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康讲座_第1页
夏季健康讲座_第2页
夏季健康讲座_第3页
夏季健康讲座_第4页
夏季健康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季健康讲座1整理课件健康定义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2整理课件目前,已进入夏季高温期。为保障和维护官兵的身体健康,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全体官兵应落实卫生防病工作,在日常生活、训练、学习和工作中,从细节入手,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增强卫生防病意识,创立良好的卫生环境。3整理课件夏季的气候特点:剩下气候炎热、暑气最盛;长夏多雨潮湿、闷热蒸腾;太阳炽热高悬、昼长夜短。高温多湿多雨多日晒4整理课件夏季常见病1、皮肤性疾患2、胃肠性疾患3、呼吸道疾患4、心脑血管病5、中暑5整理课件皮肤性疾患常见皮肤病:1、日晒伤2、多形性日光疹3、真菌性感染6整理课件日晒伤-太阳惹的祸夏季强烈的阳光,可导致诸多损容性疾病,日晒伤就是其中一种。日晒伤即日光性皮炎,这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暴露外皮肤红斑和水疱性皮肤病,夏天里在长时间暴晒后就会发生,尤其在露天游泳池或海滨游泳后。病症:一般是在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在外露的皮肤上出现红斑,较重的可能会有烧灼感、刺痛和肿胀感,消退时,可有皮肤细薄脱屑,留轻度色素沉着斑。这是因为人们只注重到夏季防晒,殊不知阳光中的紫外线一年四季都有。处方:夏季6―8月份的10―14点是日光中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中波紫外线B是引发日光性皮炎的罪魁祸首,此时应尽量防止外出。不得不外出时,外出前往暴露皮肤上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或穿长袖衣服〔以浅色为佳〕。假设出现上述现象,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7整理课件多形性日光疹-太阳惹的祸多形性日光疹是夏天里最常见的皮肤病,常反复发作,甚至持续整个夏天。病症:日晒后几小时或3-4天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前胸V形区及上肢出现红斑、丘疹,甚那么水疱、风团,并伴有烧灼及瘙痒。处方:轻者只出现红斑、刺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清凉油,重者如出现皮肤潮红,呈现高度水肿,甚至高热、烦躁、胸闷等,应迅速到医院就诊。还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除湿之法。也可服用西药脱敏、复合维生素B、氯喹等避光药物,外涂止痒剂。预防:1.防止长时间户外活动,尤其是早上10点到下午3点之间;2.禁止服用光敏类蔬菜,如灰菜、苋菜、荠菜,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引起光敏性皮炎;3.户外活动后先用冷水敷洗暴露部位以助治疗。8整理课件真菌感染—高温惹的祸高温利于一些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加上皮肤出汗比较多,皮肤潮湿,也利于一些细菌的繁殖,所以容易产生一些皮肤的癣病,最常见的皮肤癣病应属足癣,俗称的脚气.预防应以保持皮肤清洁枯燥为主要措施,对于足癣袜子尽量选择纯棉质地,以利吸汗。夏天,有些人身上会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片状脱色斑,上面常附有细小脱屑,可有痒感,出汗后更明显。人们常将此误认为出汗后的斑渍,俗称"汗沤的",其实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皮浅薄表角质层慢性轻度感染,医学上叫做花斑癣。它的皮损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淡色或着色区上有糠秕状脱屑,好发于胸、腹、上臂及背部,有时也可涉及到面、颈及其他部位。因这种真菌喜欢在湿热环境中生长繁殖,所以夏季更易患此病。有一定传染性而较难铲除。由于这种病痛苦不大,所以常常被无视而延误治疗。有时会被误认为白癫风,而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甚至导致误治,因此皮肤出现类似皮损应尽快到医院明确诊断。预防本病的方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晒衣服、寝具等。9整理课件胃肠疾患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且蚊虫肆虐,易发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等。因此,夏天不要吃不洁的食物,受凉时间不要太长,尤其不要吃冰冻食物过多,因其会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胃液分泌减低,消化功能降低,易出现上吐下泻胃肠炎病症。常见胃肠性疾病:1、急性胃肠炎2、细菌性食物中毒3、细菌性痢疾4、电冰箱肠炎10整理课件急性胃肠炎急性肠胃炎是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

