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一)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一)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二)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二)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三)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三)
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一)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吉芬商品2逆向选择3瓦尔拉斯法则4伯格森-萨缪尔森福利函数二、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共19分)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请证明。2推导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供给曲线并解释为什么具有正的斜率。三、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第3题15分,共40分)1某垄断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min(L/3,K),L和K分别表示两种要素的使用量,它们的价格分别是w=1,r=5,该厂商除了上述两种生产要素外没有其他成本投入,该厂商面临两个市场,其中一个为年龄大于65的老年人市场QO=500PO-1.5,另一个为年龄小于65的青壮年市场QY=50PY-5。若该垄断厂商能对这两个市场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请求出垄断厂商在这两个市场上的定价分别是多少?2某企业计划在A市和B市建立工厂,如果两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不推出税收抵免政策,那么,企业将选择在A市建立一个大型工厂,在B市建立一个小型工厂,这将分别为两个地区带来15和5的税收收入。如果其中一个政府推出抵免5的税收政策,而另一个政府没有推出相应的政策,那么企业将把大型工厂设立在具有税收优惠的地区。如果两个地方政府同时推出抵免5的税收政策,那么企业的选择将与完全没有税收优惠时相同。(1)建立一个博弈描述上述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2)求出上述博弈的纳什均衡。3小凡对X和Y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0.5Y0.5,收入m=2400,A城市X商品价格为100,Y商品价格为200,B城市X商品价格为200,Y商品价格200,老板希望小凡到城市B去上班。(1)如果在两个城市,小凡的收入相同,则在城市A和城市B对商品X的需求变化为多少?多少可归结为替代效应,多少可归结为收入效应?(提示:此处求解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小凡到B城市去工作,相当于收入减少多少?老板至少要给小凡多少钱,他才愿意到B城市去工作?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75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卢卡斯批判2奥肯定律3适应性预期4货币中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支持者反对李嘉图等价的理由有哪些?2假设在某个封闭经济体中有两种类型的联储A和B。联储A只关心将长期物价维持在现有水平上;而联储B只关心把产出与就业稳定地维持在自然率上。借助图形解释每一类型的联储对石油价格的外生提高会做出什么反应。3动态AD-AS模型表示如下:DAD曲线方程:_DAS曲线方程:πt=πt-1+ϕ(Yt-Yt)+vt考虑θπ<0的情况,若经济经历一个维持一个时期的正向的总需求冲击,经济将会如何波动?六、计算题(第1题14分,第2题15分,共29分)1三部门组成的经济的消费函数C=80+0.8Y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应量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其中r是利率,Yd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是国民收入。(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为多少?(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各为多少?(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试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4)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2假定总量生产函数为Y=K0.5L0.5,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折旧率为6%。利用索洛模型,回答如下问题:(1)请计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水平。(2)与黄金律水平相比,28%的储蓄率是过高,还是过低?(3)在向黄金律水平调整的过程中,人均消费、人均投资和人均产出的动态变化特征。
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一)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吉芬商品【考点】6.4普通商品与吉芬商品【解析】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需求量和价格同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作为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1所示。图1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逆向选择【考点】38.3逆向选择【解析】逆向选择是指在签订交易合约之前,进行交易的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并且该信息有可能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掌握信息的一方会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选择。因此,逆向选择有时也被称为隐藏信息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先河。他考察了一个次品充斥的旧车市场。假设有一批旧车,每辆车的好坏只有卖主知道,要让交易做成,最合理的办法是按平均质量水平定价。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好车的价格被低估了,从而卖方就不愿按照平均定价出售,或者卖方“理性”的抽走好车,让买主在剩下的差车中任意挑选。如果买方明白这一道理,就不会接受卖方的定价,而只愿出较低的价格。接着这将可能导致另一回合的出价和杀价:卖主再从中抽走一些较好的车,买主则再次降低意愿价格。最终的均衡可能使市场彻底萎缩。显然,这是无效率的,因为最终成交量低于供求双方理想的成交量。逆向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①政府介入市场进行行政干预,避免逆向选择的情况发生;②占有信息多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更多的信息,即发送信号,以减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3瓦尔拉斯法则【考点】32.6瓦尔拉斯法则【解析】瓦尔拉斯法则也称为瓦尔拉斯定律,是说在完全竞争的纯交换经济中,社会对商品的超额需求总价值在任何价格水平下都等于零。瓦尔拉斯通过在n个价格中选择一个“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格,并进行化简,可得到一个恒等式:∑PiQi=∑PiSi=0,这个恒等式被称为瓦尔拉斯法则。由瓦尔拉斯法则可以得到结论: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着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4伯格森-萨缪尔森福利函数【考点】34.4个人社会福利函数【解析】设xi为个人i的消费束,ui(xi)为个人i用某一固定的效用表示法表示的效用水平,则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可表示为:W=W(u1(x1),…,un(xn))。这一特殊形式的福利函数就是伯格森-萨缪尔森福利函数,也称为个人福利函数。这一福利函数是个人效用水平的直接函数,同时又是个别经济行为人的消费束的间接函数。如果每一个经济行为人的效用只由他自己的消费决定,那么就不存在消费的外部效应。于是,可以得到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内在关系:所有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并且在一个适当的凸的假定条件下,所有的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是竞争均衡。二、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共19分)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请证明。【考点】32.10效率的代数式【解析】在一个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中,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率均衡,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了完全竞争经济达到均衡时是有效率的。