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命题比赛参赛试题
第一卷客观卷(48分)
24、周代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当时对出嫁女的族属认定还很模糊。《尔雅.释亲》记载,周
代出嫁女同时被列为父方和夫方两方面的宗亲。材料说明周代(B)
A.平等理念成为主流意识B.宗法观念作用较为明显
C.伦理思想决定社会关系D.礼乐文化制约家庭构建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宗法制度,考查学生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在周代婚姻关系中,对出嫁女的身份认知具有夫方,也有父方,说明这
时候父系血缘关系在婚姻中依然存在影响,这是周朝宗法观念所致,B项正确。周朝是等级社会,宗
法思想和礼制是主流,A项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父女关系和夫妻关系都属于伦理关系,都受伦理思想
影响,其他关系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礼乐文化主要适用于贵族,强调等级差异性D项错误
25、有学者指出:“朱嘉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的“格
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构建了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材料
说明朱熹(B)
A.通过将儒学神秘化以强化集权B.用“天理纲常”规范社会行为
C.使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I).意图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材料中的“儒学教化并不是指儒学神秘化,朱熹也并未将儒学神秘化,A项错误;根据“朱
熹.....具体化、通俗化,构建了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可知,朱熹宣扬“天理纲常”,借此规范社会
行为,B项正确;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关键人物是董仲舒,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
关。
26、宋代以后中华帝国体制的独裁,解释了为什么进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没有持续按照一种走向
现代性的方式发展,这种现代性就像西欧和美国的历史所界定的那样。这可以作为(C)
A.研究古代中国政体的一种视角B.比较中西古代政治文明的相关资料
C.古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一种视角D.探讨古代中国转向停滞的相关学术视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史料,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提炼概括材料可知,宋代以后中国社会未能向现代化转型是因为宋以后君主专制的加强,
据此可以看出这是古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种研究视角,故正确答案C.
27、.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
后来“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导致梁启超思想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A.新价值观的传入B.东学西渐的影响C.传统思想的动摇D.民主科学的传播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材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据材料“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
盛”可知,梁启超认为文明世界是向前发展的,逐渐进化的,故答案选A项;这是西学东渐的影响故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传统思想的动摇或民主科学的传播,故C、D项错误。
28、下图是根据海关资料统计的晚清洋货进口波动图
(
«
十
■
》
・
口
ftMf
st
资料来源:据《中国旧海关史料》各有关年度贸易统计折算。1873年以前的单位为两,此后为海关两。1879年统计数
据疑有误,该年上海香港两埠转口总额竟超过全国进口总额。1887年九龙、拱北相继设海关,但此二关的性质更接近
于常关,故未纳入统计。
图示反映了(D)
A.我国的进口贸易在1891年以前长期快速增长
B.除沪港地区外,其他地区很少对外交流
C.我国的进口贸易在1891年以后贸易增长平缓
D.上海和香港在洋货进口中发挥转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时空的分析能力及解读图文资料的能力。
【解题思路】图表材料反映了我国的进口贸易在1891年以前长期增长平缓,1891年以后十年间快速发
展,故A.C项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材料中,如果不计上海或杳港,进口额就大幅下降,
说明上海和香港在洋货进口中发挥转口作用,故答案选D
29、有人主张用新文化运动来取代五四运动,作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但很多人认为五四运动更具
有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属性,这主要基于五四运动(D)
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第一次提出鲜明的反帝反封主张
C.类似于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D.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实践活动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A.D都属于五四运动的属性,但D项更深刻、更全面,排除A项;B项应与中共最低革命纲
领对应,排除C项说法错误。答案为D.
