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1页
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2页
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软件安全问题,包括软件漏洞、恶意代码、网络攻击等,这些问题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虽然已经有了各种检测技术和方法,例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模型检测等,但是软件的行为动态特性使得这些技术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现有的软件安全检测技术,构建一个可信的软件行为动态理论模型,以提高软件安全性,降低软件安全风险。二、研究内容、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在现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探讨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的构建。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如下:1.研究相关技术和方法本研究首先将梳理现有的软件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模型检测、黑盒测试等,探讨它们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2.构建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在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根据软件的行为动态特性,构建一个可信的软件行为动态理论模型,包括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节点和环节,能够全面、准确地识别软件的行为并分析行为的正常性和异常性,以及对异常行为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3.验证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在构建完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后,本研究将运用真实的软件样本,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模型。4.实现软件行为动态可信检测系统最后,本研究将基于构建好的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实现一个软件行为动态可信检测系统,并进行实际应用和测试。三、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如下成果:1.构建一个可信的软件行为动态理论模型,能够对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面、准确的识别和分析。2.实现一个软件行为动态可信检测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响应软件异常行为,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探索一种新的软件安全检测思路和方法,为软件安全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四、研究规划和时间表本研究的时间计划如下:1.第一阶段(1-3个月):研究相关技术和方法,明确软件行为动态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2.第二阶段(3-6个月):构建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利用仿真工具进行模拟和试验。3.第三阶段(6-9个月):验证软件行为动态可信理论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用性。4.第四阶段(9-12个月):实现软件行为动态可信检测系统,并进行实际应用和测试。五、参考文献1.肖振华.软件行为动态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2.余红燕,吴明光,马东云,等.一种基于行为分析的软件恶意代码检测方法[C]//2019年第48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年会(CCF-YOCSEF)论文集.IEEE,2019.3.熊陆平,赵明,谢林平.基于集成分类树的软件自动异常检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8,3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