下面采用反证法证明:设消费者A和消费者B对商品1和商品2的初始禀赋分别为wA1、wA2、wB1、wB2,达到竞争均衡时,消费者A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分别为xA1和xA2,消费者B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为xB1和xB2。假设(xA1,xA2,xB1,xB2)不是帕累托有效的市场均衡,这就意味着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yA1,yA2,yB1,yB2),使得:yA1+yB1=wA1+wB1yA2+yB2=wA2+wB2并且(yA1,yA2)≻(xA1,xA2)(yB1,yB2)≻(xB1,xB2)前两个方程式表明y分配是可行的,后两个方程式则表明每个交易者选择y分配而不是x分配。假定市场均衡,每个交易者按其财力购买最佳的消费束。如果(yA1,yA2)优于A所选择的消费束,则其费用必大于A的财力。B的情况同A类似,即:P1yA1+P2yA2>P1wA1+P2wA2P1yB1+P2yB2>P1wB1+P2wB2将上述两个方程式相加得到:P1(yA1+yB1)+P2(yA2+yB2)>P1(wA1+wB1)+P2(wA2+wB2)再利用yA1+yB1=wA1+wB1和yA2+yB2=wA2+wB2,就有:P1(wA1+wB1)+P2(wA2+wB2)>P1(wA1+wB1)+P2(wA2+wB2)这显然矛盾。因为此式的左边同右边是完全相同的。此矛盾是由于假设市场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而导致的,所以这一假设肯定是错误的。进而得知所有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2推导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供给曲线并解释为什么具有正的斜率。【考点】23.3竞争厂商的供给决策【解析】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可以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1)完全竞争厂商供给曲线的推导竞争厂商所面临的最大化问题为:maxpy-c(y)s.t.y≥0由于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此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因此,竞争厂商将选择产量水平y,在该产量水平上,厂商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市场价格,即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p=MC(y)因此,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恰好就是它的供给曲线。由于厂商的生产建立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厂商也可以选择停产,即产量为零,所以对于给定的市场价格,厂商会选择给自己带来较高利润的产量决策(或者损失较小的决策),即:-F≤py*-cv(y*)-F(其中y*满足p=MC(y))即当产量y*满足如下条件时:/y≤pMC(y*)AVC(y*)=cv(y*)*=厂商才会供给y*的产量,从图形上看,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点右侧的边际成本曲线才是厂商供给曲线的一部分。如果相反的不等式成立,那么厂商就会选择不生产。(2)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的原因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它不是一个充分条件。要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则二阶条件为:-c″(y)≤0即dMC(y)/dy>0。二阶条件表明边际成本必定递增,因此,厂
商的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因为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再上升的,所以一般与价格存在两个交点,如图2所示。考虑第一个交点,在该点处,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此时斜率为负,如果提高产量,每单位增量的成本会递减,但市场价格保持不变,所以利润必定会增加。因此,可以排除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时的产量。利润最大化的供给数量只可能处在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上,即此时的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图2供给曲线三、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第3题15分,共40分)1某垄断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min(L/3,K),L和K分别表示两种要素的使用量,它们的价格分别是w=1,r=5,该厂商除了上述两种生产要素外没有其他成本投入,该厂商面临两个市场,其中一个为年龄大于65的老年人市场QO=500PO-1.5,另一个为年龄小于65的青壮年市场QY=50PY-5。若该垄断厂商能对这两个市场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请求出垄断厂商在这两个市场上的定价分别是多少?【考点】26.4第三级价格歧视【解析】该垄断厂商的生产函数Q=min(L/3,K)为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厂商按照L/3=K的固定投入比例进行生产,对应的产出水平为:Q=L/3=K①成本方程为:TC=L+5K将①式代入成本方程可得成本函数为:TC(Q)=8Q。对于老年人市场,需求函数可变形为:PO=(500/QO)2/3同理可得年轻人的需求函数为:PY=(50/QY)1/5则厂商的利润函数为:π(QO,QY)=POQO+PYQY-TC(Q)=POQO+PYQY-8(QO+QY)利润最大化的一阶导数为:解得:(500/QO)2/3=24(50/QY)1/5=10则两个市场的定价分别为:PO=24,PY=10。2某企业计划在A市和B市建立工厂,如果两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不推出税收抵免政策,那么,企业将选择在A市建立一个大型工厂,在B市建立一个小型工厂,这将分别为两个地区带来15和5的税收收入。如果其中一个政府推出抵免5的税收政策,而另一个政府没有推出相应的政策,那么企业将把大型工厂设立在具有税收优惠的地区。如果两个地方政府同时推出抵免5的税收政策,那么企业的选择将与完全没有税收优惠时相同。(1)建立一个博弈描述上述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2)求出上述博弈的纳什均衡。【考点】29.2纳什均衡;30.1最优反应曲线;30.2混合策略【解析】(1)这个博弈可以用表1来表示。表1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博弈收益矩阵(2)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即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中,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根据划线法,由(1)中的收益矩阵可知:当A市选择“税收抵免5”时,B市选择“无税收抵免”;当A市选择“无税收抵免”时,B市选择“税收抵免5”;当B市选择“税收抵免5”时,A市也选择“税收抵免5”;当B市选择“无税收抵免”时,A市也选择“无税收抵免”。因此,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下面求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假设A市选择“税收抵免5”和“无税收抵免”的概率分别是p和1-p,B市选择“税收抵免5”和“无税收抵免”的概率分别是q和1-q。A市的期望支付为:EA=10pq+10p(1-q)+5(1-p)q+15(1-p)(1-q)=5p(2q-1)-10q+15B市的期望支付为:EB=5p(1-q)+10(1-p)q+5(1-p)(1-q)=5q(1-2p)+5因此,A市的混合策略为:B市的混合策略为:如图3所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A市和B市都分别以0.5的概率选择“税收抵免5”。图3混合策略均衡3小凡对X和Y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0.5Y0.5,收入m=2400,A城市X商品价格为100,Y商品价格为200,B城市X商品价格为200,Y商品价格200,老板希望小凡到城市B去上班。(1)如果在两个城市,小凡的收入相同,则在城市A和城市B对商品X的需求变化为多少?多少可归结为替代效应,多少可归结为收入效应?(提示:此处求解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小凡到B城市去工作,相当于收入减少多少?老板至少要给小凡多少钱,他才愿意到B城市去工作?【考点】5.1最优选择;第5章附录(消费者最优选择求解);8.8另一种替代效应(希克斯替代效应)【解析】(1)在A城市,小凡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maxU=X0.5Y0.5s.t.100X+200Y=2400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为:L=X0.5Y0.5+λ(2400-100X-200Y)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X1=12,Y1=6。在城市B小凡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maxU=X0.5Y0.5s.t.200X+200Y=2400同理解得:X2=Y2=6。故小凡在城市A和城市B对商品X的需求变化为:∆X=X2-X1=6-12=-6。小凡在A城市的效用为为保证在B城市同样获得在A城市的效用,则小凡支出最小化问题为:解得:从而替代效应为:收入效应则为:(2)①在B城市工作时的效用水平为:为维持B城市的效用水平,小凡在A城市的支出最小化问题为:min100X+200Ys.t.X0.5Y0.5=6解得:此时收入为则小凡到B城市工作,相当于收入减少:m-m′=2400-1697=703。