30、虞和平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提到:“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
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
发展。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
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这一设想及做法(B)
A.有利于改变中国不合理的工业结构B.使中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人口和物质资源D.使我国的经济重心由沿海转向内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讲历史问题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思考的能力。
【解题思路】工业结构是指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题干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
从题干中可知,一五计划的很多建设项目是设在中国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地区,而不是在人口密集的东
部沿海,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虽然将很多工业基地建设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但并没有因此改变中国
的经济重心,中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东部沿海,故D项错误。题干一五计划的总体设想改变了以前我国
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的状况,从而使我国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故B项正确。
31、中国在中东、拉美和苏联打开了新的市场.....到1983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
的2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排在拥有外汇储备182亿美元的英国之前。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中国
(D)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外贸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
C.已经跻身发达国家行列D.对外开放政策的成果丰硕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题思路】材料所述主要是对外贸易的内容,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
中国既有苏联市场,也与中东和拉美国家进行贸易,所以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对外
市场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增加,这应归功于对外开放政策,故D项正确。
32、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都在进行,虽然两场运动的矛头都对准腐败的罗马天主
教会,但是历史结果却大相径庭:那些经过宗教改革而信仰新教的国家,后来都发展成为最发达的资本
主义国家,为西方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材料意在说明宗教改革(A)
A.影响的广泛性超过文艺复兴B.只影响到欧洲社会发达国家
C.与文艺复兴的性质截然不同D.新教提倡无神论以对抗罗马教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宗教改革,及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题干历史事实和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
能力。
【解题思路】从材料看,是说文艺复兴的影响不大,而宗教改革的影响则推动了信仰新教国家的发展,
推动了西方的近代化历程,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遍及英,法等西欧国家,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与文艺
复兴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
33、中国首位留美文学博士梅光迪在《人文主义和现代中国》一文指出,“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
的文化变革,现代中国人,至少其中严肃认真的一部分人,也正忍受着一种思想空白和精神领域的尴
尬境况所带来的煎熬。”材料中的文化变革(C)
A.使新中国的民主政治遭受了严重挫折B.对中国人的思想起了启蒙作用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D开启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河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理解史料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材料信息说明中国当时经历的文化变革使“严肃认真的一部分人”遭受了“思想空白和
精神领域的尴尬”带来的煎熬,说明该文化变革对中国传统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重大冲击。新文化运动
猛烈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选择C项。B.D项分别指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和洋务运动,不合题意,排
除:“文革”是政治浩劫不是“文化变革”,A项错误。
34.下面是1780—1851年英国四大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简表。(单位:百万)
表格信息反映了(D)
A.殖民扩张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B.医疗水平提高延长了人们的奉命
C.英格兰在英国的工业化水平最高D.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人口的增长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解题思路】“1780-1851年”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表格中人口数量的变化表明当时英国的人口增
长迅速,故选择D项。A项殖民扩张强调的是英国的对外侵略,表格信息没有涉及;B、C项据表格信息
不能得出。
35、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广告业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报刊、广播和电视。15年之后,依托智能手机
的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以及谷歌(google)的广告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70%至80%。材料主
要说明了(B)
A.大众传媒是获取与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B.大众传媒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C.大众媒体的发展不利于人类身体健康D.大众传媒的休闲娱乐功能表现非常突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将历史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评价的能力。
【解题思路】材料内容反映了15年前主要是报刊、广播和电视,15年后变成了网络和数字化,这改变
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B项正确。C.D两项无法从题干中反映。A项说明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
第二卷主观卷(52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
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
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
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
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
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一一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己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
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
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
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
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命题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针对全球治理领
域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命题和时代使命,既确立了当代中国外
交的总目标、总布局、总路径,又指明了当今世界全球治理的大趋势、大潮流、大方向,为开辟中国
特色大国外交新境界,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新变革,提供了理论指南,制定了行动纲领,贡献了中国
方案。此题为了培养学生宏观视野,打通教材设置壁垒,综合、整合所学知识,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提升历史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历史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特点,并简述晚清以来“新的共同
体意识”的内涵。(14分)
【答案】特点:以中国(自我)为中心;以儒家最高思想为准则;儒家礼教秩序成为最重要的评判标
准;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缺乏近代主权意识。(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内涵:以民族独立为核心;以民族平等观念为准则;追求民主自由;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
流。(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因及意义。(11分)
【答案】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实行对外开放,中国
与世界各国联系不断加强;全球化进入新时代,出现环境、疾病、恐怖主义等问题;互联网等高新技
术的发展。(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意义: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
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贡献中国智慧。(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时空分析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空间(或者说地理环境)是历史事件得以发生、发
展的所必须依托的平台。没有脱离空间(或地理环境)而发生的历史事件,更没有脱离时间而存在的
历史事件。在过往的同一历史时空中,诸多历史事件间犹如“蝴蝶效应”一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空序列。一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历史事件,并根据所学历史事件自拟论题,并
对该论题进行分析和论述。(要求:所写历史事件恰当、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察考生解读材料、提炼观点、调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阐述的能力,考察
内容是历史事件的联系,考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
【解题思路】首先,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课本所学,写出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相关联的历史事
件,在此基础上根据所学历史事件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角度、自拟论题。其次,根据提取的相互
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所写历史事件恰当、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和解释合理。
【参考答案】[示例一]
历史事件: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论题:冲击与回应工业革命影响下的英国与中国(2分)
分析和论述:18世纪中后期,一场伟大的生产力革命——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起来。瓦特改良蒸汽机
解决了动力问题,使得机器大生产成为可能。同时英国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等发明蒸汽机车,推动了
英国交通运输业和海军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材产地的需要,
不断扩大对外殖民扩张。在1939年,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肆输出
鸦片。面对英国鸦片的中国大荼毒,在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等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发起了震惊中外的
虎门销烟。但是,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逐渐
沦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材料的基地。(8分)
综上所述,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英国积极回应,中国被迫迟缓回应,最终英国抓住了机遇并发
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而中国却被迫进入了近百年的屈辱史,所以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2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范仲淹十分重视农业,他认为善证之要,唯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正既修,则衣食
足。范仲淹先后提出一系列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