旅程的思考。(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是王绩眺望山野时生发的隐逸山林之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表达的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通过这场心灵之旅,同学们看到了山川湖海、世间万象、人生百态。其实,只要我们始终葆有一颗细腻的心,那么,在任何地方我们都能够发现美好的事物。【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沿溯阻绝晓雾将歇沉鳞竞跃(重点字:竞)(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长歌怀采薇仍怜故乡水【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2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呈现了主办城市的环保意识和大国担当。②亚洲各国的较量也展现出各自的风采。③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共有12500名运动员参与,中国代表团获得189枚金牌、106枚银牌和64枚铜牌,奖牌总数位列第一。④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往的盛典,为未来的亚洲体育发展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③是对杭州亚运会的概述,是第一句;①紧承③,介绍开幕式的主题,是第二句;②介绍各国的表现,是第三句;④做结,是做后一句。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句子顺序的排列。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4.(6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实验中学正在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新闻点击】请你给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本报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9月6日上午10点,实验中学八年级召集各班学生代表于广勤楼前坪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八年级年级组长曾丽南老师,副组长谭伟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曾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宣誓活动序幕,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最美的线条;随后,由年级学生会主席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践行诚信考试的决心;最后,各嘉宾、同学在横幅上签名并留影纪念。(通讯员:张真卓袁云涛)(2)【资料收集】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请你再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一条名言、一个故事。名言轻诺必寡信。①言不信者,行不果故事曾子烹彘②商鞅立木(3)【人物访谈】熊绍华是一名重庆的哥,4月16日,他将乘客遗落在出租车上装有10万元现金的皮包交给公司,帮助乘客及时找回了皮包,被评为2022年诚实守信“重庆好人”。下面是校刊记者小A对他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补全对话。记者小A:①熊叔叔,您好!我是校刊记者小A,祝贺您被评为2022年诚实守信“重庆好人”!熊绍华很高兴认识你!同时谢谢你对我的肯定!记者小A:②怎样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的人?请您给中学生提出建议,好吗?(或:您认为作为中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要怎么践行诚信?)熊绍华:对中学生而言,比如对同学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借钱要还,考试时不要作弊,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记者小A:谢谢您!【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根据“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9月6日上午10点,实验中学八年级召集各班学生代表于笃志楼前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可拟写为:实验中学八年级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2)本题考查名言故事的积累。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写出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即可。名言如:言不信者,行不果、人无信不立、人倍信则名不达。。故事如:商鞅立木、尾生抱柱、季布一诺。(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意,了解表述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所给的情境组织语言进行表述。①处根据答语“很高兴认识你!同时谢谢你对我的肯定”可知,记者小A应该做了自我介绍;还对熊绍华诚实守信的行为予以了赞扬。②处没有任何提示语,结合“对中学生而言”可知,记者小A的提问与中学生有关,“比如对同学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借钱要还,考试时不要舞弊,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可知,所填的语句大意是询问中学生平时如何做到诚信。据此作答即可。【解答】答案:(1)实验中学八年级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2)示例:①言不信者,行不果。②商鞅立木(3)示例:①熊叔叔,您好!我是校刊记者小A,祝贺您被评为2022年诚实守信“重庆好人”!②怎样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的人?请您给中学生提出建议,好吗?(或:您认为作为中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要怎么践行诚信?)【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二、现代文阅读(25分)5.