特点:好发于盛夏,主要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易腐败,极易吃坏肚。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等。

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继以腹泻;每日大便次数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等。11整理课件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起人体中毒而言。

特点:病人为同一单位、同一家庭或进食同一种食物的人群:常呈爆发形式,可找到共同的传播因素,即被细菌及其毒素感染。

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因为夏秋季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同时传播病菌的苍蝇和污染的食物也多。

主要表现:多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病症,腹泻粪便多为稀便或粘液便。12整理课件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病症的肠道传染病。

特点:传播途径是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发病。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该病呈常年散发,夏季多见。

主要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病症,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13整理课件流行性腹泻流行性腹泻的防治腹泻是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病症。多种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细菌,而有一种腹泻病的病原体却是病毒(柯萨奇病毒)。这种致病菌可经过水源传播扩散,引起局部地区流行,故名"流行性腹泻";因其由感染病毒所致,又称"病毒性肠炎"。夏秋季是该病的易发时节,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此病的潜伏期平均为2~4天。发病初期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等病症,持续二三天后,突然出现全身酸痛、头痛、头昏、发热等中毒病症及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样病症。腹泻以水样便和黄色稀便为主,每天三四次至二十余次,无脓血、黏液,无里急后重感。局部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会休克。目前,对流行性腹泻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早期控制饮食,吃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的负担;有脱水现象者,可以口服补液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腹痛时可酌情使用颠茄片等解痉药。中医对此病疗效较好,常用药方有:小叶冬青(鲜品)15~30克,煎服,一日一次;或用丝瓜叶2~3叶,捣烂取汁内服,一日二次;或用藿香正气片,每日二次,每次二片;还可注射板蓝根针剂等,假设治疗及时,腹泻可在数日内得到控制,一般预后较好。尽管流行性腹泻来势凶、蔓延快,但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发现腹泻病人要早治疗、早隔离,病人粪便要参加漂白粉,保护好水源,不在河塘里、井边洗刷病人衣物、食具和便器,防止水源被污染。其次,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和生冷不洁的食品,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不喝生水,不用可能被污染的河水、井水洗菜、淘米和洗涤碗筷;没有自来水的地区,饮用水需用漂白粉消毒。14整理课件经消化道传染的这些肠道疾病都是病从口入。一般来说,人吃下含有细菌的食物后并不一定会染病,正常人的对抗力完全可以对付侵入的细菌,胃里分泌的胃酸就是消化道的一个“卫士〞,帮助消灭进入胃部的细菌。但在夏天,细菌繁殖快,而很多人喜欢在吃饭时喝啤酒,胃酸被严重稀释;另外,暴饮暴食、饮食不卫生等情况也使人患病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一定要注重饮食卫生:少吃生冷的食物、未煮熟的水产品、变质食品、不干净的食品,吃的食物一定要煮熟,假设吃剩饭菜一定要加热透再吃,吃水果前要洗净,此外,要注重饮用水的卫生。15整理课件电冰箱肠炎近年来,名为耶尔赞氏菌肠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低温冷冻虽然能抑制和杀灭大多数病菌,但耶尔赞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在低温环境中生长活泼,而且在0℃以下仍能滋生繁殖,并污染食物。假设经常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冷藏食品,就可能发生“电冰箱肠炎〞。病症:有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厌油腻、乏力,严重者还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导致中毒性肠麻痹。电冰箱肠炎处方:使用电冰箱冷藏食品应注重区分生食与熟食,一定要分开;鱼与肉、蛋都不能混放,以免交叉感染。吃剩的菜最好凉后再存入冰箱;熟食品最好放在加盖的容器内;熟食经冰箱贮藏应加热前方能食用;冰箱内的食品应先储先用,定期清理;注重清洗冰箱内部,保持清洁卫生;冰箱内食品贮藏量不宜过多、堆放要留有空隙,以便冷气对流畅通。16整理课件呼吸道疾患辞别气候宜人的春季,步入酷暑见长的夏季,高温使人体机能和人体生存的外环境产生诸多变化,所以我们应适时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来适应这种变化,尽享夏季之畅快。下面聊聊夏季常见病的特点及巧预防:17整理课件夏季呼吸道疾患:夏季呼吸道疾病的病因:

〔1〕抵抗力下降。①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②夏天昼长夜短,闷热的天气常容易影响人们正常的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缺乏。③且许多人食欲减退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加大感染病毒的几率,④还有很多人过分地贪图凉快,喜欢用冷水洗澡、洗头,在空调出风口下睡觉……免疫力下降,同时过度贪凉,极易导致呼吸系统原发病的加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COPD急性加重等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苗青

〔2〕夏季高温使得病菌、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为活泼,同时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并且夏季高温往往会造成局地空气质量下降。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导致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对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造成负担,易出现病情复发。

〔3〕夏季的阴雨天较多,环境潮湿,尘螨、霉菌等微生物及致敏物质适于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繁殖。所以,夏季空气中尘螨增加,被患者吸入,便易致发作。

18整理课件夏季呼吸道疾患热感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伤风感冒〞,天热流汗消耗了大量的体液和能量,另外,贪图一时凉快吹空调或是洗凉水澡,此时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导致感冒的的发生。针对此应防止大汗淋漓情况下极速降温,同时多喝白开水,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同时保证充足睡眠和必要的营养。夏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因为夏季的季节特点,以湿热之邪致病者多见,而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多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气逐渐减弱,雨水较多,水气蒸腾而上,空气潮湿,故长夏为一年之中湿热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多久羁难愈,如夏季感冒或支气管炎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咳嗽。病情迁延。夏季还有一些些常见传染病对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如麻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等。

