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诗歌专题训练登岳阳楼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岳阳楼元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①。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岳阳楼李商隐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②。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注】①赤玉幢:指神仙居处。这里指岳阳楼的倒影。②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诗首句从眼前之景写起,描绘了岳阳楼上红日斜照楼窗的景象。B.李诗首句从岳阳楼地理位置写起,“带百蛮”写出了楚地的荒凉。C.元诗以“怅望”一词点出心绪,李诗用“无心”抒发了胸中的愤懑。D.李诗“高唐雨”指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传说,暗指楚王沉溺女色。2.同是登岳阳楼,但二位诗人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艺术手法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岳阳楼杨基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①青。空阔鱼龙舞,娉婷帝子②灵。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注]①九疑:指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史记》记载,舜南巡逝葬于此。②帝子:指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二人同嫁舜为妃。《山海经》记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洞庭湖的无边春色,也写出了岳阳楼的气势。B.诗中“阑干”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阑干”语意相同。C.颈联极言洞庭湖气象万千,以空灵的笔法描绘出了洞庭的古老壮阔。D.全诗以乐景开始,以愁意结局,急转收束,余味如笛音,悠悠不尽。4.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岳阳楼①元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②。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③。[注]①元和九年(814)作者遭贬潭州(今湖南长沙),此诗作于赴任途中。②玉幢:玉楼,指神仙居处。③西江:长江。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讲究炼字,首句着一“衔”字便唤起读者联想,将红日斜照楼窗之景写得生动传神。B.次句紧承首句写岳阳楼的倒影,“赤玉幢”之喻写尽了红日斜照下岳阳楼的静穆与美好。C.第三句语意丰富,诗人在残春时节抒发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也有人生失意之嗟。D.相比杜甫《登岳阳楼》,元诗对岳阳楼的描写虽另有风致,但与杜诗一样皆为直接描摹。6.本诗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请结合本诗内容,写一则关于该手法的札记(150字以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卖花声·题岳阳楼①张舜民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注释】①元丰六年(1083),诗人获罪贬往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A.起首两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濛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B.诗人因遭贬来到此地,又将离此南行,内心十分苦闷,听曲自斟全无半点笑容。C.“醉袖”运用借代修辞,以衣饰代人,不言醉脸、醉眼,而言醉袖,富有想象美。D.词的上阕写楼内宴饮,下阕写楼外远望,词人因醉酒而吐露真情,结构安排自然。8.请简要概括本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柳梢青·岳阳楼①戴复古袖剑飞吟②。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注】①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沉溺于歌舞淫乐当中。词人远离官场,但又无时无刻不牢记抗金复国大业。②“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袖剑飞吟”句,借用吕洞宾的典故来抒发词人壮游洞庭的情怀,展现了一个飘泊江湖、豪迈飘逸的词人形象。B.词人描写洞庭风光时用笔精当:“深深”写出了湖水的深邃,“万顷”写出了湖面的广阔,“波光”展现了湖景的优美。C.“不须携酒登临”句,紧承上片,写出了词人登上岳阳楼,饱览洞庭湖的美丽风光,无需携酒助兴的畅快心情。D.这首词的上下两片情绪迥异,上片写无边美景,惬然游情,情调昂扬;下片叹人间多变、国事衰微,沉郁伤感。10.“变尽人间”句是全篇的关键。请结合文本谈谈对你这一观点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岳阳楼①白居易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途经岳阳时写下此诗。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漫漫”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岳阳楼下洞庭湖水的无边无际。B.颔联写诗人登楼所见洞庭湖无边春景,草木之绿绵延湖岸,诗人眺望夕阳下的景色,不由想到了故都长安。C.尾联说如此美景可以画成图画,张挂在豪华的大厅里供贵人们欣赏,在夸赞美景的同时,含蓄流露出对贵人的牵挂与祝愿之意。D.本诗为登楼抒怀之作,诗人在登楼远望中,寓情于景,表达出内心复杂的情感。12.本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重修岳阳楼郑民瞻①偏历江山祇此楼,名传自古又今修。却观湘水浮新景,重对君山记旧游。风月依然如放友,轩窗令复冠南州。远迢张相滕侯迹,幸蹑前规壮胜游。【注】①:郑民瞻,字叔严,一作叔岩。宋神宗元丰年间,代理岳州郡守。1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体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标题突出了诗歌中的主要事件。B.诗歌首联入题,既表现了岳阳楼的历史名气,又点明重修之事。C.诗的颔联写岳阳楼周围的山水,巧妙勾连了新时与旧日的观览。D.诗的颈联用了对偶,体现清风明月如旧友,新岳阳楼冠绝中原。14.结合诗歌和课内外知识,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尾联“张相滕侯”一句用典,用了唐代张说扩修岳阳楼和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旧事。B.张说贬岳州,修楼以消愁;滕子京守巴陵,亦重修岳阳楼;郑民瞻与这二人情况相同。C.除范仲淹作记,历代咏岳阳楼的诗文颇多,文以楼传,楼以文存,形成其独特文化价值。