②由(1)可知,在B城市工作,为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小凡对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为:因此,此时收入至少为:故小凡到B城市工作,老板至少要给小凡3394。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75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卢卡斯批判【考点】18.1.3无知、预期和卢卡斯批判【解析】卢卡斯批判又称卢卡斯批评,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卢卡斯在《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一个批判》一文中指出,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采取对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2奥肯定律【考点】10.1.2失业与奥肯定律【解析】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y-y*=-a(u-u*)。式中,y表示实际GDP的增长率;y*表示潜在GDP的增长率;u表示实际失业率;u*表示自然失业率;a>0,表示由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3适应性预期【考点】14.2.2适应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注意:与“理性预期”比较记忆)【解析】(1)适应性预期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在t-1时期所做的对t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Pte=Pt-1+λ(Pt-1e-Pt-1),其中,Pt-1e-Pt-1为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调整系数λ(0≤λ≤1)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2)适应性预期是依赖过去的历史信息来调整当期预期的预期形成方式,这种预期方式具有惯性。例如,通胀会引起预期通胀,预期通胀又会自我实现,如此往复。(3)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4货币中性【考点】5.7结论:古典二分法【解析】货币中性是指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不产生影响。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认为货币只会对名义变量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实际上,在长期,货币中性是成立的;但在短期,货币非中性,即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会产生影响。不同学派对货币非中性的解释不同,凯恩斯认为是由于短期价格刚性,而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是由于人们预期的错误或政府的干预,使得短期货币非中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支持者反对李嘉图等价的理由有哪些?【考点】19.3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19.4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解析】(1)李嘉图等价的含义李嘉图等价是指用借债为政府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即税债等价。李嘉图认为,消费者是理性向前看的,今天税收的减少意味着明天税收的增加,用政府借债筹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负担,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从而消费者的跨时期财富不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选择不变,消费者将对政府储蓄的减少进行补偿性储蓄以备未来支付增加的税收,总的国民储蓄不变。由于经济中总的消费、储蓄都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经济的其他基本面也不发生变化。政府负债性减税行为在短期、长期对经济都没有影响。(2)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支持者反对李嘉图等价的理由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李嘉图等价很难成立,主要原因如下:①消费者目光短浅。消费者会因为目光短浅,不能完全理解政府预算赤字的含义。而且有些人在进行消费和储蓄决策时会遵循一种简单而非理性的拇指规则,即假设未来的税收将会与现在的税收相等。消费者会因此而不考虑政府减税政策对未来税收的影响,这样消费者会认为他一生的收入增加了,从而扩大消费支出并使国民储蓄减少。②消费者面临借款约束。对于那些面临借款约束的消费者来说,现期收入要比他一生的收入更重要。例如,一个消费者想消费比当前的收入大得多的商品或劳务,则必须通过借贷活动才能满足。在他面临借款约束,即借不到资金为现期消费来融资时,对他而言,无论一生的收入有多少,只有现期收入决定其消费支出。所以,政府减少税收相当于向纳税人提供了一笔贷款,从而会使那些想得到贷款但又得不到的消费者扩大消费支出。③不关心子孙后代。消费者会预期未来的税收不会落在自己身上,而是落在子孙后代身上。所以,政府债务的增加意味着由下一代纳税人向这一代纳税人转移的财富会增加,这种财富的转移增加了这一代人一生的资源,从而会刺激他们的消费支出。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通过债务的增加而减税融资会以下一代人的损失为代价来刺激这一代人的消费支出。2假设在某个封闭经济体中有两种类型的联储A和B。联储A只关心将长期物价维持在现有水平上;而联储B只关心把产出与就业稳定地维持在自然率上。借助图形解释每一类型的联储对石油价格的外生提高会做出什么反应。【考点】10.5稳定化政策【解析】如图4所示,石油价格上涨推动了成本的上升,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从而推高价格,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同时产量下降到自然水平以下。图4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1)联储A如果要将长期物价维持现有水平,则联储会不采取任何措施,保持总需求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物价水平上升,产出和就业低于自然率。但在长期,价格下降到原来的水平时恢复到充分就业,如图4所示,经济从均衡点B回到均衡点A。但这个过程的代价是痛苦的衰退。(2)如果联储要保持产出和就业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上,则它要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增加总需求。这个政策使总需求曲线上移,在图5中,从AD1移到AD2。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迅速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C。C点的价格是永久性居高的,但是与不利供给震荡相联系的产出没有什么损失。但这种政策的代价是持久的、较高的物价水平。图5抵消不利的总供给冲击3动态AD-AS模型表示如下:DAD曲线方程:_DAS曲线方程:πt=πt-1+ϕ(Yt-Yt)+vt考虑θπ<0的情况,若经济经历一个维持一个时期的正向的总需求冲击,经济将会如何波动?【考点】15.4.2泰勒原理【解析】如果θπ<0,根据货币政策规则it=πt+ρ+θπ(πt-πt*)+_θY(Yt-Yt),可知通货膨胀的增加导致名义利率的更小增加,从而实际利率下降。更低的实际利率降低了借款的成本,这又增加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因此,θπ<0意味着动态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图6所示,在t时期,由于正向需求冲击,DAD曲线右移,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产出和通货膨胀上升。在t+1时期,DAD曲线回到原来的位置,但是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使DAS曲线上移,经济移动到C点。在之后的时期中,即使冲击已经消失,产出始终高于自然水平,预期通货膨胀会越来越高,经济移动到D点,导致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因此,如果θπ<0,维持一个时期的正向的总需求冲击虽然会增加产出,但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螺旋式上升。图6向上倾斜的DAD曲线导致失控的通货膨胀六、计算题(第1题14分,第2题15分,共29分)1三部门组成的经济的消费函数C=80+0.8Y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应量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其中r是利率,Yd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是国民收入。(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为多少?(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各为多少?(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试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4)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考点】11.1产品市场与IS曲线;11.2货币市场与LM曲线;12.2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解析】(1)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Y=C+I+G。根据可支配收入定义,Yd=Y-T=0.75Y,所以有:Y=80+0.8Yd+20-5r+20=0.6Y-5r+120,解得IS曲线方程为:Y=300-12.5r。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是L=M/P,将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和实际货币供给函数M/P=45代入均衡条件可得LM曲线方程为:Y=112.5+25r。联立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可得:Y=237.5,r=5。(2)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L=M/P,将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和实际货币供给函数M/P=90/P代入均衡条件可得LM曲线方程为:90/P=0.4Y-10r。把IS曲线方程的利率代入LM曲线方程可得总需求曲线方程:Y=75/P+200。联立总需求曲线方程和总供给曲线方程Y=235+40P可得:Y=
