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我国当前离婚救助制度研究【摘要】如今离婚率的增加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也对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目前所制定的离婚制度不仅需要维护离婚自由,还需要减轻离婚所造成的后果。本文首先从我国当前的离婚救助制度的涵义和制度本身出发,进而分析了我国实际情况中离婚救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众多国外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离婚救助制度进行分析并进行经验借鉴,最后从在对请求权主体和赔偿义务主体;判定过错行为的范围;举证责任的划分以及离婚救助的范围和标准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完善我国离婚救助制度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的离婚救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之处。【关键词】离婚救助法律适用根据数据研究表明,1978年离婚数量仅有28.5万对,离婚率仅0.18%,而到2012,我国离婚率呈大幅度增加趋势,上升为1.84%,离婚数量更是增加到326.9万对。可见离婚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情。如今离婚率的增加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也对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目前所制定的离婚制度不仅需要维护离婚自由,还需要减轻离婚所造成的后果。在目前所施行的法律中,我国依旧采用的是无过错离婚原则,哪怕一方是毫无责任的,但是法律仍可迫使其离婚,所以说怎样去保障无过错一方的权利问题变得至关重要。由于夫妻一方造成了重大过错而离婚,因此没有错的那一方是有权利去获得赔偿的,这就是离婚救助制度所带来的意义,着重于社会公平方面去合理适当地弥补当事人的利益,着眼于填补损害、精神抚慰、制裁预防违法行为,从根本上降低离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于2001年重新修改并确立了《婚姻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离婚救助的内容,真正从法律上确认了这一制度,并确保婚姻关系的规范性与法制性,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然而在施行过程中,这一制度还存有较大的问题,包括本文提到的过错行为范围、举证制度以及赔偿标准等等问题,离婚救助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2]。一、我国离婚救助制度的含义通常来说,救济主要是指通过资金或物品的方式去帮助生活在灾区或者困难的人。这样看来几乎所以的救济方式都是通过某种补偿去弥补当事人所受到的侵害,这样的目的是不同于惩罚等刑事处罚的方式的。“`离婚救济制度的设立彰显了夫妻双方人格独立与平等的理念,致力于损害与救济之间的衡平,在离婚自由和社会正义之间架起了法律的桥梁。”假若所有救济都被当做是某种权利的救济,那么应当把离婚救济作为离婚过程中所受损失的救济。为了更好的保障离婚当事人特别是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进而使当事人双方相互平等,发挥法律制度的公平效应,在救济的基础上逐渐设立了离婚救助制度,这一制度被视为离婚救济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婚救助制度把婚姻伦理关系作为基本,夫妻双方离婚之后一方需要把自身财产的一部分给以生活困难的那一方,以双方的婚姻关系作为前提,无偿地为另一方提供一定的帮助[3]。根据法律的规章制度去限制社会关系的权益,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两方面即是权利与义务,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夫妻双方不仅有各自的权利,还存在着互相扶养的义务,但是一旦双方解除婚姻关系,他们就不再具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因此,这种模式会造成某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大多数在此之中是女方的权利被侵害[4]。所以说,为了合理地去协调双方的平等性,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便产生了离婚救助制度。这一制度保障了夫妻双方离婚后也能保持平等地位,具有法律效应。(二)离婚救助制度的性质离婚救助制度是以保障夫妻双方的权益为目的,用法律去约束离异的夫妻,这种方式与夫妻未离婚前的彼此支撑是大不相同的,也不能作为夫妻的法定义务,而离婚之后,夫妻双方解除了关系,就不再存在法律限制下的法定义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在之前的婚姻关系中,存在着某一方为了家庭的发展而舍弃了自身发展的机会,以家庭为中心却忽视了自己的未来,致使离婚后找到工作的机会不大,自己谋求职业的能力不足,因此,就算夫妻双方解除了婚姻关系,但为了弱势方的权利,必须用法律约束来保障其权益,维护法律公平正义。这就形成了离婚救助制度,也就是本文需要讨论研究的内容[5]。二、我国当前的离婚救助制度(一)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解释一》第27条对确认生活困难确定了两条标准:一是若依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即属生活困难;二是若离婚后没有住处的亦属于生活困难。”针对离婚后只是暂时有困难的一方,另一方提供短期或者一次性的资金帮助;对于结婚多年并且年老病残、丧失劳动能力但是缺乏生活来源的离婚配偶,应当提供较为合理的安排。上述的帮助方式是在法院判决或者双方自由协议后制定的,是一种较为成熟全面的救助方式[6]。