(13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中国第一双凝望太空的眼睛①当《环球人物》记者同杨利伟面对面坐在一起,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双眼睛。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第一双从宇宙归来的眼睛,瞳孔中,仿佛仍然映射出星光点点。②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细节。在等待火箭发射的最后两个小时里,杨利伟的心率保持在76次/分钟,与他平时72~73次/分钟的心率相差无几。当时还没有中国人上过太空,面对前方未知的世界,他竟如此镇定。杨利伟说:“即便有什么突发情况,为了国家、民族,贡献就贡献了,牺牲就牺牲了。”有个情景一直深深印在他脑海里:出征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给他壮行,他敬完军礼,转身往侧门走。马上到门边了,他又回过头,他看到胡总书记向前迈了两步,向他挥手的同时,眼睛里闪烁着泪光……这是祖国在送别即将出征的游子,游子一定会平安回来!③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经过一天的太空遨游,神舟五号终于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经过一系列准备后,杨利伟顺利出舱。他曾经想象过这个场面,本来设计的出舱动作是向迎接他归来的首长和战友挥手致意。④但他刚出来,就愣住了。在荒凉的大草原上,人群黑压压挤成一片。记者一边拍照,一边兴奋地喊着:“中国万岁!”喊声并不整齐,还有些嘈杂,因为这不是提前安排的,而是在场的人自发的。现场本来有一条维持秩序的黄线,但杨利伟下来后,这条黄线不见了,工作人员、武警、警察……所有人都一起向杨利伟的方向跑去。⑤太高兴了!那一刻,不分职级高低、男女老少,大家都是以一名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奔向杨利伟。一名离杨利伟最近的记者提醒他:“利伟,你赶快说句话!”杨利伟还在愣着,下意识地说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如果那个场景重来一次,让他深思熟虑地再说一遍,他还是会说这一句。“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受,谁也设计不出来!”这是杨利伟人生中最难忘的场面之一,也让他一直思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大家一反常态,如此忘情呼喊?⑥有一个原因是肯定的:那时的杨利伟,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后,地面指挥刚告诉他能在舱内活动了,他就第一时间冲到了舷窗。那是中国人此前从未拥有过的视角,他代表全体中华儿女望向浩瀚的太空。他最先望向的是地球,“那个时候你首先会感受到人类很伟大”。但当他的视线看向更远的宇宙,没了大气层的折射,星星不再闪烁,每一颗都明亮得耀眼,像黑色天鹅绒背景上的晶莹宝石。这时,他再望向地球,又感觉人类很渺小。⑦杨利伟当时想了很多,情感是复杂的:既然人类渺小,为何又能将自己乘坐的神舟五号这重达8吨的庞然大物送上来?文明为何可以在宇宙中生生不息?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脑海中这种关于生存和探索的思考更加强烈。入选中学课本的《太空一日》详细记录了这个过程——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种低频共振叠加了一个6G的超重负荷。杨利伟感党五脏六腑就快被震碎了,这个过程持续了26秒。这段时间里,杨利伟只有一个想法:“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地面工作人员也很着急,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忍不住哭了出来。直到看见杨利伟眨了眨眼,并且报告:“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正常打开!”所有人才如释重负。⑧经历过这些,再站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杨利伟的感触更加强烈:壮观的万家灯火下,是人类顽强的生命力。人类能在浩瀚宇宙中繁衍生息,中国能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断发展,一定是有深刻原因的。⑨飞行结束后,杨利伟参加了很多活动。他来到“飞天”壁画所在地敦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领着杨利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看,详细讲述每一个洞窟的精彩故事,杨利伟听得入迷了。洞窟壁画上,有“飞天”的仙女;而洞窟中,是实现飞天梦想的杨利伟。那一刻,杨利伟顿悟了,那个在神舟五号上的疑问和谜团被解开。眼前的一切,就是人类、就是中国能在浩瀚星海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理由!飞行在浩瀚太空时思索的谜题,竟在脚下千年的黄沙戈壁中得到答案。记者忍不住和他探讨:“中国人深厚的乡土意识和奔向宇宙的浪漫探索,是矛盾而统一的吗?”杨利伟凝望着远方,深邃的眼睛似乎依然在仰望和憧憬着更遥远的未知。⑩从此,中国空间站承载着满满的乡愁,中国航天员奔赴星辰大海,既是征程,也是归途。(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则消息报道了神舟五号发射情况与中华飞天第一人飞向太空的壮举。B.开头以那双“中华民族第一双从宇宙归来的眼睛”入题,富有表现力。C.第②段中引用数据说明杨利伟出征太空时心理素质特别好,从容镇定。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感情浓烈。(2)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杨利伟的精神风貌。请概括事例,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①经受太空共振,正常飞行。②航天归来出舱,人群欢呼。③参观飞天壁画,内心顿悟。(3)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活。请品读以下细节,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在等待火箭发射的最后两个小时里,杨利伟的心率保持在76次/分钟,与他平时72~73次/分钟的心率相差无几。(为什么要强调在等待火箭发射最后两小时心率与平时相差无几?)②地面工作人员也很着急,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忍不住哭了出来。