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润盛艺达工艺品进出口贸易(北京)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开展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变迁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润盛艺达工艺品进出口贸易(北京)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本章主要内容: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开展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变迁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润盛艺达工艺品进出口贸易(北京)5.1当代国际贸易的开展5.1.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如果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资源禀赋的差异,那么各国之间的贸易将以“行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为主。但二战后进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却日益增加。行业内贸易指数:X和M分别代表一个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和进口价值。IIT介于0和1之间,IIT值越高行业内贸易的程度就越高。一般而言,兴旺国家之间贸易的IIT值较高。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方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传统的贸易理论模式:本国〔资本充裕〕外国〔劳动充裕〕工业产品农业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式:本国〔资本充裕〕外国〔劳动充裕〕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把国际贸易的有形商品依此分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工程。SITC是以等级为根底,以阿拉伯数字来描述商品的,一位数表示类,二位数表示章,三位数表示组,四位数表示分组,五位数表示工程。如低脂牛奶的SITC编码是02212。以下是SITC从最大范围到最详细描述的一列:
SITC编码
描述
0
食品和活动物
02
乳品和禽蛋
022
牛奶、奶油和乳制品〔除黄油和奶酪〕
0221
牛奶〔包括脱脂牛奶〕、奶油,非浓缩或加糖的
02212
含脂牛奶〔含脂量1%到6%〕
0100产业内贸易的程度高进口=出口的双向贸易只有进口或者只有出口的单方向的贸易局部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工业化国家197019871999发展中国家197019871999美国55.161.081.1印度22.337.088.0日本32.828.062.3巴西19.145.578.8德国59.766.485.4墨西哥29.754.697.3法国78.183.897.7土耳其16.536.382.2英国64.380.091.9泰国5.230.294.8意大利61.063.986.0韩国19.442.273.3加拿大62.471.692.8阿根廷22.136.448.7西班牙41.267.486.7新加坡44.271.896.8平均56.865.385.5平均22.344.382.5〔单位:%〕行业内与行业间贸易的区别1、行业间贸易反映比较优势。行业间贸易的模式就是资本充裕的国家成为资本密集型的制造品的净出口国家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因此比较优势仍然是贸易的主要动因。2、行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即使两国拥有完全一样的资本劳动比率,它们的厂商仍然会生产有差异的产品。同时,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会继续促使两国进行行业内贸易。规模经济也导致各国单独生产所有的产品。因此,规模经济本身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独立动因。3、行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预测的,行业间贸易的模式是由国家之间的内在差异所决定的。4、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的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如果本国和外国之间的资本劳动比率非常相似,产业间贸易将会很少,产业内贸易占居统治地位。产业内贸易的测定在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TradeIndex〕时,同类产品是按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三位数来划分的。SITC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为10大类〔Section〕,大类以下分为63个部〔Division〕,部以下又分为233个组〔Group〕,组以下又分为786个小组〔Subgroup〕,小组以下又分为1924个工程〔Item〕。三位数的划分即是在SITC中为同一“组〞的产品就是同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分类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HomogeneousProducts)是指:〔1〕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2〕生产区位不同:〔3〕制造时间不同。2.异质产品(DifferentiatedProducts)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指产品具有差异性特征。产品差异可具体表现在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差异、规格型号差异、使用材料的差异、色彩及商标牌号的差异、包装装潢的差异、广告、售前、售后效劳的差异、企业形象与企业信誉的差异等等方面,如中国国产的红旗牌轿车与丰田、群众、沃尔沃、雷诺牌轿车是不完全一样的,即便是碳酸饮料因不同厂家生产的品牌不同也被认为是差异产品。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重点。消费者不但要求廉价还偏好多样化内部规模经济↓同样样式・品质的产品先行进入后展开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将处于领先企业的竞争的中心将不是价格以样式・品质为中心
<产品差异化>封闭经济A国N种类的产品B国n*种类的产品各国的要素禀赋有限可以生产的品种有限贸易开始A国N种类的产品B国n*种类的产品两国都可以消费n+n*种类的产品
多样性的利益5.1.2兴旺的工业国家间贸易量大大增加