为了更好的确保离婚救助制度能够合理的实施,我国出台的婚姻法中的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这是一种极具强制性的方式,适用于没有按照约定给予经济帮助的离婚配偶一方,不过必须由接受救助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相关申请[7]。(二)离婚损害赔偿于《婚姻法》中的46条有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这一规定正式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制度。另外,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只有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才能得到赔偿,包括:法定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8]。(三)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同时,《婚姻法》相关的第40条规定被视为离婚补偿制度的最为基本的一项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9]三、我国离婚救助适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的离婚救助制度给予了受害者一定范围的维护,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完善的方面,比如惩治过错方时没有实现有效的立法目的。(一)赔偿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范围小根据目前我国一些与之相关的司法解释所规定,在离婚救助制度中拥有提出救助权利的只能是婚姻当事人中没有过错的那方,而其他人都没有相关权利。但是在生活中,还存有家庭暴力等行为,受害者也可能是家庭的其他成员,因此,如果出现涉及到其他成员的情况,这些受害者也是有一定权利去参与到离婚诉讼当中的,并且也可以申请相关救助,得到一定的补偿。由于离婚救助无法等同于其他救助,因此其中的受害者成员没有权利单独诉讼,仅能通过与婚姻当事人共同提起的诉讼而获得自己的权利。并且据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也应当给予第三者相关的赔偿。这种方式的规定,实际上是扩大了受害者的范围,有利于保障其他受害者的权益,同时给以违法一方更大的惩罚,这样符合离婚救助的立法目的[10]。(二)法定过错行为的范围过于狭窄准确来说,离婚救助是一种非常严格的责任,这一规定只能用于上述《婚姻法》中提到的四大过错行为,而其他行为并不能运用此项规定,并且离婚救助的过错行为仅包括以下几种情形: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张竟芳:《离婚救助适用中的若干问题》,《当代法学》2002年第6期。。在实际的生活状况中,不能仅以书面上的法律文字来限定,尽管相关法律制度十分严谨,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生活情态的不可预料和复杂多变性不能完全靠既定的法律来约束。相比较而言,只能说大多数情况是上述四种,然而存在其他类型伤害着夫妻某一方,所以说这项规定并不够全面,也无法详细地指出当事人的恶劣行径,因此,无法让无过错一方得到权益的保障,对我国一夫一妻制也不能给与合理的维护与规范。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特殊情况的存在,例如“网恋”所造成的离婚,又如赌博等恶劣行为,甚至还有婚内出轨这些行为,都使得夫妻感情遭受重击,最终家庭决裂。然而以上立法中却没有显示以上行为,也没有相关处理办法,让受害者得不到法律保障,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所以在第46条规定中也应该列入其他不法行为并加以规范[11]。张竟芳:《离婚救助适用中的若干问题》,《当代法学》2002年第6期。(三)对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要求过高在民事诉讼法的范围中,无过错方是拥有救助请求权的,按照目前民事诉讼证据的一项重要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说明没有过错的一方需要寻求证据去指证有错误的一方,这就是所谓的举证责任。证据法指出,如果受害方需要向过错方提起诉讼,就必须要收集事实的真相的证据材料,并且有一定的风险需要独自承担,但是被告却无需承受这么多,他们对原告所描述的事实持否认态度,或者拿出使自己有利的反证,模糊事实真相,就有可能获得诉讼胜利。马强:《试论配偶权》,《法学论坛》2000年第2期,第49-57页。由此可见,受害方要想收集具体的证据是十分困难的,并且所承担的败诉风险也较大。一方面,一些法定违法行为很难收集到证据,例如重婚和姘居,不如想象当中的容易取证,所以说受害方很难去证实配偶具有这类重大过错行为,也就难以得到救助请求权;另一方面,受害方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获得证据,法定违法事由中的家庭暴力、虐待行为以及遗弃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隐蔽性、长期性和习惯性,给受害者取证增加了难度。综上所述,没有有效的证据,将不能充分行使离婚救助的请求权,也就缺乏事实真相,给诉讼结果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极有可能出现败诉的情况,因此,为了不影响证据的合法性及有效的证明力,在取证过程中就要最大限度的保护配偶另一方的隐私权,这样无过错方才能最大程度的完成举证责任。此外,法律对举证要达到何种程度,也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12马强:《试论配偶权》,《法学论坛》2000年第2期,第49-57页。(四)精神救助标准不明确事实上,目前《婚姻法》第46条所规定的的内容仅仅体现了当事人物质及精神上的救助,却丝毫没有说明上述四大过错所造成的损害,通常来说,如果出现夫妻一方犯了重婚罪,另一方所涉仅限于精神损害;如果夫妻一方有家庭暴力等行为,对于另一方来说,精神和物质损害都存在。