275,P=1。(3)设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为ΔG,则IS曲线方程为:0.4Y=-5r+120+ΔG。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285代入总供给方程Y=235+40P,可得:P=1.25。将Y=285和P=1.25代入LM曲线方程90/P=0.4Y-10r,可得:r=4.2。将Y=285和r=4.2代入IS曲线方程0.4Y=-5r+120+ΔG,可得:ΔG=15,即政府需要增加15单位的购买支出。(4)IS曲线方程为:Y=300-12.5r,LM曲线方程为:M/P=0.4Y-10r,总供给方程Y=235+40P。将Y=285分别代入IS曲线方程和总供给方程,可得:r=1.2,P=1.25。将Y=285、r=1.2和P=1.25代入LM曲线方程,可得:M=127.5。因此,ΔM=127.5-90=37.5,即应增加37.5单位的货币供应量。2假定总量生产函数为Y=K0.5L0.5,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折旧率为6%。利用索洛模型,回答如下问题:(1)请计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水平。(2)与黄金律水平相比,28%的储蓄率是过高,还是过低?(3)在向黄金律水平调整的过程中,人均消费、人均投资和人均产出的动态变化特征。【考点】8.1资本积累;8.2资本的黄金律水平【解析】(1)设人口增长率为n,储蓄率为s,折旧率为δ。稳态经济下:Δk=sf(k)-(n+δ)k=0由所给的总量生产函数,求得人均生产函数为:y=f(k)=Y/L=k0.5已知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折旧率为6%,将其代入稳态条件,有:0.28k0.5=(0.01+0.06)k解得:k*=16。因此,人均产出y*=(k*)0.5=4。(2)稳态条件下的有效人均消费为c=y-sy=y-(n+δ)k故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应满足的经济学条件是:c′=f′(k)-(n+δ)=0把人均生产函数,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代入上式,可以得到:kgold*=2500/49,ygold*=50/7。将kgold*=2500/49,ygold*=50/7,n=1%,δ=6%代入稳态条件sf(k)=(n+δ)k,可得:sgold=50%。由于28%<50%,所以,与黄金律水平相比,28%的储蓄率过低。(3)在向黄金律水平调整的过程中,储蓄率将增加,且经济中初始稳定状态的资本量为16,黄金律水平要求的资本量为2500/49,因此向黄金律水平的调整过程是经济从资本少于黄金律水平开始的。储蓄率增加将导致消费的立即减少和投资的等量即刻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资本存量增加时,产出、消费和投资同时增加。由于新的稳态是黄金率水平,据其定义可知,新的稳态比初始稳态的消费水平高。如图7所示。
图7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二)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占优策略均衡2沉没成本3公地的悲剧4合作博弈二、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共19分)1试证明在拟线性条件下,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三者等价。2说明如果厂商行为满足利润最大化弱公理,则供给函数具有正斜率、要素需求函数具有负斜率。三、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第3题15分,共40分)1某村庄有1000名村民。该村庄的村民只消费一种私人物品(小麦)和一种公共物品(溜冰场),且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u(x,G)=x-100/G,其中x表示每个村民的小麦消费量(单位:千克),G表示溜冰场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小麦的价格是1元/千克,溜冰场的造价是10元/平方米。假设该村的每个村民年收入为1000元。(1)求溜冰场的帕累托有效面积。(2)若每个村民对溜冰场的费用承担相同份额,那么村民选择投票赞成的溜冰场大小为多少?2已知一个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函数为x=10+y/(10p),这里x为一周内牛奶的消费量,y=120元为收入,p=3元/桶,现在假定牛奶价格从3元/桶降为2元/桶。问:(1)该价格变化对该消费者的需求总效应是多少?(2)请算出价格变化的斯勒茨基替代效应。(提示:如该消费者维持原消费水平,降价会使他省出多少钱?现在他用多少钱就相当于原来的120元钱?)(3)请算出价格变化的斯勒茨基收入效应。3考虑一个由两家企业组成的寡头垄断行业,市场的需求由P=10-Q给出。这两家企业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1=4+2Q1,C2=3+3Q2。(1)若两家企业串通追求共同的利润最大化,总的产量水平是多少?市场价格为多少?各自生产多少?各自利润多大?(2)若两家企业追求各自的利润最大化,利用古诺模型,各自生产多少?各自利润多大?市场价格多大?并给出各自的反应函数。(3)若串通是非法的,但收购不违法。企业1会出多少钱收购企业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75分)2?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效率工资2生命周期假说3黏性价格模型4流动性陷阱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变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为什么公开市场业务这一政策工具是最常用的工具?2为什么说预算赤字可能是好的政策选择?3简述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构成因素,及其与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并指出前者与总供给曲线的关系。六、计算题(第1题14分,第2题15分,共29分)1经济中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为:u=un-α(π-Eπ),un为自然失业率,Eπ为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为L(u,π)=u+βπ2,中央银行的目标是使损失尽可能小。那么:(1)如果中央银行采取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将通货膨胀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则中央银行的最优规则是什么?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多少?(2)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斟酌处置的货币政策,且经济主体了解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则中央银行的最优规则是什么?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多少?(3)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斟酌处置的货币政策,那么当它公告将遵循零通货膨胀的政策时,经济主体是否会相信这一政策?(4)如果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为L(u,π)=βπ2,重新回答(1)~(3)。2假定经济是由四部门构成,其构成为:Y=C+I+G+NX,C=300+0.8YD,I=200-1500i,NX=100-0.04Y-500i,L=0.5Y-2000i,t=0.2,G=200,M=550,P=1。其中,YD表示可支配收入。试求:(1)IS曲线、LM曲线以及总需求函数;(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并证明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总和等于企业投资。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二)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占优策略均衡【考点】29.1博弈的收益矩阵【解析】占优策略是指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不依赖于其他人的策略选择,不论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他的最优策略是唯一的。如果在某个博弈中,每个参与人都有一个占优策略,那么,这个占优策略组合就是该博弈的均衡结果,该均衡称为占优策略均衡。占优策略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强的一个博弈均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任何策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唯一的。