在五十年代,大局部贸易发生在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南北贸易〞〕。到了六十年代以后,这种格局逐渐改变,兴旺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不断增加,到20世纪末,兴旺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接近全球贸易的50%
各工业国家与其它工业国家贸易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
出口到工业国家的比例从工业国家进口的比例美国0.560.51英国0.810.76加拿大0.950.82日本0.510.39德国0.750.72意大利0.730.69法国0.770.80全部工业国家0.700.70资料来源: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2002年3月〕计算5.1.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纺织品,汽车,钢铁,半导体等工业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不断变动,原先出口的国家逐渐成为这些商品的进口国。纺织品是欧美最早向其他国家大宗输出的产品,二十世纪初,洋布占领中国市场,挤垮了土布。几十年后情况那么相反,纺织品的主要生产出口国变成了开展中国家,尤其中国的纺织品,充满欧美市场,而欧美成了纺织品的净进口国。家用电器是另一个例子。美国于1923年创造了第一台电视机,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美国国内连一台电视机都不生产了,全部靠进口。日本在六十年代后成为电视机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九十年代以来,韩国和中国也逐渐成为电视机的生产和出口国。再比方汽车行业,美国是最早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国,现在那么大量进口日本汽车。最近几年,韩国也成为重要的汽车出口国了。那么,产业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额增加?为什么产业领先地位会在国家之间转移?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答复:以下用三种理论对此做出说明: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理论。5.2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模型垄断优势是现代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这时,国际贸易与要素禀赋无关。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分析贸易时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那么在不完全竞争〔包括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的根底上研究国际贸易。5.2.1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的前提是产品的同质性。国际贸易中哪些产品是接近于同质的?初级产品。
初级产业中的产品根本是同质的。如矿产品、农产品等,虽有差异,但对消费者来说其根本效用是差不多的。一个国家在出口小麦的时候一般不会进口小麦,本国与外国的小麦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所以,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通常是行业间的贸易。而工业制成品多为异质产品再来看各国制造品生产者的规模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如果我们对各国经济略加考虑一下就可看到,现在生产和出口商品的都不是什么小企业,也不存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汽车、家电、钢铁等行业。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汽车都是由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这三大公司生产的。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有近60%的汽车是由一两家大公司生产和销售的。二、不完全竞争、价格歧视与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在贸易上通过价格歧视的行为得以表达,这种价格歧视被称为“倾销〞。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不完全竞争行业,也就是说企业有能力决定其销售价格;
第二,市场必须是分割的,即低价格市场的消费者不能把产品倒卖到高价格的市场上去;
第三,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在国际贸易中,这三个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倾销㈠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都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本钱的原那么确定产量。㈡该产量对应的需求曲线决定的国内市场价格Pd比国外价格Pf高,该垄断厂商是在倾销。倾销是利润最大化的战略举例:某厂商目前在国内销售1000单位,国外100单位,P内=20美元,P外=15美元,在国内扩大销售还是加强出口?〔无论在哪个市场,每增加1单位销售,都需要降低价格。〕
如果国内国外价格都减少1美分:即P内=19.99,P外=14.99国内边际收益=1001×19.99-1000×20=9.99国外边际收益=101×14.99-100×15=13.99◆从MR看:虽P外低,但增加1单位边际收益大--扩大出口比增加国内销售量有利;国内边际收益下降快,--控制国内市场销售量。◆从市场份额和价格关系看:由于运输本钱、贸易壁垒,国内市场份额大,削价幅度不一样;◆从垄断力看:国外市场份额小,定价没有“发言权〞,价格只能“随行就市〞。思考:厂商选择倾销的原因是否在于国内外市场销售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5.2.2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规模经济、递增的规模报酬是导致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每单位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但产品的平均本钱会下降,称为“规模报酬递增〞,也称为“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Economyofscale)原理产出总劳动投入平均劳动投入510210151.515201.320251.2525301.230351.17最初两个国家各生产10个单位,各投入15小时的劳动,全世界30小时生产20单位产品;现假定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到一个国家〔比方说美国〕,投入30小时的劳动,可以生产25单位产品;假设1,2,…,n产品,美国生产并出口1,3,5,…,英国生产并出口2,4,6,…国际贸易的角色:使各国既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又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企业的长期平均本钱与规模经济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平均本钱下降的趋势。