这四项法定过错中,很方便明确物质上的救助方式及数额,但精神赔偿却很难计算并有效实施,在之前所存有的《婚姻法解释(一)》中第8条对精神救助有着明确的规定:“涉及精神救助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救助解释》的规定”,但是这项法律明显不够具体,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实施,并且对于救助范围和金额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在司法实践中有效施行[13]。四、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离婚救助制度综述和启示(一)法国的离婚救助制度对于西方法律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法国来说,法律早早就于公元前1世纪诞生,《法国民法典》第一卷“人”中就对离婚救济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在该卷的“离婚的效果”一章中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补偿性给付及救助性扶养等多种离婚救济形式。法国议会于2004年5月26日通过了新的离婚法,该法从200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继而于2006年法国将补偿性给付的支付形式和变更规则作出了新的修订,把这一重要的救济形式重新规划更进。另外,在司法方面,给与了更多的空间去修订司法解释及其相关法律,同时与实际生活相对比,使其符合实际。法国离婚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补偿性给付,救助性抚养,离婚损害赔偿及其他救助性措施。(二)德国的离婚救助制度在德国,真正能离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破裂”,是指夫妻两人彻底决裂、将不再有机会复合在一起共同生活。在离婚抚养方面,德国也一直遵循着相关规定,维护其原则,指出离婚之后当事人应当保持自立的生活态度,只有在法定情形下不能自立时才有要求扶养的主张。德国的离婚救助制度主要有离婚后扶养和供给平衡两个核心内容。(三)英国的离婚救助制度英国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直到1857年教会法庭才颁布了离婚法令,并在1973年的《离婚诉讼法》中对离婚的辅助性救济作了专门规定。在这一规定中,离婚生活费给付制度基本上是英国离婚救济制度的最主要内容。此外,英国离婚的辅助性救济制度中还包括不少涉及财产分割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带有很强的救济性质且往往与离婚生活费给付相关联。分别夫妻财产制是英国最主要的夫妻财产制度。此外,英国还对离婚的辅助性救济制度设置了一系列的保护程序。(四)美国的离婚救助制度美国家庭法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渊源众多,各州都有可调整家庭关系的普通法、成文法和宪法,加之联邦宪法对各州家庭领域的渗透,对家庭行为的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统一的美国家庭法并不存在,因此在谈到这一制度的时候,只是代表了美国家庭法的一个主流方向。美国的离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离婚扶养费制度,离婚时财产分割中的救助性规定,离婚中的侵权损害赔偿。(五)国外离婚救助制度的启示离婚救助制度在各国的发展当中是不相统一的,根据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国家都把救助视为离婚救治的有效措施并制定相关制度。总的来说,弱势一方是有权利通过离婚救助制度来获得另一方的资金物品救济的,且这种方式不与财产分割作为一体,是其之外的另一种救助。众多国家都有相关制度去保障弱势一方能够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不过对于其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叫法也都各有不同,一般都是依据各国具体国情所进行规范的制度。例如美国,也有关于此项制度的独特性,他们一般使用“maintenanee”或“spousalSupport”等词汇来形容;同样,法国也有所差异,把不同法规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分别冠以“补偿性给付”和“救助性扶养费”的称谓。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出,离婚救助制度在不同的国家所设立的立法也都不同,也不会对其限定一个统一的称呼,大都是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制定具体的措施再给与相关称谓。而与离婚之后所涉及的扶养的性质相关内容,一般都是通过该制度所谓的历史来探讨的。德国研究家曾经提出,夫妻双方只有在相互存续的婚姻关系下才存在扶养义务,若是两人离婚,双方就不再拥有此义务。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家族形态逐渐改变,产生了个人主义较为突出的家族,女性就越来越陷入一种弱势的地位,她们比较专注于家庭事务而忽视了自我的工作,离婚之后缺乏一定的能力去寻求新的工作,又没有好的方式得以谋生,同时也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以其保障,生活将陷入困难的境地,因此必须设立相关制度把当事人的生活给与另一方扶养。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意味着离婚后一方要对另一方进行扶养,也就是相关义务的延伸。当然,美国学者也曾依据本国离婚扶养费制度最初的发展情况而认定,扶养费最初仅代表对丈夫在婚姻中的扶养义务在同居关系解除后的延续`。然而事实上,许多国家都认同夫妻扶养义务的延伸,甚至已经在立法观点得到认可得以实行。如《法国民法典》第270条中规定“除基于共同生活宣告离婚之情形外,离婚即告终止。”《民法典》第212条规定的夫妻相互间的救助义务,这项规定说明,当夫妻同时宣布离婚后,双方还是拥有救助义务的。