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患者的麻醉-课件_第1页
高位截瘫患者的麻醉-课件_第2页
高位截瘫患者的麻醉-课件_第3页
高位截瘫患者的麻醉-课件_第4页
高位截瘫患者的麻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位截瘫患者的麻醉病例回顾☼男性,65岁,60Kg,170cm☼车祸导致C3-6脊髓损伤☼意识清楚,自主呼吸,T4以下平面感觉消失,四肢肌力为0级,大小便失禁☼拟行颈前路椎体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2ppt课件2☼

既往体健,否认内科疾病史☼

术前检查:血常规、心电图无殊化检(K+、Na正常

GFR下降 胆红素升高)胸CT(两肺上野左肺陈旧性斑片)颈椎制动门齿(残缺松动)3ppt课件3麻醉关注点☼术前评估?☼麻醉方案的制定?☼拔管的指征?4ppt课件4麻醉方案☼选择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镇静+充分表麻)☼完善术中监测(BIS

T

IBP

血气肌松尿量)☼术中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血流稳定,血压波动±20%,保证脊髓和眼部血供☼术毕拔管指征5ppt课件5入室6ppt课件67ppt课件7术后第2天8ppt课件8脊髓损伤SCI☼

各种因素导致脊髓的结构/功能受到损害,出现损伤水平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的改变障碍等☼

临床表现:脊髓休克肢体痉挛感觉和运动障碍大小便控制障碍体温控制障碍性功能障碍9ppt课件9脊髓损伤☼高位截瘫:T2及以上,C1、C2现场死亡率高☼脊髓损伤在脊柱骨折中的发生率:17%☼损伤部位:颈段(55.6%)

>胸、腰段(15.4%)☼性别:男>女☼主要死亡原因:呼吸衰竭10ppt课件10脊髓损伤分级(ASIA2000年修订标准)10ppt课件11脊髓损伤机制☼直接机械损伤☼脊髓内出血☼血脊髓屏障破坏☼脊髓表面血管痉挛☼缺血再灌注损伤10ppt课件12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a.

呼吸系统变化脊髓,特别是颈髓损伤后,常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肺炎、肺不张等☼

高位颈髓损伤C1-C2:全部呼吸肌及辅助呼吸肌麻痹,多数死亡少数需气管造口、机械通气☼

中低位颈髓损伤C3-C7;肋间肌麻痹或膈肌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障碍,需密切观察10ppt课件13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肺功能改变☼肺活量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下降,残气容积RV升高☼动脉血气以PaO2下降为主☼慢性期后肺功能可逐步改善气道反应性☼交感神经对呼吸系统的支配被破坏-->迷走神经功能相对亢进☼气道反应性增高-->气管、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加、潴留-->肺感染、肺不张10ppt课件14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b.

循环系统变化脊髓损伤时至3w为“脊髓休克期”,心血管功能低下☼

高发于T6以上,心脏血管失去交感张力,易低血压☼

T2-6及以上损伤节段高于支配心脏脊髓段,迷走相对亢进,易心动过缓☼

血浆中儿茶酚按水平为正常的35%☼

易发生室早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高位截瘫患者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115ppt课件15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或紊乱(autonomic

hyperreflexia,

or

dysreflexia)☼定义:诱发因素所致机体急性广泛交感神经高反应性所出现的综合征☼诱因:导尿、膀胱扩张或阴道分娩等☼机制:损伤节段以下脊髓失去上位神经元抑制-->损伤平面以下交感神经冲动过度发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代偿性增加)☼特点: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敏感性增加肾上腺素能受体敏化导致血中儿茶酚胺轻度增加116ppt课件16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或紊乱☼常见于T6以上节段受损,由机体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乃至失控所引起,低位刺激即可造成严重高血压,甚至引起颅内出血。☼临床表现: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出汗,损伤平面以上血管扩张,损伤平面以下血管收缩,可导致颅内出血、抽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深度适当的全身麻醉)☼治疗(α受体/钙通道阻滞药、硝普钠)17ppt课件17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c.

体温异常传递温度感觉的交感神经损害和受损平面以下皮肤血管收缩障碍,导致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损伤平面以下血管扩张-->体温下降☼

损伤平面以下汗腺停止分泌-->常体温升高18ppt课件18d.

高钾血症18ppt课件19☼

脊髓损伤后肌纤维去神经支配-->接头外肌膜胆碱能受体增加-->对去极化肌松药超敏☼

司可林-->肌肉同步去极化-->大量细胞内钾转移至细胞外-->高钾血-->易心跳骤停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e.

低钠综合征☼

脊髓损伤后可出现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脑水肿、肺水肿☼

机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颈髓横断后-->ADH分泌减少-->多尿)脑耗盐综合征(下丘脑分泌紊乱-->肾排钠排水过多)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肾排钠增加钠摄入减少20ppt课件20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低钠综合征☼防治☼监测血钠、尿钠、尿渗透压☼补钠(首先补充钠缺失的1/3或1/2,以2mmol/(L.h)提升至125mmol/L,然后缓慢补钠)21ppt课件21f.

高血糖22ppt课件22高血糖加重脊髓缺血性损伤和外伤性损伤后继发性损害☼

机制:创伤后应激脊髓损伤后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胰岛素抵抗g.

其他22ppt课件23☼

胃麻痹(排空延迟)☼

尿潴留(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的全身麻醉气道管理☼原则:脊柱制动,避免脊髓二次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光棒可视喉镜

气管造口术22ppt课件24脊髓损伤患者的全身麻醉体位管理☼密切观察俯卧位对气道、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俯卧位对额面部、眼部的压迫作用22ppt课件25脊髓损伤患者的全身麻醉麻醉药的选择☼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重要器官(特别是脊髓)的血流灌注☼尽可能选择对心血管抑制轻的药物(静脉麻醉药如依托咪酯,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等)☼避免使用司可林,可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22ppt课件26脊髓损伤患者的全身麻醉术中监测与管理☼循环系统

:BP(MAP85-90mmHg)HR

EKG

CVP☼血尿电解质:血钠钾、尿量、尿钠、尿渗透压☼体温:密切监测,维持正常体温☼体感诱发电位(SSEPs):监测脊髓后角感觉功能运动诱发电位(MEPs):监测脊髓前角运动功能☼呼吸系统清理呼吸道->易诱发心动过缓、心跳骤停支气管痉挛(支气管扩张药)227ppt课件27☼血糖:控制血糖<10mmol/L脊髓损伤患者的全身麻醉术中监测与管理脊柱手术后失明(postoperative

visual

loss,POVL)☼发生率:0.094%(3158例,2008年)☼高危因素:低血压、周围血管疾病、贫血☼机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228ppt课件28脊髓损伤患者的全身麻醉拔管时机☼若截瘫存在严重限制性呼吸功能不全、术前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30%,手术失血>30ml/kg等,应转送ICU行机械通气过渡后再复苏☼截瘫拔管条件:☼意识清醒☼循环稳定☼呼吸功能完全恢复(RR14-20次/分吸空气SpO2>95%)229ppt课件29小结气道评估,判断气管插管条件呼吸功能受影响程度,预判术后肺功能恢复循环功能:2个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①

自主神经高反应②脊休克:是伴有全身血管阻力降低的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常见于T5以上。可预注阿托品。术前适当扩容,但要注意肺水肿(交感张力的下降使左室功能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