(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此句的表达效果)(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分析】本文从《环球人物》记者同杨利伟面对面坐在一起,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双眼睛写起,记叙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给他壮行的情景、神舟五号成功降落时人群欢呼的情景、在太空他出舱活动时的所见所感和他参观飞天壁画时内心的顿悟等事件,赞美了杨利伟热爱祖国、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A.有误,本文记叙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给他壮行的情景、神舟五号成功降落时人群欢呼的情景、在太空他出舱活动时的所见所感和他参观飞天壁画时内心的顿悟等事件,是一篇通讯。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根据上一情节“游子太空出征,义无反顾”和关键句“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种低频共振叠加了一个6G的超重负荷。杨利伟感党五脏六腑就快被震碎了,这个过程持续了26秒。这段时间里,杨利伟只有一个想法:‘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地面工作人员也很着急,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忍不住哭了出来。直到看见杨利伟眨了眨眼,并且报告:‘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正常打开!’所有人才如释重负”,可概括为:经受太空共振,正常飞行。②根据关键句“在荒凉的大草原上,人群黑压压挤成一片。记者一边拍照,一边兴奋地喊着:‘中国万岁!’喊声并不整齐,还有些嘈杂,因为这不是提前安排的,而是在场的人自发的。现场本来有一条维持秩序的黄线,但杨利伟下来后,这条黄线不见了,工作人员、武警、警察……所有人都一起向杨利伟的方向跑去”,可概括为:航天归来出舱,人群欢呼。③根据关键句“洞窟壁画上,有‘飞天’的仙女;而洞窟中,是实现飞天梦想的杨利伟。那一刻,杨利伟顿悟了,那个在神舟五号上的疑问和谜团被解开。眼前的一切,就是人类、就是中国能在浩瀚星海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理由”,可概括为:参观飞天壁画,内心顿悟。(3)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①根据下文“当时还没有中国人上过太空,面对前方未知的世界,他竟如此镇定”可知,该句强调在等待火箭发射最后两小时心率与平时相差无几的目的在于凸显杨利伟在最后两小时等待过程中心无杂念、镇定自若、内心坚定,体现他平时准备充分,随时打算为国出征;同时,具体的数词凸显新闻通讯的真实性。②根据上文“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种低频共振叠加了一个6G的超重负荷。杨利伟感党五脏六腑就快被震碎了,这个过程持续了26秒。这段时间里,杨利伟只有一个想法:‘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可知,该句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对他的担忧;或: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对他的担忧,衬托杨利伟处境危险。(4)本题考查句子含义。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可知,“从此,中国空间站承载着满满的乡愁,中国航天员奔赴星辰大海,既是征程,也是归途”一句的含义是:满满的乡愁是航天人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深沉的爱和依恋,正是这种深厚的乡土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奔赴宇宙太空,实现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飞天是中华民族实现人类在宇宙中繁衍的梦想,是文明在宇宙中生生不息的憧憬。飞天既是征程,也是归途,因为生存和探索是人类永恒的命题。答案:(1)A(2)①经受太空共振,正常飞行。②航天归来出舱,人群欢呼。③参观飞天壁画,内心顿悟。(3)①凸显杨利伟在最后两小时等待过程中心无杂念、镇定自若、内心坚定,体现他平时准备充分,随时打算为国出征;同时,具体的数词凸显新闻通讯的真实性。②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对他的担忧(或: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与他朝夕相处的领导、专家和队友对他的担忧,衬托杨利伟处境危险)。(4)满满的乡愁是航天人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深沉的爱和依恋,正是这种深厚的乡土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奔赴宇宙太空,实现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飞天是中华民族实现人类在宇宙中繁衍的梦想,是文明在宇宙中生生不息的憧憬。飞天既是征程,也是归途,因为生存和探索是人类永恒的命题。【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6.(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钱七虎:国之所需,吾之所向潘彩霞①如果核弹是锐利的“矛”,防护工程就是坚固的“盾”。钱七虎就是为中国造“盾”的人。从国计到民生,“‘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兴趣,就是我的追求与幸福所在。”不同时期,多重角色,他都演绎得精彩纷呈。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七虎靠着政府的助学金得以继续学业。母亲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要只想着自己好,还要想到别人。”1954年,即将中学毕业的他被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选中。入校后,钱七虎被分配到防护工程专业。守在书堆里,他心无旁骛。松花江封冻了,融冰了,这壮丽的北国风光,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在学院待了六年,他只回过一次家。③1960年,作为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钱七虎被保送到苏联深造。“那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节衣缩食,供我们在国外求学。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啊,一定要为国争光,用成绩报效祖国。”