其实法国法同样也把救助性扶养费的给付作为夫妻间救助义务的特别适用情形来对待的。另外,各个国家也都有各国自身的认定标准,对于“受扶养之实际需要”,各国都采用不同的标准,一些国家认为离婚配偶一方不能凭借自身原有财产保障自己生活的情况下,就被视为应当受扶养,包括德国、法国等国家都有相关规定;还有一些例如美国等的国家就认同该生活水平必须在达不到合理的地步时,才会向一方给与扶养;另外还有包括德国在内的部分国家认为,当配偶一方生活极其困难时,享有离婚后得到扶养的权利。随着当前家庭婚姻制度的逐渐修订与完善,许多制度得以修改并更新,大部分国家都有着离婚救济制度的规定,通过发展,现代离婚救济制度日益完整,由离婚后扶养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三个方面组成。六、完善我国离婚救助制度的建议(一)拓宽请求权主体和赔偿义务主体范围1.拓宽请求权主体范围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制度,只有“无过错方”才有权利行使离婚救助的请求权,而对于如何确定是否存在过错行为,进而扩大请求权主体的范围,就需要正确的认识到“无过错方”的真正含义。然而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很难去判定婚姻家庭中的某方是否存在过错,因此要想真正了解此概念,就必须严格遵循婚姻法的相关规章制度,以立法精神与民法的相关原则作为基础,采用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判别。依据第46条的规定,不管另一方是否存在过错,也不管其过错的大小,都有权利申请相关赔偿,当然过错方也有权利进行申诉,查清事实真相,通过区别过错、过错相抵的原则最终由过错大的一方来提供补偿。采取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司法公平公正的发展,从而维护社会正义,维持法律效应[14]。为了更好的解决婚姻双方由谁来提起救助的问题,就必须正确认知过错的意义,同时也要解决相关家庭成员是否有权利与配偶一方共同申请救助,拥有请求权的问题。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笔者对于存有家庭暴力等因素的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作为申诉的主体,有权参与离婚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赔偿义务主体应包括第三者根据我国法规的相关制度,第三者是不用支付赔偿的,此主体仅限于婚姻当事人的过错方,但是在离婚救助中却有着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权利主体受到了侵害,就应当也有权利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从重婚、同居这个方面来看,配偶和第三者都是侵权方,所以说一旦无过错方提出离婚救助,第三者也要以侵权方的身份被告上法庭,共同承担赔偿义务。但是,在实际的离婚救助中,很容易去区分配偶的过错,却很难判别第三方的过失。因此,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于认定,除需要当事人举证外,还需要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15]。(二)扩宽离婚救助制度中法定过错行为的范围国内国外针对离婚救助制度中的法定过错的范围不同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国内学者认为当前范围过于狭隘,无法给予婚姻当事人合理的权益,因此需要在立法技术上得以创新,将列举式和概括式互相结合,增加规定“其他导致离婚的重大过错”,使之更合理;然而国外却一般先确立几种后果严重的违法行为之后,再增加一项弹性条款的例示主义的立法模式。从法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就有一项“反复或严重违法婚姻义务以致夫妻共同生活无法维持”这一概括主义的认定标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法官获取足够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有利于立法的发展。对于目前所实行的《婚姻法》来看,本文看来除了上述四种重大过错,还可以补充一些目前出现频繁且损害较大的违法行为,另外再加以修订,增加一条“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的兜底条款,来进行补充说明,依据具体情况法官得以判断,随后与当事人所遭受的损失相结合并考虑能否给与补偿[16]。(三)完善离婚救助制度中举证责任的相关规定在因一方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而引起的离婚诉讼中,由于受害配偶一方因其自身能力和经济条件常常不如对方而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因此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获取证明对方有重大过错的确凿有力的证据,而且由于婚姻关系及与此相关的重婚、姘居、家庭暴力等关系往往都具有隐秘性,有时即使获得了证据,因证据获取的渠道问题也难以为法院所认定。一般来说,某些间接性的证据也可以被法官所接受并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只要该证据与事实情形相符且构成了清晰的证明链条。证人出庭作证的言论也非常关键,同样一些证据的排除也应当严格而谨慎,对于稍有侵权嫌疑的证据要合理判断,严谨区别。或者受害配偶提供线索,由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证据采集过程中提供一定协助,但这也并非是由法官出面“捉奸”,而主要是在证人证言的获取上由权利机关适当的介入可能会更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举证难而阻碍受害配偶主张权利或实现权利情形的出现,才能够在离婚救助这类证据收集有较大难度的案件中力求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设立离婚救助救济制度的立法目的[17]。