〔单位产品的平均本钱随市场规模扩大而下降或产出水平的增长大于要素投入的增长〕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内部经济规模internaleconomyofscale:因为自身规模的扩大导致的平均本钱的降低。原因是特种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和内部专业化生产。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yofscale:从行业中其他厂商的扩大中获得效率的提高和本钱的下降。原因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根底设施、信息及技术的传递更加便利。规模经济的根本原理规模经济-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平均费用递减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全体的产量增加带来的企业平均费用的低下内部规模经济
企业自身增加产量导致的平均费用低下(原因)固定费用的存在举例子来说明区别:假设10家厂商、每家生产100件,总产量10001〕如行业扩张1倍,厂商数为20,但每家仍生产100,假设效率↑,那么外部规模经济;2〕总产量仍为1000,但厂商减为5,每家生产200,假设单位本钱↓,那么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大厂商无优势—行业由小厂商构成—完全竞争内部规模经济—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本钱优势—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的例子电脑城的例子
如果只有一家,一天一部电脑出售,那么运输本钱为100元,如果规模扩大到10台,那么平均运输本钱只有10元。这即内部规模经济。假设有10家电脑公司加盟,运输本钱还可以下降,销量增加,平均的收益增加。这是外部规模经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积聚现象〔外部规模经济〕
珠三角面积和人口不到全国3%,却集中的全国30%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佛山的陶瓷、东莞的电子、顺德的家具和花卉、中山的灯具。专业镇:乐从的家具、陈村的花卉,虎门女装,南海盐步的内衣,中山沙溪的休闲服,潮州是世界最大的晚礼服生产基地。
集群可以实现非常用资源共享,如监测设备、特殊仪器。共享品牌,如佛陶品牌。集群方便信息的交流和技术的传播。用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采购到需要的商品,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吸引了大量客户。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如果中国玩具生产规模很小,不具有本钱优势,那么没有国际贸易;当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平均本钱的下跌使得中国玩具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企业就有动力出口玩具,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行业企业价格价格QQS1=ΣMC1S2=ΣMC2LRACD1D2PQ1Q2P2MC1MC2AC1AC2q1=q2S1’㈠当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行业的长期平均本钱曲线向下倾斜。㈡当没有贸易时,平均本钱等于价格,均衡产量为Q1。㈢如果行业扩大,供给曲线右移。㈣企业的增加使每个企业的边际本钱和平均本钱下降,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进一步右移,开放经济下需求也扩大,均衡价格下降到P2。从贸易所得来看,各个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本钱下降先于价格下降而出现利润,但长期又回到经济利润等于零的状况。对企业来说,短期可能有所得,长期那么无所失。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长期价格下降,消费量上升,消费者剩余增长。因此,整个社会由于贸易而获得净收益。坎姆〔Kemp〕模型规模经济和两个工业国之间的贸易
坎姆模型试图说明两个技术相同、资源禀赋相同,甚至需求相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进行贸易。
在这里,两国贸易的根底是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本钱差异。假设有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生产两种产品:电脑和照相机,并假定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行业都具有外部规模经济。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本钱下降。坎姆〔Kemp)模型M
QTQWECIC0NPT/PW·有规模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E)㈠当存在规模经济时,PPF凸向原点,这意味着产量的增加使相对本钱降低。㈡当没有贸易时,两国的生产和消费都均衡于EM
FN出口CIC1
C
I进口进口出口EPx/Py··QxQwQtMNFEIC出口出口进口进口CIC1CIC0Pr/Pw㈢如果一国的t商品生产点从E移动到I,t商品的相对本钱下降,W的相对本钱上升。㈣同样,另一国生产点转移到C,w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t的相对价格上升。㈤两国按照封闭经济的国内相对价格进行交换,增加了社会福利。极端情况下,两国生产单一产品两国专业生产单一产品,福利水平提高到CIC2如果一国专门生产M,另一国家专门生产N,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M和N的生产本钱都会下降,然后两国再进行交换,那么双方的福利都会增加,在图中表现为贸易后的均衡点G比没有分工和贸易前的均衡点E所到达的效用水平更高。X商品生产要素投入量生产量XY商品生产要素投入量生产量Y生产曲线生产曲线YX生产可能性边界规模带来的收获递增随着产量的增加效率得以提高规模带来的收获递增随着产量的增加效率得以提高封闭经济YAXA生产点=消费点A国YBXB生产点=消费点B国贸易开始YAXAA国完全向Y的生产专业化YBXB贸易均衡生产点完全专业化消费点B国完全向X生产专业化生产点完全专业化消费点效用上升贸易利益效用上升贸易利益三、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企业与行业内贸易克鲁格曼模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QPDMR0ACMCQ0P1=AC10当存在规模经济时,企业的长期平均本钱曲线向下倾斜,垄断竞争表现在企业面对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在长期竞争下,企业的平均本钱曲线与需求曲线相切,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本钱,零利润。