而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所以,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2沉没成本【考点】21.6沉没成本【解析】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支出。沉没成本通常是可见的,但一旦发生以后,在做出经济决策时经常被人们忽视。由于它是无法收回的,因而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例如,一项按企业特定要求而设计的专用设备,假定该项设备仅能用于起初设计的用途,而不能转作它用,这项支出就属于沉没成本。因为该设备别无它用,其机会成本为零,从而这不应包括在企业成本之中。不管购置该设备的决策是否正确,这项支出已付诸东流,不应该影响当期的决策。3公地的悲剧【考点】35.6公地的悲剧【解析】公地的悲剧是指公共所有的土地由于长期的超载放牧而日益衰落的现象,后特指公共资源可能很快就会因过度地使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社会现象。由于土地是公共所有的,每一个放牧者都只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并不考虑自己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所有个人的最优放牧数量总和将远大于公共地整体的最优放牧数量,由此导致放牧超载,土地日益衰落。公地的悲剧可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公共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明确产权关系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4合作博弈【考点】30.3合作博弈【解析】合作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的博弈。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博弈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如果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如果能设计出合同,则是合作的。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买方和卖方之间就一块地毯的价格讨价还价。如果地毯生产成本为100美元,而买方对其评价是200美元,因为双方同意以101~199美元之间任一价格成交都将最大化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与卖方的利润之和,并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因此该博弈可能有合作的解。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签订合同的可能性,在合作博弈中有约束力的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们是不可能的。二、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共19分)1试证明在拟线性条件下,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三者等价。【考点】14.8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解析】设拟线性效用函数为v(x1)+x2,改变收入不影响需求,商品1的需求只取决于1的价格。按价格p1消费者选择为x1(p1),总效用为v(x1)+m-p1x1;按价格p1′,消费者选择为x1′(p1′),总效用为v(x1′)+m-p1′x1′。(1)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价格为p1时,消费者剩余为v(x1)-p1x1;价格为p1′时,消费者剩余为v(x1′)-p1′x1′,所以消费者剩余的变化ΔCS=[v(x1)-p1x1]-[v(x1′)-p1′x1′]。(2)补偿变化令C表示补偿变化。这是在价格变动后为使消费者的境况与价格变动前的境况一样好所必需的额外货币量。因而C一定满足方程:v(x1′)+m+C-p1′x1′=v(x1)+m-p1x1求解C可得:C=v(x1)-v(x1′)+p1′x1′-p1x1(3)等价变化令E为等价变化,表示价格变动前,从消费者那里取走而使他的境况与价格变动后的情况一样好的货币量,则有:v(x1′)+m-p1′x1′=v(x1)+m-E-p1x1求解E可得:E=v(x1)-v(x1′)+p1′x1′-p1x1综上可知,在拟线性效用情况下,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是相同的,而且,它们都等于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即C=E=ΔCS。2说明如果厂商行为满足利润最大化弱公理,则供给函数具有正斜率、要素需求函数具有负斜率。【考点】20.11显示的盈利能力【解析】考虑厂商在两组不同的价格上所作出的两个选择,价格为(pt,w1t,w2t)时,厂商的选择为(yt,x1t,x2t);价格为(ps,w1s,w2s)时,厂商的选择为(ys,x1s,x2s)。假定厂商的生产函数保持不变,并且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则厂商的选择满足利润最大化弱公理,按照t的价格,厂商获得的利润必定大于采用s的生产计划所获得的利润,反之亦然,即有:ptyt-w1tx1t-w2tx2t≥ptys-w1tx1s-w2tx2s①psys-w1sx1s-w2sx2s≥psyt-w1sx1t-w2sx2t②对方程②两边移项可得:-psyt+w1sx1t+w2sx2t≥-psys+w1sx1s+w2sx2s③把方程①与方程③加总则有:(pt-ps)yt-(w1t-w1s)x1t-(w2t-w2s)x2t≥(pt-ps)ys-(w1t-w1s)x1s-(w2t-w2s)x2s④重新整理此式得到:(pt-ps)(yt-ys)-(w1t-w1s)(x1t-x1s)-(w2t-w2s)(x2t-x2s)≥0⑤定义价格的变化为Δp=(pt-ps)、产量的变化为Δy=(yt-ys),依此类推,可以得到:ΔpΔy-Δw1Δx1-Δw2Δx2≥0⑥上式表明产品价格的变动量与产量的变动量的乘积,再扣除每一种要素价格的变动量与该要素的变动量的乘积,结果一定是非负的。(1)考察产品价格发生变化但每一种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时的情况。如果Δw1=Δw2=0,那么,方程⑥简化为:ΔpΔy≥0。因此,如果产品价格上升,使得Δp>0,那么,产量的变动量就一定是非负的,即Δy≥0。这说明,一家竞争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供给曲线必定具有正的(或至少是零)斜率。(2)如果产品的价格和要素2的价格保持不变,方程⑥就变为:-Δw1Δx1≥0,即:Δw1Δx1≤0。因此,如果要素1的价格上升,使得Δw1>0,方程⑥就意味着对要素1的需求量将下降(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它保持不变),从而有Δx1≤0。这意味着,要素需求量必定是该要素价格的减函数:要素需求
曲线的斜率为负值。三、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第3题15分,共40分)1某村庄有1000名村民。该村庄的村民只消费一种私人物品(小麦)和一种公共物品(溜冰场),且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u(x,G)=x-100/G,其中x表示每个村民的小麦消费量(单位:千克),G表示溜冰场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小麦的价格是1元/千克,溜冰场的造价是10元/平方米。假设该村的每个村民年收入为1000元。(1)求溜冰场的帕累托有效面积。(2)若每个村民对溜冰场的费用承担相同份额,那么村民选择投票赞成的溜冰场大小为多少?【考点】37.4不同水平的公共物品【解析】(1)每个村民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为:MRS=MUG/MUx=100/G2溜冰场建造的边际成本为10,考虑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有效数量为所有消费者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可得:1000×100/G2=10解得G*=100,即最优面积为100平方米。(2)村民的目标为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即如果选择溜冰场的面积G,则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为:解得G*=100,即居民都选择投票赞成建造100平方米的溜冰场。因为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拟线性偏好,因此投票也能实现帕累托有效量。2已知一个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函数为x=10+y/(10p),这里x为一周内牛奶的消费量,y=120元为收入,p=3元/桶,现在假定牛奶价格从3元/桶降为2元/桶。问:(1)该价格变化对该消费者的需求总效应是多少?(2)请算出价格变化的斯勒茨基替代效应。(提示:如该消费者维持原消费水平,降价会使他省出多少钱?现在他用多少钱就相当于原来的120元钱?)(3)请算出价格变化的斯勒茨基收入效应。【考点】8.1替代效应;8.2收入效应;8.4总需求的变动【解析】(1)p=3(元/桶)时,x(p,m)=10+120/(10×3)=14;p=2(元/桶)时,x(p′,m)=10+120/(10×2)=16;所以总效应为:∆x=x(p′,m)-x(p,m)=16-14=2。(2)价格变化后,为了使消费者购买得起价格变化前的商品数量,需要把他的收入增加∆p·x=-1×14=-14,即他的收入要减少14元。这样在保持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为:x(p′,m′)=10+(120-14)/(10×2)=15.3从而替代效应为:∆xs=x(p′,m′)-x(p,m)=15.3-14=1.3。(3)收入效应等于总效应减去替代效应,即:∆xn=∆x-∆xs=2-1.3=0.7。