(四)明确离婚救助的范围和标准离婚救助由精神救助和财产救助两方面构成,精神救助处于主要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财产救助起着辅导作用。在救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由明确的法律标准,并经过严格计算。如何确立精神救助的具体数额,可以依据《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救助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结合其他具体情况加以考虑。而关于具体数额的重要标准,便需要参考《法国民法典》的具体规定,考虑以下情况:“(1)夫妻双方的年龄及身体状况;(2)已经负担子女教育的时间,或者还需要继续负担的时间;(3)夫妻双方的专业资格;(4)对今后可能开展的新工作的选择范围及余地;(5)现存可预见的权利;(6)夫妻双方丧失领取可归复养老金之权利的可能性;(7)夫妻双方在对财产制进行清算后,以本金与收益计算的财产总额。”以上因素只是囊括了大多数情形,不需要全部都列入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按照我国具体情况,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加以结合吸收,这就是所谓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由此可见,对于赔偿金额的具体数量,不应当有明确的限定,要结合实践相考虑,毕竟,数万元赔偿金根本不能给与受害人真正的抚慰,他们精神受到严重创伤,也有可能因为过错方的原因而导致残疾,这种心理落差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黑暗。同样对于身价财产庞大的过错方来说,金额的赔偿根本不值一提,也许之后他们又会伤害下一个受害者,完全得不到法律的严惩。所以说,本文认为,在离婚精神救助数额确定上,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充分发挥法官的职业评判能力,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最后由法官根据个案合理裁量[18]。七、结语离婚意味着夫妻双方解除了婚姻关系,具有法律效应。离婚后,双方不再是夫妻关系,财产的持有也会有所变化。按照《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离婚时,如果出现一方生活困难的情况,另一方应该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对方适当的帮助。由此可见,法律不仅确保了婚姻的自由,也保障了离异后生活困难的一方可以继续生活,体现了法律对弱势方的保护。我国的离婚救济制度包括几下几个方面: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些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给与了弱势群体相应的保护,然而依旧不够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9]。综合前文论述,笔者在婚姻救助制度方面存在以下看法及建议:婚姻救助制度的建立源于婚姻的“契约”本质;确立这项制度是我国目前婚姻家庭观念“世风日下”,恢复道德伦理的公序良俗的需要;对于婚姻法中的精神损害应理解为“名义的精神损害”为宜;救助不应局限在离婚条件之下,亦应及于婚姻持续的过程中;救助的义务人应包括有过错的配偶一方和第三人(权利主张者以何名义诉之在所不问);适当适时适地的采用过错推定原则来加大无过错受害方的保护力度。参考文献[1]宋豫,陈鸣.法国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研究及其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2]张翠娟.完善我国夫妻离婚后的扶养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6(03)[3]夏吟兰.民法亲属编离婚制度之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04)[4]魏建文.民事契约论与中国婚姻家庭法[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6)[5]王晨光.不同国家法律间的相互借鉴与吸收——比较法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网掩码的计算》课件
- 第6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 百货商店电器城保安工作总结
- 集装箱散货转化公路运输代理协议三篇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乘除法应用题课件
- 2023年-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附解析答案
- 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报告
- 《督脉与腧穴》课件
- 云平台下的供应链协同-洞察分析
- 性格决定命运课件
- 球磨机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 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课件
- 双面埋弧焊螺旋钢管公称外公壁厚和每米理论重量
- 富士施乐VC2265打印机使用说明SPO
- 医院工会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制度规则
- 服务态度决定客户满意度试题含答案
- 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德育状况调查问卷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及知识点整理
- 重庆万科渠道制度管理办法2022
- 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交易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