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家长会的目的:1、让家长了解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2、让家长了解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注意力。3、让家长了解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一、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学生总是说“我不行”、“我不会做”、“以后再说”-----这些话老是挂在口头上。由于孩子总觉得自己无能,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也不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都认为自己不行。所谓自信心是指人对自身力量作肯定性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具有一定的自信心,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首先,要鼓励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开拓的行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应放手让他做,千万不要包办、代替。交给孩子办的事,就要相信他能办好,要使孩子感到家长完全信任他,他自己从一开始就充满自信心。(这里要说说,我们在上次的家长会后,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每天至少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但是从孩子们交上就来的表格来看,只有一半的孩子每天自觉的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可以来看看,我统计的表格。孩子为什么要帮助父母做事,相信我不说,每一个家长都知道。我这里还有两个案例供大家参考:1、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带的午饭都有一个鸡蛋,这个鸡蛋是由妈妈剥好蛋壳后放进饭盒的。有一次妈妈来不及剥蛋壳,吃饭时这个孩子竟犯了难,不知怎么对付这个鸡蛋,后来只好把鸡蛋带回了家。2、还有一名学生,从小就特别聪明,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可是入学后他就遇到了困难,衣服不会洗,东西不会买,愁得天天给家里打电话。无奈只好申请休学一年,专门回家学习料理生活。一年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又到了新生入学的时间了,他对离开妈妈独自生活还是感到恐惧,最后只好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摆脱这人间的苦恼。所以说爱孩子不光是要照顾得周全,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其次,要引导孩子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家长要适当地引导孩子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既不太难也不太易的任务,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欢乐。例如打扫卫生(全部交给她去完成,在学校他已经做得很好的,在家里肯定也会做得很好,家长要给孩子信心),给花浇水,洗自己的衣服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勤劳的品格和一定的责任感。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只是好奇,渐渐地,这些事就变成了他的“分担区”。当工作完成后受到表扬,他就很快乐,久而久之,他把劳动当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如:参观陶瓷艺术中心---动手制作陶器。或者到哪里去游玩时,给家里人做小导游,讲解那里的传说等。如果家里卖东西,也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卖东西的感受。其实让孩子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引导和鼓励孩子热爱生活、参与社会、走进科学,而不是让孩子只局限在书本里、课堂里、学校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学会和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与他人合作、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在社会公德意识与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培养。再次,要帮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长处。自信心不足的孩子,一是判断错误,没有认清自己的有利条件,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二是跟比自己条件好的人比较,从而觉得自己不行;三是意志不坚强,怀疑自己的能力。要使孩子懂得,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勇气与信心。家长学校培训材料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人们渴望上天赋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拥有大智慧,却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习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是习惯的奴隶。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一个喝醉的德国人,手拿一个空酒瓶,摇摇晃晃地在街上闲逛。突然,他看见一个垃圾箱,然后努力睁开眼睛看了看垃圾箱的分类标识,最后他才把酒瓶扔了进去。一个人在喝醉的情况下,自控能力是很差的,但他依然没有忘记垃圾要扔进垃圾箱并且分类,这是德国人的习惯。不单是人,动物也是如此。有父子二人住在山里,每天都要赶车出山卖柴。山路崎岖,总要转过一个弯道。老父有经验,驾车。儿子眼神好,转弯时总要提醒道:“爹,转弯了!”一次,老父病了,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处,那牛怎么也不转弯,儿子用尽办法:下车推,用草引诱。牛一动不动。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左右看看,前后没有一人。他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了!”牛应声而动。这是牛的习惯。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好的习惯决定好的命运,坏的习惯决定坏的命运。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卢致新在谈到成功的人们似乎永远在成功,失败的人们似乎永远在失败的原因时说:“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懒惰,他就会无所事事地到处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不良的习惯不知不觉中会坑害人一辈子!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张三学剃头,师傅让他先用冬瓜为模型练习。张三学得很快,每次都能把冬瓜刮得干干净净,只是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只要别人一叫他,他总是将剃刀插在冬瓜上。有一天,师傅让他给顾客剃头,他干得干净利索,赢得顾客的好评。