3考虑一个由两家企业组成的寡头垄断行业,市场的需求由P=10-Q给出。这两家企业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1=4+2Q1,C2=3+3Q2。(1)若两家企业串通追求共同的利润最大化,总的产量水平是多少?市场价格为多少?各自生产多少?各自利润多大?(2)若两家企业追求各自的利润最大化,利用古诺模型,各自生产多少?各自利润多大?市场价格多大?并给出各自的反应函数。(3)若串通是非法的,但收购不违法。企业1会出多少钱收购企业2?【考点】28.5同时设定产量;28.10串谋【解析】(1)若两家企业串通时,它们的目标是追求总利润的最大化,则总利润函数为:π=P(Q1+Q2)-C1(Q1)-C2(Q2)=-Q12+8Q1-2Q1Q2-Q22+7Q2-7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Q1=-2Q1+8-2Q2=0∂π/∂Q2=-2Q2+7-2Q1=0上述两式无解,说明两家企业串通后只由一家企业生产,不存在两家企业同时生产的情况。根据两家企业的成本函数可得MC1=2,MC2=3。由于两家企业的边际成本为常数,且企业1的边际成本小于企业2的边际成本,所以串通后所有的产量全部由企业1提供,故Q2=0。则总利润函数变为:π=-Q12+8Q1-7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1=-2Q1+8=0,解得Q1=4。因此两家企业串通后,总的产量水平为Q=Q1+Q2=4;市场价格为P=10-Q=6;企业1的利润为π1=-Q12+8Q1-4=12;企业2的利润为π2=-3。(2)由已知可得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π1=PQ1-C1(Q1)=-Q12+(8-Q2)Q1―4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1/∂Q1=-2Q1+8-Q2=0,得企业1的反应函数为:Q1=4-0.5Q2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企业2的反应函数为:Q2=3.5-0.5Q1联立两企业的反应函数可以解得古诺均衡时每家企业的产量为Q1C=3,Q2C=2。此时市场价格为P=10-Q=5,两企业的利润分别为π1=5,π2=1。(3)企业1对企业2的收购价格p不会高于企业1在两种情况下的利润差,也不会低于企业2在古诺均衡下的利润,即收购价格满足1≤p≤7。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75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效率工资【考点】7.3实际工资刚性与结构性失业【解析】效率工资是指雇主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主动支付给雇员的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工资。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雇主必须把工资作为刺激雇员努力工作的手段。雇员在工作时候的努力程度决定了生产和经营的经济效率,如果员工积极性高,则生产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而雇员工作时的努力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雇员得到的报酬的高低。如果雇主给雇员支付的工资高于其他企业从事同种工作的雇员的工资水平,雇员就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前途的“好工作”,并为了保持这份好工作而努力工作,这就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根据效率工资理论,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雇主除非迫不得已则不愿意降低员工的工资,因为这不利于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但如此,社会上的工资水平总体上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高工资率还可以刺激产生高效率,效率的提高不可避免引起对劳动的需求的下降,从而社会上失业的存在就是可以理解的。2生命周期假说【考点】16.3弗朗格·莫迪利安尼与生命周期假说【解析】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亚尼、R·布伦伯格和A·安东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它指出,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个人消费占其一生收入现值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αW+βY,其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W表示财富,参数α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参数β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生命周期假说认为,理性人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来安排自己一生的消费,并保证每年的消费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人们在一生中的消费规律是:青年时以未来收入换取借款,中年时或清偿早期债务或储蓄防老,老年人逐日消耗一生积蓄。一般而言,中年人具有较高水平的收入,青年人和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所以,中年人具有较低的平均消费倾向,青年人和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但终其一生,个人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平均消费倾向。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消费函数在长期和短期中的不同形式。3黏性价格模型【考点】14.1总供给的基本理论【解析】黏性价格模型即阐述黏性价格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黏性价格指不能迅速地反映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产品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价格。黏性价格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该模型用公式表示为:EY_=Y+α(P-EP),说明了产出与自然率水平的背离和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的背离是正相关的。4流动性陷阱【考点】12.3.5流动性陷阱(也被称为零下限)【解析】流动性陷阱又称为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为流动性陷阱。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变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为什么公开市场业务这一政策工具是最常用的工具?【考点】4.3.2货币政策工具【解析】(1)影响货币供给的,一个是货币乘数;另一个是基础货币。从货币乘数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来降低或提高货币乘数,从而在基础货币量不变时影响派生存款量;从基础货币看,一方面中央银行可通过变动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数量,从而影响基础货币;另一方面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时,市场上基础货币量就会增加;卖出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量就会减少。(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明显优点:①能按中央银行的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只能用变动贷款条件或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商业银行的借款数量;②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上;③操作规模可大可小,交易的步骤也可随意安排,更便于保证准备金率调整的精确性;④不像法定准备金率及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准备金率及贴现率不是可以轻易变动的),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业务容易逆转。这些优点决定了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最常用的工具。2为什么说预算赤字可能是好的政策选择?【考点】19.5.1平衡预算vs.最优财政政策【解析】预算赤字可能是好的政策选择的理由如下:(1)稳定化。预算赤字或盈余可以帮助稳定经济。本质上,平衡预算的规则将会使税收和转移支付体系的自动稳定能力失效。当经济陷入衰退时,税收自动下降,转移支付自动上升。尽管这些自动的反应有助于稳定经济,但它们推动了预算赤字的出现。一项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将要求政府在衰退时增税或减少支出,但这些行动将进一步抑制总需求。斟酌处理的财政政策更可能使经济向经济周期进程的相反方向运动。(2)税收平滑。预算赤字或盈余可以用于降低税收体系引起的激励扭曲。在不寻常的低收入(衰退)或不寻常的高支出(战争)的年份,如果要平衡政府预算,就意味着提高税率,高税率会降低人们劳动和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会降低产出,反而会使政府税收收入减少。而预算赤字则允许在这样的年份,通过保持税率相对稳定使税收的总社会成本最小。(3)代际再分配。预算赤字可以把税收负担从当前一代转移到子孙后代,比如当前一代为保持自由而战,子孙后代也会受益,理应承担一部分负担,因此当前一代可以通过预算赤字来为战争筹款,政府可以通过对子孙后代征税来偿还债务。