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原著选读_第1页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原著选读_第2页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原著选读_第3页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原著选读_第4页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原著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原著选读对一些术语的说明:叔本华讲的“经验的”是指“能够被观察和经验所证实的,能在时间、空间中遇到的”;“理想”是指在意识或者思想中存在的属性;“现象”是指经验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对象;“头脑中的现象”是指由大脑产生的经验。论唯心论的基本观点在无限的空间中,存在着无数发光的星体,星体的周围还有许多更小的发光体围绕着它们旋转。这些星体内核是滚烫的,表面覆盖着坚硬、冰冷的地壳;地壳上一层薄薄的腐土中诞生出了有生命、有知识的生物:这就是我们从经验中得到的真理,这就是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无数星体在无垠的空间中随意地漂流,我们身居一隅,不知从哪里来,不知往哪里去,只是湮没于万千同类中,蜂拥而至,奋力前进,辛苦劳作,在无始无终的时间中无休止而如昙花一现般的生老病死,对于一个思考着的人类来说,这样的命运是险峻的。除了物质之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各种生命形式以无可避免的方式重复地轮回着。一切的经验科学教授给我们的只是这些事件更为精确的本质和规则。但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尤其是经过了贝克莱和康德之后,最终让人们意识到了这一切首先只是头脑的现象,世界受到许多重大且各异的主观条件限制,那些假设的绝对现实消失了,为一个来自现象的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留下了空间,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如物自体之于纯粹的表象。“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个命题就如同欧几里得的公理,任何人只要一理解就必然会加以承认,尽管并非每个听见这个命题的人都会理解它。将这个命题与意识联系在一起,与理想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把它与头脑中和头脑外的世界这个问题联系在一起,和对道德自由的思考一样正是当代哲学的鲜明特色。几千年来,人们在客观的哲学思考上费尽了心思,他们只是发现,那些让世界感到迷惑、不安的事物,无论它们有多么庞大和不可计量,最紧要的是它们的存在总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而这个头绪正是它们存在于其中的现实的意识。世界的存在由于这个条件,必然受到阻碍,尽管存在着经验的现实,却留下了理想的标记,因此也就留下了纯粹现象的标记。因此从某方面来讲,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同梦境相似,实际上可以把它和梦境放在同一行列。出于同样的大脑活动,我们在梦境中想象出了一个十分客观的、可感的、可触摸的世界,正如我们在清醒状态下世界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尽管两者的物质不同,但是这两个世界显然是出自同一个形式。笛卡尔可能是根据这个基本真理的命令,达到这样的思考高度的第一个人;尽管他只是暂时地采取了怀疑的方式,把这种真理当做自己哲学的起点。他把“我思故我在”当做唯一确定的东西,暂时对世界的存在抱以怀疑的态度,这个时候一切哲学本质的、唯一正确的起点,同时也是确实的证据,真正地被建立起来了。这实质上就是主观,我们的意识。这也就是以下的情况,任何其他的事物,无论它是什么,首先都由意识思考,都为意识所决定,因而也依赖于意识。所以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笛卡尔是现代哲学之父。不久之后,贝克莱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恰好到达了唯心论;换句话说,到达了在空间中延伸的知识,因此普遍意义上客观的、物质的世界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表象中。将这个世界归于一个就其本身而言外在于一切表象和认知主体的存在,假设物质确定无疑地存在于自身之中实在是荒谬无比的。这点真知灼见构成了贝克莱总体的哲学;在这方面,贝克莱殚精竭虑。因此,真正的哲学无论如何应该是唯心论的;我们必须十分坦率。没有什么比这点更确实:没有人会为了使自己与不同的事物达到认同而脱离自身;任何他确定的事物,因此获得了直接知识,存在于他的意识之中。除了意识之外,不存在什么直接的确定性;科学的第一原则便是确定。所有其他的科学站在经验的立场上假设确实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也是相当恰当的;但是这个立场却不适用于哲学,它要回到基础和原始的地方。意识本身是直接给予的,因此哲学的基础就限于意识的事实;换句话说,哲学必然是唯心论的。表面上看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把自己托付于一种粗糙理解的唯实论恰恰始于武断的前提,由于忽略、否定了最重要的事实,即我们所有的知识来自于意识,因此它成了一座空中楼阁。因为一切事物的客观存在都受到了呈现者的限制,作为表象存在的客观世界不再是一种假说、武断的看法或者是为了辩论或证明提出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相反,它是最确定也是最纯粹的事实……即使能够认知的生物不存在,客观的世界也将存在,这一点似乎很自然地被看做确定的起点,因为你可以抽象地思考它,而找不出其中的矛盾。但是如果试图去理解这一抽象的思维,也就是把它还原成认知的表象,仅仅从这一点中(和每件抽象的事物一样),它就能获得内容和真理;如果我们相应地去想象没有认知主体的客观世界,在那一刻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所做的和所想的正相反,也就是除了一个有认知能力的人想象一个客观世界之外,也就是除了我们先前想要排除的东西之外,什么也不存在。因为这个可感的真实世界显然是我们大脑的现象;因此假设世界本身独立于大脑存在是自相矛盾…………因此我们很快把思考客观存在具体形态、方式的康德式的唯心论和关心一般客体的简单、贝克莱式的唯心论联系到了一起。这表明了在空间中延伸,通过时间的方式,使事物之间发生因果联系的物质世界以及一切依附于它的事物——并不是独立于我们思维的事物,它的基本前提就在我们大脑的活动中。通过大脑活动,也只有在大脑活动中,事物如此客观的秩序才得以可能。时间、空间、因果关系所有客观事物仰赖的基础只是大脑的活动;所以,事物不变的,提供了经验实在的标准和线索的秩序,本身首先来自于大脑,也只有在大脑中才能找到它的依据。康德彻底、详细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他并没有提到大脑这个词,而是用了“知识的官能”。他甚至试图去证明当我们把它视为自存的秩序,即物自体的秩序或者绝对客观和确实存在的秩序来认真思考时,现实世界一切事物所最终依赖的,在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物质等等中存在的客观秩序是不能想象的;因为我们思考到最后,不过导致自相矛盾……除了仅在康德哲学中揭示出来的深刻洞见和敏锐观察之外,绝对唯实论的前提令人难以接受的却又紧紧依附的特征通过以下思考,单纯地对它的意义加以说明,可以得到论证,或者至少有些感受。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唯实论假设了世界存在独立于相应的知识。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让它远离有认知能力的人类,仅仅留下没有生物的和植物的自然。只有岩石、树木、溪流、蓝天;太阳、月亮和星星照亮这个世界,和从前一样,世界当然没有什么目的,因为没有观察世界的眼睛。接下来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放入一个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这个世界再一次在他的脑中呈现,精确地重复了大脑外部的世界。因此对于第一个世界来说,尽管第二个世界与第一个世界完全不同,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被加进来了。感觉的主观世界正如客观的世界在客观、无限的空间中那样,在主观、已知的空间中被建立起来了。不过较之客观世界,主观的世界仍然占有优势,即它知道外部空间是无限的;实际上,它能事先最为周密、精确地阐述那些在空间中无法实现,还未实现的所有关系与规律的一致性而无须首先检验一番。它同样能够充分地阐述时间的过程,在外部空间控制一切变化的因果关系。我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了十分荒谬可笑的一点,也因此让我确信我们起初以为我们已经知道的头脑外绝对客观的世界,独立于头脑,先于一切知识的世界,不过是我们主观上已经知道的第二个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