没有休息日,每一天都争分夺秒,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在苏联获得工学副博士学位。④学成归国后,钱七虎到西安工程兵学院任教。那时,新中国面临着外部的“核威胁”,设计出能够抵御原子弹爆炸冲击的地下飞机洞库门迫在眉睫——既要让放在地下的飞机不被损坏,还要保证库门正常开启,让飞机能够出来反击。⑤这一使命,落到了钱七虎的肩上。⑥“我有任务,走了。”留给家人一句话,钱七虎匆匆奔赴戈壁滩。当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时,他和同事们穿好防护衣,冲进核爆现场……科研之路举步维艰,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作的进行基本只能靠手算。精度差,效率低。⑦尽管困难重重,钱七虎并没有被吓倒。他大胆探索,在计算方法上,决定采用当时刚刚兴起的有限单元法。大量的计算工作需要使用大型计算机,这在当时只有少数几家科研单位有。好不容易协调好了“蹭机”事宜,新的困难又摆在面前:不懂计算机语言。当整个团队束手无策时,钱七虎拿着“天书”一样的说明书,把自己关了起来。几天后,他站到了同事面前说:“可以上机操作了!”⑧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历经无数次失败,又进行无数次创新。1975年,由钱七虎主持设计的,我国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强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了成果鉴定。1978年,他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⑨他说:“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一人拿矛,一人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⑩带领着团队,钱七虎不断攻克难题,完成了若干个绝密地下工程,为国家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⑪“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是什么。”在军工之外,钱七虎把科研触角伸向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国计民生的路上,钱七虎步履不停。多年来,长江发生的航船撞桥事故引起他的关注,他建议修建长江隧道。⑫2005年,相关工程开工建设,68岁的钱七虎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江地质条件复杂,对于设计单位提出的传统“沉管法”,钱七虎否定了:“我们的工程是要用上百年的!”他提出,使用深理盾构法,更适合长江南京段的地质环境。凭借精深的专业知识,钱七虎预见到,复杂地质将会加剧盾构机刀具的磨损,提出将刀具由带压换刀改良为常压下换刀。2008年8月,盾构机真的突然停止工作,所幸团队准备充分,在钱七虎指导下,刀具得到了改良,隧道掘进再次启动。2010年。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后来。南京长江隧道获得“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十多个奖项。⑬成就不可磨灭,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瑾晖基金”——这个基金由他设立。从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对母亲,“没尽到孝道”,是他永远的遗憾;而对妻子袁晖,夫妻分居长达16年,她承担了太多,他觉得愧疚;唯有对国家,钱七虎底气十足:“这一路走来我都是听党的话,我无怨无悔、问心无愧。”(刊载于2023.1.2,有删改)(1)阅读文章内容,看看文章记录了有关钱七虎的哪几件事,并按顺序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填在下面的横线中。被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①被保送苏联深造→在西安工程兵学院任教→设计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②建议并参与修建长江隧道→③设立“瑾晖基金”并捐款(2)批注赏析,请你从用词的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做一条批注赏析。松花江封冻了,融冰了,这壮丽的北国风光,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在学院待了六年,他只回过一次家。(3)请你简述选文多处引用钱七虎的话有什么妙处?(4)读完全文后,你能从中分析出钱七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仿照示例总结钱七虎的人物形象。示例:钱七虎是一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因为他一生都在以国家需要为科研兴趣点,为国家科研事业奋斗终身。钱七虎是一位敢于担当、不畏困难的科研人,因为他在面对团队无人懂得计算机语言的困境下,依旧不轻言放弃,而是选择关上门自己攻克“天书”;钱七虎是一位淡泊名利、关心扶持后辈的前辈,因为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瑾晖基金”来帮助贫困学生。【分析】本文记叙了钱七虎1954年被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60年被保送到苏联深造;学成归国后在西安工程兵学院任教;设计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建议并参与修建长江隧道;设立“瑾晖基金”并捐款。文章表现了钱七虎是一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敢于担当、不畏困难、淡泊名利的科学家。【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1960年,作为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钱七虎被保送到苏联深造”,①概括为:被保送苏联深造;结合“2005年,相关工程开工建设,68岁的钱七虎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江地质条件复杂,对于设计单位提出的传统……2010年,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②概括为:建议并参与修建长江隧道;结合“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瑾晖基金’——这个基金由他设立”,③概括为:设立“瑾晖基金”并捐款。(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一次都没有”和“只”写出了钱七虎在苏联深造学习努力刻苦。