3简述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构成因素,及其与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并指出前者与总供给曲线的关系。【考点】14.2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解析】(1)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构成因素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即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达式为π=πe-β(u-un)+。由公式可以看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构成因素有预v期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和供给冲击。(2)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和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和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用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增长率。不过这种差别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是密切相关的。在工资迅速上升的时期,物价上升也迅速。②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包括了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弗里德曼和菲尔普斯认为,简单菲利普斯曲线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事实上,失业并非取决于通货膨胀水平,而是取决于超过预期通货膨胀之上的、过度通货膨胀。③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包括供给冲击。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的滞胀现象。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使得原始菲利普斯曲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研究上都受到了尖锐的批评,也使得经济学家更加认识到总供给冲击的重要性。(3)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关系①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根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推导得出总供给曲线,利用总供给方程也可以推导得出菲利普斯曲线方程。②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二者反映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对“价格水平变动使实物经济的实际产出、就业量由最初的偏离充分就业水平通过工资-价格调整回归充分就业水平”的过程的刻画。③两者的区别:总供给曲线侧重于“价格-产出”之间的关系,现代菲利普斯曲线侧重于“价格的变动率-产出(就业)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二者绝对水平的相依关系,后者是二者相对变化率的相依关系。前者是静态的,而后者开始涉及到动态问题。六、计算题(第1题14分,第2题15分,共29分)1经济中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为:u=un-α(π-Eπ),un为自然失业率,Eπ为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为L(u,π)=u+βπ2,中央银行的目标是使损失尽可能小。那么:(1)如果中央银行采取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将通货膨胀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则中央银行的最优规则是什么?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多少?(2)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斟酌处置的货币政策,且经济主体了解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则中央银行的最优规则是什么?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多少?(3)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斟酌处置的货币政策,那么当它公告将遵循零通货膨胀的政策时,经济主体是否会相信这一政策?(4)如果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为L(u,π)=βπ2,重新回答(1)~(3)。【考点】18.2政策应该按规则实施还是斟酌处置;第18章附录时间不一致性和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解析】(1)在固定规则下,中央银行将通货膨胀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只要经济主体知道中央银行承诺该规则,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就将是中央银行所承诺的水平。由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Eπ=π),所以,失业率将处于其自然率水平(u=un)。因为无论规则确定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多少,失业都处于其自然率水平,所以,任何通货膨胀都没有一点好处。因此,最优固定规则要求中央银行规定零通货膨胀。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π=0,失业率u=un。(2)把u=un-α(π-Eπ)代入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可得:απEπL(u,π)=un-(-)+βπ2中央银行损失最小的一阶条件为:dL/dπ=-α+2βπ=0解得:π=α/(2β)因此,无论经济主体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多少,中央银行选择的最优通货膨胀率均为π=α/(2β)。理性的经济主体了解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以及菲利普斯曲线施加的限制,因此,他们预期中央银行将选择π=α/(2β),从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Eπ=π=α/(2β),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u=un。
(3)由(2)可知,斟酌处置情况下,无论Eπ为多少,中央银行的最优政策都是将通货膨胀设定为π=α/(2β),所以即使中央银行公告将遵循零通货膨胀的政策,经济主体都知道中央银行有违背公告的激励,从而一开始就不相信公告。(4)由于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只与通货膨胀有关,故中央银行的最优决策为把通货膨胀率降到0。当经济主体了解到这一决策时,经济主体的私人预期为Eπ=π=0。失业率仍然为自然失业率,中央银行公布零通货膨胀目标时,由于这一目标符合中央银行自身利益,经济主体会相信这一政策。2假定经济是由四部门构成,其构成为:Y=C+I+G+NX,C=300+0.8YD,I=200-1500i,NX=100-0.04Y-500i,L=0.5Y-2000i,t=0.2,G=200,M=550,P=1。其中,YD表示可支配收入。试求:(1)IS曲线、LM曲线以及总需求函数;(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并证明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总和等于企业投资。【考点】11.1产品市场与IS曲线;11.2货币市场与LM曲线;12.2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6.2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解析】(1)①IS曲线方程由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NX,可得:Y=300+0.8(Y-0.2Y)+200-1500i+200+100-0.04Y-500i,化简得IS方程为:Y=2000-5000i。②LM曲线方程在名义货币供给为550和价格水平为1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550,由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得M/P=0.5Y-2000i,化简得LM曲线为:Y=1100+4000i。③总需求函数当价格为P,此时LM曲线方程为:Y=1100/P+4000i;联立Y=2000-5000i和Y=1100/P+4000i,可得总需求函数为:(2)由IS和LM方程联立:解得均衡利率为:i=10%,均衡收入为:Y=1500。此时,私人部门储蓄为:S=Y-C-tY=Y-300-0.64Y-0.2Y=-60;政府部门储蓄为:T-G=0.2Y-G=0.2Y-200=100;国外部门储蓄为:-NX=-(100-0.04Y-500i)=10;企业投资为:I=200-1500i=200-1500×10%=50。由此可见,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总和等于企业投资。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三)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显示偏好弱公理2契约曲线3道德风险4维克里拍卖二、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共19分)1请对先征税后退税的经济政策给予经济学分析,给出数理推导和图形分析。