19整理课件心脑血管疾患“热中风〞: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天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已成家常便饭,因此,一到这时候,就有许多中老年人感到头晕、胸闷、憋气、心慌。严重时,还有可能突发心梗和中风。出现这些病症是因为天气炎热使机体代谢加快,人体对氧气需要量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气候闷热,气压低,出汗多,体内水分流失多,血液浓缩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产生血栓、栓塞,造成机体供氧缺乏。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管腔本来就相对狭窄,这时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们在酷暑中应注意休息,多喝水,气温过高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太低。夏季是人体血红蛋白含量最低的时候,所以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不能过于清淡,应该补充蛋白质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谈到预防同样应适时补充水分,同时应注意做到“不渴时也要喝〞。饮食结构亦要做好调整,多吃凉性食物如苦瓜、莲子等。高血压患者应经常测血压,调整好用药量,使血压保持稳定。20整理课件中暑从西医来讲,中暑是因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内科急症。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正好相等,所以,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但在强烈的阳光下照射过久,红外线能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所以容易发生中暑。此外,假设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也容易中暑。当然,如出汗过多,身体里水和盐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时补充,水盐代谢发生障碍,也会中暑。身体过度疲劳、体弱多病也是发生中暑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型中暑、重型中暑等类型。在高温环境下〔包括室内、室外环境〕,逗留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胸闷、头晕、心悸、口渴、多汗、体温正常或稍高,这些病症出现称为先兆中暑。如果这时不离开高温环境,病症将继续恶化,随之出现面部潮红、皮肤灼热、汗出不止、恶心、呕吐、极度口渴、脉快、血压有所下降,这被称为轻症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如伴有昏厥、昏迷、痛性肌肉痉挛或高热〔热度可到达43摄氏度〕称为重症中暑。21整理课件易中暑人群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以及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容易中暑。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或室内温度较高,通风不好,容易中暑。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也容易中暑。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容易中暑。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22整理课件急救:首先将中暑者带到通风好的阴凉的地方,让其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头部来降温,有条件的话可以喂服一些含盐的饮料或人丹、风油精等解暑药。假设在室内,要立即翻开窗户通风,或用电扇吹风。对于仍不能好转者,要送医院。23整理课件夏季养生与保健24整理课件夏季,你的身体在这样变水和矿物质丧失人体汗液中,水占99%,矿物质占0.3%。在丧失的矿物质中,按丧失的量排序是钠、氯、钾、钙、镁、铁、锌、铜、硒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可使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出现体温升高、出汗减少、口干、头晕、心悸等中暑病症。25整理课件维生素的消耗和丧失炎热夏日,维生素C、B1、B2,,流失较多。此外夏日猛烈的阳光辐射,促进机体的氧化,尤其加速皮肤细胞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导致机体消耗更多的抗氧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E、A、,微量元素硒和胡萝卜素等。26整理课件蛋白质分解和丧失由于机体调节体温耗能和出汗增加,根底代谢也会相应增加,加速组织蛋白的分解,含氮的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肌酐等排出增加。汗液中也含可溶性氮,如氨、氨基酸、肌酐、肌酸、尿素等都会随大量汗液排出。因此,蛋白质的及时补充就显得很重要。27整理课件消化功能下降机体为了更好散热,血液就会重新分配,导致体表血管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引起消化道血液缺乏,消化液分泌减少;伴随出汗,氯化钠丧失,直接影响胃酸的分泌,胃肠道功能下降,对事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退。在炎热刺激下,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发生调整,摄水中枢兴奋而摄食中枢抑制,导致机体消化功能减退及食欲下降,易营养不良。28整理课件因此夏季常见的健康隐患易加重心脏负担易出现脱水、中暑易发生脾胃受损:胃肠炎、痢疾、食物中毒易出现皮肤问题:痱子、痱毒、皮肤感染易发生日照性损害:29整理课件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身体均衡饮食饮食有节合理起居起居有时适量运动运动有恒愉悦心情保持心情舒畅30整理课件夏季,你的饮食要这样改31整理课件食物多样、合理搭配食物多样才能到达营养的互补作用。夏季高温,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排泄增加,补充优质蛋白质:鱼、肉、奶、蛋、豆类;适中选用杂粮、粗粮来补充能量和B族维生素;通过增加适当海产品以补充出汗丧失较多的铁、锌、硒等微量元素。32整理课件多项选择用蔬菜、水果和豆类1、多吃瓜类蔬菜共同特点: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500克瓜菜=450毫升高质量的水作用:降低血压、保护血管33整理课件2、多吃凉性蔬菜凉性蔬菜作用: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凉性蔬菜种类:苦瓜、丝瓜、黄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藕、绿豆、罗汉挂、绿茶、雪梨、芥菜等。34整理课件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气温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35整理课件夏季出汗多,会丧失较多的矿物质,其中主要的为钠盐,其次是钾。考虑到我国居民饮食习惯,除重体力劳动的持续大量出汗,一般不比额外补钠盐。36整理课件缺钾会出现倦怠无力、头昏头疼、食物不振等病症。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含钾丰富蔬菜:水果:香蕉、橙、草莓、杏子、桃子、李子蔬菜:油菜、大葱、芹菜、毛豆、西兰花及深绿色菜。37整理课件合理补水饮水以少量屡次为宜,以免影响食欲。温水易被人体吸收冷饮会导致肠胃道血管收缩,干扰消化道功能,所以补充饮料的温度以10℃左右为宜。各种汤水,例如菜汤、肉汤、鱼汤可交替选择,餐前饮少量的汤可增加食欲。传统凉茶、汤料和清淡粥类〔如绿豆粥、赤豆粥、莲子粥、莲子薏仁粥〕等除补水外,也有一定防暑降温作用。38整理课件适当吃冷饮,不可食之过多。雪糕等冷饮也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糖。不利血管健康,过食会是胃肠功能下降,引起不规那么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不适。39整理课件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夏季饮食需要格外注意卫生。夏天胃液被大量饮水冲淡,杀菌能力相对减弱,而且湿热的气候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物极易腐烂变质,很容易引起肠胃炎和腹泻。做饭时量不宜多,尽量防止剩菜剩饭。熟食放置1小时以上,最好再加热消毒。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注重膳食的色、香、味、形感官性状,适中选用葱、姜、醋等以增加食欲。40整理课件夏季生活的五个“最正确〞1、最正确调味品——食醋:酷夏炎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无化脓性葡萄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分的精力。2、最正确蔬菜——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温度达,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苦味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3、最正确汤肴——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41整理课件4、最正确肉禽——鸭肉: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那么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枯燥和水肿等多见于夏季。5、最正确饮料——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根据英国专家的实验说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42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