企业根据MR=MC的原那么确定产量QPDhomeMR1ACMCQ1DtotalMR2Q2P2AC2垄断竞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短期影响P1=AC1㈠在开放经济格局下总需求扩大。㈡边际收益曲线也向右移动。㈢需求的短期扩张使企业的平均本钱比价格下降更快,企业获得超额利润。QPD1MR1LACMCQ1D3MR2Q3垄断竞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长期影响P1=LAC1㈠在长期,更多企业进入有超额利润的行业,长期竞争使超额利润消失,参与贸易后的需求曲线变得更有弹性。㈡企业的产量增加。㈢企业获得更低的长期平均本钱。P3=LAC3㈣价格的下降提高了消费者剩余。所以,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开放贸易的短期结果是企业产量增加,平均本钱下降,出现短期利润。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从而使得本国消费者也受益,消费者剩余增加。但短期内价格也有可能上升,造成国内消费量下降,消费者受损。开放贸易的长期影响是:企业产量增加,〔比没有贸易时增加但不一定比短期内的产量多〕,平均本钱和产品价格都下降且两者相等,企业经济利润回到零。本国消费者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从社会福利角度考虑,无论短期长期,整个社会福利都比没有贸易时增加。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企业与行业间贸易以下进一步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学说来解释兴旺国家之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
假设日本和美国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都生产资本密集性的工业品,如汽车。但汽车的种类很多,至少有卡车和轿车两种。由于两国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都相同,生产汽车的本钱曲线也一样。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企业与行业间贸易美国美国Q轿车Q轿车日本日本Q卡车Q卡车LAC21.521.522100100100100200200P,C〔万美元〕P,C〔万美元〕P,C〔万美元〕P,C〔万美元〕贸易前日美两国都分别生产同属一产业的产品,100辆卡车和100辆轿车,价格为2万美元。如果各国都只生产一种产品供给双方市场,例如美国生产200辆轿车,日本生产200辆卡车后均向对方市场出售100辆,向下倾斜的长期本钱曲线使双方的本钱、价格下降为1.5万美元,本钱和价格的降低使双方获得行业内贸易的好处。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工业制造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那么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这种兴旺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行业内贸易〕的根底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根本假设:
第一是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克鲁格曼假设劳动是唯一投入。但与古典理论不同的是,这里的本钱函数中包含一个固定投入本钱。这样的话,产品的平均本钱就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减的函数。第二,克鲁格曼模型中的市场结构不再是完全竞争,而是垄断竞争。同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而是具有替代性的差异产品。也就是说,各个厂商虽都同在一个行业中,但实际生产的不是同一种产品。克鲁格曼模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克鲁格曼模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企业i所需的要素〔劳动〕投入。其中是固定投入,是企业i的产出。是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要素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L是社会总劳动力或总人口,等于各个企业劳动需求li的总和。产品市场的均衡,其中ci是每人对产品i的消费,Lci代表的是产品i市场上的总需求,是产品i的总供给。PaulKrugman企业根据MR=MC的原那么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
边际收益为:ε为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总本钱为边际本钱为βW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PP曲线)企业的长期利润等于零,TR-TC=0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产量:Pixi总支出等于工资率乘以劳动投入Wli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利润=0
,
(ZZCurve)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
推导出两个等式: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原那么下推导出来的等式〔pp〕和长期竞争下利润为零原那么下推导出来的等式〔zz〕。在这两个等式中,用工资单位衡量的产品价格〔P/W〕都是产品需求量〔c〕的函数。在等式〔pp〕中,P/W与c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所能出售的产品价格就越高。因此,PP曲线的斜率为正。在等式〔zz〕中,P/W与c的关系是负相关的,即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价格〔在长期等于平均本钱〕亦越低。因此,ZZ曲线的斜率为负。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
ZZPPP/W(P/W)*
c*cPP线表示利润最大化条件,向上扬起的原因是假设每个生产者所面对的需求弹性会随产量扩大而缩小;ZZ线表示价格与本钱的关系,即P=α/LC+β两条曲线的交点E决定了均衡价格p﹡,每一种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为c﹡,每个企业的产出以X0表示,可以通过用L乘以c0获得,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有:L=n(α+βX0)或写作n=L/(α+βX0)此处的唯一的未知数是n,表示产品多样化水平。