正在高兴之际,师傅叫他去办一件急事。像往常一样,他熟练地将刀子扎了下去。“桑树苗子从小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本叫《少年儿童研究》的杂志发表了一篇报告,《悲剧从少年开始查——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不是偶然的,他们较差的素质和积累的许多缺点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是悲剧之根。他们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从小就有不良行为习惯,渐成劣迹,终遭死罪。也许大家觉得上面的故事太极端。下面就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有几位高才生通过重重考试终于到了总经理面试的最后一关,总经理约了他们到总经理办公室,但总经理说临时有事,要出去10分钟,让他们在办公室等他回来。总经理出去后,几个人都开始放松了,在总经理办公台翻看文件等,结果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宣布他们都不合格,因为他们随便翻阅总经理的东西。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现在的孩子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什么都替孩子想的十分周到,真有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中国式的儿童教育也从“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严厉极端演变成了过份溺爱的极端。因而,儿童教育也成为当今社会十分重要的大事情。孩子犹如一棵树苗,从小修剪的好,长大就能成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幸福起着决定意义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切记:孩子可以娇生,但绝不可以惯养!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家长学校培训材料如何处理好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是教育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的关系犹如行船,社会是汹涌澎湃的河流,学生是激流中逆流而上的小船,教师是岸上的纤夫,家长是各船的舵手。把船拉到目的地是纤夫和舵手共同的责任。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我认为:教师和家长、学生要保持沟通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上是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家长对于教师,过去的关系是“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上个世纪60年代家长对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交给您了,该打该骂都甭客气”,可是今天,你戳他孩子一指头试试?现在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这样教师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沟通。关系和谐,有了问题也好商量;关系生疏,有了问题就很麻烦。从家长的心理来看,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里,实际上交出的是一份信任、一份希望,同时还有一份担心,担心在众多的孩子中,自己的孩子“抢不上食”得不到老师的关照,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常常会想方设法与老师搞好关系,以期达到让老师爱屋及乌多关照一些自己的孩子。另外,在家长的眼里,老师毕竟是受过正规培训的教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育人经验。而家长自己,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常缺少教育孩子的经验。因此,为了孩子,再优秀的家长,在与老师的关系上,也甘为弱势。正确对待家长的来访1、尽量把准家长的心脉我建议:家长直接也好、间接也罢,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先接纳,学会倾听。接纳后,你可以充分地向学校表明你的委屈,说明事实的真相。我们个别的老师只关注投诉的形式是否存在,急于要了解“投诉内容是否属实”,对问题的本身置之度外,没有改正的勇气和决心。一稳二查三处理一稳。当家长对某一位教师进行投诉的时候,往往是带着一腔怒气来的,我们所有的解释他们也许都听不进去。这个时候,先要稳住自己的阵脚,即使是家长出言不逊,也不能针锋相对。二查。把当事人稳住之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全面、客观地查清事实真相。在查的过程中,不但要调查矛盾双方当事人,还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公正对待所有的当事人。三处理。如果家长投诉的情况属实的话,对老师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因为如何处理,关系到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问题;如果不像家长所说的那样的话,应该由学校出面协调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解除家长对老师或学校的误会。事件处理之后还要向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或上级等有关方面通报这一处理决定,以使学校的教学行为更加公开、透明,更能经得起社会各界的评议与监督。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润滑剂4、有主见地调和矛盾三、学生、家长、老师的纽带——情感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之间情感起着联系作用。情感是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合集15篇
- 巾帼标兵先进事迹材料集锦15篇
- 感恩父母讲话稿(集合15篇)
- 扭转治疗分享会
- 培训学校招生宣传
- 初级金融专业-《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名师预测卷1117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预测试卷325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曲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磁悬浮轴承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定制销售购销合同(含设计服务)2篇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 北师大版
- YY/T 1496-2016红光治疗设备
- 郑州小吃详细地点
- 上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
- 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1年道路交通安全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自带药物治疗告知书
-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第3版-课件12
- 2023年最新的校长给教师春节祝福语
- 吞咽解剖和生理研究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