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下表所示为唐太宗至唐宪宗时期的人口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唐朝纪年公元纪年人口数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12351681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37140000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45431265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52881280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16920366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15760000A.政治局势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B.租庸调制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C.安史之乱导致人口增长减缓 D.“贞观之治”将唐朝推向了全盛2.唐代的民间窑口长沙窑以其瓷器上的诗文而闻名。据统计,长沙窑90%的题诗为佚名者所作,多以白话撰写,语言真切、通俗。例如“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士,官从何处来。”“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于买人看。”这说明当时(

)A.民间手工业充满活力 B.民众文化水平整体提升C.商业导致诗歌的繁荣 D.科举成为主要选官方式3.杜甫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反映了唐朝国力由盛转衰的变化,所以被称为“诗史”。这些诗反映的史实是(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4.如表为某著作的目录,填入横线处的可能是(

)章节目录第五章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第一节先秦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第二节三公九卿制的形成与演变第三节____的巩固与发展第四节三省制向一省制的转变A.中外朝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军机处5.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该材料反映出隋朝(

)A.水运发达,贯通南北 B.建设较多,规模宏大C.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D.国力雄厚,财政充裕6.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这可能导致(

)A.隋炀帝的历史功绩被史学家全面抹杀 B.隋朝在隋炀帝短暂的十余年统治后覆亡C.隋炀帝被刻画成为君之道的反面教材 D.此后历代统治阶级的价值观被彻底颠覆7.贞观四年(630年)击败东突厥后,唐太宗接受诸蕃君长所奉“天可汗”称号,《通典》称唐朝“临统四夷,自此始也”。关于唐太宗“天可汗”称号的政治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际统治北方草原归附部落 B.是中原王朝统一皇权的延伸C.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D.是唐朝建立世界霸权的写照8.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一遗址可用来研究隋朝(

)A.实现统一的条件 B.商业发展的水平C.财政经济的状况 D.政治制度的创新9.隋文帝的妻子独孤伽罗是他形影不离的伴侣和最信任的政治顾问,夫妻二人被称为“二圣”。唐朝创建者李渊在政治上不但有妻子太穆皇后窦氏,而且还有女儿平阳公主的协助。这一现象(

)A.体现了政治环境宽松 B.提高了女性政治地位C.反映了外戚专权局面 D.推动了武周政权建立10.下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蕃会盟 D.朋党之争11.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都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统治者的残暴统治12.唐朝后期,节度使不仅掌握着大量屯田或营田的土地,而且自己还有大量的土地。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多买田伊阙、陆浑间,以舍山棚”,并利用“山棚”作乱。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后期(

)A.统治得以维系 B.中央集权削弱 C.朋党之争严重 D.阶级矛盾激化13.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开创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走向成熟B.确立三省六部制,官僚体制日臻完备C.改革税制,征税时间和税赋更加合理D.开凿大运河,“至今千里赖通波”14.古代某项工程的完成,最终实现了以都城洛阳为中心点,北抵今北京通州地区,南达今浙江宁波约2000公里运河航线的全线贯通。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帝王是(

)A.吴王夫差 B.秦始皇嬴政 C.隋炀帝杨广 D.唐太宗李世民15.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泉州口岸的开放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对外交流的繁荣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学者马大正先生曾敏锐地指出,当代中国继承了两项举世瞩目的历史遗产:一是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二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两大遗产相互嵌入的平台,就是边疆地区。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发展既相对自成体系,又呈现出国家层面的整体性。历代边疆治理政策呈现出波动性和延续性的结合,但总体而言是一脉相承的。汉代在西北边疆治理上卓有建树,唐代大体沿袭了前朝的治边理念,并结合时代特征有所损益,形成了以“羁縻”为特征的治边体系。——摘编自黎镜明《汉唐西北边疆治理刍议》材料二

在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允许保留原有的奴隶制,允许在本地区或本民族内部有自主权,实行羁縻府州制度。羁縻府州的建署大多以各少数民族的部落为单位,不同于内地的以地理为划分,府州官不由朝廷派遣,多由其首领担任,实行世袭制。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这就构成了唐朝的“一国两制”。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唐代还采取积极开发政策,如发展屯田和互市贸易等。——摘编自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对西北边疆治理的相关史实。(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唐代边疆治理有何特点?产生了哪些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1.A2.A3.B4.B5.D6.C7.D8.C9.A10.A11.D12.B13.C14.C15.D16.(1)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三次打败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唐朝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平定后突厥汗国;先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