当双方开放自由贸易时,对本国的任何一种商品都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消费人口。由于技术是给定的,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不会因为贸易而变化,所以在PP-ZZ模型中,PP曲线没有影响。但是,贸易使每个产品的消费人口增加了L*,导致ZZ曲线下移〔或左移〕。在新的均衡点〔Z’Z’=PP〕上,相对于工资的产品价格〔P/W〕和每个人对任何一个产品的消费量〔c〕都下降了。PP-ZZ模型中贸易的影响
,
ZZPPP/W(P/W)*
c*cZ’Z’(P/W)*’c*’P182虽然每个人对任何一个产品的消费量下降了,但每个产品的消费人口那么大大增加了从而使整个产量提高了。从等式〔9〕又可以知道,消费人口L的增加〔从L到L+L*〕和每个商品消费量c的下降〔从c*到c*’〕意味着产品种类的增加。新的商品种类比贸易前多克鲁格曼的结论首先,垄断竞争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本钱和产品价格。其次,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那么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高福利。在以往的模型中,人们主要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生产者剩余衡量贸易所得和社会福利水平,而在克鲁格曼模型中,他强调了“产品多样性〞所带来的消费者福利,为衡量贸易所得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更重要的,克鲁格曼通过这一模型的分析指出了贸易的根底不一定是两国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造成的本钱价格差异,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也是企业愿意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克鲁格曼的这一理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兴旺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行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补充和开展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内部规模经与国际贸易——克鲁格曼模型〔例子〕结论:一体化市场能容纳更多的厂商、各厂商以更大的规模生产、以更低的价格销售。
贸易前本国市场贸易前外国市场贸易后一体化市场汽车总销售量厂商数每个厂商销售量平均成本市场价格900000615000010.0010.00160000082000008.758.752500000102500008.008.00为了实现一体化的好处,各国必须参加国际贸易—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各厂商必须集中在某国生产某种产品,同时必须在两个市场销售。中国主要几家企业与世界500强的比较〔亿美元〕5.3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andVernon〕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周期〞〔ProductCycle〕的学说,用以解释产品领先地位的变化。弗农认为,在产品的整个生命期间,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在新产品的生产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周期,即
产品创新阶段
产品成熟阶段
产品标准化阶段
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弗农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周期,是因为各国技术进步的奉献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以高收入的兴旺国家需求为中心・产品的市场规模、样式存在不确定性・生产流程和中间投入生产资料存在不确定性标准型的产品生产过程被明确化、标准化,单位本钱成为重要因素兴旺国家高收入者为中心的市场以及存在优秀的中间投入生产资料提供者开展中国家有丰富的低工资劳动力生产周期新产品出口标准化产品的出口出口进口美国日本中国ot1t2t3领先国家出口跟随者出口欠兴旺国家出口时间电视机生产事例美国销售量净出口量净进口量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美国日本中国数量时间模仿国进口模仿国出口模仿国消费创新国生产模仿国生产创新国消费创新国进口3、产品生命周期图示创新国出口Pa,Pb分别代表创新国和模仿国新产品的产量。Ca,Cb分别代表创新国和模仿国新产品的消费量。产品创新阶段(ThePhaseofIntroduction)从技术特性看,创新国企业创造并垄断着制造新产品的技术,但技术尚需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从生产地特性看,由于新产品的设计和设计的改进要求靠近市场和供给者,因此新产品生产地确定在创新国;从产品要素特性看,这一阶段上产品设计尚需逐步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高度技术熟练工人的大量劳动,因此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从产品的价格特性看,这一阶段,生产厂商数目很少,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因此产品价格比较高;从产品的进出口特性看,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着世界市场,国外的富有者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开始购置这种产品,出口量从涓涓细流开始。产品成熟阶段(ThePhaseofMaturation)从技术特性看,生产技术已经定型,且到达优势极限,由于出口增大,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仿制开始,技术垄断的优势开始丧失;从生产地特性看,创新国从事新产品制造的公司,开始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进行生产;从产品要素特性看,由于产品大致已定型,转入正常生产,这时只需扩大生产规模,使用半熟练劳动力即可,因此生产的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从价格特性看,由于这一阶段是产品增长时期,产品有了广泛的市场,参加竞争的厂商家数很多,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加大,厂商只有降低价格才能扩大自己的销路;从进出口特性看,东道国的厂商在本国生产新产品的本钱虽然能够和创新国进口货相竞争,但在第三国的市场上就不一定能和创新国企业的产品相竞争。