2判断下列说法对错,并说明理由。(1)当达到古诺均衡时,市场供求不一定相等。(2)伯特兰均衡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所以在现实的寡头市场中不应该看到超额利润。(3)无论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还是垄断竞争市场,厂商选择的原则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4)因为垄断竞争产量低于完全竞争产量,所以在长期厂商仍可获得超额利润。(5)在垄断竞争行业中,价格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伯特兰均衡。三、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第3题15分,共40分)1一家垄断厂商具有不变的边际成本C,其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P),具有不变的需求弹性2。该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回答以下问题:(1)求该厂商制定的垄断价格。此价格与竞争价格相比,有何差异?(2)如果政府对这个垄断厂商每单位产量征收t元的从量税,那么此时价格是多少?与问题(1)中没有税收的情况相比,价格有何变化?如果改为对利润征收税率为τ的利润税,价格又将如何变化?(3)回到问题(1)中没有税收的情况。如果政府想使垄断厂商生产社会最优产量,考虑对该厂商的边际成本进行补贴,那么该选择怎样的补贴水平?2某商品市场为双寡头垄断市场。已知市场总需求函数为Q=240-2p。寡头厂商1没有生产成本,寡头厂商2的成本函数为C(q2)=0.25q22。(1)若两个寡头厂商同时定产,求各厂商的反应函数以及均衡时的产量水平;(2)若厂商1为产量领导者,厂商2为产量跟随者,求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水平;(3)若厂商1为价格领导者,厂商2为价格跟随者,求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水平;(4)若两个厂商进行形成卡特尔并进行产量串谋,求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水平。3在两个消费者和两种商品的纯交换经济里,张三初始禀赋有9单位商品1和6单位商品2;李四初始禀赋有18单位商品1和3单位商品2,他们具有共同的效用函数U(x1,x2)=x1x2,x1和x2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求:(1)达到竞争均衡的相对价格。(2)表示帕累托最优分配的契约线表达式。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75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托宾q值2货币乘数3泰勒原理4菲利普斯曲线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夸大了通货膨胀?2什么是无痛苦的反通货膨胀?它有什么要求?3试论述一个小国开放经济中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并说明理由。六、计算题(第1题14分,第2题15分,共29分)1一个消费者生存两期,t=1,2。在t=1时,他持有初始财富A,期间收入为Y1,在t=2时,收入为Y2。消费者的财富和收入可以用来消费(以C代表)或储蓄。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自然对数形式:U(Ct)=lnCt。消费者的目标是最大化两期消费的加权效用(0<ρ<1):U(C1)+U(C2)/(1+ρ)。(1)如果消费者可以以r的利率自由借入或借出资金:①写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②求出消费者的最优消费计划。(2)如果消费者不能借入或借出资金,消费者的最优消费计划是什么?2在不包含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生产函数为F(K,L)=AKαL1-α(A>0,0<α<1),人口增长率为n,储蓄率为s,资本折旧率为δ。定义k=K/L表示人均资本,y=Y/L表示人均产出。请回答以下问题:(1)推导出人均资本积累的动态方程;(2)计算出黄金律的资本存量kgold*以及相应的储蓄率sgold*;(3)在上述索洛模型中引入税收政策,假设政府对收入征税,税率为τ(为简化起见,这里不考虑税收的具体用途),重新计算黄金律的资本存量kgold*以及相应的储蓄率sgold*。
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三)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显示偏好弱公理【考点】7.4显示偏好弱公理【解析】显示偏好弱公理是指,如果(x1,x2)被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不同,那么,(y1,y2)就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1,x2)。即假定一个消费束(x1,x2)是按价格(p1,p2)购买的,另一个消费束(y1,y2)是按价格(q1,q2)购买的,那么只要p1x1+p2x2≥p1y1+p2y2,就不可能再有q1y1+q2y2≥q1x1+q2x2。因此,如果在购买消费束X时,有能力购买消费束Y,那么在购买消费束Y时,X就一定是无力购买的消费束。2契约曲线【考点】32.3帕累托有效率配置【解析】契约曲线又称效率线,可分为消费者契约曲线和生产者契约曲线。消费者契约曲线指的是,在埃奇沃思盒状图中,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在此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XYA=MRSXYB,即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两个消费者按此交换都在既定初始条件下获得最大满足。相应地,契约曲线的轨迹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轨迹。生产者契约曲线,是指在埃奇沃思盒状图中,不同生产者的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在此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即MTRSXYC=MTRSXYD,按此点生产都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相应地,契约曲线上的轨迹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轨迹。3道德风险【考点】38.4道德风险【解析】道德风险也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这样一种情形。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从根本上来讲,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由个人自己来约束自己,避免出现道德风险。4维克里拍卖【考点】18.1拍卖的分类【解析】维克里拍卖又称为集邮者拍卖,类似于密封拍卖,所有投标人都出价,但它具有一个关键性的特点:商品由出价最高的投标者获得,但他却只需按第二高的出价支付。在维克里拍卖中,投标人的最优策略是使他的出价等于他对商品的真实评价,因此,和英国式拍卖一样,维克里拍卖也具有实现帕累托有效率结果的合意的性质。二、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共19分)1请对先征税后退税的经济政策给予经济学分析,给出数理推导和图形分析。【考点】2.6税收、补贴和配给;3.3无差异曲线;5.1最优选择【解析】先征税后退税的政策会使消费者至少与以前一样好。令征税商品的消费数量为x,价格为P,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为y,加权平均价格标准化为1,消费者收入为m。如图1所示,初始预算约束线为xP+y=m,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E1(x1,y1),即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是(x1,y1),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是U1。政府先征税后退税后,对每单位商品x征收t元税收使得商品x的价格从P上升到(P+t),而退税后消费者的收入增加tx,于是新的预算约束线为x(P+t)+y=m+tx。可知,原消费束(x1,y1)满足新的预算约束,即在先征税后退税政策实施后仍然支付得起消费组合(x1,y1),所以新的预算约束线经过点E1(x1,y1),但由于征税后商品x的相对价格提高,所以新预算线比初始预算线更加陡峭。如图1所示,政策实施后消费者至少可以选择原消费束达到U1效用水平。特别地,存在效用函数使得消费者可以选择E2(x2,y2)的消费组合以获得更大的效用,如图1中的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验地理的研学旅行合同3篇
- 师德心灵演讲稿(11篇)
- 2024年宁波市鄞州区交通运输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中心卫生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招聘村卫生所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生物质转化技术原理考核试卷
- 美德少年事迹材料500字(18篇)
- 买卖二手房合同范本(19篇)
- 羽绒服设计风格与创新考核试卷
-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课件
- 腹泻患儿的护理 腹泻(儿童护理课件)
- 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设计
- 地图常用地物符号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现场检查表
- 高考理综试题答题技巧方法!课件
- 契税补贴申请表
- 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鲁班奖迎检分工细化
- 最新金属软管设计制造新工艺新技术及性能测试实用手册
- 渠道项目报备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