D.名楼之气象,既来自楼阁周边的自然美景,又与历代州官的政绩,文人诗文的传诵有关。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岳阳楼刘长卿①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②。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③夜歌。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注]①刘长卿,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②cuóé,山势高峻的样子。③nǐ,安定,停止。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云容山影”交相辉映的景色,动静结合,有形有色。B.颔联“疑夜歌”承接首联“日已蹉”,写出了“客”夜深人静而心不能宁。C.颈联以扑面的夜风、渺茫的湖面、皎洁的月光营造了一幅清冷寂寥的画面。D.尾联“一艇”“片帆”“白波”照应开头“行尽清溪”,寄托诗人的情感。16.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诗词应“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人们所说的“诗贵含蓄忌直白”。请结合这首诗具体分析。答案1.B2.①元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写眺望窗外万顷的洞庭湖水,抒发了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含蓄婉转地表达了心中无法排遣的怅惘。②李诗借古讽今,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讽喻了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楚地的荒凉”错,“带百蛮”意思是统辖百蛮,指楚国的强大。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元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末句“满棂湖水人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抒发了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第三句“怅望残春万般意”,点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楼观景,而在于借以表达他在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含蓄婉转地表达了心中无法排遣的怅惘。李诗借古讽今,诗中后二句“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以一个设问词“如何”领起,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楚王“一梦高唐雨”后,“自此无心入武关”?这“高唐雨”,自然是楚王在高唐梦见与女神交接。君王“一梦高唐雨”以后,楚国就走向颓势了,讽喻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3.B4.“吞”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极写湖面之开阔(写出了洞庭湖一览无垠,水波浩淼似与楚地相吞吐,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浩浩汤汤,横无涯际,浑然莫辨)。“接”字,化静为动,表现了青翠山峦重重叠叠,和谐浑成,一派生机。【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B.“语意相同”错误,诗中的“阑干”同“栏杆”。《琵琶行》里“梦啼妆泪红阑干”中“阑干”指纵横散乱的样子。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颔联的意思是水势浩荡,三楚大地辉映在银光之中,山色青翠,将远处的九嶷高峰连成一片。“吞”和“接”二字用得很奇妙。“吞三楚”把水人格化,水波浩淼似与楚地相吞吐,“吞”和“白”写出了春水漫涨中的声势与光泽。诗句呈现出浑阔冲融而又缥缥渺渺的意境。“接九疑”是动态描绘,把青山化静为动,造成生动的气韵。“接”和“青”在一片青翠中写出了春色的葱茏和蔓延。并同青白的颜色效果相结合,诗人在洞庭山水的刻画中也融入了浓郁的春色。5.D6.参考一:以景结情是借景抒情的特殊方式,用在诗词的结尾,使抒发的情感更加蕴藏含蓄,“满棂湖水入西江”一句状写了诗人凭窗遥望,湖水占满视野,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一图景,暗含着诗人的愁思如入江湖水那样绵长幽远,把诗人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参考二:“满棂湖水入西江”不仅状写了诗人凭窗遥望,湖水占满视野,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一图景,而且暗示我们诗人的愁思如入江湖水那样绵长幽远,诗歌以此作结,抒发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是借景抒情的特殊方式,它使得抒发的情感更蕴藏含蓄。【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皆为直接描摹”错,杜甫《登岳阳楼》对岳阳楼没有直接描摹。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末句“满棂湖水入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着重渲染景物,只用“怅望”两字淡淡点出当时的心绪。最后以景结情,把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7.B8.相同点:两首诗词都表现了诗人流落江湖、仕途失意、报国(忠君)无门的苦闷。不同点:①张词写出了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对前途的迷茫。②杜诗有年老多病、思家念亲的孤独感伤,也有对国家动荡、时局不安的关切与忧虑。【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内心十分苦闷,听曲自斟全无半点笑容”错误,“十分”二字,写的是歌妓给诗人斟满酒;“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的是歌妓的情态,歌女没有笑容。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杜诗颈联“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老病有孤舟”“孤舟”,写出了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张诗“何人此路得生还",完全是口语,但却比人工锻炼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它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性,负载着无尽的悲哀与痛楚。总之,两首诗词都表现了诗人流落江湖、仕途失意、报国(忠君)无门的苦闷。不同点:①“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写回望处,夕阳映红了天边,那里应该是我离开的京都长安,张词写出了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对前途的迷茫。