产品标准化阶段(ThePhaseofStandardization)从技术特性看,产品已完全标准化,不仅一般兴旺国家已掌握产品生产技术,就是一些开展中国家也开始掌握这种产品技术;从产品生产地的特性看,产品生产地已逐渐开始向一般兴旺国家,甚至开展中国家转移,范围在不断扩大;从产品要素特性看,这时的产品要素特性,由于劳动熟练程度已经不是重要因素(产品标准化造成的),因而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从产品进出口特性看,其他国家的产品开始在一些第三国市场上和创新国产品竞争,并逐渐替代了创新国而占领了这些市场,当这些国家本钱下降的程度抵补了向创新国出口所需的运费和关税外,还能与创新国的产品在创新国市场上竞争,那么创新国的产品开始从出口转变为进口。5.4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决定需求的因素:〔1〕实际需求〔2〕喜爱偏好〔3〕收入水平国际间工业品贸易的发生,往往是先由国内市场建立起生产规模和国际竞争力,而后才扩展国际市场厂商总是着眼于国内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偏好来开发产品因此需求结构相似可以更加容易接受另一国商品,贸易的时机就越多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重叠需求理论〕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TheoryofOverlappingDemand〕。两个重要观点一是产品出口国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只有在国内已经存在大规模需求的产品,才会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在长期地致力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过程中,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本钱降低,产品就会具备国际竞争力。二是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如果两国的偏好和需求特别相似,两国的需求结构重叠局部就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也就越大。如果两国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国所有可供进出口的物品也就是另一国可供进出口的物品。商品档次人均收入NMOABCD甲乙甲国收入较低,乙国收入较高。M/N表示两种需求偏好。A是甲国低收入阶层的消费,c是甲国高收入阶层的消费。B是乙国低收入阶层的消费,D是乙国高收入阶层的选择。BC是交叉需求。重合的局部越多,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Y〔人均收入水平〕Q〔产品质量〕0Y1Y2Y3ABQ1Q2Q3Q4Q5Q6偏好相似假说图例如OA,OB分别代表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OA,OB的斜率为正表示需求产品质量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OA比OB陡峭表示奢侈品的质量需求相对于收入变动的弹性大于生活必需品,二者围成的区域表示一国对其产品的质量变动范围。Y1、Y2、Y3分别表示印度、英国和美国的人均收入水平。〔Q4-Q6〕为美国需求的质量范围,〔Q2-Q5〕为英国,〔Q1-Q3〕为印度。显然英国与美国需求重叠较大〔Q4-Q5〕,需求结构较相似,而印度与美国需求无重叠,与英国也只有极少量的相交局部〔Q2-Q3〕。这是因为美、英人均收入水平较接近,印度与英美差距较大的缘故。这样基于偏好的相似性,英美就将在〔Q4-Q5〕品质范围内的产品进行贸易,而与印度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那么小。本章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兴旺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以及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这些现象用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都无法解释。当代贸易理论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资源储藏相似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这种双向贸易的根底是由企业生产规模不同而产生的本钱差异。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保罗·克鲁格曼、坎姆等。弗农用产品生产技术的周期变化来解释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产品生产技术开展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逐渐从技术兴旺国家转移到劳动力充裕的国家。贸易的根底也可以是需求的不同。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需求会造成价格的差异从而产生贸易。林德从收入和需要的变化来解释兴旺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开展。
行业间贸易
不完全竞争,倾销
行业内贸易指数
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坎姆模型克鲁格曼模型
产品生命周期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关键术语补充资料: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量国家间在同一个产业〔即同类产品〕间进行贸易程度的指标格鲁贝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成长
- 科学育儿宝宝成长更健康
- 沙龙合作合同范本
- 科技发展对大学生学术研究的影响及展望
- 2025至2030年中国菊花香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药品商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安保行业劳保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船用柴油发动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创新在商业领域的价值预测
- 2025年度酒吧会员体系及客户资源转让合同
- 中职学生开学心理知识讲座
-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
- DD 2014-11 地面沉降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 咖啡与茶文化培训1
- 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DIY服装营销计划书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71.《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 非标设备合同范本
- 订单采购模板
- 输电线路组成(金具、绝缘)
-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吊装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