结合“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要只想着自己好,还要想到别人”“那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节衣缩食,供我们在国外求学,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啊,一定要为国争光,用成绩报效祖国”分析,钱七虎如此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报效祖国,表明他强烈的爱国之情。(3)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结合“那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节衣缩食,供我们在国外求学,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啊,一定要为国争光,用成绩报效祖国”“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是什么”等内容分析,文中多处引用钱七虎的原话,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丰富文章的内容;表现了钱七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敢于担当、淡泊名利等高尚品质,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使钱七虎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钱七虎的精神品质。(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那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节衣缩食,供我们在国外求学,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啊,一定要为国争光,用成绩报效祖国”“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是什么”表现了钱七虎是一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当整个团队束手无策时,钱七虎拿着‘天书’一样的说明书,把自己关了起来。几天后,他站到了同事面前说:‘可以上机操作了’”表现了钱七虎是敢于担当、不畏困难的科研人。“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瑾晖基金’——这个基金由他设立”表现了钱七虎淡泊名利、关心扶持后辈。据此填空。答案:(1)①被保送苏联深造;②建议并参与修建长江隧道;③设立“瑾晖基金”并捐款(2)一次都没有”和“只”写出了钱七虎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放在了学习上,再结合上文母亲的教导及下文钱七虎的话可以看出钱七虎如此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报效祖国,表明了他学习的刻苦以及报国之心的强烈。(3)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丰富文章的内容;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使钱七虎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钱七虎的精神品质。(4)示例:敢于担当、不畏困难的科研人,(因为)他在面对团队无人懂得计算机语言的困境下,依旧不轻言放弃,而是选择关上门自己攻克“天书”;淡泊名利、关心扶持后辈的前辈,(因为)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瑾晖基金”来帮助贫困学生。【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三、古诗文阅读(16分)7.(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①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节选自郦道元《西陵峡》)【注释】①践跻:登临。(1)汉语词义丰富,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可能完全不同。请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词语释义语境一语境二疾:①疾病;②生病;③损害;④憎恶,怨恨;⑤妒忌;⑥迅速,敏捷。疾恶如仇:憎恶、怨恨A不以疾也:⑥(填序号)引:①拉(车);②牵引;③延长;④生长;⑤引用。旁征博引:引用B属引凄异:③(填序号)辞:①言辞、文辞;②推托、不接受;③告别。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C难以辞叙:①(填序号)习:①反复练习,复习;②通晓,熟悉;③靠近,亲近。学而时习之:反复练习,复习D弥习弥佳:②(填序号)(2)下列与例句加点的“之”用法和翻译不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山川之美A.春冬之时B.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C.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D.乃在霞气之表(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4)【甲】【乙】两文段都写了三峡的山,请简要分析两文段分别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分析】参考译文:【甲】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夏天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怪形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肃杀,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流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句意:也没有这么快。疾:迅速,敏捷。故选:⑥。B.句意: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引:延长。故选:③。C.句意: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辞:言辞,文辞。故选:①。D.句意: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故选:②。(2)本题考查“之”字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例句中“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ABD.