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田径锻炼2007_第1页
中学田径锻炼2007_第2页
中学田径锻炼2007_第3页
中学田径锻炼2007_第4页
中学田径锻炼200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概念、特点与任务;

2.了解并掌握中学课余田径训练队运动员的选材依据和训练队的建章立制。

3.了解并掌握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了解并掌握各种训练的内容、方法与要求,学会制定各阶段中学课余田径训练计划。12

第一节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概述一、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概念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爱好田径运动并有一定才能的初、高中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组织形式进行系统或阶段性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田径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田径运动后备人才而组织的专门训练过程。在中学开展课余田径训练,对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和体育方针、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推动体育运动普及与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课余田径训练,要充分体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把它纳人学校索质教育的轨道。要根据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和具体条件,针对中学生身心特点,科学地运用运动训练原理和方法,在课余时间认真组织好田径运动训练。3二.课余田径训练特色:1.田径训练的基础性

课余田径训练主要是进行基础训练,这是由中学生年龄特征决定的。一个田径运动员成材,大致要经过基础训练、初期专项训练等阶段。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道德品质、身体机能等均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因此,这一阶着重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不宜过早地要求他们在较高的运动水平,而应重视全面的基础训练,为今后创造优异成绩打下基础。

42.田径训练时间的课余性;课余田径训练期间,应以学为主,参加田径运动训练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保证学生参加田径运动训练和完成学习任务两不误。周期性特点,在校上课期间,应以文化学习为主,课余田径训练为辅,集训期间,则可以田径运动训练为主,坚持全天训练或半天训练。53.田径训练对象的广泛性广泛性是指凡是愿意参加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学生,都可以参加田径运动训练。通常能够作为校田径代表队的人数不多。最好能以群众性田径俱乐部的形式,分成爱好组(田径代表队)进行训练。这样,就使参加田径课余训练的队伍的广泛性

6三、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任务(一)全面发展身体意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培养群体活动骨干,输送田径后备人才

(三)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上述具体任务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在课余田径训练中贯彻,不可偏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有所侧重。7第二节中学课余田径队的组建

一、

运动员的选材;

选材是寻找和发现适合于从事田径运动训练或最适合代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的措施。科学的选材是运动训练成功的先决条件。

8选拔运动员时,最常用的几项选材调试指标如下:(一)身体形态指标

身高、坐高、体重、臂展、体围、身体充实度等与投掷项目相关程度高,腿长、体重、臀部形态、跟腱及足弓等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又与跑跳类项目相关程度较大。

(二)生理机能指标

心率、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等。不同运动项目选材对生理机能的要求不同,竞走、中长跑项目运动员要求心肺功能较强。(三)专项身体素质指标9二,建章立制要体现学校教育的特点,根据学校教育规律和课余训练制度,加强对中学田径队的科学管理。组队后可以建立:

(一)学习检查制度

(二)训练

(三)奖励

(四)比赛要求

(五)教练员责任制10第三节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原则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原则主要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系统性、周期性、适宜运动负荷和区别对待等原则。这些原则是运动训练规律的集中反映,对各种训练工作均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11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

相结合原则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主要是根据有机体的统一性及各种动作各种身体素质具有相互迁移和促进作用而提出的。实践表明,一般训练上调练的结合,可以使中学生运动员身体、技术全面发展,提高训练效果。

贯彻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应注意以下事项:

安排好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重。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应在多年和全年训练中不间断地进行,两者的比重据学生水平、年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训练阶段来确定。初学者一般训练的比重应大些;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专项训练的比重随之提高。12二、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由掌握知识、技术、技能和形成条件反射暂时性联系的要求而来的。

贯彻系统性原则应注意以下事项:在系统训练中逐步提高要求合理安排训练的内容和手段,各个训练组织形式之间要紧密衔接13三、周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是依据竞技状态的形成规律提出来的。良好的竞技状态的具体表现为:运动员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机能达到很高水平,能适应大负荷训练和紧张激烈的比赛,大强度训练后能较快地恢复;训练、疲劳、恢复形成周期性循环。根据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把训练分为准备期、竞赛期和休整期3个相应时期。因此,运动训练过程就是控制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14贯彻周期性原则应注意以下事项:

结合学期划分安排训练周期;

据比赛划分

据中学生特点

小周期保证大周期

15四、适宜运动负荷和区别对待等原则贯彻适宜运动负荷原则应注意以下事项:

据年令和水平确定运动量

逐增负荷

量和强度

医务监督16五、区别对待原则指在训练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文化、心理、思想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目标、内容、手段、方法和负荷。

应注意以下事项:

了解中学生的个人特点

计划反映专项和个人特点

要区别对待17第四节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内容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增进中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基础的训练过程。身体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

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

一般身体训练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的健康,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和姿势,为专项身体打基础。18专项身体训练是指采用与专项运动紧密联系的专门性练习;发展对专项技术有直接关系的运动素质,保证运动技术和战术的顺利掌握和在比赛中有效地发挥运动才能的训练。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主要应侧重于一般身体训练,并以此作为专项身体训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有:

身体训练要全面,训练计划中要有计划地安排身体训练

19身体训练要注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都有一个最容易发展的时期,称之为该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期对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促使该素质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得到充分的发展。

严格要求动作质量

202、技术训练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有:

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并注意与身体训练相结合

技术训练要全面、实效、准确、熟练

允许形成个人技术特点

安排多项技术训练

21

三、战术训练

四.心理训练

五、思想品德训练

有目标、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教育

严格要求、耐心疏导,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22第五节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方法广泛采用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持续训练法、竞赛训练法等多种方法;23一、

重复训练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动作训练方法。它广泛用于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掌握、改进和提高技术、素质等方面。构成重复训练法的基本因素有:负荷量、负荷强度、持续时间(重复练习次数与组数)、间歇时间。24运用重复训练法的基本要求有:1.正确规定练习数量、距离、时间、重量、重复次数、负荷强度。

2正确运用.

3.采用有效的教法措施,提高学生的兴趣

25二、变换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在变换练习条件情况的训练方法。它广泛运用于技术与战术训练、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

构成变换训练法的基本因素有:负荷指标、动作技术要素、练习条件、练习环境等。

26中学课余田径训练中,运用变换训练法的基本要求有:

1.变换条件应视训练的具体任务而定,

2.变换条件应有助于技术、技能和体能的巩固和提高

3.掌握好变换条件训练和正常训练的时机

27三、持续训练法又称连续训练法,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用波动不大的强度,无间歇地连续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发展有氧耐力、提高技术和专门耐力。

构成持续训练法的基本因素有:负荷量、负荷强度、持续时间。28“法特莱克”训练法是运动员任意变化速度持续跑进的训练法,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特莱克”为瑞典语,意为“速度性游戏”。具体是指练习者利用地形,由小到大地任意选择距离和负荷强度,发展有氧耐力的一种训练方法。特点:强调心理方面的负荷分配,以趣味盎然的游戏形式进行练习,并有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因此,很适合中学生采用;不仅发展了他们耐力,也利于他们陶冶情感,体验大自然的特有越力。

运用持续训练法的基本要求有;

控制好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据训练的不同时期,正确地运用持续训练法29四、循环训练法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的练习,周而复始地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构成因素:练习内容及循环顺序、每站练习的负荷、站与站之间的间歇时间、每次循环的间歇时间、站的数量和循环的次数。30基本形式:

流水式:即一站接一站地练习。其特点是练习站较多,循环一周时多轮换式:即将参训者分成若干组,各组在同一时间内练习不同内容,按规定时间一组组地轮换。其特点是设的站比较少,练习一轮时间比较短。

分配式:即设立10个以上的练习站,按运动员具体情况规定每个人的练习内容与次序。

31运用循环训练法的基本要求有;1.用力部位的不同要求而交替安排。并注意与发展不同身体素质。站的数量一般以6—8个为宜。

2.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地确定循环训练的负荷负荷的安排,要从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