②“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杜诗有年老多病、思家念亲的孤独感伤,也有对国家动荡、时局不安的关切与忧虑。9.C10.“变尽人间”句是全篇的关键。是全词的主题,点明“不须携酒”的原因,当时领土收复无望,国家命运危在旦夕,词人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国家命运,表现出词人对收复领土的渴望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无需携酒助兴的畅快心情”错误,“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用不须携酒引出无人与共饮,“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点明“不须携酒”的原因。词人生活在南宋后期,当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可是当时的上层人士或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似乎无人共饮词人之酒,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不是“无需携酒助兴的畅快”。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意思是人世间的事不停变幻,只有湖中那一点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上片中词人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象,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豪放。下片词人写无人共饮,表现出词人的孤独感伤之情。最后一句是全词的主题,“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点明“不须携酒”的原因,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当时领土收复无望,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从中可以窥探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收复故土的渴望。11.C12.①漂泊在外、沦落天涯的孤苦之情。首联中写诗人独上高楼,顿生孤寂之感;颈联中,诗人听到“猿啼”,看到“雁渡”,触景生情,不由想到世事艰难。②对故都长安的眷念之情。诗人看到洞庭湖上夕阳返照,很自然地想到故都长安。③对贵人们的怨愤。尾联写应当把洞庭湖的这番景象绘成图画,给贵人们看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猿啼雁渡的凄凉,体会到羁旅漂泊之人的不易。【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对贵人的牵挂与祝愿”说法错误。尾联写洞庭湖风景优美壮阔,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行旅之人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的首联“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说岳阳城下江水浩荡,无边无际;诗人独自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眺望。“凭栏”是古诗中常用的一个场景,表达作者思想孤独或者积愤的心情,作者在这里写独上高楼,顿生孤寂之感。而颈联“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写两岸山中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啼声悲苦,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也很是艰难。“猿啼”“雁渡”都是表示悲苦的意象,诗人听到“猿啼”,看到“雁渡”,触景生情,不由想到世事艰难,心生漂泊之苦。所以,这两联中表现出作者漂泊在外、沦落天涯的孤苦之情。诗的颔联“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写春天,两岸的绿色与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仿佛红波尽头就是长安。诗人看到洞庭湖上夕阳返照,很自然地想到故都长安,长安是作者生活很长时间的地方,亲人朋友都在那里。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故都长安的眷念之情。诗的尾联“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作者突发奇想: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作者在描写了洞庭湖的凄凉之景后,态度转为激愤,真应该把洞庭湖的这番景象绘成图画,给贵人们看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猿啼雁渡的凄凉,体会到羁旅漂泊之人的不易。这一联表现了作者对朝廷那些当权的贵人们的怨愤。13.D14.B【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等的能力。D.“冠绝中原”错误。颈联写“风月依然如放友,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生理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警官学院《文学批评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智能运输系统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金融企业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机械工程技术交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机器学习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药物制剂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城市绿地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财经大学《建筑设计(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际肿瘤护理进展》课件
- 2023年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笔试试题及答案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小学英语考试教师总结反思8篇
- (高清版)DZT 0322-2018 钒矿地质勘查规范
- SJ-T 11798-2022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
- 多智能体仿真支撑技术、组织与AI算法研究
-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词意表达 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安全管理中人因素
- 铜矿的选矿工艺与设备选择
- 餐厅年度总结计划
- 8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