之:结构助词,的。C.之,代词,它。故选:C。(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①重点词语:峻,高峻;良,很。句意: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②重点词语:既,已经;亦,也;惊,惊喜。句意:(我)自己已经很高兴能欣赏到这种奇特的景观,(如果)山水有灵气,也应当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意思为: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这一句正面写出了山绵延的特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意思为: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这一句侧面写山的高峻挺拔。【乙】文“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的意思为: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这一句直接写出了山景的奇特秀丽。据此作答,意对即可。答案:(1)A.⑥;B.③;C.①。D.②。(2)C(3)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②(我)自己已经很高兴能欣赏到这种奇特的景观,(如果)山水有灵气,也应当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4)[甲]文段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写山的连绵不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写山的高峻挺拔。[乙]文段采用直接描写,通过“叠愕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直言山的奇特秀丽。【点评】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8.(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使之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小哲同学在默写时把“征蓬出汉塞”中的“蓬”写成“篷”,请你帮他解释为什么这里用“蓬”字。(2)找出与“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相呼应的诗句,并简要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分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思。句意为: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蓬”是一种草。(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答案:(1)“蓬”是一种草,所以这里用“蓬”。(2)“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相呼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点评】诗词赏析方法:1、从作者入手,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诗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四、名著阅读(4分)9.(4分)阅读回答问题。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这样评价《红星照耀中国》,“大约在50多年前,那时我颇有些惊讶:原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都有着那样可亲的、生活化的一面,他们的理想信念相同,可是性格禀赋各异,言行举止透露各自的人格魅力。”(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美国人,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将领形象,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从A、B两项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简介,50字左右。(示例)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生活简朴,对于吃的东西很随意,有着南方人吃辣的嗜好。A.周恩来B.彭德怀【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本题考查仿写。从A、B两项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围绕“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完成对人物的简介,注意字数要求。例如:周恩来:在《红星照耀中国》第3篇里介绍周恩来形象,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彭德怀:在《红星照耀中国》第8篇里介绍彭德怀形象,原以为他是个疲惫、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吃苦而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生活节俭上,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不吸烟,不喝酒。迟睡早起。很喜欢孩子,常有孩子跟着。答案:(1)埃德加•斯诺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示例一:周恩来:他处事冷静,睿智自信,极具个人魅力,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他温文尔雅,乐于助人,亲自为斯诺拟定行程安排。示例二:彭德怀:他才智过人,善于驰骋,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他性格爽朗,坦白率直,因为童年吃过许多苦,所以特别喜欢孩子。【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五、作文(50分)10.(50分)作文。校报《芳草地》举办征文活动,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向《芳草地》投稿。(1)请以“如般的你”为题,写一篇作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2)请以“我要为你歌唱”为题写一篇作文,向“青春分享会”栏目投稿。要求:①若选择(1),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